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宋嵘  崔莲 《班主任》2006,(8):32-32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有位一年级老师,为了让学生集中精力看她板书生字,写前告诉学生:"同学们,老师写字的时候,你们都要认真看,不能做小动作.如果你们做小动作,我就能看见,那你们可要受批评了."老师讲完,就转过身去板书生字.  相似文献   

2.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有一位一年级的教师,为了让学生集中精力看她板书生字,写前告诉学生:“同学们,老师写字的时候,你们都要认真地看,不能做小动作。如果你们做小动作,我就看见了,那你们可要受批评了。”老师讲完,就转过身去板书生字。老师这一番强调果然奏效,同学们都目不转睛地盯着她写字。这时,刘刚同学却突发奇想:老师面朝黑板写字,怎么能看见我们做小动作呢?难道她脑后还长有眼睛?  相似文献   

3.
故事: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有一位小学一年级的教师,为了让孩子集中精力看她板书生字,写前告诉学生:“同学们,老师写字的时候,你们都要认真地看,不能做小动作。如果你们做小动作,我就看见了,那你们可要受批评了。”老师讲完,就转回头去板书生字。老师这一番强调果然奏效,同学  相似文献   

4.
故事: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有一位一年级的教师,为了让学生集中精力看她板书生字,写前告诉学生:“同学们,老师写字的时候,你们都要认真地看,不能做小动作。如果你们做小动作,我就看见了,那你们可要受批评了。”老师讲完,就转回头去板书生字。老师这一番强调果然奏效,同学们都目不转睛地盯着她写字。可刘刚同学突发奇想:老师回头写字,怎么能看见我们做小动作?难道她脑后还长有眼睛?他这样猜想着,就想验证一下。于是,他故意小心翼翼地做了一个鬼脸。老师板书完毕,转回身来继续讲课,对刚才发生的一切,全然不知。下课后,刘…  相似文献   

5.
教学片断:师:你们真棒!为了鼓励你们,老师就奖励你们看一段精彩的舞蹈,请大家注意观察老师的动作有什么特点。(老师请一位学生做舞蹈动作)  相似文献   

6.
几个远赴南非求学的中学生来信描述他们上课的情景时说,那里的课堂很是自由,学生可以随时打断老师的讲课,提出问题或与老师辩驳,偶尔有男女学生搂着听课,老师也只是说一句:“你们这样不觉得挤吗?”大家哈哈一笑,依旧我行我素。相比之下,我们的课堂就严肃且严厉得多了。搂搂抱抱是绝对不允许的,随便说话、看课外书、做小动作也是要禁止的,如果有话想说,那得先举手,征得老师同意方可发话。即便是老师拼出“miǎn—兔”来(这是真事),学生也不得指出。现在情况有所改观,理论上已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尊重学生,比如要蹲下来与孩子讲话,课…  相似文献   

7.
低年级学生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经常开小差、做小动作、神情不专注,老师提问题时不举手,老师在黑板上圈圈点点他不看,自顾自看着书本,神情漠然;有些学生不懂得认真听别人的讲话,小组讨论时,不会听其他同学的发言。  相似文献   

8.
<正>[课堂现状]案例1:《dtnl》教学,教师在台上做发声示范,学生在台下随意低头做小动作,教师不停地提醒:请小朋友看着老师的嘴巴;一位学生发言,其他小朋友在台下小声说话,教师大声提醒:比一比,看哪个小朋友听得最专心,××就很好。  相似文献   

9.
每次受了委屈的时候,王一博就会躲到这个远离人群的角落里来哭一场。哭过之后,他看看那些沿着红墙往上攀缘着的爬山虎,顺着爬山虎向上的方向再往上看,王一博就能看到蓝蓝的天。他的心就像蓝天一样,变得纯净起来。是的,有时蓝天上也会有黑云,但黑云吹散之后,蓝天还是蓝天。王一博不能确定的是,班主任庞老师是不是真的比别的老师对自己好一点。庞老师不像别的老师,老让自己回家,不要来上学了,因为自己的成绩实在是太差了,来了也听不懂,听不懂就要开小差,就要做小动作。王一博不明白的是,自己做自己的小动作,又不影响别人,可那些老师就是不能容忍,他们说,王一博,要做小动作回家做,好不好?  相似文献   

10.
传统的教学方式一般是老师滔滔不绝地讲,学生安安静静地听,时间一长,小学生思想难免开小差,有的甚至于打瞌睡、做小动作、看别的书。教师为了引起学生的注意,不得不采用点名提问的方式。这样,学生一方面没有听进去,另一方面又要回答教师提问,在这种惧怕的心理状况下,思维是不可能得到正常发展的。  相似文献   

11.
笔者在农村中学经常看见这样的思想品德课:老师在讲台上侃侃而谈的时候,有的学生在下面看着老师发呆;有的学生交头接耳窃窃私语;有的学生在桌子下面偷偷地做小动作或做其他作业;有的干脆趴在桌子上呼呼大睡.一言以蔽之:思想品德课枯燥乏味,实在没劲.  相似文献   

12.
呱呱鸟语林     
课堂小动作比上课接话把儿好像还要常见.好像是做学生的无师自通的"本领"。其实,还是一位前辈说得好,"学就学个踏实,玩就玩个痛快"。课堂是学习的地方.你就踏踏实实地学:下课后是休息的时间,你就痛痛快快地玩儿。课上你做小动作,老师看见了老师不痛快.你时刻防备老师也玩不痛快。所以。"双输"不如"双赢".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相似文献   

13.
不少老师抱怨现在的学生不好教、任性、调皮、学习不认真,有时甚至胆大妄为,和老师对着干,令人心烦、心伤。其实完全怪罪学生有失公正。老师也要扪心自问:你对学生真正了解多少,理解多少?一墙之隔,两种生活的无奈时下,在校园外有令人百看不厌的街头风景,有令人心驰神往的游戏厅、网吧……而在校园内的学生天天要面对老师板着面孔的说教和枯燥乏味的课本,忍受繁多的清规戒律:不准穿奇装异服、不准吃零食、上课不准做小动作、不准看闲书……过着“苦行僧”的生活,读不完的书,做不  相似文献   

14.
“斯霞老师,您是千千万万优秀教师的杰出代表,是共和国基础教育的见证,是一座教育的富矿,有待我们进一步发掘、研究。您和您的经验给了我们诸多启示”。(崔峦)《我们爱老师》是二十多年前江苏省教育局委托江苏电影制片厂拍摄的教学影片。下面,我就撷取几个绝佳的“镜头”,与同行共同来欣赏。镜头一:“老师平时是怎样关心你们的?”师:“关心”是什么意思?老师平时是怎样关心你们的?生:老师教育我们上课要用心听讲,不做小动作;写字的时候要注意姿势。师:这是老师关心你们的学习。老师还在哪些地方关心你们呢?生:有一次,我把手放在嘴里,斯老师…  相似文献   

15.
关注男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芮彭年 《师道》2004,(4):13-13
一位老师到某校听课,只见前面两个学生总是坐不太平,不是女生在叮嘱男生听老师讲,就是提醒他不要做小动作。也许因为有人听课,好奇的男孩还不时回过头看我们,几次三番,女生见劝阻无效,就干脆用两只手硬按着男孩的头,而男孩看看无法挣脱,只得把头趴在桌上。像这样女孩管男孩的事情据  相似文献   

16.
编辑同志: 我们的班主任制定了一些“班纪”:迟到、早退一次,罚款一角;无故旷课一节,罚款一角;上课做小动作、看连环画或与老师顶嘴一次,罚款一角;不参加早操、课间操,吃饭不排队,通学生回家不排队,一次罚款一角;私自看电影,一次罚款二角;不参加大扫除,  相似文献   

17.
秋华老师:有的学生上课经常“走神”,不停地做小动作,经老师提醒,会好一阵,但几分钟后又依然如故。对此,我和我的同事都颇感为难,请问怎样帮助小学生克服这一缺点?文萍文萍同志:小学生上课时容易“走神”,做小动作,这既有教师方面的原因,又有学生方面的原因。教师方面,讲课艺术性差,教学方法呆板单调,教学内容脱离学生实际(过难或过易),没有提供必要的感性材料,导致学生理解教材困难等,都  相似文献   

18.
先看一个教学片断片段。在一次公开课上,执教的老师提问学生:"你们看,老师的眼睛里有什么?"有个学生看了老师的眼睛很长时间,然后举手回答:"老师的眼睛里有  相似文献   

19.
朱蕊 《宣武教育》2004,(9):20-22
老师们可能都遇到过这样的情况,有许多学生非常聪明,但就是别提学习成绩,问题中很大因素是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从我对所教的学生的问卷调查看,上课做小动作的占58%,走神儿的占47%,由于上课受到干扰,不能集中注意力的大约有72%;对家长的调查显示,60%的学生写作业时不够专心。  相似文献   

20.
雷国山 《师道》2009,(6):26-26
从事小学教学的老师都会经常遇上这样的事——学生在课堂上偷吃零食、做小动作、看课外书,不写作业,迟到等等,每个班级的学生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缺点。我班的孩子也不例外,每次,其他的任课老师总是怒气冲冲地向我告状,然后无一例外地把孩子批评一顿。可就是在这样的“高压政策”下,学生的缺点仍屡屡出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