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日本的近代化在世界史上被视为成功的典范。日本文化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机制,在日本民族传统的调和与统一的国民性格基础上,它表现为并存型的文化存在方式;全面摄取型的对外学习方式;伦理思想所具有的独特的现世性和和谐性等。正是这些文化因素使日本民族拥有一种独特的受容和融合能力,从而使日本成为亚洲第一个成功步入世界近代化进程的国家。  相似文献   

2.
本通过对资产阶级革命派在辛亥革命时期进行的近代法制宣传、教育和训练以及革命胜利后的立法与司法实践的论述,说明与清末司法改革相比,辛亥革命时期资产阶级革命派在贯彻近代法制精神,促进近代法制的社会参与和实践方面成效卓,严格意义上的近代法律实践是从辛刻革命时期开始的。  相似文献   

3.
我国法律近代化进程在内忧外患中起步,深受外国影响,尤以受日本影响为最,集中在清季修律和民国两个立法时期。经过这一变革过程,中国传统的法律体系逐渐消解,近代化的因素逐渐注入,逐步过渡到了大陆法系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4.
人道主义思潮是近代中国思想启蒙运动的主流,它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法制近代化的发展进程中显示了一定的影响力。从改良运动时期到新文化运动时期,人道主义思潮对中国法制近代化的影响,历经自改良派、革命派到民主派的相继推动,呈现出了阶段性分明的特征。  相似文献   

5.
中国近代法律发展的历史进程,是在西方资产阶级法律文化与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撞击和冲突中展开的。直至19世纪末,西方法文化对中国的冲击和挑战,也终未能改变清政府对其扼制的政策。清政府对西方法文化传播政策的根本改变,是在进入20世纪后。清末修律从法治原则、立法观念、司法制度等方面,初步奠定了中国法制近代化的基础。但由于历史的原因,清末西方法文化政策在法制近代化方面仍存有诸多局限性,这在一定程度上又延缓了中国法制近代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十九世纪后期日本的近代化成功之路是整个日本采取了一个正确的抉择,走上了一条"脱亚入欧"的道路,使日本在较短的时间内成为和欧美同列的发达国家,实现了文明的递进和嬗变。指引这条正确道路的是被称为"日本的伏尔泰"、"日本启蒙运动的先驱"、"日本近代教育之父"、"明治时期教育的伟大功臣"的福泽谕吉和他的"脱亚入欧论"。而处于同一时期和日本有着相似国际国内环境的中国却走上另外一条充满屈辱和伤痛的近代化之路。  相似文献   

7.
与中国相比,日本近代化的启动有着得天独厚的外部条件。由于中国作为一个资源丰富的贫弱国以及在战略地位上的重要性,对西方列强而言,它们对东亚侵略的矛头主要是针对中国,因而对日本的压力就相对减弱了。同时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英勇顽强的斗争大大牵制了西方列强对日本的侵略力量,也迫使它们改变对日本的侵略政策,为日本近代化的启动创造了比较有利的外部环境。日本近代化的启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建立在中国付出的重大牲牺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8.
晚清遭受西方殖民主义的屡次侵略而渐次沉沦,内部又爆发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可谓内忧外患。这向尚处锁国状态的近邻日本频频发出强烈警报,使其获得改弦更张、积极面对列强来袭的启示,并断然走上开国、倒幕、维新的近代化之路。  相似文献   

9.
资本主义近代化的主体是资本主义工业化,而资本主义工业化的板心则是产业革命。日本工业化在近代产业革命中的地位、特点、影响和作用,便是文章所要考察的主要内容。只有这样,才可能把握日本工业近代化运行的基本规律及其历史轨迹,从而使我们对战后日本经济出现的所谓“奇迹”有比较客观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文章对日本在前近代时期两个多世纪的闭关锁国政策及其对教育发展的影响进行了客观的分析;并以此为基础,从史实和理念两个层面对日本教育近代化所面临的课题进行了国际比较。  相似文献   

11.
近代化与日本的武力崛起构成日本近代史的基本内容,这个过程始于何时,值得再审视。笔者认为,日本近代化始于幕府开港后连续进行的安政、文久、庆应等三次改革。其间,幕府创办近代陆海军与近代兵工厂、发展外贸、鼓励留学、培养洋学人才、调整官僚制度等多方面改革,各种先期近代化举措早于明治维新。通常将中国洋务运动与明治维新的比较,实际上并不妥帖。开港后幕府改革为明治维新铺路架桥,两者前后相连相续,并在历史延续中发生变异,却并非断绝或者是断裂。  相似文献   

12.
清末戊戌变法与新政改革,均主张“效法日本”,安徽教育近代化在此背景之下开始逐步推进。一大批皖籍贤哲赴日考察教育及相关制度,仿照日本学制在省内兴办新式学堂;派遣皖籍学子赴日留学,聘请日本教习来皖任教,有效地促进了安徽教育近代化事业的发展。受日本影响,清末安徽教育的近代化过程中,大批具备先进思想的仁人志士走向革命化,为近代中国推翻帝制的革命运动推波助澜。  相似文献   

13.
李协京 《教育史研究》2007,(2):75-78,96
福泽谕吉是日本近代最有影响力的启蒙思想家,其启蒙思想带有鲜明的资产阶级个人主义色彩,强调个人的独立自尊、求学立身;提倡学习西方文明,其侧重点不在于外在的物质或制度层面,而是在于内在的精神世界、价值观念层面;以强民而至强国为目标,从现实主义、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的观点出发,对封建社会遗留下来的阻碍日本快速崛起的旧有观念加以批判和摈弃,使其启蒙思想带有强烈的反叛传统的色彩。  相似文献   

14.
“日本教习时代”虽然时间不长,前后不过十年左右,但却对中国教育的近代化和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尤其是对清末新政时期的师范教育影响更大.师范教育是清末新政教育改革的一个重点,从事师范教育的日本教习也最多.因此,有必要分析清末日本教习的构成、分布状况、所授课程、关键人物在师范学堂的活动等问题,阐明清末日本教习在中国师范教育近代化中所起的作用,反思其弊端和对当前师范教育体制改革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清末法制改革中,适应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清政府不得不将法律人才的培养和法律变革紧密结合起来。总体来看,清末法制改革开启了新式法律教育模式,初步建立了法律人才的选拔任用制度,但是因为缺乏实施的诸种必要条件,法律人才的准备不足依然成为困扰清末乃至民初司法制度近代化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晚清政府从制定审判依据、独立审判机关和引进新的审判原则入手进行了审判制度改革。尽管改革并不成熟且存在诸多弊端,但它打破了长期以来诸法合体的混乱局面,确立了司法审判的独立地住,为南京临时政府和北洋军阀时期的审判制度建设提供了蓝本,对中国法制近代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武士教育在古代日本的教育中长期占主流和统治地位,对日本教育的历史传统具有全面影响。在对日本武士教育历史发展过程考察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得出武士教育的本质是职业教育的结论。这种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决定了武士教育具有崇实、善变、开放和注重教学过程等特点,有利于日本教育向近代教育转型。但由于明治维新没有清算武士职业道德教育中封建性的核心价值观,最终导致了日本的教育乃至整个社会近代化改革成果的毁灭。  相似文献   

18.
日本是唯一一个成功回应西方现代文明的冲击的东方国家。二战后的短短几十年,日本从一个战败国成为世界经济巨人,更是令世人对其刮目相看。本文着重从日本民族和民族精神对一问题作一肤浅的论述。日本在其推进本民族进代化转型的过程中,提出了“东方道德,西方技艺”的口号,把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与西方工业文明结合起来,走出了一条独具民族特色的近代化道路,并取得了巨大成功。  相似文献   

19.
《大连大学学报》2016,(5):80-86
在日本由经济大国转型为政治、军事强国的道路上,军事法起到了保驾护航的重要作用。为了确保军事法的有效运行,日本建立起多元立体的军事法制监督网络。国会、各级政府、最高法院以及社会公众等主体根据法律赋予的不同监督权力(利),对军事法的制定和实施进行各种监察、控制和督导活动,为实现对军事权合法运行的控制功能而形成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通过探究日本军事法制监督的体系构成,分析其权力架构及运行模式,对于促进我军整风反腐的深入推进和依法治军建设顺利进行,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日本近代化精神动力的考察,寻找支撑日本近代化成功的精神要素。指出具有日本特色的国家主义就是日本近代化的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