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初中教学中,语文是基础学科,也是学好其他学科知识的基础内容。学习语文课程中的质量不仅关乎学生的考试成绩,还有助于学生知识素养的培养。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古诗文是重要的内容,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部分。本文针对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2.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语文教学应注重传统文化的渗透,让学生在汲取优秀中华文化的同时,产生热爱中华文化,提升语文素养的目的。古诗文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在语文古诗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具有突出的优势。基于此,本文从传统文化教育在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渗透的重要性出发,并重点提出了传统文化教育在其中的有效渗透方法,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正>古诗文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传统文化中古诗文是魅力最大的,而传统文化在的重要财产是唐诗宋词,已经成为我国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近年来,古诗文在我国初中语文教学中占据的比例不断加大,想要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应用,必须要使学生利用古诗文的学习,从诗中感受到作者的写作意图以及写作背景,进而体会到古  相似文献   

4.
我国传统文化中古诗词内容短小精悍且具有悠久的历史,古诗文是中国古代文明的载体同时也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传统文化具有很高的价值。新课改也提出中学语文古诗词教学要将传统文化融入其中,但据调查,很多学校因为各种因素,古诗文教学存在着一些问题导致古文教学滞后,而这将会影响学生对语文的正确认知,我们要引导学生加深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以及塑造学生的文化情怀,从而打造高效的语文课堂,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5.
古诗文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具有深远影响。系统梳理了统编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古诗文选编情况,并详细介绍了古诗文教学策略,希望能为教师教学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6.
古诗文作为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之一,是影响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因素。在新媒体文化传播的热潮下,初中语文教师应扩宽自身眼界,合理选择教学模式,通过新媒体优化课堂建构,落实初中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本文从个人教学经历切入与大家探讨新媒体环境下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模式的优化。  相似文献   

7.
正教育部下发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指出,要在青少年中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指出,要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贯穿国民教育始终"。伴随着部编版教材的出台,上述文件的精神很好地落实到初中语文教材,教材中古诗文篇目明显增加。但是,在实际教学中仍然存在许多阻碍古诗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的因素,给提升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实效造成了不小的影响。因此,探索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如何有效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  相似文献   

8.
<正>古诗文作为我国古典文学中的一颗璀璨明珠,绵延发展千年,充分展现了中国古人独特思想和聪明才智。初中语文教学阶段,古诗文教学是重点,但是受到一些客观因素的影响,初中生古诗文记忆效果不佳,难以有效提升古诗文阅读质量及学生的审美兴趣。因此,语文教师在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要重视"素读"。"素读"就是反复诵读,烂熟于心。本文就初中古诗文教学  相似文献   

9.
我国历史文化悠久,传统文化是我国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占据重要位置。教师在实际开展古诗文教学中,将传统文化融入教学中,以促进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  相似文献   

10.
新课改的实行对小学语文古诗文教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新时期的古诗文教学不能停留在对字词句的解读和理解上,更要让学生想象、感悟,培养他们的语感,掌握诗文的节奏和语言特征。因此,在古诗文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应转变教学方法和教学观念,让学生真正受到我国传统文化的熏陶,领略古诗文的魅力。本文首先阐述了在小学语文古诗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感的重要意义,对如何正确培养学生的语感进行了举例论述。  相似文献   

11.
《考试周刊》2021,(A1):43-45
中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地指出,中学语文需要在教学任务中提高学生热爱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这也是全面实现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古诗词是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也是组成传统文化的主要部分。在语文课堂上对于古诗词的学习也是继承传统文化的一种方式。初中生可以通过学习古诗文,来培养对于语文科目的兴趣。文章针对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方式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2.
作为初中语文教学课程的重要组成要素——古诗文教学占有较大的比重。在初中古诗文教学中教师不仅应当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内容的融入,同时还应当积极探索灵活的教学方式,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古诗文的积极性,提升他们的文化素养。首先探究了初中语文教学中加强古诗文教学及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然后分析了初中古诗文教学的现状,最后针对如何加强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提出了具体的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分析了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注重传统文化教育融合的意义,然后结合目前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的现状与问题,探讨了如何将传统文化教育和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进行融合的具体措施,以期为广大初中语文教师开展这方面的研究提供帮助或者参考。  相似文献   

14.
语文教学教学目的是丰富学生文化底蕴,提升学生语文综合运用能力。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中蕴含大量睿智哲学思想,高中古诗文内容中蕴含大量传统文化,如何挖掘这些传统文化,通过古诗文教学,开阔学生眼界,丰富学生文化底蕴是现下高中语文教师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结合相关教学经验,探究高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5.
古诗文是中华民族文化永恒的经典,语文教学历来都十分重视古诗文作品的教学工作。那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如何提高学生的古诗文诵读能力呢?下面我结合教学实际,谈谈自己的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16.
吴惠琴 《教师》2020,(9):25-26
古诗文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学生学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载体。目前教育部门正逐步增加教材中古诗文的篇数,从侧面反映出国家对传统文化中古诗文的重视。群文阅读在小学古诗文教学中的运用,能够建立起课内古诗文教学与课外古诗文学习的桥梁,通过对比式教学来实现融会贯通和举一反三,加深学生对同类型古诗文的理解与掌握。文章分享了在小学古诗文群文阅读教学过程中采用的"三步"教学模式,以期为小学古诗文群文阅读教学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中国传统文化是在历史长河中沉淀下来的民族瑰宝,古诗文包含了各个朝代的兴衰起伏与文化风情。随着新课程教育改革工作的不断深入发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已经逐渐成为了当代教育的一项使命。在初中古诗文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教育不仅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学习范围,同时还可以通过语文教学工作将古诗文的魅力更好地展现出来,帮助学生感受古诗文的文化内涵。文章首先对古诗文传统文化的教学现状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传统文化教育在语文古诗文教学工作中的渗透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8.
朱洪亮 《教师》2021,(9):18-19
初中语文一直以来都是初中教育的重点,对学生文化素养的培养起着重要作用,古诗文在其中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古诗文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是当前素质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有助于陶冶学生情操、提升学生文化审美情趣。基于此,文章先介绍了初中语文古诗文校本课程的开发理念及价值,而后分析并总结了其开发经验及教训,最后提出了语文古诗文校本课程开发内容及实践策略,希望可以为相关语文教师提供一些有用的帮助。  相似文献   

19.
<正>语文是初中生必学课程,而古诗文作为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构成,对于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继承传统文化有着显著的价值。古诗文本是传统文化重要载体与构成,初中生古诗文教学不仅是教学的重要任务,也是渗透传统文化的重要渠道和途径。教师若能在古诗文教学中做好传统文化渗透工作,不仅能够提高古诗文教学效果和质量,还能加强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解,陶冶学生道德情操,让其语文素养得以全面发展和进步。究竟如何在古诗文教学中渗透民族传统文化呢?  相似文献   

20.
李明 《甘肃教育》2014,(11):72-72
正古诗文是我国文学史上最有生命力的瑰宝,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粹,可谓字字珠玑,千百年来,它以其独特的文化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新修订的《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和《语文课程标准》已明确规定背诵古诗文的篇数,可见学习经典诗文的重要性。在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引领学生感受古诗文的博大精深,品味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培养学生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