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学校教育工作"以人为本德育为先",品社课堂是学生在学校接受品德教育的主要阵地。过去在本学科教学过程中,教师灌输现成的理论多于学生本体的感悟,空洞的说教多于实践的体验,方式方法比较呆板。现在面对飞速发展的社会,面对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全新的观念,整体视野的开放,使现在的品社课程更注重儿童的生活,注重课程内容的开放,注重教学方法的多样化,真正实践品社课程是一门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致力于培养学生良好品德、乐于探究、热爱生活为目标的综合课程,从而使小学生对生活的了解和道理的认识不再被动。在这样的一个大环境下,信息技术与品社课程的有机整合,使品社课堂充满活力,集直观、具体、生动、形象于一体,既易被小学生接受,又能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能有效增强品社课堂的教学效果,有力促进学生知行的统一。  相似文献   

2.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构建生活化的品社课堂,提高学生课堂活动的有效性成为每个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因此,我认为要从本文中的几点才能使课堂活动做到有效。  相似文献   

3.
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必须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传统的思品教学模式.教师只重教材,偏重于知识传授,忽视情感因素.忽视道德行为的训练。这种老师讲学生听的讲授型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于现代化素质教育的要求.要提高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就必须改变这种“静态”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4.
要想提升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实效,那么就不能把学生禁锢在教室与教材里,要联系学生生活实例,来丰富教学资源;要结合时代脉搏,更新道德标准;要直面社会问题,丰富学生的道德策略。这样,才能让小学品社教学更有效。  相似文献   

5.
教学要理论联系实际,实现教、学、做合一。在物理教学中,要注重实践教学,激发学生物理学习的兴趣,强化学生的识记与理解,促进学生间的合作探究,拓展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全面提升物理的课堂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6.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本门课程是活动型综合课程,这是德育课程形态的一次深刻的变化,新的课程形态带来了品德与社会课程新的要求,我们的课堂教学要根据这些新的特点采取与之相适应的教学策略。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围绕"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的课程核心,探索出有效的"学生参与社会,了解社会,做社会人"的实践活动策略,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  相似文献   

7.
李瑞良 《课外阅读》2011,(1):146-146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提出思想品德课应“注重与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的联系,通过学生自主参与的、丰富多样的活动,扩展知识技能,完善知识结构,提升生活经验,促进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也认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为此,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师应改进教育方法,改变重教学、轻活动的状况。在教学中应加强活动课教学,  相似文献   

8.
正《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交流、沟通、理解、启发、补充的过程,是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的过程。如何将新课程标准提出的理念通过教学来实现,转变教与学的方式,提高品的教学实效是关键。一、《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新策略《品德与社会》课教学要求使课堂变为学生参与的过程,学生思考的过程,学生完整生命的投入过程,完整心理结构参与的过程,让课堂教学呈现出生机和生命力。要实现这一教学目标,我们就应当采取一些新的教  相似文献   

9.
一切教育的影响必须通过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才能达到最佳效果。在新的教学观念的冲击下,培养学生的学习意识,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快乐地参与学习活动尤为重要。因此,教师特别是品德教师要做的不是拼命地往学生的脑子里塞东西,而是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乐于参与,让课堂充满生机,让品德教学焕发它应有的光彩和有效力。  相似文献   

10.
曹杨中学的课堂教学特点是基础知识的落实稳健、扎实。作为学校的校长,经常性地观察课堂、了解课堂教学情况是我的主要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11.
《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要体现“引导学生在生活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的教育新理念。首先,教师要做到更新教育观念,做品味生活的现代教师;其次,课堂导入要生活化,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次,要精心引导学生实践活动,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最后,要创设生活化情境,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在品社“文字”中学会如何生活,如何做人。  相似文献   

12.
杨苗 《沧州师专学报》2006,22(1):101-102,106
从听力认知法和二语习得的角度探讨了在英语听力课堂中使用交互活动的双重意义,即策略的互动和课堂参与者之间的互动,并且从教学实践出发,介绍在英语听力课堂上如何以培养运用听力策略为目的,以讨论协商、交流互动为形式,开展多方位、多层次、多形式、动态的交互活动。  相似文献   

13.
初中思想品德课的课堂教学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弄懂所学的知识并掌握它,这是教师们长时间以来探讨和实践的问题。其中,特级教师沙福敏老师总结介绍的问题教学法不失为一种较好的教学方法,即采用课堂提问的方式进行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促进学生进行思维活动,把所学的东西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和能力。  相似文献   

14.
周娟 《语文天地》2014,(33):24-25
当前小学语文课堂存在的问题,需要优化教学策略来加以解决,具体来说,要提高语文教学方法的有效性,改变小学语文教学盲目追求课堂活动,忽视教学实效的问题。要立足实践,优化小学语文教学方法,合理定位课堂教学目标,才能有效提升语文课堂教学质量。一、强化目标意识,有的放矢课堂教学的核心和灵魂在于教学目标。课堂教学目标的实质就是进一步细化课程目标,具有指导教学过程,确定教学方向的作用。课堂教学是最终实现学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在英国中兰开夏大学学习英语的中国留学生的调查,发现两国之间在课堂教学方面存在着显著的不同,这种不同造成了许多中国学生难以适应国外的英语学习。文章试图从文化的角度来解释这些差异,提出英语教师应当承担桥梁作用,为学生将来的国外学习做好充分的准备。  相似文献   

16.
沈秀林 《考试周刊》2011,(78):227-227
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总会有这样的困惑:许多题目都做过了,有的甚至做了好多遍,可学生还是会出错。我常想,究竟是我讲得不到位,导致学生没有掌握,还是其他原因?我针对意义类题型进行了一次从错题人手,并对之分析。  相似文献   

17.
张娜 《中国教师》2014,(3):81-83
<正>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来自儿童的现实生活,这让课程内容更多地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生活经验和当地的社会生活密切地结合起来。所以,品社课程要想贴近儿童的生活,更好地、最大限度地发挥教材的作用,使之成为学生品德形成、能力提高的载体,有赖于教师准确地理解教材,有效地整合教材,合理地使用教材,并且根据学生学习的需要开发教材、创造教材,这样才能更好地体现课程特点,提高课堂  相似文献   

18.
<正>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是小学阶段对儿童进行德育的主要课程,它以态度、情感和行为的改变为主要目标。纵观当前的品德课堂教学,教师纸上谈兵,满堂灌的较多,学生主动求知、独立思考的较少,小学品德课变成了脱离学生实际、照本宣科背诵的德育手稿,这大大降低了品德教学的实效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理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  相似文献   

19.
朱银花 《成才之路》2013,(32):78-78
最近观摩了苏教版七年级的思晶课“知耻近乎勇”中第二框“立身需要自尊’一节公开课。在教学中,教师为了能够突出自尊、自傲、自卑的不同,让学生根据书上的漫画创编了一个小品并进行表演。表演结束后教师对学生说:同学们,请你们根据刚才的表演,讨论讨论把得出的结论告诉我。学生听了,顿时下面就开始叽叽喳喳的一片。七年级的学生比较活泼,不害羞,表现的欲望很强讨论的时候情绪高涨,争论不休,  相似文献   

20.
《品德与社会》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该课程的实施对教学提出了严峻挑战,为适应课程变化,教学改革要努力实现新的突破。作为一名品社学科的教师应如何紧扣时代发展的脉搏,运用先进教育理论来指导教育实践,避免穿新鞋走老路的窘境,更好地落实课程改革的目标和任务呢?执教过程中,我深深体悟到,教师应在解读教材、搜集资料,落实生活体验的理念,追求教育无痕的艺术方面下工夫,从而推动品社课堂教学向焕发孩子生命意义的课堂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