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马桥词典》是韩少功的最受争议的作品,作品的叙事视角灵活多变,全知叙事和限制叙事飘忽不定,叙述时间更是纵横交错,具有极高的艺术造诣。  相似文献   

2.
韩少功的"寻根"作品所展现的巫风楚俗与列维·布留尔在<原始思维>一书中论述的原始思维方式有看紧密的联系.以<马桥词典>为范本具体阐释这种联系,并进而说明正是这种原始思维方式孕育了富有浪漫色彩的巫楚文化,铸就了韩少功笔下瑰丽神奇的巫楚魔幻世界.  相似文献   

3.
《马桥词典》是作家韩少功的第一部长篇小说,采用了特殊的词典式形式,共115个词条,展现了生动野性的马桥传奇和各具特色的马桥人,思考了悠久深刻的马桥历史和丰富曲折的文化心理.本文力图从文化与人的角度探讨《马桥词典》中作家、叙述者、人物、文化之间的动态关系,以文化与人这一命题看马桥文化与马桥人、马桥文化与叙述者“我”之间的关系,并追问这一命题在文本主题方面的展现,即回忆与现实之间的关系,而作为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文本中的语言探索,则是连通回忆与现实的重要渠道  相似文献   

4.
5.
<正>语言不仅是交流工具,更是口口相传的文化与社会现实。人民文学出版社如果要讨论传统的载体,方言是无论如何也不会被漏掉的。《马桥词典》就是一本以词典形式写就的乡野民俗传统百科。马桥是湖南的一处乡野,也可能只存在于作者的文字中。马桥人特有的生活习俗,都在方言里展现得活灵活现。有些发音在普通话里根本找不到对应的词语,甚至马桥人也不知道该怎样写,但它们始终有着鲜活的生命力。从马桥具有普遍意  相似文献   

6.
《马桥词典》的争论是由小说艺术形式引发的,以词典形式写小说,是小说的外在形式的问题,这不是小说艺术价值的最高的乃至唯一的标准,而只是一种解构故事的现代小说技巧而已。  相似文献   

7.
韩少功以其独特的思想和经历构建一个属于他自己也属于世人的“马桥世界”。在以往的研究中,绝大多数研究者从其作品文体、语言等极为显著的层面进行分析,而绝少从作者的角度把握作品在更深层面上的底蕴。本文避开作品语言和文体所限制,将作品中弥漫着的沉重、怀乡和反思的笔调为切入点,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8.
我读韩少功的小说,深以为有一种意蕴和气韵弥漫其间,这便是他小说的精神性存在,触及人类生命的问题,命运的问题。这在他的小说中皆一以贯之。早期的成名之作《月兰》、《西望茅草地》已露端倪,至《爸爸爸》、《女女女》渐入佳境,《马桥词典》是更上层楼了。在《马桥词典》中,少功以其深厚的文化积淀和文学功底,深途的眼光,开拓的精神,将小说当作词典来写,即以词条及其解释的结构,讲述了在马桥这块土地上古往今来一个又一个美好传奇的故事,读来兴味盎然,发人深思。在某种意义上说,小说所写的是一个民族的秘史,也是一部人心史…  相似文献   

9.
韩少功的《马桥词典》将一部 2 8万字的小说分解为1 2 1个词条 ,在对这些词条的解释和阐发中展开了关于马桥的人物和事件的叙述。将小说分解为词语 ,看似 80年代先锋小说衰竭之后留下的“解构”的残余 ,实则韩少功作品中一以贯之的“寻根”的延续 ,借词典的形式是在小说濒临死亡的危机之后韩少功的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叙述策略。当中国当代小说在西方的“后现代主义”影响下消解一切 ,直至不可避免地消解自身而陷于尴尬境地的时候 ,韩少功采取了看似消解的、颇具“反小说”之先锋性的文本结构 ,将文本的意义维度指向了难以言说的语言 ,从而直面…  相似文献   

10.
《马桥词典》自出版发行起就受到国内文学、批评界的密切关注,然而关注的焦点始终围绕着主题、内容、文化等方面展开,文本所承载的形式——词典体却很少被人关注。文章主要借助词典体这一外壳,注重探讨《马桥词典》所蕴含的丰富信息空间。  相似文献   

11.
<马桥词典)自出版发行起就受到国内文学、批评界的密切关注,然而关注的焦点始终围绕着主题、内容、文化等方面展开,文本所承载的形式--词典体却很少被人关注.文章主要借助词典体这一外壳,注重探讨<马桥词典>所蕴舍的丰富信息空间.  相似文献   

12.
人们习惯把韩少功视为具有前卫精神和先锋意识的作家,其实,韩少功作品的脉流里流贯着极其浓稠的传统情结和本土意识,他对母语的持守和对民族文化的关切,更有一贯始终的表现。这种缘自母体的表现,活跃在其现代的、开放的文本中,使之在现代文化语境中呈现一种独特、清新的返照。《马桥词典》正是一部探究民族生存环境和文化生态的文本。当我撩开各式各样的烟雾,再一次走近《马桥词典》时,还是被韩少功设置的诸多“关系”给网住,这些“关系”的互相交织,使人受“困”其中,又能游思其外,在韩少功所编织的相互对应、网路清晰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马桥词典》自发表以来,评论界一直对它褒贬不一。试在细读文本的基础上,以客观的态度,指出《马桥词典》一反传统小说的写作模式,独创一种新的写作模式。并以此为契机,在宏观审视韩少功的创作道路上,发掘出韩少功在文学上一以贯之的执着追求——对文学的寻根。  相似文献   

14.
韩少功的<马桥词典>是中国文学界里比较早地体现语言哲学思想的作品,它不走极端的语言至上路线,而是通过一个个有特色的马桥词条以及其背后的故事来阐述语言哲学的抽象理论:语言可以构成一个独立的王国,看似人支配语言,其实是语言在暗中支配着人.语言的欺骗性和虚伪性会蒙蔽人对"真"的认知.  相似文献   

15.
韩少功对语言有着深入的研究与思考,从《马桥词典》到《暗示》,韩少功对语言的认识经历了两次转向,《马桥词典》顺应了西方的“语言学转向”,而《暗示》则是这种转向的反动,走向了“否定之否定”。  相似文献   

16.
韩少功《马桥词典》用词语构造了马桥的文化和历史,是一部充满语言文化学色彩的小说.本文借鉴罗常培先生《语言与文化》的写法,从文化语言学的角度解读《马桥词典》,归结出韩少功的语言宿命、语言伦理、语言辩证法以及韩少功对词义的诗意散发、韩少功对马桥的文化重构、韩少功将语言(词语)引入意义阐释的无尽之途等六点结论。  相似文献   

17.
《马桥词典》自发表以来因其特殊的文体形式和作者对"语言与存在"的哲学思考而成为评论家和文学研究者的青睐对象。文章试图从当代文学1990年代后的文学大背景出发,运用"再解读"的方法论,探讨了《马桥词典》特别形式背后的深层结构模式以及作者的叙事视角、姿态,分析了小说中人物的现实存在及其导致悲剧命运的诸类因素并指出了本义、盐午、马鸣等三个重要人物的隐喻深义,追寻了韩少功精神寻根的内在理想:关注现实,关注下层民众。  相似文献   

18.
19.
20.
在传统的语言学及人们的意识中,语言是作为工具存在的。然而,在现实中,语言是有血有肉的存在,韩少功在《马桥词典》中就为我们展示了这样活生生的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