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为地方基础教育培养合格、优秀思政课师资的办学思路基础上,河池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员经过十年实践探索出民族地区"1234"卓越思政课教师教育模式。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师范生培养、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和教研员培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师教育工作者专业化发展等方面探索多维协同培养模式:共享同课异构研讨活动的别样同生共融文化;共建卓越思政课教师"两个协同"培养平台;共寻卓越思政课教师三种专业发展途径;共探卓越思政课教师专业发展四维内涵。该模式取得了良好的培养效果和社会效益,为民族地区卓越思政课教师教育模式创新提供有益的理念启示和实践借鉴。  相似文献   

2.
信息技术是现代知识理论与科学技术的创新成果,其通过移动终端与网络空间改变了当代人的生活习惯,成为现阶段社会必不可少的部分。在知识理论与科学技术快速更新与迭代的时代背景下,部分高校已然将信息技术融入思政课中,但在具体教学时出现信息技术过于突出、技术形式与教学目标不贴合、教师信息素养较低与学生沉迷的问题。高校在具体实践中应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促进思政课堂现代化、加速马克思主义传播速度、贴近学生发展现状以及符合教学改革方向的现实价值,通过"明确二者融合目标,坚定主体化教学理念;发挥信息技术优势,构建生态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环境;加强教师技术培训,提升现代化教学能力;转变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结构,平衡思政课教学供给"等实践路径实现信息技术与思政课的深度融合,并有效地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3.
"课程思政"是习近平主席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的重要理念。新时代针对当前高校思政课教学实效欠佳的现状,高校思政课教师应当以"课程思政"为引领,从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等方面努力,以切实提高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课的教学实效。  相似文献   

4.
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热门研究课题。在当今形势下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思政课"的地位就显得尤为重要,探究思政课在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对推进立体化的思想政治教育非常必要。通过思政课不断丰富和完善高校立体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实现原有的单一的、平面的、直线性的传统高校思政课育人模式向立体的、多面的、循环性的思政课的育人模式转变。  相似文献   

5.
为了更好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文章以广西科技师范学院为例,首先阐述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瓶颈,然后提出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突破路径,包括抓好顶层设计,加强意识形态安全建设,切实增强领导干部和专职思政课教师的综合素质;进一步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和意识形态工作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和推动高校党委书记、校长带头抓思政课机制的建立等。  相似文献   

6.
针对当前"90后"高职生的思想道德现状及行为特点,进一步加大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建设力度,通过高校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深化个性化思想政治教育,改进和完善"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和环境育人",真正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全覆盖是现实需要。  相似文献   

7.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承担着对“90后”、“00后”大学生立德树人、铸魂育人的重要职责,其自身各方面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关系到人才培养质量。然而,目前高校思政课教师“多而不优”、“多而不强”等问题仍然存在,亟需建成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基于此,我们将从考察高校思政课教师素质问题入手,从思想政治教育政策分析的视角,探讨建构高校思政课教师的素质结构,以期从实践上为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师素质提供可行性方案,从理论上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体系和话语体系、推进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专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8.
高校是加强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在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方面发挥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微时代"环境为高校思政课发展提供了有利契机,它适应了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特征和发展方向,有利于拓展和创新高校思政课教学新模式,有利于引导学生政治思想观念良性发展。同时,"微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政课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载体和教学方式又面临着新挑战,要提升高校思政课的有效性,需要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的双重主体作用,运用好微媒介和课堂两个载体,协调好课堂教学和学校管理两个环节。  相似文献   

9.
马秀玲 《成长》2020,(4):5-6
党的十八大以来,思政课质量建设取得了新进展,课堂教学情况有了显著改善,大学生在思政课中的参与度、获得感、收益感明显增强,高校阵地转变成传递马克思主义及其最新理论成果的坚实堡垒。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讲好思政课、学懂思政课,是当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与质量建设的重要方向。更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之举。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堂中开展实践活动有助于提升高校大学生的综合素养;有助于改善高校师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固有看法;有助于提高思政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有助于推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0.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向大学生传授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使之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高校思政理论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和执行者,在整个的高校思政理论教学活动中处于主导地位。思政课教师素质能力的提升是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高校辅导员参与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教学改革是时代发展趋势.当前,高校思政课教学存在一些问题,需要不断加以改革创新.高校辅导员和思政课教师同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力量,政策与社会环境的变化以及他们在课堂教学上存在着优势互补,都为辅导员参与思政课教学改革提供了客观依据."同上一堂课"是辅导员参与思政课教学改革的一种途径,主要包括课前实施深入交流,课中实施"双师课堂"教学模式,课后积极反馈意见及共同搭建网络育人平台.学校党委高度重视,相关部门积极配合,建立健全各种体制机制,是"同上一堂课"活动有效开展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2.
高校辅导员参与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教学改革是时代发展趋势.当前,高校思政课教学存在一些问题,需要不断加以改革创新.高校辅导员和思政课教师同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力量,政策与社会环境的变化以及他们在课堂教学上存在着优势互补,都为辅导员参与思政课教学改革提供了客观依据."同上一堂课"是辅导员参与思政课教学改革的一种途径,主要包括课前实施深入交流,课中实施"双师课堂"教学模式,课后积极反馈意见及共同搭建网络育人平台.学校党委高度重视,相关部门积极配合,建立健全各种体制机制,是"同上一堂课"活动有效开展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3.
高校思政课课堂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阵地,实际教学质量有待提高。思政课“坐后排”现象逐渐成为大学生逃避、反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表达方式,严重制约了思政课教师的教学创新,成为影响思政课实效性提高的主要因素。深刻剖析后,可发现其核心原因在于高校对思政课缺乏重视,思政课教师的主导性发挥不够,大学生参与思政课的主体性不强以及多元思潮对大学生价值认同的冲击。针对这一现象,提出以教学实效性为抓手来重塑高校思政课堂。  相似文献   

14.
对大学生进行创业教育是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大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高校需要进一步探讨以创业教育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营造校园创业氛围,尝试和开展创业实践,建立创业网站;思政课教师必须从思想上强化以学生为本的理念,突出学生个性;思政课内容要融合创业知识,从而使思想政治教育对创业教育作用得以体现和加强。  相似文献   

15.
高校思政课教师和学生工作干部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承担者。他们虽然分工不同,但是有着共同的教育目的,都是围绕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思政课教师要树立教师与学生干部的双重身份意识,有效获取学生信息以增强教学效果,学生工作干部要充分把握和利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资源,提高日常管理的效率和水平。这样通过整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资源,可以有效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提高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  相似文献   

16.
刘霞 《文教资料》2020,(9):66-68
地域名贤文化中蕴含了丰富的思政教育资源,将其与高校思政教育相融合,是贯彻习近平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讲话精神的举措。不仅能丰富高校思政课的理论和实践教学,还能推动"三全育人"的"大思政"格局建设。海南名贤文化与高校思政教育相融合的主要方式,一是将前者纳入后者的课堂和实践教学之中;二是在海南历史文化的相关课程中有意识地进行具有思想政治教育意义的价值引导。  相似文献   

17.
思政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阵地,肩负着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使命。高校思政课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面临着复杂多变的现实挑战。为此,要引领大学生正确厘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遵循,通过营造良好践行环境、加强教师教育主导作用、创新思政课教学模式,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融入高校思政课,推动大学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相似文献   

18.
高校课程思政是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有机组成。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急剧变化,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一些新的挑战。课程思政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在应对新挑战过程中出现的一种全新思政教育范式。课程思政变革中教师是关键,教师综合学术素养成为根本。从事课程思政教师应具备的综合学术素养有:明确的问题导向和价值取向;增强贯通能力和拓宽知识视野;学会善于比较并保持与时俱进。只有具备了这些基本的学术素养,才有可能将专业课程和思想政治有机结合并融为一体,真正使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  相似文献   

19.
刘军 《河南教育》2022,(5):9-10
<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重要阵地,事关意识形态工作大局。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的建设与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推进高校思政课建设,切实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染力和话语权,提升学生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认同感和亲切感,首要的问题就是提升思政课的亲和力。  相似文献   

20.
在高校公共必修课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学生兴趣度、教师成就感和教学实效性普遍"三低"的一门课程,据调查原因之一是高校思政课教师的职业倦怠问题所造成。由于高校思政课本身的局限性、工作对象的复杂性及教师自身素质的缺失性等易使思政课教师产生职业倦怠,通过高校思政课教师的自我锤炼与调适以及思政课教师教育环境的优化等途径可有效解决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