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玩偶之家》中娜拉是男人的玩偶,对丈夫处于依附地位,没有人格独立。娜拉和广大女性必须经济上独立、心理上自强、尽可能地融入社会并真正树立并践行男女平等的理念。  相似文献   

2.
19世纪的挪威有着很好的女性主义的氛围,易卜生的《玩偶之家》在这样的一个背景下诞生,无疑有着重要的意义。娜拉的摔门而去,预示着其女性意识的觉醒,是对男权社会中女性他者地位的反叛,而娜拉出走之后也并不必然就是一个悲剧。  相似文献   

3.
易卜生笔下《玩偶之家》中的娜拉和萧伯纳《格梅利翁》中的伊莉莎生活背景迥然不同,但她们有着极其相似的经历,她们都有很强的觉醒意识,是追求独立自主、平等和谐的女性代言人。从女性主义视角走进娜拉和伊莉莎的世界,探索在男权社会中女性的人生和命运,以寻求现代女性在家庭、社会中如何关注个体发展,形成自己的独立人格,实现真正的自强自立。  相似文献   

4.
薛娇 《考试周刊》2015,(1):21-22
美国作家玛格丽特密西尔创作的《飘》及挪威戏剧家亨利克·易卜生的代表作《玩偶之家》分别塑造了两位个性鲜明的女性形象,郝思嘉和娜拉。虽然两位作家生活在不同时代,不同国度,但是社会文化和历史背景的不同并没有阻碍两位作家思想上的共鸣,这两部作品都表现了男权社会中女性自我独立意识的觉醒。本文通过对比两部作品的女主角娜拉和郝思嘉,具体分析她们在社会地位及女性独立意识觉醒两方面的异同。  相似文献   

5.
从娜拉形象看婚姻关系中女性角色的玩偶性及根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造成娜拉在家庭中玩偶地位原因的思考,也就是对所有处在男权婚姻关系中女性地位的思考.这是易卜生<玩偶之家>的中心议题,也是把握作品深层次思想蕴涵的主线.通过对这一问题的思考,作品探讨了婚姻、家庭、男权、妇女以及人性的某些根本性东西.  相似文献   

6.
《玩偶之家》是易卜生的经典之作。作品通过对娜拉的歌颂和对海尔茂的批判,旨在否定资产阶级男权社会的合法性和合理性,主张所有妇女都要为自己的正当权利和独立人格而斗争。本文结合娜拉之言、之行与之思,对《玩偶之家》中的女性意识进行分析与研究,并就其划时代意义在当下的回响价值进行省思。  相似文献   

7.
<正>女性在戏剧文学作品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寄寓着不同作家的思想感情和审美意识。易卜生的《玩偶之家》演出后反响巨大,备受好评。而曹禺创作了《雷雨》,也成为被翻译为各国文字最多的中国话剧。本文尝试分析娜拉和鲁侍萍两位女性的命运并探究其成因。  相似文献   

8.
《玩偶之家》与《秃头歌女》属于不同风格的剧作,但在反映女性社会地位、精神思想等主题方面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剧中女性人物是资本主义社会和现代社会女性精神受奴役,内心孤立无援的典型代表。生活的孤独和心灵的孤寂在女性主义的意识下引起内心世界的挣扎,而思想的觉悟必将引起精神的解放。  相似文献   

9.
一百多年前,易卜生写过一个很有名的剧本《玩偶之家》。女主角娜拉和丈夫海尔茂发生了婚姻危机,起因比较复杂,这里就不再细说了,总之,娜拉发现丈夫是个混蛋,于是她做了一个骄傲的决定:净身出户。娜拉是这么说的:"我把钥匙都搁这儿。明天我动身之后,  相似文献   

10.
"娜拉现象"与《雷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五四”运动初期,易卜生及其剧作《玩偶之家》以及作品中主人公娜拉对中国新文学产生了重要影响,一大批“娜拉”式的具有全新的价值观念、追求个性解放和精神自由的现代新女性形象涌现出来。在中国,创作思想上与易卜生相通并在创作上得到易卜生创作真髓的是曹禺。《雷雨》是曹禺写得最好最成功的剧作之一。《雷雨》与《玩偶之家》从创作思想、作品中矛盾冲突到思想内容、人物形象都有相通之处又各具艺术魅力。两部剧作都各自着力塑造了一位具有反抗精神的女性形象,繁漪是个失败的娜拉。《雷雨》是话剧这一西方艺术形式本土化的一个典范。  相似文献   

11.
涂丽萍 《英语辅导》2008,(5):156-159
娜拉是易卜生戏剧中颇具影响和争议的女性代表人物之一。解构其女性和超越女性性格的人格双重性,我们发现娜拉是女性中颇具潜质的代表。《玩偶之家》展示了作为传统女性代表的娜拉自由情感的释放及其超越性格的变化过程,从而呼应了易卜生思想中渴求人权和性别平等的愿望。同时,也诠释了其作品中女性主体性的表现意义。  相似文献   

12.
当代娜拉的困惑──美国60年代以来女性小说一瞥黄丹1易卜生于十九世纪七十年代所写的名剧《玩偶之家》.以娜拉的出走而告终,标志着她与丈夫为代表的男权中心社会的决裂,发出了妇女解放的呼喊。然而一百多年后,娜拉出走后的道路仍是崎岖不平的。美国当代文学,从六...  相似文献   

13.
《玩偶之家》中娜拉的出走,是个性的觉醒,是人格的转型,表达了对传统婚姻家庭,伦理道德,女性身份,男权思想等观念合理性的拷问,有丰富的社会内容和强烈的现实主义。  相似文献   

14.
美国作家玛格丽特·密西尔创作的《飘》和挪威戏剧家亨利克·易卜生的代表作《玩偶之家》分别塑造了两位个性鲜明的女性形象,郝思嘉和娜拉。虽然两位作家生活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国度,但是社会文化和历史背景的不同并没有阻碍两位作家思想上的共鸣,这两部作品都表现了男权社会中女性自我独立意识的觉醒。本文通过对比两部作品的女主角娜拉和郝思嘉,具体分析她们在女性自我独立意识觉醒后不同的自我救赎和不同的前途。  相似文献   

15.
《玩偶之家》中的娜拉和《金粉世家》里的冷清秋都是从家庭中出走的女性,了解她们的婚恋观念、生活经历、性格特点、出走的动机以及她们诞生的社会背景,对我们分析中西方逃离无爱情婚姻的女性人物形象有一定的帮助,同时也给我们留下了对女性独立人格问题的思考。  相似文献   

16.
白葵阳 《文教资料》2011,(13):17-19
《玩偶之家》的主人公娜拉和《金锁记》中的姜长安,两者有着相似的玩偶经历,但不同的时代背景、家庭环境和个人性格因素造成了二人对于命运走向的不同选择:走与留。但无论是出走还是留守,娜拉与长安都无法走出一条光明之路。娜拉与长安的人生轨道折射出各自所处时代的女性生存境遇,也留给了世人对于女性解放问题的无穷思考。  相似文献   

17.
在后现代女性主义运动的推动下,女性文学及其性别研究得到了蓬勃的发展。作为女性主义者,奥地利作家耶利内克在剧作《娜拉离开丈夫以后,又名社会支柱》中刻画女主人公娜拉的生动形象,从社会性别建构的角度出发,重点表现其身上兼具的女性气质与男性气质的文学特征,充分显示出女性气质书写在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中的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8.
采用比较文学平行研究的方法对《玩偶之家》与《简爱》进行研究。娜拉和伯莎是飞出家庭这个牢笼的两只"知更鸟",通过比较两部作品中两位女性之间的同异,进一步分析两部作品的悲剧性结尾,从而揭示女性在男权社会中敢于争取自由﹑平等以及敢于做"爬出来的女人"这个主题。  相似文献   

19.
《德伯家的苔丝》中的苔丝与《玩偶之家》中的娜拉,是19世纪欧洲文学中的具有重要代表意义的两个女性形象。托马斯·哈代与易卜生根据当时的时代背景,为两位女性建构了不同的人生,其不同的结局也引发无数人的热议。本文将从她们各自的时代背景、原生家庭及人生境遇角度出发,探讨不幸的苔丝与幸运的娜拉不同结局背后隐藏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
本文针对英国剧评家威廉·阿契尔关于娜拉最后出走是否合乎情理的疑问,分析了《玩偶之家》所展示的娜拉的思想性格基础和她与海尔茂的爱情关系,认为戏剧的结局具有必然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