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从《论语》中的资料来看,孔子对子路的教育主要以批评教育为主,这种特殊的教育方式不仅对子路的人生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更对整个教育界有着极其深远的积极意义。孔子对子路的教育多以批评为主,但并不是单一乏味的批评斥责,而是采用多种模式相结合,从而达到批评教育的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2.
儒学能在中国两千年的社会里产生重要影响,当然是源于它博大精深的思想,但与孔子本人的人格魅力也有莫大的关系。细读《论语》,我们就会发现,孔子是一位多姿多彩的人.而不同时代的人根据自己的理解对孔子的形象进行了一些改变或塑造。  相似文献   

3.
儒学能在中国两千年的社会里产生重要影响,当然是源于它博大精深的思想,但与孔子本人的人格魅力也有莫大的关系。细读《论语》,我们就会发现,孔子是一位多姿多彩的人,而不同时代的人根据自己的理解对孔子的形象进行了一些改变或塑造。  相似文献   

4.
《论语》中的孔子形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细读<论语>,可发现孔子的形象,大抵同时具备了"志士"、"智者"、"莽汉"、"怨夫"等性格特质.但其内涵均非单面的,而是包含了丰富、复杂而微妙的意味;而且,其杂糅与混合,恰恰构成了孔子形象之"活人"与"真人"的风貌,以及其立体感与典型性.孔子的形象中蕴含着深厚的传统文化信息和"国民性"因素.对于今人而言,须知"去圣乃得真孔子".  相似文献   

5.
人情味十足的孔子世人心目中有两个孔子:一个被人神话了,另一个很"世俗",人情味十足。一天,孔子到了郑国,与弟子走散了,孔子站在东门旁发呆,郑国有人告诉子贡:"东门有一个人,他的额头像尧,他的脖子像皋陶,他的肩膀像子产,然而自腰以下还不到禹的三寸。憔悴颓废的样子,好像一条有丧事人家的小狗。"子贡把话如实告诉孔子。孔子欣然笑道:"外形上的描写,微不足道。然而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文化发展过程中,人们往往按照时代要求和各自利益的需要重塑孔子形象。孔子或被誉为"天纵之圣",也曾被奉为"神人"。透过《论语》,我们看到的孔子,更多的是一个普通人:一位勤勉努力的学习者,一位博学称职的师者,一位性情率真的生活者。  相似文献   

7.
以《论语》的相关内容为例证,从音乐天赋才华、音乐现实实践和音乐思想理论诸多方面,剖析了孔子作为音乐家的形象。孔子,其音乐感受能力能够融汇感通他人,其音乐自觉素养至于浑然忘我境界;将不言之教以音乐而履行之,将志向人生以音乐而融汇之,将音乐等艺术评价标准提升为"尽善尽美"。孔子,是一位突破了音乐神秘不可知论,而推崇可知论的音乐家;是一位孜孜以求匡复周礼,以拯救民众于水火,而针砭时弊的音乐家;是一位成就中国古典音乐经典文献《诗经》,而成为音乐思想深睿的音乐家。  相似文献   

8.
孙绰《论语》注集先秦、汉晋孔子形象之大成。在其《论语》注中,孙绰一方面结合三玄及其魏晋玄学的学术成果,继续将孔子老庄化、易学化,体现了《论语》在东晋的进一步玄学化特征;另一方面又结合东晋玄学家注经的返儒特色和当时佛学的深入,大力挖掘、恢复《论语》文本中原有的孔子圣师形象,保留了汉注中孔子神学化的痕迹,更将其佛学化,深刻地展示出东晋儒家经传诠释的两大特征———儒玄双修与援佛注经。  相似文献   

9.
孔子知识渊博,文化积淀深厚,是一位旷世大儒,他用他的一生阐释了“好学”思想,弘扬了“好学”精神。从孔子求学的信念、求学的目的、求学的态度、求学的方法、求学的品格上剖析他的好学精神,还原孔子在《论语》中的好学形象,以期能对当下教育改革提供点滴启发。  相似文献   

10.
<正>《论语》是孔子教学和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被学生片片段段地记录下来,这些以课堂笔记为主的记录由他的学生汇集编纂的一本语录,它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样在生活中获取心灵快乐,适应日常秩序,找到个人坐标。易中天教授在为《于丹论语心得》作序中戏言,"孔子只有温度,没有色彩",是一个"灰色的孔子"。而我从《论语》的字里行间看到五彩缤纷,色彩斑斓,五光十色的孔子形象。让我们从《论语》中找到艳丽色彩的出处,展示圣人持彩练当空舞的人格魅力。  相似文献   

11.
《论语》以孔子为中心,成功塑造了孔子这个人物形象。《论语》中的孔子既有因时而动、善于权变的大智慧,又有“人不知而不愠”、“修己以安人”的大境界,更有一种为理想、为信念百折不挠的大精神。这一大智慧、大境界、大精神对当下一些青年学子中存在的浮躁、迷茫、厌倦、孤独等现代病不失为对症的良药。  相似文献   

12.
《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论语》中记载孔子对生死问题的阐述并不多,总共不过十几处,但这其中却可以体现出孔子对生死一种价值取向。文章试通过《论语》中孔子对生死问题的阐述,深入解读孔子的生死观,展现孔子的价值取向,同时给予那些仍然将生死问题视为玄机的人以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孔子一生渴望参与国家政治来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是一位积极的入世者,但在《论语》中却记载着不少孔子流露出归隐情绪的话语。在仔细研读《论语》的基础上,分析了《论语》中体现的孔子的"隐"与"见"的思想以及"隐"的原因,探讨了孔子的隐逸思想中的积极因素,揭示了孔子"隐"与"见"两种矛盾思想的统一以及孔子隐逸思想对后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创立的儒家学派,对中国两千年封建社会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孔子的言行被弟子记载在《论语》一书中,可以说《论语》是研究孔子思想的最可靠资料。孔子生活在春秋时期,当时周天子“天下共主”的地位已经发生了动摇,诸侯争霸,战乱不休,形成了诸侯僭超天礼制、大夫僭超诸侯礼制、僭超大夫礼制的混乱局面。子就生活在这样的时代背景。孔子对这种“礼崩乐坏”局面痛心疾首,他对这种无局面进行了无情抨击,并提了自己的一套政治主张。孔认为统治者必须实行德政,认为:“道之以政,齐之以,民免而…  相似文献   

15.
儒家学问是为己之学,"自我"在其中占有很大的分量。以《论语》为材料,可以得到孔子关于如何对待"自我"以及如何处理人我关系的基本观点。对孔子自我观的探讨,不仅可以在理论上对孔子客观不自觉地谈及的自我问题进行梳理与厘清,而且可以从自我这一视角重新审视与理解孔子的学说,并且在实践中对于帮助现代人处理在面对自我时遇到的问题,具有实际的修身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在家里.我们应该与兄弟姐妹们和睦相处。当哥哥姐姐的应友爱弟弟妹妹,做弟弟妹妹的也应懂得尊敬哥哥哥姐姐。这样,一家人其乐融融,父母自然会开心,孝道也在其中了。  相似文献   

17.
人物形象是《庄子》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在众多形象中孔子是出现次数最多的一个。孔子形象大致分为三类 ,即道家代言人的孔子、被嘲讽的孔子、被批判的孔子 ,并在此基础上对《庄子·内篇》、《庄子·外篇》和《庄子·杂篇》中孔子形象的差异性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8.
《论语》作为"四书五经"之一,历来为学界所重视。研究孔子经济思想,既是研究我国古代经济思想的需要,也是全面批判与总结孔子学术思想的需要。孔子的部分经济思想在当今世界仍有一定的积极与借鉴意义。通过认真分析《论语》中孔子的具体言论,能够发现贯穿孔子经济思想的一条主线——义利观,也能够明晰社会生产总过程的四个环节——生产、分配、交换、消费上孔子的具体观点。  相似文献   

19.
谷珊  解斌 《考试周刊》2015,(24):21-22
在约翰·福尔斯的作品中,《法国中尉的女人》是最受欢迎的小说。自小说问世以来,国内外评论界对女主人公萨拉的形象进行了多角度的分析。本文在女性主义思想的观照下对萨拉进行分析,认为萨拉虽具有女性主义意识,但其女性意识没有完全觉醒,女性主义不彻底。  相似文献   

20.
《论语》中关于言语的论说并未自成体系,而是零珠碎玉般零星见于各篇章。以《论语》作为研究材料,提炼《论语》中孔子关于言语的论说,分析言语的社会功能和个人价值,以《诗》为教材,以“雅言”为正式场合用语,以“仁”为价值追求的言语内容,以及“警慎言、戒巧言”,“辞达而已矣”“时然后言”.“言行一致”的言语交际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