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文学创作是基于一定的文化背景进行的,从作品中可以清晰地看到文化变迁的轨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伴随着后工业社会的出现文学上产生了后现代派小说。随着影视的发展和电脑的普及,文化更加大众化了。高雅文化与通俗文化,严肃文学与通俗文学的界限日益消失,文学创作成了一种跨体裁的综合性艺术。在后现代和全球化的推动下,文学作品将继续向多元化发展。  相似文献   

2.
新世纪中国后现代文化美学踪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后现代主义引发了当代中国多种问题,如中心与边际问题、价值平面问题、化观念特型等,讨论后现代主义问题己不是一个思路引进的问题,而是人类面临的一个共同的问题。面对后现代主义所引发的多种问题,新世纪当代中国学从哲学、政治学、心理学、学艺术等方面对其进行了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3.
后现代主义从一诞生起,就有一种不同于现代主义的理论特征。从总体上看,后现代主义是信息时代的产物,随着人类知识的空前膨胀,科技高视阔步导致了“合法性危机”(利奥塔德),这一状况反过来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的心理机制和行为模式,导致一种反文化、反美学、反文学的极端倾向。生命的意义和本文的深度同时消失,消费意识的渗透使自然与人类意识这两个领域日益商品化。商品禀有一种“新型”的审美特征,而文化则贴上了商品的标签,复制、消费和平面感成为后现代文化的代码。  相似文献   

4.
Web2.0网络文化的后现代教育现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与Webl.0(2003年之前的互联网)相比,Web2.0为后现代思潮提供了更多的文化与技术滋养。而Web2.0网络文化所折射出教育现象的后现代特性,将带给在线学习者更多的知识创造机会与自主学习行为,同时也将引起更多的网络文化教育现象反思空间。  相似文献   

5.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的计划经济逐步向市场经济转变,随着改革开放程度的进一步加深,我们的社会生活、文化与哲学等方面正发生着从未有过的剧烈变化,这种变化指向一种考察世界、解释世界的新范式,人们对此称之为后现代转向。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思潮,对于社会的各方面都产生着冲击和影响,其中对文学和教育的影响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6.
无神的庙宇-后现代文化语境中的上海文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后现代学语境是带有某些西方后现代主义特征的宽泛的化语境,其积极意义主要在于多元化的取向下倡导个人独立的话语空间。试图在后现代化语境中,对上海当下的批评和创作进行一番整体性评述,并期望众语喧哗成为民族人价值重建的序幕。  相似文献   

7.
大众传媒与文学的后现代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大众传媒的高速发展,20世纪90年代的文学逐渐打上了后现代社会的烙印。文学与影视的联姻,网络文学的崛起,文学的视觉化策略,已经成为后现代性文学的重要表征。在文学的书写与传播中,大众传媒无疑成为了后现代文学的重要载体。  相似文献   

8.
中国当代社会转型在某种程度上为西方后现代文化因子的飘入提供了深刻的社会现实背景与心理根源。短信文学在后现代文化的影子中是"边缘化写作"所产生的"随笔文化",或称"碎片文化"。无线通讯时代的"无距离"使得短信对人们构成强迫阅读,也加剧了后现代主义文学对深度模式的消解,成为一种交互性、临时性、刹那性、偶然性的后现代诗学。短信文学是这一诗学的实践文本。  相似文献   

9.
后现代后主义对中国各界的影响已经不是新鲜话题了,而这种影响在当今中国文学界尤为常见。面对这种如此学术性的研究,中固学者理应站在对后现代文学的概念出发对其进行更加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本文将从后现代文学产生的背景和特点,后现代文学对中勇产生的具体的正反面影响,后现代文学在中国具体产生这些影响的原因这几方面展开详细讨论。  相似文献   

10.
新时期文学中的“后现代”思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新时期学创作中,“后现代”思潮在诗歌、小说、散、戏剧等诸多领域都有所表现,中国当代的“后现代”思潮具有相当鲜明的“中国性”,它滥觞于“革”,植根于中国民间的世俗化心态和相对主义智慧之中,也是思想解放运动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1.
岭南都市文学创作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也存在一些不足,比较突出的有思想深度的欠缺、题材与技巧的固定化、审美模式的单一性等等。这与岭南都市文学的文化背景有直接关系。岭南文化既有传统的一面,也渗透着后现代的影响。论文着重分析后现代背景下岭南文化浸润中的岭南都市文学发展存在的问题和成因,探讨其自我超越与提升的方向。  相似文献   

12.
气象与文学以及文化的关系,不是相互对立也不是简单的相互作用的关系,而是一种相互融合、彼此共生的关系,特别是在我国的传统区域文化中,这种复杂的关系体现得更为明显。我们要想界定气象文化与文学,不能从现代学科角度硬性下定义,而只能在探究古代区域文化和气候环境变迁的动态发展过程中才能逐步理清。这个动态过程本身就是气象文化和文学的精神内核。  相似文献   

13.
穿越剧的流行和风靡并不是偶然产物,而是消费社会文化发展的必然产物。作为后现代语境中大众文化的一部分,它不可避免地带有后现代主义特征。在后现代主义语境下,穿越剧流行文化的后现代特征有:历史的后现代演绎、大众文化的狂欢、超现实的入梦体验。  相似文献   

14.
There is an increasing interest in the role of emotions in education. The concept of “emotional intelligence” is an example. There are various discourses being developed in education about the importance of emotions. One such emerging discourse builds on the argument that greater emphasis on emotions under some circumstances and control over others is functional and effective for the economy. The goal of this paper is to provide a series of reflections on the “fate” of emotions in education in an era where they appear to be marketed and discussed to an unprecedented degree. In doing so, I wish to intervene in current debates about the role of emotion in education and expose some of the complexities in the “(un)managed heart” and the dilemmas of valorization and/or rejection of emotions that are promoted in education at the dawn of the 21st century. I argue that a critical inquiry of various challenges in a postmodern culture of emotions constitutes new forms of educational spaces and signifies new understandings of the grounds for problematizing the instrumentalization of emotion in education.  相似文献   

15.
文学与文化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文学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学与其它同层级的文化要素,如宗教、道德等等,有着相互影响的关系;文学又有区别于其它文化要素的独特性和自身的功能,显示其独特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6.
在图像文化统治的时代,纯文学的价值和意义处在一种被消解的境况中,不仅有来自外界传媒的强烈冲击,而且纯文学自身也表现出无价值趋同。所以,即便文学本身有其特定的、不可取代的人文和美学价值,文学在电子时代也获得了新的表现方式,都不能挽救文学被迫衰落的命运  相似文献   

17.
文学作品与文化的关系,二者既相互独立,又密切联系;既有差异性,又有一致性;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影响、相互渗透,促使对方产生朝向自己的变化,带上与自己有关的性质和特点。明确认识文学作品与文化关系的基本理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论视觉文化环境下的文学影视改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视觉文化的兴盛,读图时代到来,图像全面占优,文学阅读式微。文学作为一门语言艺术开始与图像融合,走上了一条图像化的道路,其最重要的表现就是文学与影视的联姻。文学作品的影视改编,一方面使得文学和影视都获得了广泛关注,文学与影视的联姻愈演愈烈;另一方面,影视作品与原著作品相比,其艺术性、思想性和审美品位都大大降低。但在视觉文化环境下,文学的影视化却可能是文学实现自身价值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从文学研究面对文化研究的冲击所作的调整入手,分析新世纪的文学研究如何在自身传统与外来影响的交织中重新定位和进行价值立场的重建,从而构建中国文学研究的独立性。  相似文献   

20.
大力弘扬西部化和三峡库区化的优秀传统,同时立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在西部大开发的实践中,努力创造既有地域特色、民族特色,又具时代特色的西部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