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电视活动传播指的是电视媒体根据需要举办各种各样的活动,借以传播自己需要影响大众的内容。相对于电视新闻节目、电视纪录片、电视广告等传统电视传播形式,电视活动传播推出的是一个全新的内容载体,即“活动”。  相似文献   

2.
美国艺术理论家沃尔夫·里拉曾经说过:"电视是我们时代的顽童,它现在处在进入成年的门槛上……但谁也不知道它将会成长为怎样一种怪物。"也许,那时的他确实无法确定电视将给人们带来什么。但现在,电视被认为是所有大众传播媒介中最便于展现人际传播的媒介。中国电视业已出现的趋向,开始让它成长为"人类的朋友"。谈话类节目的兴起和传播:自从1996年央视的《实话实说》播出,引发了中国电视的谈话浪潮,这就是有些  相似文献   

3.
宫健 《视听纵横》2007,(5):72-74
目前,电视大型真人秀节目方兴未艾,继上海文广集团的《舞林大会》取得极大成功后,杭州文化广播电视集团也在2007年4月20日推出电视真人秀《舞林门》,反响十分热烈,收视率名列各类节目前茅。笔者作为《舞林门》导演,参与了全程策划和执行操作,根据感想和体会,在此简要谈谈电视真人秀节目的运营规律。[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李翔 《新闻实践》2013,(12):63-64
核心阅读:湖南卫视引进韩国MBC电视台的真人秀节目《爸爸去哪儿》,一经开播就取得了较高的收视并受到了观众的追捧,这既源于节目本身在形态与内容上的创新,同时也得益于节目在社交媒体上多渠道多形式的成功营销。本文以日本知名4A广告公司电通提出的AISAS模型为分析框架,以《爸爸去哪儿》为研究个案,分析电视真人秀节目在新媒体传播环境下的社交营销之道。2013年新年伊始,湖南卫视引进韩国MBC电视台的《我是歌手》节目模式并一举获得成功,此后又买下《爸爸去哪儿》版权,并于2013年10月推出了中国版本的同名节目。  相似文献   

5.
韩岳 《传媒》2015,(20):40-43
近年来,国产电视真人秀节目已经从单纯的引进、模仿国外真人秀模式,开始向引进节目本土化改造和原创节目模式研发并重的方向发展,节目形态呈现出多样化趋势.在这过程中,以天津卫视的《国色天香》、中央电视台的《叮咯咙咚呛》为代表的戏曲真人秀节目异军突起,将传统的戏曲艺术与时尚的真人秀节目元素相结合,开创了戏曲文化电视传播的新模式,以通俗化、娱乐化的节目风格,赢得了不同年龄段观众的喜爱.  相似文献   

6.
成都电视台第五频道的大型民生新闻直播节目《成都全接触》,每天从中午12:00开始在五个时间段与观众见面。该节目自开播以来,收视率节节攀升,最高周平均收视率达8%以上,在成都地区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本文从叙事学的角度对该节目的叙事方式进行探讨,通过该节目解读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叙事视角、叙事时空、叙事话语以及叙事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从1996年《实话实说》在全国开播以来,收视率一直攀升。从此电视谈话节目遍地开花,如《超级访问》《张越访谈》《鲁豫有约》《非常接触》等。但不同的节目由于节目定位、话题选择的不同等导致了节目风格迥异。《鲁豫有约》作为一档优秀的电视脱口秀节目,其话题选择有着不同的特点,从《鲁豫有约》的话题选择,我们能发现一些谈话节目话题选择的端倪。  相似文献   

8.
《非诚勿扰》的热播,引发了近期电视相亲节目的一次热潮。从上个世纪80年代末的《电视红娘》、90年代初的《今晚我们相识》,到1998年的《玫瑰之约》,再到今天的《非诚勿扰》,中国的电视相亲节目已经走过20多年的历史,无论是自身创造,还是模仿者,节目的形式、诉求、反响都有着显著变化。本文试图把每个阶段的代表性节目作对比、梳理,分析电视相亲节目的来龙去脉和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9.
许天颖 《新闻爱好者》2010,(11):180-181
上世纪90年代末,电视婚恋交友节目火爆荧屏,从1997年凤凰卫视播出台湾华视制作的《非常男女》到1998年上海东方卫视播出《相约星期六》、湖南卫视播出《玫瑰之约》,"据不完全统计,当时全国共有20多家省级电视台开设了此类婚恋节目”,爱情玫瑰在电视的包装下羞答答地绽开了。然而“花无百日红”,由于内容和形式的雷同.电视婚恋节目难遏收视率下滑的颓势,在受众中的影响式微,爱情玫瑰悄然枯萎。  相似文献   

10.
《激情唱响》是辽宁广播电视台引进英国《X元素》(《The X Factor》)节目模式,首次面向全国打造的大型音乐选秀节目。它的成功运营不仅充分体现了辽台国际视野,高端崛起战略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而且还填补了我国北方电视媒体在这一领域的空白,为深入推动电视文化的繁荣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激情唱响》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11.
李向阳 《视听界》2007,(4):56-58
在经济全球化、传播全球化的时代大背景下,广播电视涉外节目的影响越来越大。在跨文化传播中,如何进一步挖掘传(者)、受(众)双方寻求共识的新的可能性,而不是将那种曾经自以为的“一致”与“正确”强加于受众,以增强传播的亲和力与有效性?《岩松看日本》作为《东方时空看世界》长篇系列报道的首篇,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  相似文献   

12.
2009年春晚后电视魔术节目作为一种新兴电视节目类型在各个卫视台热播,本文以湖南卫视大型魔幻情景互动秀《金牌魔术师》为例,指出电视魔术节目在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就此提出战略对策,以期能够促使电视魔术节目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3.
陈欣 《新闻实践》2005,(6):33-34
从2005年开始,细心的人们发现,浙江电视界出现了一阵小小的读报风:杭州数字电视每晚6点50分推出10分钟的《报人读报》,领衔的是资深报人俞伯鸿;浙江电视台经济生活频道的《经视新闻》则出现了一个全新的版块《峰言蜂语》,每周一至周六,晚上9点,电台名嘴叶峰都会出现在这里,激扬文字,抨击时弊;而浙汀电视台公共频道则在每天中午  相似文献   

14.
吴晨  陈阳 《新闻世界》2014,(5):77-78
随着第四媒介雨后春笋般成长起来并逐渐壮大,受到巨大冲击的传统媒体也在采取措施打起了反击战。我国电视栏目在分众化媒体时代,必须做到栏目定位突出才能在巨大的文化产品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中国电视访谈节目品牌化走向已逐渐明晰,本文根据《杨澜访谈录》近十年的经营发展浅析中国电视访谈节目的品牌化运作趋势。  相似文献   

15.
杨琳  李亦宁 《新闻知识》2007,(11):55-57
自1996年以来,我国各电视台相继推出了以《读书时间》、《文化视点》、《千秋史话》等为代表的一批文化节目,这类以电视为载体,为受众提供教育文化信息的节目形态丰富了荧屏内容,也以高雅的传播内容给受众精神的享受和启迪。但在以收视率为导向的节目评估体系下,各电视文化节目不是被迫停播,就是惨淡经营。然而中央十套科教频道播出的文化类栏目《百家讲坛》,却以同比新闻、综艺节目动  相似文献   

16.
从《非诚勿扰》看电视相亲节目的创新与不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苏卫视《非诚勿扰》的开播,带动了新的一轮电视相亲节目的发展。《非诚勿扰》的成功,与它自身节目形态、节目包装、节目内容的创新有着重要联系。在肯定《非诚勿扰》的同时,也应该看到节目本身所存在的真实性、不好的社会价值导向等问题。本文以《非诚勿扰》为研究对象,在分析节目的创新和优势所在的同时,对节目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以求达到全面理性地看待以《非诚勿扰》为代表的电视相亲节目。  相似文献   

17.
卞祥 《声屏世界》2013,(4):28-30
2009年的北京曾经出现过一个奇异的现象,北京各大菜市场的蔬菜杂粮的销量,竟然会跟随着一档电视节目的内容而发生变化。一档每天下午播出的电视节目,如果播出的是薏仁米的养生功效,次日北京杂粮市场薏仁米的销量就会随之上升,售价也同时上涨。如果前一天播出的是莲藕的保健妙用,次日莲藕的销量势必攀升。这档给人们生活带来巨大影响的电视节目就是北京电视台推出的《养生堂》。《养生堂》的成功,  相似文献   

18.
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明显加快.农村受众群体的生产生活方式和精神文化需求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对电视传媒提出了更高层次的需求。要更好地服务“三农”,电视对农节目必须因势利导、与时俱进,进行积极有效的转型升级。近年来,宁波电视台的《田野》栏目在这方面作了一些尝试和探索。  相似文献   

19.
余婵媛 《东南传播》2010,(8):182-183
2010年春节,上海东方卫视联合香港凤凰卫视推出了一档新的脱口秀节目——《壹周立波秀》。在春节深夜时段,《壹周立波秀》既创造了不俗的收视成绩,但同时也引来了诸多争议。本文试通过对《壹周立波秀》的观察来分析国内电视脱口秀节目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0.
曾鸿 《视听界》2000,(6):27-28
在电视领域,实践界总是策马扬鞭地跑在前头,理论界亦步亦趋地跟在后面试图理清他们的足迹,可“不是我不明白,这屏幕变化快。”总有些事情看不懂理还乱。这不,正当大家一致对《生活》栏目中主持人的走动式主持交口称赞的时候,这个栏目却让两个主持人一起中规中矩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