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幼儿阶段培养科学探究的兴趣和能力是《纲要》和《指南》中比较突出的理念和目标,有利于儿童创新能力的形成。幼儿园主要有主题活动、区域活动和小组活动等几种活动形式,本文主要探讨在区域活动中如何激发幼儿探究兴趣、选择适宜的探究材料、引导探索行为、注重活动评价等,达到有效组织幼儿开展科学探究活动,提高幼儿探究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课外探究活动以发展学生科学探究能力为目的。只有适时、适度地开展才能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本着这一思想我设计了这个课外探究活动的教学案例。  相似文献   

3.
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要目标的国家课程。学生科学素养并不能仅仅通过课堂教学、练习训练就能形成,也不能用简单的分数评价就能区分水平程度。小学科学课程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过程是漫长的,它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自主探究活动之中,通过一个又一个的科学探究活动,获取科学知识、学会探究方法、培养探究精神、提高探究能力,从而内化为科学素养的一部分。而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让小学科学探究活动更具实效性、更能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发展,则必须让科学探究活动贴近学生的生活。  相似文献   

4.
微探究是可以混搭于课堂教学任何环节之中并在课堂中随时体现探究意识的一种活动形式。教学中微探究的实施策略包括以思维为中心、以活动为基础、以变式为手段、以知识为根本、以过程为主线等五条,微探究的实施在保持接受学习优势的同时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又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探究学习课堂教师难以驾驭的弱点。  相似文献   

5.
改革实验材料的结构 保证实验的安全高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材料的结构性在实验教学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力求安全高效地开展探究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能有效地提高探究能力、创新能力。在"模拟自然力量对山脉影响"探究活动中,对教材中的材料结构做了适当调整,减少了原实验中的不安全因素,改善了实验效果。在小学实验教学中,关于实验材料结构性的研究空间还很大,为学生提供安全高效的探究空间,我们仍需不断努力。  相似文献   

6.
科学课是由一个个观察、研究、认识周围事物和环境的探究活动组成的。探究活动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有所发现,学生的发现越多。探究活动越成功。因此,在科学教学中,教师善于创设“探”的空间,引导学生参与探究全过程,给学生更多的自主探究机会,让学生亲历探究的过程,品尝成功的喜悦,从而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理念:随着科学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科学教学逐渐由知识传授为目的转变为以发展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不断提升学生的基本科学素养和科学探究能力。而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不是通过教师简单的讲授就可以实现的。其中科学方法与能力、科学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与科学探究活动是密不可分的,只有在不断参与科学探究活动的过程中,学生的科学探究技能和基本科学素养才能逐步得以体验、感悟和内化。  相似文献   

8.
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是新一轮课程改革中特别强调的课程目标之一。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意识和能力是当前教学改革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高中物理《自由落体运动》教学中通过设置问题情景、引起学生探究欲望,启发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假设,思维多向发散、按设计方案进行探究活动,评点整合、讨论交流等教学过程,可以让学生参与、经历和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小学科学课的学习要以探究活动为中心,而科学实验活动则是探究活动中最基本的方法。教师必须善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观察、实验、实践等学习活动中来,亲自感知实验所产生的各种现象和变化,提高获取知识的能力。下面谈谈本人在科学课的实践教学中的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10.
在课堂上开展函数y=Asin(ωx+φ)图像的教学探究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提供合作学习、主动探究的时间与空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  相似文献   

11.
观察蚯蚓的探究性教学案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是探究学习的主要角色,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帮助者。观察蚯蚓这一章节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活动和交流机会,让学生亲自动手捉蚯蚓、画蚯蚓、设计实验,给蚯蚓设计一个家,使他们通过观察、提问、设想、动手实验、表达、交流的探究活动,了解蚯蚓的生活习性,获得对小动物丰富的直接认识。同时,教学生学会用简单表格统计、整理实验数据,提高交往和语言表达能力,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获得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提高科学素养。1探究活动器材准备学生课前捉到的蚯蚓、盛放蚯蚓的…  相似文献   

12.
探究性教学是指教师引导学生从学科领域和现实生活中选择研究主题,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学习)的情境,运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法,通过多维互动的教学关系,使学生主动探究问题,获得知识、技能、情感和态度的发展,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提高的教育模式。在探究教学活动中,教师是引导者,学生是探索者,学习方式是发现式学习,目的是学生建构性地获取知识,提高能力。探究性教学对创造型人才的培养、对国民素质的提高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探究活动可分为自学、合作探究,课前、课后探究,课堂、课外探究、活动探究等。  相似文献   

13.
运用探究性主题活动与幼儿表演游戏相结合的游戏方法,能够充分调动幼儿参与游戏的积极性,促进幼儿探究能力的发展,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也为幼儿的游戏活动注入了新的活力,丰富和深化了主题活动,有利于促进幼儿主动、全面地发展。  相似文献   

14.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科学探究,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物理知识,认识和解决物理问题的重要实践活动,是让学生通过亲手经历和体验探究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增进对科学的情感,理解科学的本质,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初步形成科学探究能力。  相似文献   

15.
学习能力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通过对知识、技能、策略的内化和概括化而形成起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学习活动是学生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相互协调运作的过程,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共同制约着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速度和质量,制约着学习能力形成和发展的水平,是学习能力形成和发展的主要途径。文中通过以二氧化碳制取的探究为题,设计了五个活动,在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方面做了一定的尝试。  相似文献   

16.
开展科技教育活动是实施科技教育的有效载体和平台。依托科学课程拓展教学,学校通过科技探究小课题研究、成体系的科技小制作、机器人校本课程教学,丰富了学校科技教育活动内容,点燃了学生的科技兴趣,提升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学素养。  相似文献   

17.
“案例-参与-探究”教学模式以典型案例或问题为基础,以探究活动为主要学习方式,很好地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变传统的“满堂灌”教学方法为参与、探究教学方法,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将这一教学模式推广到微分几何的教学中,取得了初步的成绩。  相似文献   

18.
苏教版小学《科学》教材中,许多科学资源可以用来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促进学生科学概念的形成,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将这些科学资源融入课堂教学,作为导入课题的情景媒介、创设问题情境的素材、科学探究的过程指导,课堂拓展延伸的补充,学生课外自主探究的题材活动等。这些科学资源是提高学生探究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科学课是由一个个观察、研究、认识周围事物和环境的探究活动组成的。探究活动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有所发现,学生的发现越多,探究活动越成功。因此,在科学教学中,教师善于创设“探”的空间,引导学生参与探究全过程,给学生更多的自主探究机会,让学生亲历探究的过程,品尝成功的喜悦,从而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1激发参与兴趣,让学生“探”有动力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对学生的学习内因的最好激发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即主要是来自学习活动本身的内在动机,这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的心理动机。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依…  相似文献   

20.
小学《科学》课程中的实验是一种融操作性、思考性、变化性、创造性、趣味性为一体的活动,能在最大程度上激发学生对科学活动的兴趣,满足学生探究的欲望。根据小学生身心发育特点及认知特点,文中就教师的相关科学知识的储备、实验前实验材料的准备、实验过程中教师的指导等环节进行了实践性探讨,以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