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2023年度的中国国际传播中,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中国话语与中国叙事体系建构系列专题研究的成果,主要聚焦于中国式现代化国际传播、中国话语及其话语体系建构、中国叙事及其叙事体系建构、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研究四个方面。这四个方面基本构成了本年度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中国话语与中国叙事体系建构研究的学术年谱和学术图谱,为国际传播提供了中国话语与叙事体系建构可资借鉴与参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相似文献   

2.
本文展现一些虽然没有到过中国,但却十分推崇中国文化,渴望与中国进行交流的世界文化名人邮票。他们之中就有以中国事和物为背景,创作出具有浓郁中国韵味的作品,被外国邮政作为中国题材而印进了邮票。同时,在中外文化交流中,还涌现出一批以研究中国、传播中国文化为己任的汉学家。他们的面容,也在中国澳门、香港的邮票上亮相。  相似文献   

3.
正该书作者拉纳·米特(Rana Mitter)是孟加拉裔英国学者,现任牛津大学现代中国政治与历史学教授。2007年创办牛津大学中国抗日战争研究中心,是西方世界新一代中国抗战史研究专家。在书中,作者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广阔视野来俯瞰当时的中国战场,通过仔细考察中国与同盟国在战争中的角色、中国人在抗日斗争中所付出的巨大代价,以及战争创伤对国家战后发展的影响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将中国置于二战的核心位置,就中国在同盟国反法西斯战争中的角色及其贡献,呼吁全世界应该给予中国公正的评价。  相似文献   

4.
当代中国无疑是西方媒体关注的对象,然而,一些西方媒体往往对中国社会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片面、夸张的报道,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损害了中国的国际形象。本项研究以话语分析的理论和研究方法为基础,旨在解读西方媒体对华报道的活语模式和策略以及该现象的话语修辞动因。  相似文献   

5.
中国菜名是让外国友人了解中国美食的一个窗口,很随意的翻译不仅不会给外国友人带来美好的感受,甚至会引起对方的不悦和误解,让外国友人认为中国人十分古怪难以理解.故有必要对如何英译中国菜名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6.
瓷器是中国文化最具象征意义的符号之一,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对中国以及中国文化的了解和认识是从中国的陶瓷开始的。景德镇陶瓷是中国陶瓷的象征和代表,景德镇之所以举世瞩目,为世人仰慕,不仅因为制瓷历史悠久、工艺技术精湛、产品“至精至美”,更因为一直以来,景德镇就是一座城市无高墙、  相似文献   

7.
精品展柜     
《对外大传播》2009,(6):62-62
《中国的威胁?》 魏柳南(Lionel Vairon),法国汉学家、前资深东南亚和中东事务外交官,曾在柬埔寨、泰国和伊拉克等地担任外交官17年,并曾任法国国防部顾问,长期致力于中国问题的研究。作为西方新一代汉学家的代表人物,他真正地接触了中国的风土人情,被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深深吸引。他展现了一个真实、充满活力而引人深思的中国形象,颠覆了西方传统的中国观,他反对“中国威胁论”的论调,  相似文献   

8.
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是要让世界全面地认识中国,也为人类社会进步发展提供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讲好新中国故事是讲好中国故事、加强对外传播的重要内容。新时代新征程,需要新中国史研究深刻回答时代新课题,也需要讲好新中国故事回应世界关切。为有效应对讲好新中国故事工作中仍存在的一些困难与挑战,应加强统一领导,做好顶层设计和协同配合;加强理念创新,构筑全领域传播矩阵和中国特色话语体系;加强风险研判,建立快速反应机制和差异传播渠道;加强人才培养,建立好国内国际两支队伍。  相似文献   

9.
关于少数民族文学经典进入"中国文学史"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各种冠以"中国文学史"名称的文学史,其实基本上只是汉文学史。一部名副其实的"中国文学史",必须是收入了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经典作品从而反映出各少数民族文学面貌的文学史。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经典写入"中国文学史"既有充分的事实依据,又有实在的理论根基,还有中外经验可鉴。只要真正更新了观念,正解了标准,放大了编写队伍,它就是现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法国是第一个与中国建交的西方大国,明年中法建交即将迎来50周年。但是,在法国的媒体上,中国的形象却几十年如一日地没有很大改观,对中国的偏见充斥着法国大小媒体。本文从法国媒体感兴趣的中国题材入手,分析法国媒体报道的立场,提出改善中国形象的传播策略。法国媒体中的中国形象中国经济的发展以及中法之间往来的增多导致双方  相似文献   

11.
乔纳森·霍尔斯拉格(Jonathan Holslag),年方28岁,现任比利时布鲁塞尔当代中国研究中心主任。他长期研究中国外交政策,在布鲁塞尔当代中国研究中心获得有关亚洲地区安全的博士学位,是著名的中国问题专家。他和欧盟的幕僚关系甚密,  相似文献   

12.
对外开放一直是中国经济对外报道的重要主题。在反全球化浪潮上升、美国挑起贸易战的背景下,讲好对外开放的中国故事,向海外厘清对外开放的中国逻辑,更具意义。  相似文献   

13.
郑永年 《对外大传播》2011,(2):17-20,26
随着中国的崛起,国际中国学的发展不可谓不怏。这些年,西方各国无论是企业界、政策界,还是学术界越来越注重对中国的研究。一些传统上只侧重于汉学研究的机构和组织也开始强调当代中国的研究,尤其是与政策相关的研究。对传统汉学来说,学者们感兴趣的是中国的文明、历史、诗歌和语言等等。  相似文献   

14.
正2013年3月份以来,习总书记出访五大洲二十余国,并在多个场合发表主题演讲,获得国际社会高度评价,被外媒称之为"中国的魅力攻势"和"成功的公关活动"。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入研究习总书记系列演讲中所蕴含的外宣理念,以及介绍中国国情、解读中国道路、阐释中国特色的视角和方法,对于我们提高议题设置能力、争夺国际话语权,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具有极其重要  相似文献   

15.
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是中国政治发展和改革中一件划时代的大事。其关乎“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也关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国梦”的实现。作为中共新一届领导集体作出的“四个全面”全新战略部署的关键一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能否真正实现,对中国政党和政府权力运行、社会公平正义实现、经济建设有序开展、民心民力巩固团结有着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6.
王坚教授这篇文章,就中国媒体如何对美介绍中国提出了一个新的思路,很有参考价值,值得一读。——编者当前,在美国的主要新闻媒体上,几乎没有哪一天中国不成为热点议题,而报道负面、不利的居多,有时更是消极苛责。对于中国来说,要穿透美国全  相似文献   

17.
在此次中国外文局国际出版选题策划会上,有几个文学艺术方面的分组论坛演讲题目格外吸引人,如:"现代中国摄影"、"为文学类书注入新活力"、"当代中国艺术中心——北京和上海"以及"中国电影系列"……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西方主流媒体的涉华报道日益增多。西方媒体在不得不承认中国经济发展成就和历史文化底蕴的同时,更加激烈地抨击中国政治制度、军力建设、社会矛盾、国民素质等,并就中国的货币汇率、环境排放等问题进行炒作,为形形色色的“中国威胁论”“中国傲慢论”“中国责任论”提供素材,使中国的外部舆论环境更为复杂和严峻。  相似文献   

19.
<正>从2001到2010年间,我国广播影视在海外传播力不断增强。2014年广电蓝皮书数据显示,2013年共有45部中国电影走进49个国家和地区,海外销售达到14.14亿元,同比增长33.02%。一批描写中国历史文化和带有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的电视剧作品在海外畅销,例如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2》《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超级工程》《甄传》《泰》等作品都成为传播中国文化的影像符  相似文献   

20.
一、需要积极讲述中国的故事 现在国际上对中国的各种关心、兴趣、猜测和疑问并存,中国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更加积极主动地讲述中国的故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