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激发兴趣从“我”写起——作文教学研究及系列训练●吉林张国学李秀莲如何解决学生作文“老大难”的问题?笔者从教学实践中得知,作文之所以成为学生的“头痛病”,最根本、直接的原因有二:一是学生抓不到写作材料,感到没有什么可写;二是没有作文兴趣。试想,在缺乏写...  相似文献   

2.
高考作文最忌千人一面,众口一词,最欣赏“我手写我心”。你要想在作文中“出乎其类,拔乎其萃”,就必须“秀”出那个活脱脱的“我”来。记叙类作文通用的写作路径是:以记人叙事来表现主旨。为此,它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展露“我的”魅力:  相似文献   

3.
开学伊始,在对初三学生的学习情况的调查中,我了解到一个班级居然有56%的学生不喜欢写作文。有的说:“写作文最伤脑筋,实在是无东西可写。”有的说:“我听到作文就头痛。”这种种说法归纳起来就是:作文难。作文难,难在何处?无非是难在以下几个方面:缺乏素材,内容空乏;表达不当,结构零乱;语言干瘪,枯燥生硬。这三个方面又是互相牵连的,以致形成了学生对作文的恐惧心理。其实,“无东西可写”是由于积累少;表达差,是由于思路乱;语言贫乏,是由于写作基本功的不扎实,想象能力不丰富。针对学生语文知识基础和写作水平的现实…  相似文献   

4.
“作文真难!”这是小学生的普遍反映。作文到底难在哪里?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笔者发现,小学生作文之所以这么“难”,原因不外乎两个:一是小学生缺乏写作兴趣;二是写作素材平时积累不足。为此,笔者从这两个方面入手,对作文教学进行了改进。  相似文献   

5.
叶圣陶先生说:“学习国文应该认定两个目标:培养阅读能力;培养写作能力。”写作能力一直以来都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每说到写作,学生总是叫苦连天。所以,我们应用新的写作模式来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  相似文献   

6.
当前作文教学中存在如下问题:单独进行写作教学,割裂“听说读”和“写”的关系。忽视写作教学,把阅读教学当作“硬任务”,把写作教学当作“软任务”。瞄准应试,迷信“快速作文”等训练程式。训练无序,缺乏计划性;训练无重点,指导不到位;教学环节轻重不适,缺乏科学性。有甚者在学生写作过程中放手。难怪有人把作文教学现状夸张为“三个瞎子打天下”:一是“瞎子点灯”白费油,实际上是不会教;二是“瞎子摸象”想当然,实际上是不能教;三是“瞎子放驴”大撒手,实际上是不教。那么,如何解决上述问题呢?一、构建开放的、活泼的、…  相似文献   

7.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老大难问题。在平时的学生作文中,学生往往缺乏写作的兴趣。很多同学“谈文色变”,无话可说,无事可写;每写作文,总是翻来覆去几个人、几件事,常受原来思维定势的影响,作文水平也难以提高。罗曼·罗兰说:“生命的第一行动是创造行动。”学生作文更是如此,只有充满写作的欲望和兴趣,作文才有创造的生命力。所以,学生作文兴趣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个虽是顽症,但并非不治之症,找到问题的症结,便可分析病理,对“症”下“药”。归结起来,我觉得学生对作文缺乏兴趣的病因在于:1.阅…  相似文献   

8.
小学作文教学如同婴儿牙牙学语.最需要的不是母亲“语法”的讲解,而是母亲心领神会地去鼓励和表扬一样,我们首先要做的应该是给学生创设各种写作情境,提供丰富的写作资源,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以实现《语文课程标准》中所强调的让小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对作文“有兴趣”的目的。因此,我认为小学的作文:教学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9.
赵峰 《成才之路》2014,(20):67-67
作文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不少学生的作文内容空洞,思想肤浅,条理不清,文句不通,语言干瘪,错字连篇,甚至满篇假话,矫揉造作,装腔作势,胡编乱造。究其原因:一是教师陈旧的八股,固定模式教法,束缚了学生的思想,使学生缺乏素材,缺乏能力、技巧;二是学生的态度问题,“懒”“烦”“怕”的思想,使他们不思考,敷衍了事。只有不断探索,实践研究,开拓作文教学的新路,才能走出这个怪圈。首先,要转变作文教学的观念。“学生是主体”,作文课也不例外。学生不应该是被动的接受者,教师应摆脱“出题—旁观—批改”的固定模式,发挥教师作为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的作用。其次,重视作文教学的各个环节。①写作难是一个兴趣的问题。大教育家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写作兴趣是写作动机的一个主要心理成分,它是使学生写好作文进而提高能力的一种强烈欲望。作文教学必须根据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以及学生生活空间,从熟悉的事物出发,才能引发学生深层思考,流露真情。最熟悉的,也就可以变成最有兴趣的,在熟悉的事物中,汲取写作素材,获得灵感,进而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培养学生写作的内在驱动力。②写作难的问题,还有一个是技巧问题。有了材料,有了感想,我们又怎样把它们组装成一个活灵活现的“模型”呢?这就需要一个技巧问题。语文能力是综含能力,各种能力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一个人不可能读的能力很差,说的能力很差,而写的能力很强,所以作文教学要采用递进方式,即把一个写作线分解成几个点。写《我》,可以让学生先写其中的某个点,我的优点,我的缺点,我的理想等等,然后让他们运用一?  相似文献   

10.
刘素洁 《学周刊C版》2010,(9):155-155
作文教学中,“高耗低效”的现实严重影响了小学生作文的积极性。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教师对作文能力发展的规律认识不全面;忽视学生的生活积累,一味强调写作受模式化;只重视方法指导,缺乏真情实感的表达。另外,教师规定的一些写作内容偏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无从写起。针对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依据新课标要求,我结合学生特点,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尝试。  相似文献   

11.
<正>一、反观问题,明确引领方向(一)作文教学的困惑1.滥用生活素材叶圣陶先生曾说过:“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可见习作与素材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学生之所以在写作中出现“虚假作文、空话作文、老三篇作文”,就是因为写作素材的缺乏。而从生活中获得写作素材是写作积累的重要来源,学生对习作无从下手,就是没能从大自然、生活中、社会里去捕捉素材,导致滥用生活素材频频发生。  相似文献   

12.
吴婵华 《广西教育》2010,(31):52-52
叶圣陶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优秀作文是学生写作的良师益友。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赏析优秀作文,是对优秀作文最优化、最合理的利用,也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有效途径。教师引导学生赏析优秀作文,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13.
一.实施“以读促写”的原因和意义 新课标对初中学生的写作要求是:“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能围绕中心选取材料”。然而当前初中学生作文普遍存在缺乏“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人云亦云,随声附和的缺点;选材缺乏时代感,缺乏典型性。学生作文低幼化情况严重,  相似文献   

14.
刘径 《现代语文》2011,(2):138-140
回顾十几年的教学实践,笔者发现在学生作文上常出现的令人困惑的问题有以下几个:1.没有写作兴趣,打不开写作思路。很多学生每逢作文就如同受难,都是“横眉冷对方格纸,低头狠啃钢笔头”,  相似文献   

15.
刘勇 《语文学习》2023,(6):76-79
<正>我的“三生作文育人观”是从乡村泥土里生长出来的:材料来源于生活,写作植根于生命,作品呈现于生态。我的“三色作文思想观”是从阅读写作里孕育出来的:绿色,滋养写作种子;红色,唤醒写作情感;蓝色,培育写作思想。我的“三力作文训练观”是从自然风物中化育出来的:让学生会感动、会积累、会思维,就是为了培养学生在写作中的感动力、积累力和思维力。  相似文献   

16.
周剑 《考试周刊》2012,(80):54-54
作文教学是很多语文老师头疼的事,尽管很多语文老师曾经为提高作文教学效率做出了种种艰难的探索,但是效果并不是很乐观。为什么效果不好,很多老师都难以说清楚。对中学作文教学现状进行分析,获得“病根”所在,才能处理得当。作者认为“病根”主要有下面几项:注重阅读,轻视作文写作;作文教学目标好高骛远,不切实际;从学生方面来说,学生因为害怕作文,所以慢慢厌恶作文,缺乏对作文的创作;  相似文献   

17.
李严 《中学生电脑》2011,(10):77-77
审视当前小学生作文,在浓重的“应试”色彩中。作文将他人的事例移花接木式的有之:内容干瘪说假话、空话、大话的有之:情感苍白,虚情矫情的比比皆是。致使作文远离生活,缺乏感悟,缺乏真情。如何引导学生迈进写作的这块沃土,在写作中健康成长呢?笔者认为: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祁洁 《现代语文》2010,(8):133-134
当前中小学作文教学正存在着无序的局面,学生不知如何学,教师也不知如何教,总结一下“存在着以下几大问题:一、写作教学内容缺失;二、写作指导缺位;三、写作教学观念落后;四、一些作文试题导向错误;五、写作体式要求失当”。  相似文献   

19.
一、当前初中作文教学中的问题分析当前.初中写作教学始终未能走出高耗低效的“隆圈”.而作义“失语症”即是最明显的表现。失语,就是在作文内容上空洞无物,在思想感情上缺乏个性与真情实感,肓不由衷;在表  相似文献   

20.
张海英 《广西教育》2014,(13):45-45
当前,许多小学生害怕写作,究其原因在于作文教学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教师对学生深入观察生活的引导不够,学生与社会生活接触较少,导致习作缺乏描写生活的素材,文章缺少真实的生活感悟;二是习作教学没有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学生写作不积极、不主动,写出来的东西枯燥乏味;三是教师对作文讲评环节的重视不够,往往只是评了等级和分数,写上几句公式化的评语,学生对作文反思和总结的积极性不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