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在加强和创新民族地区社会管理的过程中,社会工作作为社会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对民族地区社会管理发挥协同作用。社会工作在社会管理中可以协调社会关系、促进社会公平;社会工作在社会管理中能够帮助有效地规范社会行为、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保持社会稳定。民族地区社会管理有其特殊性,需要关注到多民族文化差异和民族之间的团结和谐问题,在进行社会管理的过程中,社会工作可以使用专业方法,并采取让少数民族社会工作者积极参与到社会管理中去的措施来提高民族地区社会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2.
四川是民族大省,在社会变革与结构调整中面临系列的问题与挑战,甚至还与民族问题相交织,这给民族地区社会管理带来了一系列新课题,唯有深入研究社会管理规律,全面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才能为民族地区社会发展提供可靠保障。加强民族地区社工人才建设是一项关键性的基础工作,是积极的创新回应。本文对具有四川民族地区普适性的乐山峨边、马边彝族自治县和金口河区进行调研,厘清民族地区社会工作人才现状、建设经验、存在的主要问题、建设路径,促进社会工作的职业化与专业化和社会基层问题的解决,推动民族地区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3.
京津冀地区将成为我国参与国际竞争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支撑地区。生态环境的协同治理要求与行政区域管理的分割性相矛盾,加之缺乏有效的合作机制约束政府的合作行为,使京津冀地区生态环境治理仍有问题需要解决。本文结合京津冀地区生态环境治理的现状及问题,指出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目前面临一些体制性的障碍有待消除,对协同治理进行可行性分析,最后对京津冀地区生态环境治理提出可行性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以社会学的观点来分析社会治理,政府、市场、社会等多元主体在其中起着主导作用,多个主体对其管辖的范围内的工作进行合理调整,其管理责任由多个主体共同承担,持续互动的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社会治理的创新需要社会工作的支持,社会工作的功能与社会治理的目标有着密切联系,社会工作可以加强流动人口融入社会,对生活困难的群体进行潜力的激发,社会工作的核心价值对创新社会治理理念有着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6.
黄红 《成人教育》2015,(11):83-85
“社会治理”的提出,标志着治理理念的改变.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是我国社会建设的新课题.文章从社会治理的特征入手,从治理理念、治理方式、治理目标三个维度阐述了专业社会工作与社会治理的契合性,提出了发展专业社会工作对创新社会治理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社会工作是伴随着工业化引发的社会问题而产生的,作为一项专业的助人活动,社会工作是现代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的重要手段。它特有的柔性化管理和人性化服务特征方式使政府的刚性管理方针与具体的社会管理服务深度契合,在社会管理创新中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因此,在结合实际调查的基础上对河南省社会工作协同河南省社会管理创新中的路径进行科学探析,进而对社会工作协同社会管理的制度性、目标性和功能性的机制研究对河南省社会管理创新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社区是社会治理创新的主战场。为有效发挥欠发达地区社区社会工作服务型治理效能,实现欠发达地区社会工作跨越式发展,从治理创新视角出发,以实地调研为依据,在客观深入分析欠发达地区社区社会工作初步发展成果及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政府部门必须真正理解社会工作服务型治理内涵、将社会工作纳入到年度政府工作报告与财政预算、建立社会工作培育与"三社联动"机制、完善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项目机制,以及专业社会工作机构必须深挖机构项目自主开发能力、提升专业社会工作者服务能力、提高机构资源筹措能力、精心打造社会工作品牌等建议。  相似文献   

9.
社区是新时代我国社会基层治理的基础,社区治理能力的提高和心理机制的建立推动着社会治理能力的提升。采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深入访谈法,并采用SPSS24.0和AMOS 21.0软件对调研数据进行整理、统计和分析,基于社会治理视角从民族地区社区心理现状出发,着重从行政管理满意程度、社区的知名度、愉快程度等影响居民心理健康水平方面探究社区心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构建社区心理机制的对策,旨在提升社区居民心理健康水平和幸福感,推动民族地区的发展与社区社会治理。  相似文献   

10.
国内外关于相关治理研究为我国民族地区社会治理提供了理论与实践的基础,白马藏族的研究为我们展示了一个鲜活的基层社会全貌。国内有许多学者从事社会治理和白马藏族社会的研究,而从文化视角去研究民族地区社会治理问题的仍比较少。以白马藏族社会的文化资源为切入点,以期为民族地区社会治理研究提供一定的学术价值与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1.
少数民族地区是个多元化的秩序空间,各种规范力量相互作用,政府管理活动的有效性取决于其能否与道德以及各种礼俗、习惯等社会规范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发挥各自特有的调整功能。因地制宜地构建少数民族地区政府对社会规范的回应机制,形成治理少数民族地区公共事务的合力,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多元文化园本课程是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补充更能关照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从深层促进各少数民族地区学前儿童在多元文化的环境中交往交流交融,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培养学前儿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据泰勒原理与校本课程开发理论,在中国少数民族教育的双重性和多元文化教育的场域中,我国民族地区多元文化园本课程开发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和目标。  相似文献   

13.
协同治理是治理社会公共事务的理想模式,社会资本的充分发育则是协同治理得以实现的基础。转型时期中国社会资本“二元并存、发育不良、分布不均”的总体状况严重制约了协同治理的实现。因此,推进中国公共治理结构转型,实现协同治理,必须重构中国社会资本。  相似文献   

14.
乡村振兴背景下民族地区乡村治理共同体构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章在深入分析民族地区乡村治理面临的现实困境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以党委领导为根本,乡镇政府、乡村社会组织、村委会及村民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乡村治理共同体路径,为进一步推动民族地区乡村的发展与振兴提供了新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5.
运用社会学所广泛采用的"社会资本"分析框架,梳理泸沽湖景区内博树社区与大落水社区旅游发展经历,对旅游社区多方行动者如何借用既有社会结构,赋权、利用与分配旅游资源,开展旅游社区治理实践进行了讨论,提出了从发挥资源对社区治理的影响作用、培育社区治理的多方行动者、借用社区的社会结构、建立主体的良性互动关系四个方面做好民族旅游社区治理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社会文明是社会主义美丽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社会主体文明和社会客体文明。社会主体文明体现了以人为本和和谐社会的要求,只有解决好广大少数民族群众物质文化生活需求与落后经济之间矛盾,才能使其成为推动美丽新农村建设的内在动力。社会客体文明主要体现在农民观念更新、各方关系和谐、农村社会制度的不断完善和发展、行为文明等。只有实现广大少数民族群众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才能实现社会主客体文明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7.
临毕业大学生作为大学生中的特殊群体,背负着来自于学习、择业等方面的压力,容易引发诸多心理困扰,甚至出现心理疾病。文章采用个案研究方法,着重探讨了目前我国民族地区临毕业大学生主要心理问题,并从社会工作介入角度提出了问题的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18.
伴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少数民族人口向城市中心迁移和流动的数量也不断增加,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势必需要构建新的社会网络来适应和面对这种生存环境和文化的变迁。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构建新的社会网络,是少数民族流动人口适应城市生活的进程之一,也是各种影响因素综合作用的过程。拟通过对影响我国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社会网络的因素分析,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构建新的社会网络关系找到既积极又稳妥的新对策。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以社会发展为视角,在具体分析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社会学的功能及其与社会发展的关系的基础上,从理论型教学、实践型教学、研究型教学等方面论述了高等学校社会学教学服务、促进民族地区社会发展的具体途径。同时,强调在其中要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强社会学学科建设,全面提升师资素质并注重学校教育与社会发展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促进。  相似文献   

20.
论社会工作实验室对社会工作专业发展的必要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社会工作专业强调专业助人活动必须在尊重案主的前提下科学、人道、有效地进行。这就要求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必须深刻领会和掌握助人过程中工作和案主双方复杂的情绪和态度的动态变化及这种变化对助人效果的影响。学生只有通过在实验室不断地角色扮演、分享交流才有可能达到这种专业要求。因而,实验室对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是不可或缺的必要条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