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章回顾了马大正先生40余年间著述《二十世纪中国边疆研究》《当代中国边疆研究(1949~2019)》《中国边疆学构筑札记》《中国边疆学构筑论衡》《中国边疆学八题》的历程,阐论了从萌生创设中国边疆学到构筑中国边疆学的学术实践,重申了中国边疆学研究应坚持用中国理论解决中国问题的初心;直面现实、深化中国边疆研究是边疆学人的责任担当;中国边疆学研究学术共同体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及其凝集、壮大途径和方法等问题的深层思考。  相似文献   

2.
中国边疆学的构筑涉及诸多问题,文章主要从三个重要方面展开论述。关于中国边疆的战略地位和中国边疆研究任务,中国边疆从历史角度看边疆地区是中国两大历史遗产联系的平台,从现实角度看边疆地区是保卫中国安全的第一线。中国边疆学主要有两大研究任务,一是要厘清中国疆域发展的历史和现状,在不同时期所处的地位及原因,中国边界形成发展的历史和现状,国境线形成、变迁的过程等问题。二是通过研究厘清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个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和发展规律,以及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的形成发展规律;中国边疆学发展历程可以用千年积累、百年探索、三十年实践来概括;实现从中国边疆史地研究向中国边疆学研究的学术转型,加强边疆理论研究和推动边疆教育是眼下两大要务。  相似文献   

3.
大约20年之前即有学者呼吁构筑或建构中国边疆学以及学科体系,随着中国大陆学界对边疆研究的推进和积累,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撰文对如何构筑"中国边疆学"提出见解。在多年的研究与实践中所涉及到的边疆研究中的共性和个性问题,反映出了人们对事物认识的两个方面。其中,边疆的共性决定学人认识的基本性质,而学人间对边疆个性认识的差异,导致业内出现了如何界定边疆学的出发点的命题。"传统边疆研究理论和旧的边疆观"即传统的边疆研究体系,与"新的边疆研究理论和新的边疆观"即新的边疆研究体系,其实既有共性也有个性。如何解释和更深地研究边疆、建构边疆学以及学科体系、实现边疆研究的个性与共性的通约与转化,已经成为一个很现实的命题,对于国家决策能否有边疆理论的支撑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4.
中国边疆学是哲学社会科学中一门以中国边疆为研究对象的独立知识体系,构建自主性、原创性的知识体系,是中国边疆学的时代命题和理论任务。中国边疆学自主知识体系是在对我国边疆全面、科学认识,以及对我国边疆实践经验予以整体性、规律性总结基础上,形成学理化、系统化的一般性知识体系。正确的理论指引,科学的理论思辨,系统的理论逻辑,是构建中国边疆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前提条件。只有构建中国边疆学自主知识体系,才能更好地揭示边疆历史本源、探寻边疆历史规律;才能为推进当代边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夯实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5.
中国边疆学学科构筑的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边疆学是在中国边疆史地研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中国边疆史地的研究中,中国边疆学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逐渐彰显,其理论探讨与应用研究具有“二元”的结构特征。在研究的对象、特征、方法、乃至学科的派生来源及研究目的等方面,均达到独立学科的基本要求,初步构成了中国边疆学独特学科的体系,从而使中国边疆学在学科分类体系中据有相应的地位。  相似文献   

6.
中国边疆学有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并重、边疆理论与治边实践并重、边疆历史与边疆现实并重、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结合、研究成果既有学术意义也有应用价值等特点。由此决定其研究的视角与方法应灵活多样。中国边疆学应继承和发展历史学的研究方法,同时积极借鉴相关学科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7.
构筑中国边疆学是学科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需要。中国边疆研究工作者肩负继承和开拓的重任。作者就构筑中国边疆学问题列举新的思考要点,并就推动中国边疆学构筑当前须急办的要务,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8.
藏学研究与中国边疆学的构建有密切的联系。藏学研究不仅是探讨涉藏边疆问题的重要基础,也为中国边疆学的构建提供有益借鉴,还为中国边疆理论体系的形成奠定扎实的基础,并提供广阔的研究视野与独特的研究视角。中国边疆学的发展,必将促进藏学研究的进一步繁荣,有助于藏学研究取得更为丰硕的成果。  相似文献   

9.
当面临全球化对国家边疆带来的挑战时,无论在理论还是实践层面现实中国都有一些应接不暇。通过考察和分析古今中外的边疆理论及其功能,发现中外边疆理论具有为不同时代的边疆界定提供依据,为谋求各国利益提供理论指导,为解决边疆具体问题提供策略方案的功能。中外边疆理论的比较研究可以为我国现代边疆问题的解决和边疆理论的建构提供历史与现实的借鉴。  相似文献   

10.
中国边疆研究在20世纪上半叶迎来了第二次高潮。"边政学"的提出和发展是这轮研究高潮的重要标志,因而亦有学者将这一时期的边疆研究称为"边政学时代"。具体而言,边疆研究的内容主要集中在边疆对主权国家建构的意义、边疆民族与中华民族的关系以及边疆开发与建设等问题的讨论上;边疆研究向着合作和合流的态势发展,成为时势所趋和重要特点;同时。经过近百年的学术沉淀,在中国边疆研究领域内构建独立学科体系的时机业已成熟,"边疆学"和"边政学"学科思想应运而生,"边政学"学科雏形基本形成。  相似文献   

11.
边疆治理离不开对民族国家构建的探讨,离不开民族问题(包括跨界民族)、宗教问题、国家认同、地缘政治、国际关系等方面的研究。文章通过研究已有成果,结合当前我国边疆形势,探讨今后中国边疆与边疆治理研究的朝向。  相似文献   

12.
过渡时代的边疆学术:民国时期边政学研究引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代中国处于充满变数的"过渡时代",其间有两次边疆研究高潮,分别以晚清西北史地学和民国时期边政学为代表。学界对前者已有充分研究,但对后者尚少关注。基于对民国时期边政学的研究意义及学界已有研究状况的考察,笔者认为,将民国边政学研究引向深入的基本思路有三点:即在对民国时期边政学的学科发展、研究人群及其思想内容等方面的史实重建的基础上,从学术发展的内在理路探索边疆研究从传统步入现代的学术历程,从文本与语境互动的角度考察边政研究与边疆政治的关系演进,从西学东渐的角度审视人类学、民族学、社会学等学科中国化的过程及其在边疆地区的重要进展。  相似文献   

13.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大学边疆研究是推动中国边疆研究从传统边疆史地研究向现代专门化学术研究转型的主导力量,也是大学参与边疆开发与建设的重要体现。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大学边疆研究为南京国民政府抗战救国方针下各种相关具体政策的制定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深化了人们对边疆社会的认识,推进了大学相关学术理论与研究方法的中国化进程,也为当代中国边疆研究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14.
从边疆学学科属性入手,分析"民族国家"概念及其在"边疆学"构建中的重要性。如果以社会科学的方式构建"边疆学",本身意味着必须找到其研究的逻辑起点。而"民族国家"在国家发展形态上的理想类型意义以及在边界界定上的明晰性,决定了"民族国家"当是成为"边疆学"建构的逻辑起点。有必要将中国边疆问题研究也转移到"民族国家"这一框架下进行,既有助于学科的构建,也有利于边疆学研究服务于国家现实需求,而且也不限制对中国古代边疆问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在当前的国际边疆话语体系中,不管是领土、主权、边界等硬边疆概念,还是利益边疆、战略边疆、文化边疆等软边疆理论都是西方国家创制并占据国际边疆话语体系主导权的边疆理论。随着中国的崛起与国家利益的外溢,中国迫切需要用传统与新生的边疆理论来阐释中国的和平崛起,解读并维护国家利益。然而,具有浓厚帝国思维和霸权色彩的软边疆理论,却使中国的边疆话语言说陷入了一种两难的悖论:不承认西方边疆理论话语,则中国无法与国际主流边疆话语进行对接与勾连;承认西方两极对抗下产生的软边疆话语体系,又无法解读中国的包容和合与和平崛起。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边疆理论建构,需要我们对既有的西式边疆话语体系进行正本清源式的梳理与凤凰涅槃式的重铸。  相似文献   

16.
美国著名汉学家拉铁摩尔和巴菲尔德突破以汉地为中心的传统史观,以完全不同的视角来观察中国边疆问题,将人类学、考古学等多学科理论运用在中国边疆史的研究中,对边疆民族与汉族的交往、边疆社会的发展等问题等都得出了一些新的观点。虽然由于种种原因的限制,拉铁摩尔与巴菲尔德对中国社会历史的发展的一些认识存在一些偏颇。但他们的边疆史观在中西方中国边疆史研究中仍然占用举足轻重的地位。  相似文献   

17.
鸦片战争前后 ,中国近代边疆史地研究勃然兴起 ,它既是清代考据之学日趋衰微、经世之学开始复兴的一个具体表现 ,又是对当时海警飚起、强邻四逼、边疆危机的敏锐反映。这期间有两大史地研究学派 :一是中国史地派 ,二是世界史地派。他们的研究是近代中国人为谋求富国强兵、制敌取胜方略的大胆探索 ;是中国人认识世界、走向世界的起点。这是一次有益的学术研究活动。  相似文献   

18.
随着当前研究视野的拓展和中国对外认知的深化,边疆研究也在逐渐扩展关注的时空范围。中国的边疆研究有其自身的独特历史及其传统,并在全球化的背景下逐渐关注边疆治理与跨界现象。而与此同时,由于世界内部的关联性,自近代以来,外域各国的边疆实践及其观念变迁也不同程度地影响着中国自身的边疆认知。通过梳理美国、法国和泰国边疆概念的研究个案,力图从理论和实践的层面揭示边疆研究所具有的域外资源及其比较可能,为更全面地认知中国边疆研究提供必要的外部视角。  相似文献   

19.
屠寄在边疆史地学研究领域继承乾嘉学派的考据之风,倡导经世之学,反对空谈。中法战争后,屠寄选择边疆史地学研究是为了回应时代与社会的危机,同时也与其任职边疆经历有关;其研究综合前人学术成果,标举实事求是与经世致用,以求历史研究真正为解决现实问题提供借鉴和指导。他系统地提出许多颇有见地的新观点。屠寄对晚清边疆历史地理沿革的研究具有历史与现实的双重意义,其治学精神对当今也有深刻启迪。  相似文献   

20.
从我国边疆省区全局和宏观角度考察边疆经济现状与发展,并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探讨我国边疆经济发展的基本问题和对策,对于我国的改革开放,尤其对我省的经济开发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借鉴作用。 哈师大边疆经济研究所针对现实需要,写成了我国第一部边疆经济研究专著《中国边疆经济发展概略》。本期选登了该书的第一章,其主要阐述边疆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意义,由牛德林教授撰写。《中国边疆经济发展概略》已于1993年由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是边疆经研所承担的国家教委人文科学和中国社会科学基金会“七五”“八五”在这一领域的重点科研课题的中间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