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小说《追风筝的人》以第一人称视角为我们讲述了少年阿米尔从无知到成熟的成长历程。本文以《追风筝的人》为研究对象,从成长小说的内容、人物和结构三个方面来分析,探讨小说如何运用成长小说这一文学体裁展现主人公自我救赎的成长历程。  相似文献   

2.
小说《追风筝的人》以主人公阿米尔的个人成长史为主题。以该小说某一冲突性话语片段为例,从话轮分布、话轮长度、次选回应和话题控制等方面入手,分析文本中的面子威胁行为,从而可以揭示话轮转换视角下人物权势关系的变化,解读阿米尔在外力推动下的心灵救赎和个人成长。  相似文献   

3.
《追风筝的人》是由美国作家卡勒德·胡塞尼根据亲身经历写作的一部小说。这部小说一经出版就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引起了诸多评论家和读者的关注,被翻译为50多种语言。小说通过第一人称视角讲述了少年阿米尔的成长过程,讲述了一个人经历了磨难后,逐渐成熟的过程,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  相似文献   

4.
父子关系是小说《追风筝的人》中的重要主题,从父子间最初的隔阂到父子关系的不断修复再到最终的和解,伴随着父子关系的变化,小说主人公阿米尔的内心也在经历着成长和蜕变。文章基于文本细读,通过探究小说中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着重分析小说中的父子关系,研究不同阶段父子关系的变化对主人公内心产生的影响,阐明作者对于父子关系的思考。  相似文献   

5.
阿米尔能够深刻的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省,并能在实际的生活中不断的去实现对错误的挽救和救赎,在这个过程中实现了自己的对心灵的救赎和实现了自己的成长,也是外国文学精神自我救赎的体现。  相似文献   

6.
《追风筝的人》是美籍阿富汗作家Khaled·Husseini创作的首部小说,小说以主人公阿米尔的成长之路为主线,详细讲述了他不同时期的际遇和心境变化。文章通过主人公童年、少年、中年的成长心路历程以及从不敢面对到勇敢弥补的救赎行为,来剖析主人公一生的变化,深刻解读其成长历程与灵魂救赎。  相似文献   

7.
蒋婉莹 《林区教学》2014,(11):25-26
卡勒德·胡赛尼(Khaled Hoss Eini)的小说《追风筝的人》,讲述的是主人公阿米尔在其成长中所犯的错误,而又在救赎以后逐步成长的故事。基于此,从儿时犯的错误、哈桑实施救赎、阿米尔的自我顿悟与救赎这一思路出发,对阿米尔的成长之旅进行解读,以期揭示《追风筝的人》这部成长小说所具有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阅读《追风筝的人》主仆两人之间友谊的故事.分析探索男主人公阿米尔寻找心灵救赎的心路历程。这两个男孩吃一个奶妈的奶长大,他们总是并肩而行,情同手足,竭力维系着纯洁的少年友谊。但由于出生、家庭背景、社会地位、宗教、经济、个人特质等诸多的不对等,注定了这种友谊是脆弱的,并长期拷问与折磨着主人的人性与良心。  相似文献   

9.
小说《追风筝的人》是关于一个阿富汗少年成长的故事,也是他在背叛友情后自我救赎的故事。本文通过对主人公儿时背叛友情,在美国自我的成长并最终来完成内心的救赎这一线索,来展现一个男孩到男人的转变。  相似文献   

10.
武贯兰 《英语辅导》2014,(4):221-224
话轮转换是一种新兴的语用文体学研究方法,本文选取《鳏夫的房产》第一幕中的一小节,萨托利阿斯与屈兰奇大夫之间的对话作为语料,借助会话分析中的话轮转换来解读他们之间的权势关系,揭露了萨托利阿斯是狡诈和虚伪的,是一个资产阶级的典型代表人物;屈兰奇则是一个缺乏主见的、性格懦弱的形象,反映了在资本主义制度下,个人命运的不可抗性,也体现出制度压倒一切的社会现实。  相似文献   

11.
雅克·拉康的镜像理论认为,主体的认知和成长是在跟他者的相互联系中产生的.主体只有通过“他者”这个象征性的语言介体才能成为具有社会功能的人,同时主体是他者的他者.美籍阿富汗裔作家卡勒德·胡赛尼的小说《追风筝的人》里的主人公阿米尔通过与他者哈桑、父亲以及大他者一社会环境的激烈碰撞和冲突,完成了个人的成长.  相似文献   

12.
蔡微 《考试周刊》2009,(3):27-28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运用修改后的话轮分析框架对《玻璃动物园》中的三个对话片断进行分析,揭示了剧中两位女主人公的性格特征。这一话轮分析框架为研读剧本提供了新的视角,对人物性格揭示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其并非唯一、完美途径,还有待改进。  相似文献   

13.
《追风筝的人》于2003年一经发表就广受好评,其作者卡勒德·胡塞尼也借此在文学界崭露头角。它通过对主人公阿米尔的生活经历的描述,展示了阿富汗人的真实生存状况和人生困境。胡塞尼运用存在主义思想深入刻画了阿米尔的人物形象与人生经历,表明自由选择的重要性,最后通过阿米尔自我救赎的途径升华了作品的主题。《追风筝的人》所构建的人物关系符合存在主义的思想,社会的动荡、人与人之间的冷漠更为深刻地反映了这一点。本文从存在主义角度对《追风筝的人》进行解读,揭示主人公在荒诞的世界中面临的情感磨难及自我救赎。  相似文献   

14.
张光云  王志林 《海外英语》2014,(14):230-231
卡勒德.胡赛尼的处女作《追风筝的人》一发表,便受到读者的好评。斗风筝在阿富汗是一项主要的体育活动,喀布尔的天空一年四季都飘着形态各异的风筝。"风筝"这一意象具有文化隐喻性,是一个承载多元隐喻的载体。该文从阿米尔和风筝、阿桑和风筝、阿富汗和风筝三个方面来解读风筝的意象。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李继宏译《追风筝的人》汉译本进行定量及定性分析,笔者发现李译本具有词汇丰富、蕴含信息量较大、语言简明达意等特征。同时,译者给予中文读者诸多关照,并且在不同层面上的语言表达也颇具特色。就译文中稍有欠缺的地方,笔者提出了改善建议,期望能够使原作更好地为中国读者所欣赏。  相似文献   

16.
韦柳钰 《柳州师专学报》2010,25(4):72-74,78
卡勒德·胡赛尼的处女作《追风筝的人》讲述了主人公阿米尔成长与救赎之路。本文通过阐述小说主人公阿米尔的外在和内在成长历程,分析成长与自身救赎的关系,认为主人公是在成长中学会了救赎、在救赎中实现了成长。  相似文献   

17.
《追风筝的人》以作家卡勒德·胡塞尼自己的部分生活经历为蓝本,以传统的阿富汗为背景,以主人公富家少爷阿米尔与仆人哈桑之间的友谊﹑背叛和救赎为主轴,故事情节涵盖了阿富汗动荡的近30年重大历史事件。小说自问世以来,全球热销上千万册,在各国读者之间引起了巨大的反响。从反讽修辞的角度,通过分析小说的言语表达、人物塑造与情节结构设置,可以全面展现胡塞尼在小说创作中所呈现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8.
朋友,是这个世界最温暖的字眼,是人类最伟大的相知。本文以《追风筝的人》为研究对象,以友情和救赎的角度探析人物之间复杂的冲突及人性的回归。《追风筝的人》是阿富汗斯坦作家卡勒德·胡塞尼的第一部小说,于2003年出版,是美国2005年排名第三的最畅销书。全书围绕风筝与阿富汗的两个少年阿米尔和哈桑之间展开,关于爱、恐惧和内疚、赎罪的混合体的叙述。在这里,主人公哈桑以朋友的原始定义坚守了友情。另一主人公阿米尔勇敢面对现实,实现了对朋友哈桑友谊的回归及自我救赎。  相似文献   

19.
曾万泉 《考试周刊》2015,(26):19-20
波斯史诗《列王记》讲述了罗斯坦等英雄人物的故事,对波斯地区产生了深远影响。美籍阿富汗作家卡勒德·胡塞尼深受波斯文化的影响,其处女作《追风筝的人》中人物塑造和故事情节发展与波斯传统英雄人物罗斯坦、索拉博有明显互文关系。小说通过爸爸、哈桑和阿米尔身上具有及缺失的英雄特征,重现并改写了《列王记》中的波斯英雄人物,在文化层面产生了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20.
追风筝的人     
我在18岁以前几乎没走出过乡村。很长一段时间里,当我沿着狭窄的街道朝村外走去,眼前那片田野便是我心目中的远方了。父亲去世后,我常常独自踱到田野里,整个下午只是望着天空出神。我对天空有一种迷恋。所有在天空中出现的事物,我都当做神秘之物来崇拜,风筝就是其中的一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