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前中国的农村高中教育有其自身的特点,农村高中教育是教育投资中的一笔合算账,是城乡一体化的衔接点,在改善社会结构上具有经济学效用。重视发展农村高中教育,有利于农村人口实际收入的提高,有利于缓解我国经济结构转型中的就业压力,有利于推动我国中小城市城镇化建设。  相似文献   

2.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2年)》明确指出,把加快发展中小城市作为优化城镇规模结构的主攻方向,中小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为弥补传统依靠政府财政投资基础设施建设在资金、技术、管理上的不足之处,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采用PPP模式,发挥各自的优势,实现共赢,将对中小城市的发展产生长远的效益。本文通过探析中小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运用PPP模式面临的挑战和应采取的对策,为中小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中运用PPP模式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城市管理是推进城市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中小城市是当前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之一,中小城市环境本身就是一种价值极高的无形资产。中小城市管理水平的提升可以为国家经济开拓新的发展空间,可以推进城市化进程,不断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因此,提高中小城市管理水平,改善城市环境,把环境效益转化为社会生产力,是发展中小城市经济社会的客观存在要求。  相似文献   

4.
城镇化发展对农村教育的发展影响深刻,近年来我国城镇化发展模式正在发生重大转换,由以往中小城市引领的城镇化发展模式向注重中心城市和大城市引领的都市圈城镇化发展模式转换.城镇化发展模式的转换要求转变农村教育发展思维,农村教育发展主场域应由乡村转向县城,农村教育发展视野应从关注地域转向关注人.基于此,未来农村教育的发展亟需应对职住分离的农村人口分布格局,加强县城教育布局和寄宿制学校建设.  相似文献   

5.
加快推进资源型中小城市产业结构调整是实现经济又快又好发展的基本要求,是实现资源型中小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文章根据我国现阶段产业政策方向和重点,对资源型中小城市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认真分析,并提出要从明确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和重点、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运用招商引资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等方面加快资源型中小城市产业结构调整。  相似文献   

6.
本文把城镇化问题与环境问题结合考虑,着眼经济和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提出,今后“人口转移型城镇化”主要不应是农村人口向大城市迁移,而是主要向城镇和小城市迁移发展。提出“结构转换型城镇化”,主要是“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强调农业机械化是催生农村城镇化的动力,也是支撑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环节。农业机械化现代化过程,促进边远山区自然村农户向行政村转移;促进生态型新农村的建设;促进集镇、村镇向建制镇发展;逐步实现“城乡一体化”。  相似文献   

7.
城镇化是一个涉及多方面因素的复杂的过程,基于对其内涵的理解,将城镇化抽象为经济城镇化、空间城镇化和人口城镇化。选取四川18个市为研究对象,对这些市的城镇化水平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四川省城镇化水平普遍偏低,空间城镇化水平相对较高,土地城镇化现象严重,人口城镇化水平和综合城镇化水平基本是以成都为中心向四周逐渐递减的。健康有序的城镇化应该是经济导向型城镇化。  相似文献   

8.
本文解读了《全国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规划》、《全国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和重点发展中小城市与中小型图书馆的意义与目标,指出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进程和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中小型公共图书馆将成为城镇化建设的标志。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大量农村进城人口转户意愿的问卷调查,发现其转户意愿不高.从农村人口自身转户能力、农村拉力、城镇吸引力三方面分析,可知在统筹城乡发展以及中小城市户籍障碍日趋削弱的情况下,经济融入能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形成的拉力、转户后对放弃农村各种利益的顾虑、城镇较弱的就业吸引力等经济因素是当前农村进城人口转户意愿不高的主要原因.因此,要增强城镇对农村进城人口的吸引力,提高城镇化水平,就应提高中小城市的就业吸纳力;增加农村进城人口的融入能力;处理好农转非过程中的各种利益关系;落实同城同待遇等等.  相似文献   

10.
城镇化道路的类型有发展大城市、发展中小城市和发展小城镇等.中国城镇化主要采用小城镇化模式,具有规模较大、速度较快、政府主导等特点,但容易引发区域差距较大、城镇化质量不高、生态环境破坏等问题.中国小城镇化模式促进了城市结构与经济发展相适应,但中心城市辐射力低,小城镇偏多,城市公共服务亟待提升.国家要提升小城镇建设层次,发...  相似文献   

11.
中小城市是未来城镇化和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虽然品牌理论有普适性,但将品牌放置于中小城市的角度去研究显得尤其必要.中小城市特色品牌具有与二线以上城市品牌所不同的诸多特性,如品牌草根化与乡土化;可供使用的品牌推广资源稀少;品牌对地区经济的重要性和意义,都是二线以上城市商品品牌所不具备的.中小城市品牌与地方政府的扶持密切相关,本文将品牌传播战略的路径放置于区域经济角度进行研究,并通过一个地方特色品牌的确立发展过程,得到了具有新颖性的见解.  相似文献   

12.
中小城市的建设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城镇化进程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小城市的居住区建设更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人们从单一的满足居住功能,到更加追求居住的品质,体现着居住区建设的不断发展。以德州市德城区为例,通过对目前居住区的建设现状和需求的研究,为实现一个环境美好,生活方便、管理有序、活力四射的人居环境,探讨中小城市居住区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中小城市迅速发展,加强和改进中小城市社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显得尤为紧迫。厘清中小城市社区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分析中小城市社区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问题,探讨改进社区思想政治教育的措施,提高社区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增强社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4.
城镇化发展将是我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旋律。不同于城市化,城镇化更加关注中小城市、小城镇和农村的发展。两者虽仅是一字之差,却意味着不同发展路径的选择,其背后折射出中国在现代化道路上的不断思索与考量。基于对传统城镇化发展模式中突出问题和矛盾的研究,文章提出,未来的新型城镇化建设要立足小城镇,推动城镇化协调发展;要缓解农民边缘化,促进城镇化和谐发展;要改革土地制度,实现城镇化突破发展;要破除资金瓶颈,保障城镇化建设长久发展;要夯实产业基础,坚持城镇化可持续发展;要建立综合评价体系,引导城镇化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正>城镇化,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是化解中国诸多经济难题、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城乡一体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早在"十一五"规划纲要中就已经明确:"要把城市群作为推进城镇化的主体形态。""十二五"规划再次要求:以大城市为依托,以中小城市为重点,逐步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中共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都阐述了城镇化的重要性和措施要求,强调指出推进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一个朝阳产业,文化产业是文化、科技和经济深度融合的产物,在现代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日益突出。文化产业的发展程度和规模,已经成为一个国家、一个城市综合竞争力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在国家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背景下,国内众多中小城市十分重视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文章以江西省赣州市文化产业发展为例,分析了中小城市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中小城市文化产业发展的基本路径,为中小城市发展文化产业提供可借鉴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当前,我国城镇化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要实现城镇化的均衡、协调、高质量发展,避免出现大城市过度膨胀、中小城市日益萎缩的不利局面,必须高度重视县域城镇化建设。文章以广西D县为例,基于乡村振兴背景和县域城镇化理论研究,在阐述该地城镇化现状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其城镇化发展的现实困境,并从做强优势产业、加快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公共服务质量等三方面提出推进县域城镇化的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各地中小城市建设也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体现城市文化的重要载体公共艺术是中小城市发展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一个城市文化底蕴和地域特色的重要体现。本文通过对中小城市公共艺术现状进行分析、总结和梳理,以期更好的关注中小城市公共艺术设计的应用与发展。  相似文献   

19.
服务业的发展已经成为现代经济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衡量一个城市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专业化,服务业的两个组成部分——传统服务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地位和作用也在发生着转变。本文通过对中小城市服务业发展现状以及对传统服务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外部环境、内在机制和产业效益的比较分析,阐述了中小城市服务业的发展途径。  相似文献   

20.
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主要目标,就是保障新型农村、城镇以及中小城市的统筹协调,进而实现生态化、集约化的城乡和谐发展模式。本文对基于生态问题下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对策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