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43年春夏间,宋美龄在美访问引起轰动,返华时带回罗斯福邀请蒋介石参加盟国领袖会议的口信,在几经联系后,终于决定于1943年冬,在埃及开罗召开中美英三国领袖会议.宋美龄偕同蒋介石共赴开罗,以其娴熟的英语能力,周旋于美英高层,争取中方权益,其所扮演的角色至为重要,对提升中国的民心士气和国际形象,亦有莫大帮助.文章将试图运用蒋档和相关史料,探讨宋美龄在开罗会议所扮演的角色与作用.  相似文献   

2.
本文阐述了美式教育与中国传统文化对宋美龄的影响,中西两种文化取向并存、交融,架起了一座中西文化沟通的桥梁,把蒋介石政权与美国政府紧紧联系在一起.使宋美龄成为蒋介石政权联美政策的重要参与者。作为一个在美国成长的知识女性最终抛弃了民主、自由的追求.这是其文化观的不足之处.但也具有一定的历史必然性。  相似文献   

3.
宋美龄是中国近现代史上极具传奇色彩的重要人物。关于宋美龄的出生年份,长期以来一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1897年、1898年、1899年、1901年等多种说法。笔者通过对《武岭蒋氏宗谱》、蒋介石日记、宋美龄第一次赴美护照、纽约宋美龄墓碑等关键证据的比勘、辨析和考订,确认宋美龄生于旧历光绪二十四年二月十二日,即公历1898年3月4日。  相似文献   

4.
徐蚌会战伊始,宋美龄立即前往美国寻求紧急援助;宋美龄这次出访活动的主要策略是,重点对马歇尔国务卿进行私人公关,企图首先说服马歇尔,然后通过马歇尔打破中美外交僵局,为蒋介石和国民党政府争取即时的政治支持和进一步的军事援助,以便鼓舞国民党军斗志并稳定国统区民心。由于杜鲁门政府一致认识到国民党政府大势已去,且病入膏肓,因此不再愿意积极涉入中国内战事务,由此决定了蒋夫人再度访美的使命无果而终。  相似文献   

5.
民国范儿     
宋美龄与蒋介石结婚后,平时在头上梳一个小髻,旗袍贴身,大衣适体,穿高跟鞋,在甬道上都是紧步走过.她见到蒋周围的工作人员,总是自然地面带微笑,平易近人.工作人员与她接触,不会感到拘谨,也不会觉得宋美龄有任何骄矜之色.宋美龄平时和人说话委婉适度,蒋介石侍从室的一名工作人员说:“六年中我未曾见闻她和蒋有过口角.”宋美龄说话的声调总能把握到让对方听清楚为止,从不大声叫嚷,更不颐指气使.  相似文献   

6.
民国范儿     
正宋美龄与蒋介石结婚后,平时在头上梳一个小髻,旗袍贴身,大衣适体,穿高跟鞋,在甬道上都是紧步走过。她见到蒋周围的工作人员,总是自然地面带微笑,平易近人。工作人员与她接触,不会感到拘谨,也不会觉得宋美龄有任何骄矜之色。宋美龄平时和人说话委婉适度,蒋介石侍从室的一名工作人员说:"六年中我未曾见闻她和蒋有过口角。"宋美龄说话的声调总能把握到让对方听清楚为止,从不大声叫嚷,更不颐指气使。林语堂任教东吴大学时,一次给新生上课,他带着一大包花  相似文献   

7.
陈立夫大半生纵横政坛,曾任蒋介石机要秘书、国民党中央秘书长、教育部部长等要职。1950年8月3日,蒋介石下令陈立夫二十四小时内离开台湾。因为陈氏兄弟的政治势力严重威胁到蒋介石的统治地位和威望。临行时,陈立夫还是礼貌地到蒋府与蒋介石辞别。蒋介石得知陈立夫前来,避而不见,让夫人宋美龄前去接  相似文献   

8.
蒋介石对1944年中外记者赴延安考察的应对并非当作一个孤立的个案处理,在面临美国政府要求向延安派遣军事人员之际,蒋介石权衡利弊,曾有以答应外籍记者赴延安考察要求而拒绝美国军事人员进驻延安的考虑。在豫湘桂战场失利的大背景下,蒋介石对中共在美舆论影响的高估及其对美国驻华记者与官员的不满,大大加深了蒋介石对此事的疑虑并予以强力关注。蒋之焦虑在于担心中共在美宣传使美国改变对华政策并与中共建立直接联系,使其不能独占美国对华军援。仅从舆论宣传视野考察,中共获得了极大成功,国民党遭遇极大挫折;若从国共双方对此事博弈的最终目的来看,中共的成功似乎尚留遗憾,国民党的失败也非完败:美国并未因中外记者对中共的正面宣传而改变其对华政策。  相似文献   

9.
蒋介石对新生活运动寄予莫大期望,将其视为"国家与民族的复兴运动",希望借此能够巩固其统治地位,并获得国际上的政治支持和经济援助。基于政治、经济以及文化等诸多因素,蒋介石、宋美龄夫妇极力邀请在华基督教会参与新生活运动。同时,基督教会基于其发展自身力量、改造中国社会的目的以及扶持蒋介石当局的需要,参与了新生活运动。从它的筹备、宣传到实施,基督教会都参与其中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有效地扶持和援助了蒋介石,客观上也促进了中国教育、医疗卫生以及社会风俗等方面的发展和改进。  相似文献   

10.
美国新闻业巨子卢斯有着浓厚的中国情结,“美国化中国”是他“美国世纪”梦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虔诚的基督教信念使他决意扶蒋,利用媒体塑造蒋介石领导下的中国新形象;他极力反对传统的孤立主义,以《时代》公司诸媒体为阵地加大对华援助的宣传,宋美龄以“夫人外交”的特有魅力影响了美国的公众舆论,在美国掀起了一股“宋美龄旋风”,但她访美的成功“主要由卢斯安排的访美获得了巨大成功”。  相似文献   

11.
鉴于对蒋介石国民党历史和本质的了解及对美蒋特殊关系的全面把握,毛泽东等中共党人对抗战胜利后中国局势的发展趋势形成了这样的认识:美国政府如果不对蒋介石国民党施加积极的影响,蒋介石国民党将把内战强加到中国人民头上。基于这样的认识,毛泽东利用美蒋特殊关系,对美国发起统战攻势。第一、抓住美蒋矛盾,晓之以理,声明大义。二战后,美国的全球战略转向欧洲,与苏联在东欧展开争夺,不允许它全面直接武装干涉中国内政。面对日益强大的中共因素,美国担心为其远东战略支持点的蒋介石政权最终崩溃,导致美在华利益受损.毛泽东抓住…  相似文献   

12.
蒋介石政权退到台湾之初,美国对台奉行观望政策,一是对蒋介石态度冷战,二是军事经济援助减少甚至停止。这一时期,美国对台之所以持观望政策,主要有这些原因:一是对蒋介石政权、军队、政党极端失望;二是台湾内外交困,危机四伏,美国认为蒋介石守不住台湾;三是美国国内对台政策有不同意见,当然,美国对台湾是不会轻易放弃的,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美国对台政策的观望时期也随之结束,美蒋关系又进入一个亲密时期。  相似文献   

13.
蒋介石是与鸡公山文化相关联的重要人物。关于蒋介石与鸡公山的关系由于无人专门进行考证以致长期处于传说层面。根据近年来发现的有关资料可以证实,1938年,蒋介石曾先后两次登临鸡公山。其中第2次到鸡公山,蒋介石在山上待了3天,并且是与夫人宋美龄同行的。蒋介石到鸡公山的目的有三:一是为避暑纳凉;二是为纾解郁闷的心情和紧张的工作压力;三是为静心考虑大局及外交问题。根据《蒋介石日记》及有关资料,所谓蒋介石在鸡公山召开"中原会议"或军事会议之说,应属猜测。  相似文献   

14.
大约在一九二八年的一天,蒋介石和宋美龄窜到了晓庄,来时,蒋介石如临大敌,荷枪实弹的卫队,从和平门一直密布到燕子矶附近,到了晓庄,这个杀人不眨眼的刽子手又装出一付“和平之神”的样  相似文献   

15.
蒋介石退台初期。在高层权力斗争方面.实际上很快即面临一明一暗、前后相续的两个战场。明的是对桂系的李宗仁、白崇禧,随着桂系的实力在大陆丧失,李宗仁由港到美,蒋介石复职,桂系的威胁渐趋消失;暗的却是一文一武、渐成气候的吴国桢和孙立人.成了对蒋介石权威构成挑战的新势力。这两股势力的冒头都离不开美国人的操纵.都有以之取蒋介石而...  相似文献   

16.
1943年,在中国抗日战争最艰难的时期,为了争取美国对中国抗日战争的支持和援助,宋美龄先后三度与美国总统罗斯福会谈,并在美国国会参众两院发表“战争与和平”的演说。仪态从容、雍容华贵的宋美龄,以一口流利英语的激情演说征服了国会议员,在经久不息的掌声中,有的议员感动得掉下眼泪。宋美龄的精彩演说像一场旋风征服了美国人民。他们为苦难中的中国人民捐款是如此的慷慨,以至于美国政府在各大报头版向民众呼吁:不要忘了美国也有许多人等待救济!  相似文献   

17.
1944年10月19日发生的史迪威事件,是中美双方将美蒋矛盾处理为史蒋矛盾的结果。史迪威将军被美国政府抛弃,成为牺牲品的直接原因在于蒋介石的强硬和坚持,根本原因在于美国耙自己战后在远东的利益同蒋介石紧密联系在一起,使得美国最终不得不向蒋介石妥协。  相似文献   

18.
读书     
《民国采访战——纽约时报驻华记者阿班回忆录》作者:((美)哈雷特·阿班杨植峰译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2008.6美国记者阿班在华十五年,适逢中华民国历经多重巨变:北洋系统由盛及衰,国民党一脉则随北伐兴起;欧美势力在革命打压下委顿,日本势力则日益坐大。因地位尊崇,各国政要无不奉他为座上宾,中方如蒋介石、宋美龄、宋子文,日方如松井石根、须磨弥吉郎等,皆与之过从甚密。其报道则覆盖国民革命、蒋冯阎大战、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一直到上海孤岛时代的最后一刻。可以说,中国历史这十余年的每一起伏、每一皱褶,无不通过他的键盘,传递给全球大众。  相似文献   

19.
抗战后期,美国总统罗斯福曾一步步诱导蒋介石追求“大国领袖”地位.而蒋介石本人借助美、苏对中、日单独“媾和”的恐惧心理,运用手中的“美国牌”,欲借助美国的支持确保自己在国内的统治地位.因此,中美关系在当时说穿了是一种相互利用的关系,极具功利性和自私自利主义.作为蒋介石,追逐“大国地位”只是一种形式和手段,而借助美国的支持、积蓄力量反共反人民才是其真正目的.本文拟就其史实及实质加以剖析.  相似文献   

20.
蒋书宋画     
蒋介石与宋美龄夫妻,各有所好.蒋好书法,常写对联送部下;宋美龄晚年开始学习国画,其所画梅兰竹菊、山水草木,皆有可观之处.二人又常常互相联作:宋画完之后,蒋则题词于其画上,多有评点,互有嘉勉. 蒋经国在其回忆录中,谈到不少蒋介石如何教导他读书学习修养的情况.蒋经国从小就给他父亲写信,但字迹有时潦草,蒋介石对他练习写字屡屡提出要求.1922年8月4日,他写信:"来信已经接到了.你的楷字仍不见佳.总须间日写一二百字,以求进步."10月13日,蒋介石又在信中嘱咐:"你在上海,须要勤奋读书.你的字还没有什么进步.每日早起,须要练草字100个,楷书50个.既要学像,又要学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