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董新宇  孙宁 《考试周刊》2013,(49):12-12
高校辅导员是一线学生工作的指导者和承担者,目前在辅导员队伍建设中存在的年龄结构、专业结构、职称结构不合理,队伍不稳定缺少归属感等因素是制约专业化建设的重要原因。在新形势下,建立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的综合型高校辅导员队伍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发展观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经过70余年的发展,高校辅导员已在制度上建立教师和管理人员的双重身份,形成专技职称和管理职级的双线发展路径。然而,“两双”政策要求辅导员既要完成教学科研,又要做好思政和管理工作,巨大的压力和繁杂的事务性工作削弱了辅导员专技职称发展的竞争力;现有辅导员管理职级的发展体系则缺乏“规划性”和“可预见性”,辅导员管理晋升具有虚化的态势。“两双”政策的“空转”更多归因于政策本身。高校可探索变革人事管理制度,打破现有的岗位划分类别,设立高校综合育人岗,变身份管理为岗位管理,让辅导员根据专业领域自主选择发展路径,增强辅导员职业发展的学科依托,实现辅导员职业化和专业化的进一步分化,提升辅导员职业效能感。  相似文献   

3.
当前辅导员队伍建设存在岗位认识不足、缺乏理论学习、心理压力大的问题。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的主要途径是加强培训力度、明确角色定位、改革职称评审、加强工作考核、建立激励机制等,实现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  相似文献   

4.
谢宇 《成才之路》2023,(32):61-64
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是高职院校应对全新发展要求的必然选择,也是推动辅导员工作质量提升的切实保障,更是促进辅导员自身专业化发展的必由之路。目前,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还存在工作职责不明确、专业素养有待提升,激励机制不完善、稳定性不足等主要问题。高职院校应从重视辅导员队伍建设、积极搭建激励与发展的协同平台、“内培外引”、提高辅导员政治能力、引进阶梯式和职级式工作模式、完善辅导员准入与准出制度等方面入手,推动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建设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针对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存在的职业认同感低、岗位职责不明晰、考核机制不健全、培养体系不明晰等问题,提出应改善高职院校辅导员待遇和工作环境,明确辅导员的工作职责,完善辅导员考评机制,建立专门的辅导员职称晋升序列,从而促进辅导员队伍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面临着职业定位模糊、工作界限不清、职业认同低、进入门槛低等困境。因此,要建立一整套辅导员资格准入、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培养、专业化评价和职称评聘体系,在制度层面为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建设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7.
高职院校如何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是目前学校管理中迫切需要解决的新课题。针对高职院校目前辅导员队伍的现状,我们通过对高职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必要性及辅导员角色的理性思考,充分认识到要加强和稳定辅导员队伍,进行科学管理,使他们在校园建设和人才培养中发挥积极的作用就必须从编制、设岗上予以肯定;从政策、制度上确保他们在进修提高、提干、职称晋升、工资及其它福利待遇等方面与专业课教师一视同仁。院校在用人方面应严格选拔,精心培育,才能造就一支高素质的辅导员队伍。  相似文献   

8.
本文结合高职院校专职辅导员队伍的现状,从专职辅导员的职责不明确、工作压力大、工资待遇低、职称晋升困难以及选聘制度不科学等五个方面分析了当前影响专职辅导员队伍稳定性的原因,并提出高职院校应当明确专职辅导员的职责,在加强专职辅导员培训教育的同时,还应建立完善专职辅导员激励机制和选聘制度,从而保证专职辅导员队伍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9.
实施“辅导员-班主任”二元制学生管理模式是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需要。针对辅导员队伍不稳定,班主任工作不积极,辅导员与班主任工作职权不明确等现实问题,应构建稳定的辅导员队伍机制,优化班主任队伍机制,建立辅导员与班主任联动机制,提高基于“二元制”学生管理模式的高校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0.
文章在分析当前辅导员队伍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的基础上,从构建完善的制度保障机制、建立高效规范的领导管理机制、完善辅导员的选聘和培养机制、建立完善的辅导员工作考核激励机制、探索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与专业化可持续发展机制等方面,探讨如何建立稳定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1.
国家《青少年科技辅导员标准》(简称《标准》)最终应落实到科技辅导员队伍的规范建设。根据调研,对于这支队伍的建设,要在稳定队伍基础上谋求发展的宗旨,应有与社会一般模式相接轨的、鼓励其专业发展的政策制度体系,其中《标准》研制是整体工作的切入点,职称制度是核心和目标。《标准》的制定、从业资格的认定、专业技术职称制度的确立是整体工作的必要建设程序,职称制度的最终落实需要得到政府教育主管部门的支持。  相似文献   

12.
国家和地方需加大支持力度,积极促进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发展的实现过程,实施高校辅导员行之有效的组织管理和科学全面的评价制度,切实建立高校辅导员职级制专业资格标准,重视制定高校辅导员专业发展规划,推动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进程.  相似文献   

13.
在以人为本的思想指导下,民办高校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对辅导员的专业化、职业化和专家化的发展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民办高校辅导员的激励机制的建立尚处于探索和完善阶段。针对辅导员队伍,尚缺乏科学且有效的薪酬体系、职称评审体系、考核评价体系及宽阔的发展路径。因此,为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稳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切实推动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专家化建设,必须从保障、评价、发展等各个方面不断完善辅导员的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14.
国家《青少年科技辅导员标准》(简称《标准》)最终应落实到科技辅导员队伍的规范建设.根据调研,对于这支队伍的建设,要在稳定队伍基础上谋求发展的宗旨,应有与社会一般模式相接轨的、鼓励其专业发展的政策制度体系,其中《标准》研制是整体工作的切入点,职称制度是核心和目标.《标准》的制定、从业资格的认定、专业技术职称制度的确立是整体工作的必要建设程序,职称制度的最终落实需要得到政府教育主管部门的支持.  相似文献   

15.
辅导员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力军和学生管理第一线的工作者,对学生的成长成才、学校的稳定与发展都有重大的影响。正确看待辅导员职业发展与定位、考核评价和个体的自身发展等问题,明确其工作职责,解决其待遇、职称问题,以及调整相应引进机制,建设一支高素质的辅导员队伍,确保高校大学生教育工作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各高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视,辅导员的地位和待遇有了明显提高。然而,现在不少高校依然把课堂外的领域全部交给辅导员负责,辅导员的“万金油”形象依然存在,其待遇和地位总体而言相对偏低,致使许多辅导员产生了职业倦怠,辅导员队伍出现了潜在的不稳定性。据了解,在影响辅导员职业幸福感的因素中,待遇一项占很大的比例。辅导员待遇偏低、工作不稳定、出路较窄等问题,严重影响了辅导员队伍的建设质量。为此,去年12月举办的首届南方辅导员论坛上就有专家呼吁,要重点关注全国约7万名高校专职辅导员的职务、职称和待遇问题。  相似文献   

17.
对构建高校辅导员队伍长效机制的思考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高校辅导员队伍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组织保证,是高校培养“四有”人才、促进学校改革发展和维护学校与社会稳定的重要力量。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努力建立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高水平的辅导员队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认为,要建立一支高水平的辅导员队伍,关键是要建立完善的辅导员队伍选聘机制、管理机制、培养机制、发展机制和工作机制。  相似文献   

18.
黎齐英 《茂名学院学报》2011,21(5):40-42,46
高校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中坚力量。高校建立辅导员队伍建设保障机制有利于稳定辅导员队伍,提高辅导员队伍的整体素质,调动工作积极性,从而提高高校学生工作的实效性。构建辅导员队伍建设的"严格准入机制"、"科学合理的考评与激励机制"、"职务晋升和流动机制"、"促进个人生涯发展机制"、"政策保障机制"、"督查通报机制"六个保障机制,才能确保辅导员队伍的职业化、专业化和专家化。  相似文献   

19.
熊伟王建锋  贾叙锋 《双语学习》2007,(8M):109-110,111
辅导员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力军和学生管理第一线的工作者,对学生的成长成才、学校的稳定与发展都有重大的影响。正确看待辅导员职业发展与定位、考核评价和个体的自身发展等问题,明确其工作职责,解决其待遇、职称问题,以及调整相应引进机制,建设一支高素质的辅导员队伍,确保高校大学生教育工作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20.
步珏良 《成人教育》2011,31(11):91-92
保持并优化一支稳定的高校思政辅导员队伍,是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保证与前提。然而,在实际工作中,辅导员队伍流失现象严重,辅导员工作短期性、暂时性的现象比较普遍,严重影响了辅导员队伍的稳定和健康发展。文章通过探寻辅导员队伍不稳定的主要因素,提出觉悟留人、环境留人、政策留人、事业留人、待遇留人的稳定辅导员队伍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