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基于低碳经济视角的福建省产业结构的优化,要把福建省原有的产业结构、科技水平以及资源分布等各方面的客观因素加以充分的考虑,大力扶持特色产业及特色产品,发展区域特色经济;合理利用地区比较优势,对省内各地区的产业合理分工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等.本文就以低碳经济视角讨论一下福建省产业结构优化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福建省经济增长区域结构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利用区域经济学中的偏离份额分析法,对福建省九个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进行比较分析,得出了各地区在产业结构与竞争力方面的优劣势及其数量关系,为福建省制定未来区域发展规划和区域经济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吴昊 《柳州师专学报》2013,(1):128-131,137
近年来,我国工业企业增长方式有所转变,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发展水平稳步提高,但各地区工业企业的发展仍不平衡.依据2011年各地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经济和效益指标统计数据,运用因子分析与指标变量聚类分析等方法,对各地区工业企业的发展状况及层次进行分析,并与我国目前经济区域进行比较.结果发现大部分地区的经济发展是与其所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基本一致,呈现东高、西低、中中的格局.这为各地区工业企业今后发展制定方针政策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4.
一个国家可以划分为若干区域,各区域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自然条件、自然资源、要素禀赋、历史发展基础、社会人文条件等各方面的差异。区域之间既然存在差异,就一定具有某些优势和劣势。根据比较优势理论,客观地分析、论证各地区的比较优势,是国家制定区域经济发展、经济布局政策的基本依据,也是各地区制定正确的产业政策、发展战略,实现区域经济健康、协调发展的主要前提。  相似文献   

5.
本文应用偏离-份额分析法比较安徽省17个城市2004年至2009年经济发展状况,提取了各地区在产业结构和竞争力方面的优势、劣势的信息,为安徽省各地区调整产业结构、改善经济增长质量和制定发展对策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文章从经济和人口的视角研究了广东省各地区高职教育分布与经济、人口发展的协调性。研究表明,广东省各地区的高职教育负担存在明显的不均衡性,通过聚类分析总结为五种地区类型:经济发达、负担过重地区;经济发达、负担偏轻地区;经济中等、负担偏轻地区;经济一般、负担偏重地区;经济欠发达、负担偏重地区。最后针对各类地区高职教育发展与经济、人口发展的不协调性,提出了相应的布局调整建议。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高速发展,是同时期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国家。但是,各地区的经济发展非常不平衡,与东部相比,位于内陆地区的中部和西部的经济发展相对缓慢,地区差距呈现逐步扩大的趋势。本文首先揭示了地区经济差距的现状,然后详细地分析比较了各地区产业结构的差异及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并运用数学的回归分析法和统计法,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和论证,结果显示二者之间呈现密切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8.
通过比较影响地区间科技创新活动与科技创新成果的因素,找出各的自优势和不足,对提升各地区科技创新水平有一定的借鉴作用。本文首先创建了影响科技创新成果因素的比较模型,然后运用其对影响广东与上海科技创新成果的因素进行比较,发现了各地科技创新活动中的优势和不足.最后,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商洛经济发展中的比较优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商洛市是经济久发达地区,但商洛在经济发展中有自己的比较优势,富裕的生物、矿产、劳动力资源,以及西部开发所带来的机遇,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新的条件,立足于商洛实际,分析利用经济发展中的比较优势,确定比较优势发展思路,是大有可为的。  相似文献   

10.
我国各地区不同服务部门的分工是有区域性特征和差异性的。以对称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代替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分析1997年与2008年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各服务部门的统计指标和截面数据回归,以探讨不同服务部门在我国不同地区比较优势变动情况;并引入马尔可夫转移矩阵分析1997年与2008年我国不同服务部门地区比较优势程度的分布,证明比较优势会随时间推移而发生转移,但不同部门、不同比较优势程度的地区其转移概率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1.
长江三南川和珠江三角洲作为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其经济发展模式、市场经济观念、经营思想和管理经验以及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对其它地区具有示范、借鉴和预警作用。因此,比较研冗两个三角洲的经济发展历程和经济规模,探讨其经济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可以为两个不同的经济区域乃至全国的经济发展提供相互的参照与借鉴。  相似文献   

12.
成都县域经济实现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奋力打造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需要推进区域创新,着力加快转变县域经济发展方式,增强县域经济发展后劲,提升县域经济发展的活力和竞争力。  相似文献   

13.
宁夏是我国的经济发展落后地区,形成这种落后局面的原因有很多,但是有六大原因是形成宁夏与国内其他地区之间差距的主因:自然条件的差异对经济增长具有先天分异作用;国家制定的非均衡经济发展战略加剧了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投融资体制导致了资金来源渠道的比重变化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固定资产投资的差别是经济增长差距形成和扩大的关键因素;外商直接投资加大了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各地区的经济市场化程度不同是造成差距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我国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无论从内部还是外部来看差距均呈扩大之势,经济发展水平处于较低层次,这主要是由于民族地区教育陷入低均衡发展陷阱所致。民族地区要缩小经济发展差距,必须针对教育低均衡发展的制度性根源,采取外部强力介入的措施,有效地破解教育低均衡发展陷阱,以推动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向高水平均衡演进。  相似文献   

15.
西部大开发不仅具有重大的经济意义,而且具有重大的化意义。通过化复兴来促进西部经济振兴和通过经济开发来促进化发展,是西部大开发战略中不可偏废的两个方面,片面强调经济振兴而忽视化复兴,必将会导致西部开发的畸形发展。只有在经济开发的同时重视化建设,才能促进西部地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6.
经济的发展呼唤着一个合理的税收制度,顾盼着一个良好的税收环境,民族地区经济腾飞和发展更需要税收理论和税收实践这一积极因素引导。本文从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和东中西部地区税收负担分析现今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在税收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促进发展民族地区经济的税收对策,即建立适合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税收制度,适当降低民族地区的税收负担,提高整个民族地区的税收征管质量。  相似文献   

17.
跨越江苏省的四大经济区——长江三角洲、沿江、沿海和淮海经济区经济发展极不平衡。文章针对四大经济区的经济发展差异现状及原因进行了分析,指出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是威胁社会和谐及协调发展的重要障碍。要利用金融杠杆在全省范围内形成江苏经济区,推动区域内金融资本同产业资本的融合,实现经济和金融的联动发展与并轨运行,最终推动整个区域经济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讨论了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发展的现状,根据民族地区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提出了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发展的基本思路和策略。民族地区职业院校要充分发挥其社区教育培训的功能,使其适应民族地区社会和经济的发展需要。  相似文献   

19.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social progress in China's ethnic minority regions depend on improvements in population attributes brought about by education. Developing education in China's ethnic regions is a project of fundamental significance for realizing sustainabl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in the ethnic regions. Improving the economic returns of education in China's ethnic regions is beneficial for making educational input-output more consistent with the needs of the ethnic regions'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his article, we proce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ducational economics, take China's ethnic regions as our study subject, and draw upon relevant data from the China Statistical Yearbook to measure and calculate the current state of economic returns from education in the ethnic regions, analyze their influencing factors, and explore feasible ways of improving the economic returns of education in China's ethnic minority regions.  相似文献   

20.
我国已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在一定程度上具备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经济基础。由于安徽省地区经济发展区域差异显著,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地形地貌不同。其村庄建设的内容、重点、模式和方式上也都不同。基于此,以村庄分布特征、地形地貌特征、村庄发展阶段为视角,以县(市)域为单位,将安徽省的村庄分布划分为五个特征区域;结合安徽省的分区城乡统筹模式,提出各特征地区村庄发展的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