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学术自由是民主政治有效运作的必要前提,它使不同意见自由表达和深入讨论,促进社会共识的形成,确保多数决原则之实现,从而成为民主程序之重要环节。学术自由不仅为政治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和备选方案,而且对政府权力的行使发挥着重要的舆论监督功能,从而促进政治决策的科学化。学术自由是政治文明的重要体现,并为政治文明的发展提供物质动力、精神动力、技术手段和文化基础,纠正民主运行中的偏差,阻滞"多数人暴政"的形成。  相似文献   

2.
作为当代中国政治代表的三大机制之一,人民政协是一种群体代表机制。这种群体代表机制具有一种复合结构,一方面,它要表达特定群体的利益诉求;另一方面,它又要呈现不同社会群体的意见和社会视角。作为利益代表,政协委员由协商而非选举产生,能够超越界别的局限,努力将特定群体的利益诉求整合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之中;作为意见和社会视角的代表,政协委员来自不同界别,可以将多元而专业的意见、丰富而独特的社会视角带入政策过程,为执政党的科学民主决策创造有利条件。为了更好地实现其代表性,人民政协既要从内部完善其工作机制,又要与党代表和人大代表机制实现有效衔接,推动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民主政治迄今为止被认为是最好的政治模式,而代表制度则是实现民主最好的形式之一。针对基层人大代表制度实践中出现的问题,本文从基层人大代表制度的基本理论入手,以基层选举制度为重点,着重分析了我国现行基层人大代表制度可以完善之处,尤其是现行选举实践中出现的个别弊端,并对上述问题从制度层面和社会现状进行分析,揭示问题形成的原因,提出相关改革思路。  相似文献   

4.
网络民意的合法性是民意输出系统的合法性,是实质合法性和形式合法性的统一。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普及,网络民意成为公众表达民意、参与经济社会及政治生活的新渠道。现代民主政治本质上是民意政治,民意是政府公共政策的合法性依据。网络民意要在政府政策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必须证明其存在的合法性。  相似文献   

5.
民主立法是现代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这意味着推进民主立法是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不可缺少的前提条件。推进民主立法有多种形式和途径,但加强人民代表大会自身建设是推进我国民主立法的关键,本文即从完善人大常委会职能、优化人大代表结构、提高人大代表素质三个方面对此作具体阐述。  相似文献   

6.
在当前社会利益多元化的情况下,竞选作为一种基本的选举方式已经在基层人大代表的直接选举中出现。竞选制度的逐步确立是我国政治发展的必然要求,市场经济体制下利益多元化、民主政治的发展和公民的参政意识提高都要求确立人大代表竞选制。当前我国人大代表选举中存在着选民和候选人之间缺乏直接的沟通和了解、人大代表的议政能力不强、人大代表缺乏被监督等问题。竞选制能更好地保证选民和候选人之间直接的沟通和了解,能够提高人大代表的议政能力,能够加强选民和选举单位对代表进行监督。确立人大代表竞选制是人大体制改革的需要和必由之路,对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和政治文明的推进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当前,我国现有的利益表达机制还不完善,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还得不到充分、全面的表达。建立与完善民主的利益表达机制不仅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实现政府职能必要途径,而且还有利于维护社会的稳定,保持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建立与完善民主的利益表达机制的主要措施与途径提高人民群众的表达意识和能力;实现利益表达的组织性;拓宽并畅通利益表达的渠道;建立民主的利益表达机制;提高政府工作人员的素质和工作能力。  相似文献   

8.
吴良健 《台州学院学报》2011,33(4):27-34,50
浙江温岭人大预算监督中的协商民主,能够从保护少数群体利益和限制代表、政府自由裁量权两方面弥补代议民主在决策合法性上之不足,前者也在参与可行性、广泛性和参与效能不平等上存有缺陷,需要代议制的完善方能更好地传输合法性。温岭经验中“公众→人大→政府”协商过程。存在“合法性输送”的强、弱两种形式,也存在“温岭模式”中两处合法性断裂:人大代表民主化不足与利益组织化困境。只有这两个制度性壁垒有所突破,才能使“参与式预算”改革从根本上提升政府预算决策的合法性。协商民主和选举政治,仍是中国未来预算改革乃至宏观政治体制改革无可回避的两大主题。  相似文献   

9.
人民代表大会是保障人民民主权利的基本渠道,代表履职是人大代表发挥作用的基本途径,人大代表的履职水平关系着我国公民的各项民主权利.因此,提高人大代表的履职质量,是解决当前我国公民政治参与和民主政治建设问题的关键.我国人大代表的职能应包括代表职能、沟通职能和监督职能.但我国人大代表职能发挥得状况却一直不尽如人意.造成人民代表履职不力的主要因素有:我国现行法律对人大代表权利义务规定模糊;人大代表结构失衡;缺乏具体罢免机制.要改善人大代表履职不力的现状应当完善人大代表组成结构,试行代表专职化,积极探索人大代表新职能.  相似文献   

10.
古希腊雅典城邦是西方民主政治的摇篮。雅典民主政治具有实行直接民主、主权在民、轮番而治、抽签选举和多数决定等鲜明特征。对雅典民主政治应当一分为二地看:它是古希腊民主政治的典范,可以调动公民对公共事务的积极性;同时也应当看到其明显的历史局限性,即可能导致政府的低效率和瘫痪。  相似文献   

11.
人大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的宪法地位在实践中未能充分体现,其根源在于政治体制,核心是人大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的职能与党的领导权力关系没有理顺;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理顺党和人大之间的权力关系是确立国家权力机关宪法地位的保证;加强人大自身建设是确立国家权力机关宪法地位的关键;只有人大理直气壮,政府才不敢松懈,人大在实践中的宪法地位才能得到真正落实。  相似文献   

12.
按照民主政治的价值目标,结合我国的政治体制,我国执政党、人大与政府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应为:党处于领导地位,党领导人大,人大监督党的活动;党通过人大和政府的立法来调控政府,政府在方针路线上与党保持一致;人大选举产生和监督政府,政府直接对人大负责。目前在我国的政治实践中,党与人大、党与政府、人大与政府之间关系还有不正常、不规范的现象。  相似文献   

13.
切实有效地实施并充分发挥人大司法监督的优越性对促进司法公正意义重大一但是,“个案监督”则不能实现人大司法监督的目的,还会导致对这一宪法原则的破坏。人大司法监督的渠道可考虑调整强化专门法律监督机关的职能,强化司法官员监察机制,注意对司法机关监督程序的监督和依法启动特定问题调查等措施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14.
腐败问题是人们最担忧的重大社会问题之一。遏制腐败的关键是权力监督体制的健全,建构人大本位的权力监督体系是从体制上消除制度性腐败的必然选择。谴构人大本位的权力监督体系包括的内容:加强人大代表自身建设;尽早制定和颁布有中国特色的监督法;优化内部结构;提高监督能力;借助新闻舆论监督;提高和增强人大监督力度等方面。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社会和谐问题的凸显,政府应重新调整与社会、市场的关系,优化政府职能,使维护社会公正、提供公共服务成为政府管理的本质所在。这就要求公民政治参与要不断走向制度化、经常化。为此,人大就需鼓励和引导公民有序参与人大的各项工作,促进政府转变管理经济社会的方式,进而构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6.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是代表机关的主体,代表的选举产生是人大制度的逻辑起点.在我国的政治生活实践中选举制度尚有某些需要完善之处.本文针对我国选举制度中的平等性原则、普遍性原则、竞选机制、述职制度等方面提出了一些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违宪审查是指特定的国家机关对某项法律或某种行为是否合宪所进行的具有最高法律意义的审查和处理。在我国,建立健全违宪审查制度的关键是解决同体监督和无暇监督的难题。为此,本文建议,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内部实行两权分立,成立专门的宪法监督机关,即建立隶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与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平行的全国人大宪法委员会,专司解释宪法和违宪审查之职权。  相似文献   

18.
论述了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关注民生问题的动因;从以科学发展观为解决民生问题的指导思想,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任务为奋斗目标,以解决民生问题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以改善民生为重点全面推进社会建设四个方面,分析了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高度重视民生问题,为解决民生问题提出的一系列改善民生的措施并践行着“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西方议会制度产生的历史背景、现实存在(组成人员、权力结构、组织结构、职权等)和发展趋势上进行比较,认为二者存在的异同,既在于其名称和形式,又包括它们的内容和实质,具体表现在二者都反映了各自的历史文化、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我们应该从中国国情出发,在弄清楚西方议会制本质的同时,深刻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根本政治制度,不能照搬西方议会制,但可以借鉴其为我所用的东西,为坚持和完善有中国特色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服务。  相似文献   

20.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具有最高法律效力。但长期以来我国在宪法实施方面存在很多问题 ,宪法的根本法地位无法有效落实 ,违宪事件屡屡发生 ,其原因在于我国宪法监督体系不够完善。文章通过对我国宪法监督问题的分析 ,提出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与宪法法院共同实施宪法监督的二元化的宪法监督体系 ,并对其机构设置、人员产生、工作职责以及运行方式和程序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