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艾青1930年代的诗歌意象实现了“五四”以来中国现代诗歌意象艺术的多方融合与创造性的发展。具体呈现为:一是诗歌意象的时代精神体现与艺术美追求的融合,这种融合突出体现在“土地”与“太阳”两个具有特定民族文化意识与时代精神内蕴的意象中心创造上。这两个母题意象,使艾青的诗歌既具有了理性的深度内涵,又具有了审美感性的生动品格。二是在意象艺术的表现上,找到了一条现实主义、浪漫主义与象征主义有机融合的开放性道路。  相似文献   

2.
艾青的诗作将自由体诗推向了音乐性的更高境界.他贴近黑色大地,赞颂火红阳光,书写爱国主题中的倔强与抗争,以忧郁深沉的诗风,淳朴自然、简约明朗的语言,深刻影响了三四十年代和"新时期"以来的新诗发展."土地"与"太阳"构成了艾青诗歌"红与黑"的两大对应并列的意象体系.黑色土地是民族苦难历史和悲惨命运的意象化,凝聚着诗人对土地...  相似文献   

3.
太阳与土地是最能概括艾青诗歌特色的两个概念。诗人对于光明、理想和美好生活的热烈追求,常常借助太阳这一意象得以表现,艾青仿佛是一位夸父,至死不渝地追寻着太阳、光明和理想;作为另一面,与诗人血脉相连的土地也是他一生一世都无法割舍的眷恋。他曾说过:“这个无限广阔的国家和无限丰富的农村生活——无论旧的还是新的——都要求在新诗上有它的重要篇幅。”(《献给乡村的诗·序》)艾青对土地的关注,就是对农民、民族、祖国的挚爱。写于抗战爆发后1938年的《我爱这土地》就是艾青这种特有的土地情结的代表作。在国土沦丧、民族危亡的紧急关头,艾青向祖国捧出一颗赤子之心,爱国深情的抒发,波澜起伏,层层推进。  相似文献   

4.
在新诗从左翼向抗战发展的时代过程中,产生了艾青这样一位足以代表中国现代新诗最高成就的诗歌艺术大师.探讨艾青的诗歌成就,必须考虑到他的独特的人生经历和个性.忧郁的气质,叛逆的精神,本真的性情和艺术的心灵的浑融互通,使艾青具备了成为中国现代诗歌史上最有成就的诗人的艺术潜质和成功因素.艾青诗歌的风格,则与他诗中经常出现的太阳、土地、旷野、春天、黎明、生命、火等中心意象有关.可以说,没有对光明的追求和对土地的讴歌,没有真情和个性,没有体现这些追求、讴歌、真情和个性的意蕴深长、生动新颖的鲜明意象,便没有诗人艾青,没有这些载入史册的诗篇.与光明同行,与时代共进,艾青作为一个伟大诗人的可贵之处和永恒价值,正在于此.  相似文献   

5.
试论艾青笔下的土地和太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和太阳是贯穿艾青诗作的中心意象,是支撑他艺术生命的脊梁,凝聚着他对生活的独特感受、观察与认识,独特的思想与感情。从土地和太阳意象中,我们可以透视出艾青诗歌的时代特征、创作情感以及创新手法。  相似文献   

6.
艾青的早期诗歌中,苦难意象是诗人反映社会现实、表达心灵情感的主要符码。一系列的苦难意象蕴含着诗人丰富的情感。其苦难意象显示了巨大的美学魅力:在当时历史条件下,苦难意象映照的是社会生活的本质,是人们弃恶从善的发动机,是产生崇高情感的催化剂。总之,艾青早期诗歌中的苦难意象是真、善、美的高度统一。  相似文献   

7.
每一位有独创性的诗人都有属于他自己的意象。综观艾青的全部诗作,他拥有的中心意象是:土地、太阳和海洋。本文试就艾青诗歌中的土地意象的内涵及其成因进行探寻。  相似文献   

8.
土地和太阳意象是人们研究艾青诗歌时经常关注的对象。事实上,现代城市意象对艾青创作于建国前的前期诗歌也有重要的意义价值。艾青通过塑造城市意象,对现代城市文明进行了多维度的辨证反思,批判性地观照了这一文明的两面性,既肯定了它的革命性和进步性,又批判了它的侵略性和非人性。城市意象蕴涵的思想和审美价值不仅较之其他作家有独特性,而且艾青在建国后创作的同类诗歌未能超越。  相似文献   

9.
艾青诗歌的民族忧患意识具体体现在对土地和农民的苦难命运、对追求光明的曲折遭遇、对民族危亡的悲剧性感悟和对生命的人关怀。本将其从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考察,通过从各角度、各侧面进行分析论述其丰富内涵、影响因素及其对中国化、精神的传承与超越,并探讨苦难和悲剧的内在关系,从而集中体现出苦难和悲剧是艾青诗歌的表现核心,是艾青诗歌民族忧患意识的高度体现。  相似文献   

10.
土地和太阳意象是人们研究艾青诗歌时经常关注的对象。事实上,现代城市意象对艾青创作于建国前的前期诗歌也有重要的意义价值。艾青通过塑造城市意象,对现代城市文明进行了多维度的辨证反思,批判性地观照了这一文明的两面性,既肯定了它的革命性和进步性,又批判了它的侵略性和非人性。城市意象蕴涵的思想和审美价值不仅较之其他作家有独特性,而且艾青在建国后创作的同类诗歌未能超越。  相似文献   

11.
一诗歌意象,作为诗歌的艺术单位和诗歌审美的个体特征,是诗人生活体验的表达,审美情趣的体现,创作个性的媒介,也是诗人生命意识的寄寓,文化精神的蕴涵。意象的创造和组合源于诗人作为一个自然人和作为一个社会人的双重心理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美学角度对艾青诗歌创作实践及其理论中的审美取向加以研究,分析诗人悲哀情结中的时代感和个性内涵,揭示其诗作中忧郁、苦难与悲剧、崇高的内在关系,并探讨其诗歌意象超越悲哀而形成的美感恰愉悦。  相似文献   

13.
诗人艾青写给土地的一系列诗歌,最能代表其艺术个性。抒情氛围的营造,意象的选择使用,散文化的诗歌语言,构成其艺术个性及其诗歌独特魅力的基本内涵  相似文献   

14.
《北方》是艾青一首内涵很丰富的抒情诗,诗作通过对意象的描绘来表达诗人的主观情感。诗人对人民遭受的苦难的同情,对战胜苦难的精神和力量的赞美和讴歌,在诗中得到了独特的表达。文章以中国古代和现代及西方文艺界对"意象"的理解为切入角度,对作品从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首先,诗作通过具象来表达抽象,从而使得作品感情的表达更加充分和具体感性;其次,作品运用了形象体系中不同的意象作为载体营造独特意境;最后,诗人运用独创的艺术形式,使得意象的表现独具特色。  相似文献   

15.
艾青的诗歌将色彩与意象相对应,渗入自己的情感,建构了东西方色彩观烛照下的黑色"土地"和金黄色"太阳"意象,这些意象已不是现实原有的物象,色彩也已不仅仅是颜色,而是一种境界,是艾青民族情感和宗教情感归宿性的诉求式表达,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6.
艾青《大堰河──我的保姆》赞美了大堰河的美好品质,倾诉了大堰的悲惨命运。在诗歌艺术上表达了艾青诗歌独特的审美风格,并且运用排比来抒情,达到了叙事和抒情的完美融合,体现了艾青对于散文美的理想追求。  相似文献   

17.
通过解读中英诗歌主题原型与意象原型的异同,探讨同一母题或意象原型在不同民族的诗人那里是如何被赋予不同的文化含义,从而进一步明晰民族文化与诗歌创作的关系,以期从文化视野中进一步领略诗歌创作的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18.
艾青对客观物象世界的观察与审视 ,是以一种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和强烈的生命力介入的。在他摄取物象成为诗的意象时 ,始终体现出他对客观世界的独特感受能力。在艾青的诗中 ,物象世界的生命色彩大体表现为 :对色彩的极其敏锐的感受力 ;对具体物象所产生的丰富的联想力 ;在形形色色的具体物象中灌注了诗人强烈的生命意识。正是由于具备上述特色 ,使艾青的诗充满了色彩斑斓的意象 ,构成他诗歌丰富的艺术生命力  相似文献   

19.
诗歌意象,作为诗歌的艺术单位和诗歌审美的个体特征。是诗人生活体验的表达,审美情趣的体现,创作个性的媒介,也是诗人生命意识的寄寓,文化精神的蕴涵。意象的创造和组合源于诗人作为一个“自然人”和作为一个“社会人”的双重心理体验和文化积淀。荣格(Carl Gustav Jung)说:“一位具有特殊艺术才能的作家,他的精神生活所具有的集体性,通常都远远超过个性。  相似文献   

20.
罗伯特.弗罗斯特的短诗《意志》通过对蜘蛛捕蛾这个细微自然现象的描绘,塑造了一组既统一又矛盾的神秘白色意象,借此寄寓了诗人经历过坎坷苦难后的人生感悟以及对上帝信仰的动摇,也折射了弗罗斯特作为一个现代派诗人所具有的现代性焦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