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素质教育中 ,美育具有十分重要而又特殊的地位。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结合、使受教育者得到全面发展。美育的核心是艺术教育。迄今为止 ,我国学校教育中的美育仍是薄弱环节。应根据不同类型高等院校的要求 ,完善高校美育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2.
《滁州学院学报》2022,(1):72-75
美育是高校教育工作基础,贯穿于高校人才培养全过程。以媒介美育为视角,阐述了高校美育研究概况,从传授时空分离与一体化两个方面介绍了媒介美育,提出“普惠美育”教育方案内涵、可行性分析、方案思路,以及方案实施,以期为高校美育教育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思政教育与美育作为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两大板块,对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以及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部分高校思政教育存在未充分考量美育、教学方式单一、课程评价体系不健全等问题,影响美育与思政教育的深入结合。高校要加强课程评价体系建设,发挥美育的特点,密切美育教师与思政教师间的交流沟通,丰富高校思政教育与美育的结合方式,促进高校思政教育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4.
美育与高校思政教育是相辅相成的,而网络美育则是数字时代技术条件下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美育形式。网络对当今高校的思政教育和美育都具有很大的影响,将网络美育引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不仅可以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还可以丰富高校思政教育的方式和内容。因此,从顶层设计、学校、个人三个层面入手,形成网络美育视域下的高校思政新工作模式,可以大力提升高校思政工作的实效。  相似文献   

5.
左铁峰 《滁州学院学报》2024,(1):108-114+131
美育是审美教育与美感心理及造美能力教育的结合。高校美育教学若实现王国维先生所言的造就“完全之人物”目标,可以“课程美育”与“美育课程”两种不同维度的课程体系予以实施。其中,“课程美育”是一种综合性教育理念,是将某个学科专业的各类课程与美育同向同行,并以此形成的协同育人效应;而“美育课程”则是指高校基于美育的育人目标诉求而针对性开设的以艺术类课程为主体的系列课程。由“课程美育+美育课程”形成的“长短匹配、点线结合”的高校美育课程体系,是以彼此相异且互为补足的途径和方法,实现着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润心、以美培元的美育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6.
李辉 《华章》2011,(16)
本文以美育的功能为出发点,分析了美育在高校素质教育中对于陶冶大学生的情操、促进大学生心理结构的"内化"、提高大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及新型人才等方面的至关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高校美育是美的教育、情感(美感)教育、艺术教育和审美教育的综合,缺乏美育这一审美素质,素质教育结构则是不健全的,只有重视美育、发展美育事业,才能真正提高大学生素质教育水平,以迎接时代的挑战.  相似文献   

7.
高校美育是落实立德树人、实现培根铸魂教育目标的重要方式,在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中占据极为重要的地位。通过梳理相关美育学术史,阐述了构建相对全面,富有学术性、普适性、可操作性的“新六艺”美育课程体系的重要意义;基于对“新六艺”美育课程体系建构的内涵、原则及实施框架等内容分析,从夯实课堂教学、推进美育科研、丰富校园文化、服务社会需求等方面对燕山大学美育课程体系进行理论探讨和实践呈现,以期在推动燕山大学美育教学研究、完善“新六艺”美育课程体系的同时,为高校美育课程体系的建构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目前,我国高校美育依然没有作为独立学科得到应有的地位与相应的学科建设。这一现状首先源于人们对于高校美育观的认识偏差。长期以来,人们对美育的认识各执一词,要么将美育视作德育或情感教育,要么把美育等同于美学理论的教育或艺术教育等等。美育与道德教育、艺术教育、情感教育、美学教育、审美教育等范畴之间的关系一直纠结不清,这种认识的偏差严重制约了我国美育学科地位的确立和构建。本文拟就美育同上述教育范畴之间的关系作出辨析,以还美育一个真实的面目和独立的地位。  相似文献   

9.
顾莹  黄建龙 《考试周刊》2009,(25):44-45
美育又称审美教育,美育是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整个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诸多困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点是运用各种方式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促进学生人格发展和健全,解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本文从美育的本质和德育功能角度揭示美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有助于为高校德育教育探寻新的出路。  相似文献   

10.
美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高校全面发展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美育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具有重要地位与作用。高校要重视大学生美育教育活动的, 加强美育教育, 完善大学生素质, 健全大学生人格。  相似文献   

11.
美育是培养审美能力、陶冶审美情操和提升美的创造力的教育,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代对培养时代新人提出了新要求,美育在高校人才培养中占据重要地位,长期以来,美育在理工科高校中处于边缘化地位。通过研究美育在理工科高校中的价值意蕴,分析当前理工科高校美育工作存在的问题,从思想、课程、环境、实践、网络等五个维度探索理工科高校美育发展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2.
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善的教育。美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期以来, 我国高等学校的美育进入了恢复和发展的新阶段, 但不少高校仍存在轻视美育的现象, 必须改变这种状况。素质教育呼唤美育的滋润, 我国高校深化教育改革的契机在美育, 美育有助于推进我国教育的现代化进程。优化美育, 重视美育, 以美育人, 势在必行, 它必将是全社会的事业  相似文献   

13.
随着时代发展,教育改革进程不断加快,美育意识也逐渐在高校教育体系中深化落实。美育融审美教学与美感教学于一体,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美、理解美、欣赏美、创作美,既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又能在促进学生发展及深化立德树人要求等方面发挥积极意义。作为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教师,更应深刻认识到美育的价值所在,并能立足时代大局及学校实际情况,全方位做好美育引导,为其今后职业道路奠定坚实基础。现阶段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美育工作无论是教育内容、教育形式还是课程设置方面,都存在诸多问题,导致美育效率大打折扣,影响学生个性化发展进程。为了改善问题所在,优化高校美育工作,本文将从实际出发,围绕“新课改背景下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美育工作创新路径探索”这一主题,从多个角度展开分析论述。  相似文献   

14.
李莎 《华章》2011,(18)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各行业对人才的渴求也越来越迫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既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现代高等教育的根本目标.大学美育教育看似和高校体育教育关联不大,但在高校体育教育中"渗透"美育教育,让大学生在学习体育的过程中具备正确的审美观点,让大学生在进行体育锻炼之余用体育的视角来发现美、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使大学体育教育和美育教育共同发展、共同进步,是我们每一个高校体育工作者的工作目标.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七大再次明确将美育纳入了教育的基本方针,加强高校美育教育是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面向21世纪高素质人才对我们提出的重要任务和迫切要求.文章对高校美育教育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高校美育改革与实施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美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是时代进步、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两者互助互补。美育由来已久,具有灵活性、开放性、触动性、形象性和普遍性。美育与思政教育具有高度契合性,但目前高校美育仍存在受重视程度较低、功能尚未有效发挥以及美育师资队伍薄弱等问题,需进一步挖掘美育素材、开展美育活动、提高美育师资队伍质量,从而使美育与思政教育有机融合,促进高校思政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美育作为审美教育,对智育和德育具有指导意义,也是促进学生行为美、心灵美、道德美建设的重要手段。在高校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将美育与智育放在同等的位置上,承担起育人的使命,是育才的现实需要,也是实现立德树人的主要途径。基于新时代背景,从解读美育功能与价值入手,具体分析美育工作现状,针对美育工作存在的不足,提出美育工作改革对策,为高校美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美育作为高校育人工作的一个重要维度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化发展具有独特的价值和意义。文章论述了美育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定位和教育价值,探讨了美育能力对于高校思政课教师角色定位与转换的关键作用,通过对当前高校思政课教师的审美素养现状及问题的分析,提出思政课教师的美育认知误区、专门研究思政课教师审美素养的理论成果缺失会造成高校美育建设的“孤岛困境”,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文章认为,立足于强化审美素养中批判性思维的培养,不断提升运用美育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能力,引导受教育者置身于审美实践活动,培育和提高受教育者的审美鉴赏力,加强实施美育的制度建设是美学对高校思政课教师角色形塑的可能开新之路,也是拓展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有效之策。  相似文献   

19.
美育与思政铸魂深度融合是高校推进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可行路径。美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形成合力,协同育人,是高校突破思政教育发展瓶颈,解决活力缺乏、实效性不足的举措,同时可以促使高校美育工作有效实施。通过挖掘当地美育资源、丰富美育内容、拓宽美育形式、构建“美育+思政”新型思政队伍,提升二者协同育人的实效性,进一步推动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八大以来,高校美育工作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从整体来看,美育依然是高校教育事业的薄弱环节,在一定程度上与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目标还有差距。越窑青瓷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是人民群众智慧结晶。充分发挥越窑青瓷文化的美育价值,有助于扩展高校美育教育内容,提升高校美育教育的情感性和实效性,进一步实现高校美育教育目标。在新时代背景下,越窑青瓷文化融入高校美育教育可从师资队伍、教学课程、教学实践、校园文化等四个方面发力,与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育人体系相适应,提升大学生的美学素养,推动大学生的心灵教化和人格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