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3年12月4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299次会议通过的《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之第4条,在新中国民法中首次确立了共同危险行为法律制度。但是,由于人们对其比较陌生,经常将它与其他侵权行为相混淆。深入研究其起源和发展状况,有利于揭示该法律制度的创设意义和发展规律;对其构成要件做深入分析,有利于把握其实质,并最终将其与其他侵权行为区分开来,对于澄清理论误解,引导司法实践,都具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我国现行的法律未对外贸代理的性质、代理人的地位等作出规定 ,制约着对当事人权利义务的正确认定和划分 ,也给实际工作带来不少困难。依据新合同法有关委托合同的规定 ,在外贸代理企业以自己的名义与外商签订进出口合同时 ,国内委托单位与外商之间可以发生法律关系 ,在外贸代理企业不公开国内委托单位的存在而以自己名义与外商订立进出口合同的情况下 ,国内委托单位可以行使介入权 ,并对外商承担责任。在外商主张权利时 ,可在外贸代理企业与国内委托单位之间享有选择权。这样做有利于保护当事人各方的合法权益 ,特别是保护处于不利地位一方当事人的权益 ,以体现法律的公正性。  相似文献   

3.
公民权利的享有和行使必须遵循一定的行为准则,包括公民权利平等的原则、公民权利与义务相一致的原则、公民权利不得滥用的原则和公民权利与时扩展的原则。我国公民在享有和行使其权利时存在如下的问题:地位的平等事实上的不平等、重实体权利轻程序权利、重硬权利轻软权利、重"小我"权利轻"大我"权利等。要推动公民权利的发展,一是要加强民主法制建设,二是要培养公民理性的权利意识,三是要与时扩展公民的权利。  相似文献   

4.
公民权是现代民主国家的一项基本制度,政府对公民权的保障在多民族国家中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我国各方面发展相对滞后的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公民权利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在现代化的今天,公民权的保护显得尤为重要,研究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公民权利的发展和保护,对新时期民族地区公民权的发展完善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5.
习惯权利与类型化民事权利之间形成两种关系,习惯权利按权利属性可以或者不可以归入某类民事权利。对于前者可以通过枝分法或演绎法来构建民事权利体系。对于后者若某项习惯权利极具个性,既不可归入现有类型化民事权利,也与其他习惯权利无共通性,则应该设计一项兜底性条款,以保障该习惯权利虽在类型化民事权利之外,但仍涵括于民法典权利体系之内;若某项习惯权利虽无法归入现有类型化民事权利,但与其他习惯权利具有共通性,则有赖于法学家和立法者发挥其理性思维,通过归纳、抽象、提炼形成上位概念,以促成新类型的民事权利,并突破目前权利体系,构建新的民事权利体系。  相似文献   

6.
正义感是基本人性的体现,是公民德性的首要的基本的素养之一.正义感的缺乏会带来整个社会合作体系的崩溃.现代公民的正义感,诚如罗尔斯所言,是对人类生活需要合作,合作需要规则,规则必须是平等互惠的一种坚定信仰.作为一种道德情感,它是复合性的,它至少包含了感激、愤恨、负罪感与义愤.正义感来自于社会合作体系中产生的互惠、同情及实践公民权利时产生的责任感.正义感的培育有赖于公民社会的发育,通过教育公正、教师公正及尊重他人权利的教育来促进学生的正义感.  相似文献   

7.
公民权利的自觉化,是指公民对自己权利的自我认识及正确行使的能力状态。要想让这种自觉化变为现实,在外部条件上,必须有完善社会的法治环境,树立法治理念;明确国家权力和公民权利的辩证关系,对主权者身份认同意识重新觉醒;认清国家权力和公民权利的辩证关系,能够帮助公民充分认识到公民权利是国家权力的来源和存在前提;依法享有和维护正当权利是行使人民当家作主的合法权力;政府对公民维权行为采取鼓励支持态度;创造条件让公民熟悉法定权利,提高法治素质和维权能力。这些外部条件赋予了政府以重要的职责:加大法律执行力度,坚决实施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扩大人民民主,加强公共行政监督机制;深化政治制度改革,促进服务型政府转型;理论实践相结合,坚决落实公民权利教育。  相似文献   

8.
新农村建设对村委会和村干部的人权责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其人权责任的来源和特征都与国家的人权责任和特征不同.村委会的人权责任的要求、原则和内容是在相应的法律的框架下展开的,但是,由于不同村的具体情况不同,其人权责任也会有所侧重.  相似文献   

9.
委托作品使用相当于著作权许可,其内容由委托创作的特定目的确定。实现委托创作的特定目的之必要的权利为委托作品使用权的内容,包括作品财产权也包括作品人身权。在无法确定委托创作的特定目的时,委托作品使用权的内容由委托创作的通常目的确定。  相似文献   

10.
康德权利法哲学集古典自然法之大成,开古典哲理法先河。他认为,人生而为人就有选择的自由,根据一条普遍的权利法则,每个人的自由都能和谐并存。人既是目的又是手段。有了这个自由,才有其他权利的获得,其中获得外物的所有权是首当其冲的。私权利是无需经由法律规定的,但也极易丧失,在没有法律的保护下更是如此。所以,为了保护私权,人类经由原始契约进入文明共同体,也就是有法律保护的国家状态。国家状态下,有需要向外公布的法律,是为公权。公权依照一个从小到大的逻辑次序,先有国内公权,它包括国家对内拥有的立法、行政、司法权利,更有进行维持国家运转的职能部门的权利,人民拥有平等、独立、自由权利。国与国之间应有国际法权利,以避免彼此陷入战争。国与国之间的战争状态,有违人类的实践理性,所以,人类最后将走向普遍联合,永久和平终将实现。康德认为,这是理性的要求,也是自然的有目的的安排。  相似文献   

11.
现代民法要求将公民的环境权、国有资产所有权和监督保护权、消费者安全权等作为独立的新型的民事权利加以保护。民事公益诉讼制度适应了现代民法权利保障的要求,是新型民事权利的最重要的诉讼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2.
While liberals see personal autonomy as paramount in civil society and as intrinsic to human dignity and human rights, others, such as communitarians, see group rights as intrinsic to human development and human welfare. Thus, while generally liberals give no or very little place in their thinking to right-bearing groups or collective entities, others see communities as conditions for self-fulfilment and individual freedom. This paper explores these two positions and argues that a cultural, pluralist, democratic society will be characterised by a diversity of controversial moral positions at a range of levels. The paper offers discussion as a method of reconciling controversial moral positions, in general and in classrooms, in particular.  相似文献   

13.
胎儿民事权益的保护是我国法律所面临的一个十分现实的问题。传统民法理论认为,胎儿是母体的一部分而不是独立的个体,胎儿不能作为权利义务的主体。但是,这一理论会损害胎儿的合法权益。鉴于此,各国对胎儿权益进行了一定的保护。相比之下,我国大陆地区的民事立法对胎儿权益的保护则显得比较滞后。在《民法典》制定之际,应对胎儿利益的保护进行更多的研究,以期完善立法,更好地维护胎儿的利益。  相似文献   

14.
知识产权源于18世纪的德国,中国大陆起自20世纪70年代。由于不同国家的社会、经济、文化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不同,法律确认的知识产权的范围也存在差异。在我国,知识产权是一种民事权利。与其他民事权利如物权、债权和人身权利相比,知识产权具有自身的特点。修改后的刑法分则对侵犯知识产权罪共规定了7个具体的犯罪。构成知识产权犯罪必须具备四个要件。界定了知识产权犯罪的必备条件,对于我国加入WTO后,司法机关应对知识产权犯罪活动,追究知识产权犯罪行为,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英美法中的不公开本人身份的代理和大陆法中的行纪制度在理论上被认为是大相径庭的制度,但在我国新《合同法》中它们却并列存在,两是否会产生冲突为人们所关注。本得出的结论是:两在实践中的互补性很强,不会产生法律适用上的冲突。  相似文献   

16.
作为西方法律文化的产物 ,constitutionalcivilrights有其独特的自然法背景。本文通过对西方法律思想史、宪法史和美国最高法院司法实务见解的梳理与综合分析 ,认为将constitutionalcivilrights译为“公民权利”属于误读 ,它混淆了依据人的属性和依据公民资格而获得的权利之间的道德区别。应将其译为“私人权利” ,明确这一权利体系的前国家与超国家特征 ,使其区别于实证法律传统之下个人依赖作为政治社会成员资格所享有的公民权利 ,并区分宪法权利与民事权利之间的差异。在法官的解释下 ,constitutionalcivilrights还呈现出开放特性 ,是一个能够感应时代变化的、发展的权利体系。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民权利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然而,在当前社会全面转型,公民权利发展多元化成为一种趋势的情形下,现行公民权利体系显然满足不了公民需求,公民权利扩展成为必然。  相似文献   

18.
我国现行的公民基本权利救济规范体系仍然存在很大缺陷,完善我国公民基本权利救济规范体系是实现权利的本质内涵的需要,是满足国家正当性存在并实现其价值的需要,是履行国际人权公约义务的需要。完善我国公民基本权利救济规范体系,需要在宪法中增加规定权利救济请求权,将其确立为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健全有关公民基本权利救济的普通法律体系,全面落实宪法对公民基本权利的保护;在宪法中增加对私人间普通法律未提供救济的公民基本权利纠纷的救济规定;完善宪法监督制度,发挥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宪法实施的应有作用;在宪法中确立基本权利的法律限制的界限和原则,以此来减少全国人大制定的法律所存在的侵害公民基本权利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9.
严复科学民主思想议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严复的科学观内涵丰富,包括了狭义科学、广义科学、科学方法论以及科学精神等 几个不同层面的深刻理解。严复对近代民主思想理论同样作过诸多的介绍和阐发,涉及到天赋 人权论、民权说、平等自由说、法制建设学说、社会进化论等方面,其理论视野之开阔非当时人所 能望其项背。更可贵的是,严复用自己的语言较早提出并阐述了科学与民主并举的思想,成为五 四新文化运动高举科学、民主两面大旗的先驱。严复关于科学、民主以及科学与民主并举的思 想,表现了他在近代新学方面的高深造诣,标志着国人对科学、民主认识的新高度,为中国近代新 文化的形成奠基了重要的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20.
在民法中,债权和物权,知识产权,人身权等权利都被作为民事主体的基本权利而予以创设,这些基本的民事权利相互之间的关系怎样呢?本文着重以债权为基础,比较了债权与其他民事权利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