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中共“十六大”的召开,为我们在新时期培养创造型人才指明了方向。本文就新时期在党的“十六大”精神指导下,如何培养创造型人才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3.
创造型教师能开发自己的创造性,有沟通交际能力,有现代创新意识,激发学生创造力,竭尽全力帮助学生创造辉煌。  相似文献   

4.
5.
黄平 《内江科技》2007,28(11):185-185
思维能力是在思考和训练过程中发展和提高的,而思考和训练的过程是别人所代替不了的,因此,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必须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达到培养思维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7.
在21世纪这个“创造教育世纪”中,开发创造能力,培养创造型人才,是高教改革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8.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已成为新形势下的教学理念之一。而由于探究式教学法能在新课程改革实践中,最大限度地使教学的重心从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承和灌输向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探究过程转化,就当然成了当前数学教学中的一种主要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9.
写作,是一项繁复的精神劳动,如果没有一种强烈的兴趣,就很难写出什么佳作来。  相似文献   

10.
培养学生计算机能力的策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万淑香 《中国科技信息》2005,(4):128-128,131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当第一批微型计算机在世界发达国家的学校课堂中出现以后,人们便开始预言:计算机技术作为人类社会发展中自农业和工业技术的第三个里程碑,必将对教育教学改革产生深远而重大的影响,并从根本上将优化和改革教育管理和教学的整个过程。  相似文献   

11.
马小燕 《内江科技》2010,31(10):185-185
本文就高职学生健康心理的培养,提出通过各种途径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系统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丰富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发动学生自我教育,自我保健;建立完善的心理健康支持系统,做好心理咨询,注重心理辅导;优化各种育人环境。  相似文献   

12.
朱海燕 《科学大众》2011,(12):35-35
创新思维的培养是目前我们教育中极其重要的一环,作为担负教育重任的教师,应当将创新思维的培养作为自己的教育方向,本文从三个方面进行了系统的阐述。  相似文献   

13.
正信息技术为人们的生活和学习带来了极大便利。作为初中阶段的重要学科,信息技术能让学生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教师应在教授学生知识的同时,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和法律意识,实现学生信息素养的综合提升。  相似文献   

14.
王芳 《知识窗》2015,(2):89
语音学家张志公先生说过:"对于任何人来说,读的能力是十分重要的;不能认为只要是识字就会读。读,并不是件很容易的事,读得好,更不简单,人与人之间,读的能力是大有高低之分的。""现在具备一目十行,过目成诵的能力已经不再是神童才子的事,而是每个人应该具备的阅读能力。"这"一目十行,过目成诵"就是速读能力,是阅读能力的最终体现。所谓速读,就是在一定时间里看到,而且吸收较多的文字信息量,其中包括看的速度和理  相似文献   

15.
陈远浪 《知识窗》2013,(16):72-72
语文教学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笔者就如何在听、说、读、写的训练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谈了几点做法。 一、激发兴趣,培养思维的积极性 兴趣是调动学生积极思考的内在动力,只有当学生对学习产生了兴趣,他们的思维才会有活力。在设计教学方法上,  相似文献   

16.
当前,在“创造力就是国力”的共识下,我们要迎接21世纪的挑战,高效快速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大业,就必须实施素质教育,培养既全面发展又有创造精神与创新能力的人才,亦即创造型人才。而美育在培养这种跨世纪的创造型人才方面,有着特殊的地位与作用。...  相似文献   

17.
18.
19.
应巧燕 《科教文汇》2009,(26):218-218
独立思考能力是指独立地、深入地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独立思考能力的提升是学生能力提升的重要内容。由于美术教育在义务教育阶段中的独特地位,因而如何有效地利用美术教育来推动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提高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从学习兴趣的培养、个人主义的释放和开放式教学三个角度探讨了如何利用美术教育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相似文献   

20.
周芳  邓学梅 《科技创业月刊》2012,(3):102-103,108
数感的培养在当前的数学教育改革中倍受关注。数感是理解数字和运算的基本意义的能力,是认识到数字的相对范围与绝对范围的能力,也是能够适当地运用基准的能力。数感本身是创造力在数学学习中的一种表现,培养数感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把生活中的问题数学化。其基本策略包括建立教材与生活的联系、为数感的发展提供情境、组织丰富多样的活动、注重学生的体验、感受生活实例、巧用生活类比和慎用笔算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