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风雨如晦,鸡鸣不已。从王韬到储安平,近百年来中国一直徘徊在幽暗的长夜里,从晚清到民国,从袁世凯到蒋介石,对言论的压制如出一辙,民间报刊生存的空间向来都那么严峻,沈荩、邵飘萍、林白水、史量才等分别在不同的年代惨遭杀戮,他们的斑斑血迹使一部百年言论史总是笼罩着一种悲  相似文献   

2.
郑勇 《中国教师》2009,(Z2):43-44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的腐朽落后令陈独秀心急如焚,站在挽救中华民族于内忧外患之中、实现中国社会现代化之宏图大志的高度,陈独秀掀起了新文化运动并在这场运动中提出了新青年观。从新文化、新教育、新人的角度,针对中国救亡图存的迫切需要,其新青年观对何为新时代、新社会的新青年、如何培养新青年以及新青年的时代使命何在等颇具时代使命和社会责任感的问题给予了独到深邃的论述。其影响不仅在于培养了20世纪初的一代弄潮儿,甚至至今仍具理论和现实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新青年》的创刊标志着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它宣传“科学”、“民主”思 想,在中国思想文化界树立了一面反对封建主义的光辉旗帜。五四运动后,《新青年》逐步转向 介绍、宣传马克思主义,在广大革命知识分子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克分反映了五四时代反封 建的文化思想运动和马克思主义思想传入中国及其变为思想运动的主流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从启蒙性质的综合性文化刊物到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刊物,《新青年》的转向,由于同人皆看重五四时期结下的友谊,由于各种各样的变故,经历了一个较长的过渡阶段,从1919年12月1日的第7卷第1号开始,至1923年6月15日变为季刊复刊,才彻底完成.  相似文献   

5.
五四运动前后,毛泽东曾先后有意赴日本、法国和俄国留学,但最终均未施行。毛泽东多次放弃出洋留学的原因和理由虽不尽相同,但都从某个侧面体现了他思想的发展轨迹,反映了毛泽东正在比较和鉴别中迅速向着马克思主义者转变。  相似文献   

6.
五四时期,一大批热血青年,为了爱国救亡,纷纷远涉重洋,留学国外,探求救国救民的真理。毛泽东密切关注并积极支持这一留学热潮。同时,又以同时代人少有的冷静,审视留学运动,并提出了许多独特而发人深省的见解。  相似文献   

7.
《新青年》主旨变化探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15年《新青年》创刊时,其主旨是开启民智,致力于思想启蒙运动。1917年随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新青年》转而关心社会、讨论“国命存亡”之大政。1920年为适应筹建党的需要,《新青年》改为中国共产党上海发起组的机关刊物。《新青年》主旨的这种变化是与陈独秀思想的演进一脉相承的,是顺应时代的结果。从《新青年》主旨变化中我们亦不难发现陈独秀建党的起因  相似文献   

8.
在五·四运动前后,毛泽东受新文化和新思潮的影响,尊重和敬佩胡适的学问和文章,胡适也支持过毛泽东领导的湖南革命运动.后来因为“道不同不相为谋”,他们逐渐失去了往日的友情,走向了敌对的不同道路.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发动大规模的“批判胡适思想”运动,但并没有完全放弃争取胡适.  相似文献   

9.
胡适曾俏皮地说:"北大是由于三只兔子而成名的。"这"三只兔子"分别是蔡元培、陈独秀、胡适,因为三人的属相都是兔,且彼此之间相差12岁。"老兔子"蔡元培北京大学的前身是京师大学堂,其教师多为翰林院腐儒,学生多出身于贵族官僚或豪门之家,上学堂的目的就是升官发财。民国成立后,京师大学堂改称北京大学,经初步改革,学校面貌发生了一些变化,但由于受到"老爷"式学堂传统的影响,依然积弊甚多。  相似文献   

10.
从真正意义上说,新文化运动中思想革命的真相是,主将们在实质上并没有对传统文化全盘地否定批判,与传统文化"中断"或"断裂",尽管在态度、语气上使用了较为偏激的说法,但这不过是一种思想改良的策略,相反,陈独秀、鲁迅、胡适这些最勇敢地主张学习西方进步文化的革命者,恰恰也正是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继承者、弘扬者。  相似文献   

11.
胡适论     
张芸 《集宁师专学报》2001,23(3):24-31,38
胡适是中国近现代史上影响较大的人物之一,在中国现代文化进程中,胡适的作用不容低估。本文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论述了胡适一生在文化学术领域里的成就、胡适思想的渊源及复杂性、胡适在政治领域里的表现及实质。  相似文献   

12.
1954年开展胡适思想批判运动,这引起1949年离开大陆的胡适的极大关注。文中循此叙述了毛泽东和胡适历史上的交往,以及胡适的归宿。  相似文献   

13.
胡适与戏剧     
丰富的看戏经历为胡适日后进行戏剧改良提供了第一手材料和经验,胡适戏剧改良的理论基点是文学进化观念和实验主义哲学,胡适的戏剧改良观念是与其倡导的“五四”文学革命步调是一致的,胡适还在戏剧翻译和戏剧创作中不遗余力,其翻译创作戏剧的动力和标准是写实主义和功利主义的戏剧观。厘清胡适和戏剧改革创作的关系,可以更全面深入地了解“五四”文学革命的进程及意义。  相似文献   

14.
胡适与儒学     
胡适出身于晚清旧式官僚家庭,受父母的熏陶,念过私塾,长期阅读儒家经典。他领导了新文化运动,走上学术道路,在其学术生涯里,他对儒学有着严厉的批判,也有着深刻的反思和探索,从其学术研究中可以发现他也在为儒学探究一条可行的出路。  相似文献   

15.
胡适曾多次强调杜威思想对他的全面影响,但不少学觉得此言不那么能尽信,对胡适是否以及在多大程度上了解和掌握了杜威的实验主义,学界迄今仍存争议。综观胡适一生,他不但在哲学方法上把握了杜威思想的基本精神,更像杜威一样希望把哲学从“哲学家的问题”中解放出来,使它变作“一般人的问题”,其主张用“科学方法来研究社会改造社会”,尤其是杜威思路的亲切体会和运用。不过,胡适也把他通过严复接受的天演学说的竞争性和破坏性融铸进了他的“杜威方法”,使其更加激进,故其所谓的“杜威方法”恐怕是个集大成。  相似文献   

16.
梁启超是我国清末以来思想和学术界的代表人物,胡适在年轻时就受到他的极大的影响。他们相识之后,在学术上的交流和批评就成为他们之间往来的一大亮点。最有影响的,一个是梁启超公开批评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大纲》,一个是他们在《墨经》研究方面的相互商榷和批评,他们这种敢于直面的批评态度和“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精神,为学术界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相似文献   

17.
胡适在20世纪初使用“活的文学”一词来提炼新文学的本质,概括新文学在语言工具、精神内涵等两个方面的文学性,认为文学语言要“活”,需用浅显生动的白话进行创作;文学精神要“活”,需有真情感和真思想的贯注,而具有这种文学性的文学在胡适眼中就是白话文学(民间文学)。在当时中国文学的实情和时代使命的要求下,胡适所倡导的“活的文学”,功绩主要体现为语体革新。民间文学研究者多把胡适的言论作为逻辑起点或常识,继承其全新的文学史观,在使用白话文写作时,因受到西方民俗学的影响,对“活的文学”作为精神内涵的一面逐渐遗忘,而把民间文学导入具有学科意味研究的同时,民间文学的文学性日益被遮蔽。  相似文献   

18.
胡适在20世纪初使用"活的文学"一词来提炼新文学的本质,概括新文学在语言工具、精神内涵等两个方面的文学性,认为文学语言要"活",需用浅显生动的白话进行创作;文学精神要"活",需有真情感和真思想的贯注,而具有这种文学性的文学在胡适眼中就是白话文学(民间文学).在当时中国文学的实情和时代使命的要求下,胡适所倡导的"活的文学",功绩主要体现为语体革新.民间文学研究者多把胡适的言论作为逻辑起点或常识,继承其全新的文学史观,在使用白话文写作时,因受到西方民俗学的影响,对"活的文学"作为精神内涵的一面逐渐遗忘,而把民间文学导入具有学科意味研究的同时,民间文学的文学性日益被遮蔽.  相似文献   

19.
回眸胡适     
胡适是中国现代自由主义化救国之路的积极倡导和实践。自由主义是一种政治化。胡适思想激进的一面存在于他对历史的认识及对传统化的批判中。“全盘西化”作为一种激进主义的化观念,是胡适新化建设的理想目标。学革命是胡适“化工具”革命的具体实践,具有实用主义和唯理主义的倾向。  相似文献   

20.
胡适在中美文化教育交流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他把美国的怀疑精神、实验主义、改良主义、教育思想、科学的方法与中国的文化和教育结合,又把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毫无保留地介绍到美国.作为哲学家,他吸收了杜威哲学中经验主义、科学实验的态度、教育的民主化等全新的理念.作为思想家,他始终不渝地坚守着自己的精神家园,在中西文化的冲突和对比中去批判和创新.作为教育家,他致力于把美国教育融入中国的教育中,对中国高等教育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改革,掀起了一场中国教育的"文艺复兴"运动,谱写了中美文化教育交流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