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论指向生活意义的情感教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毛豪明 《教育研究》2006,27(8):67-70
情感在本质上是人对生活意义的感受与体验,生活意义是人的情感安顿之所。情感教育的目的在于序化并安顿人的情感,安顿人的情感并使之理性化的使命只能由“情感的教育”来承担,以情感为本体的“情感的教育”才是严格意义上的情感教育。情感教育应该引导受教育者觉解生活意义,建构完整的精神世界,更新、净化情感品质,跃迁、提升情感境界。  相似文献   

2.
把情感教育目的限定为使学生身心愉悦或者认为是促进和调节人的情感的社会化,国内外这两种代表性的观点都是片面的、不适当的。情感教育目的应该是序化并安顿人的情感。据此,我们可以划分出两种情感教育:"关于情感的教育"和"情感的教育"。安顿人的情感并使之理性化的使命只能由"情感的教育"来承担。  相似文献   

3.
论情感教育目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把情感教育目的限定为使学生身心愉悦或者认为是促进和调节人的情感的社会化,国内外这两种代表性的观点都是片面的、不适当的.情感教育目的应该是序化并安顿人的情感.据此,我们可以划分出两种情感教育:"关于情感的教育"和"情感的教育".安顿人的情感并使之理性化的使命只能由"情感的教育"来承担.  相似文献   

4.
马辉 《文教资料》2007,(1):66-67
情感化设计是设计值得的原因,是精神世界具体化的最直接而有效的手段。环境艺术设计不仅提供安顿肉体的所在,同时还润泽心灵。建筑虽然是物质的,但它揭示或暗示的内容却包括了生命的全部。它不但反映时代的技术、科学水平、时代精神、审美观念,还忠实地记录了人的生活状态和价值观念。本文在情感介入环境艺术设计教育的探讨方面做了有益的尝试,严肃地探讨物质与心灵之间的交互关系,列举情感表达对于室内设计教育中的重要意义,倡导在情感教育观念下的室内设计观,追求让人诗意的栖居的设计理想,探索未来室内设计的前进方向。  相似文献   

5.
儒家哲学的根本问题在于解决个体与全体、整体的矛盾关系,它以伦理生活、道德实践为基础,追求情感融通的实质普遍性,而不同于侧重理性认知的形式普遍性。儒家以亲情为根本展开其情感普遍化维度,本体意义的情感普遍性是亲情显现的依据,而全体意义的情感普遍性则是亲情显现的结果,共同构成一个本体即全体的融通为一的情感世界。在现实世界中,儒家以亲情为根本建构起了一个情感普遍化的纵贯融通模式,对中国传统的伦理政治秩序、理智认知模式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儒家亲情观念的普遍化维度深刻地影响了传统中国人的情感生活、精神生活以至整个生活世界,今天仍然是我们探索儒学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基本思想前提。  相似文献   

6.
情感教育不仅是促进人的智力发育的一种手段,而且是以促进人自身的和谐发展及生活幸福为目的教育活动。要实现这一价值,情感教育必须回归生活世界。本文在分析情感教育为何要回归生活世界和回归怎样的生活世界基础上,进一步阐释了回归生活世界的情感教育的内涵和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7.
德育是教育的本体议题,是教育实现其所负载价值观的重要核心。道德学习是确认德育活动发生并开始发挥其育德功能的标志。道德情感是主体由内而发的意志特殊情感体验,是德育主体认可并内化道德规范的前提,也是促进和激发道德行为的基础。以"非指导性"作为道德情感的学习原则,为道德学习提供了新的思路。"非指导性"道德情感学习具有情境性、生成性、体验性、创造性和整合性的特征,不仅对德育主体道德价值的建构,而且对道德教育回归生活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幸福的生活是人人所向往和渴求的。虽然每个人对幸福的定义不同,但是幸福生活有它自己的基本规定性。真实、向善、求美是构成幸福生活的基本条件。个人的生活幸福程度是与其自身的情感体验密切相关的。道德情感是一个人抱持积极生活态度、关心他人、维护正义、追求幸福生活的内在动力。道德情感与对于幸福生活的追求之间表现出的一致性为情感教育奠定了基础。作为一个关乎生活幸福的教育命题,情感教育正是通过多种渠道,从人的内心深处寻求帮助人追求生活的"真"、"善"、"美"的途径和方法,使人拥有追求幸福生活的智慧、力量、勇气和信心。  相似文献   

9.
情感教育不仅是促进人的智力发展的一种手段,而且是促进人自身和谐发展及生活幸福为目的的教育活动,通过对中国情感教育的分析,提出了在高校加强情感教育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教育虽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服务,但受教育者在其中消费的绝不只是教育者的知识和经验,他们还在消费教育者的情感和态度。这就使得教育生活中的情感问题,不只是一个方法论的问题,而且具有本体论的意义。受教育者对教育者情感和态度的消费,无疑是一个有意义的切入点,从这里出发,我们可以自然推演出教育者的情感生产问题。由于受教育者对教育者情感的消费是借助体验进行的,而教育者对情感的生产是借助表现实现的,因而,情感的"体验和表现"实际上成为"消费与生产"的延伸与深化。加之情感消费和情感生产的背后一定隐藏着发挥支持和控制作用的规范与策略,因而,消费与生产、体验与表现、规范与策略,就构成了教育生活中的主要情感问题。  相似文献   

11.
In preparing children to deal with life in an increasingly complex society, it is important that schools devote attention to well-organised and theoretically sound programmes employing a preventive approach to mental health. Rational Emotive Behaviour Therapy (REBT), as indicated in its name, incorporates changes to thought processes and behaviours. It is a cognitive–emotive–behavioural system of therapy, and is based on the assumption that emotional problems result from illogical and irrational patterns of thinking about an event rather than from the event itself. REBT is a mental health and an educational intervention. It attempts to teach students how to help themselves by providing a structured method of processing extreme emotions. The purpose of this article is to provide practitioners with a knowledge base and practical applications of REBT that have been successfully implemented in various educational contexts.  相似文献   

12.
在中学德育中,纯粹的说教对学生已不再奏效,要有效地向学生注入灵魂和精神的力量;就必须在师生之间架起心灵相通的桥梁。巧妙地利用情感效应,应当是当前中学德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正确的方法是:给学生倾诉的机会;用真诚和微笑燃起学生积极进取的希望之光;形成健康的心理小气候。  相似文献   

13.
Mark Flynn 《Interchange》1995,26(4):365-381
In this paper I analyse the concept of emotion on Jean Piaget's theory of development and Alfred North Whitehead's theory of growth. For Piaget, emotion is the motivating force of action emanating from outside the individual in the form of sensations emitted by objects. His view is rooted in the Newtonian conception of a universe comprised of isolated objects requiring an emotive force to initiate a series of mechanistic interactions between objects. Piaget reduces all conscious human experience to a cognitive formulation of these causal relations. His abstract concept of emotion as force fails to expla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odily feelings, emotions, and higher forms of consciousness in human beings. Conversely, Whitehead explains that emotions are the crucial mediating factors between the welter of awareness of these feelings in higher organisms. His view is consistent with the new physics and its emphasis on indeterminacy, energy, and the organic relationship among events. Whitehead's concrete concept of emotion gives insight into the experience of bodily feelings and their relationship to the growth and learning of human beings. The implications of these conflicting views of emotion for psychology and education are clear. Psychologists must avoid the reductionist tendencies illustrated in Piaget's theory if they hope to understand the subtleties of human experience. Failing to do this will lead them to a concept of human growth and learning in which ideas have no internal relationship with the experience of the knower. Such a conception distorts our understanding of human beings and ignores the joy of knowing.  相似文献   

14.
潘岳生活在极其黑暗恐怖的西晋时代,一生追逐功名,虽才名冠世却历经坎坷,下场悲惨。其作品主要有诗、赋、哀诔三大类,善于写哀是其作品的总特色。潘岳写哀不仅感情真挚,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和时代内容,而且在艺术手法上往往婉转曲折,高妙绝伦。他的创作以情为宗,真挚深切,哀怨动人,反映了时代生活的风神。  相似文献   

15.
一切艺术都力求通过有限的表现形式传达无限的情感和意义。但艺术在其长期的发展中业已形成自身固有的规律与形式技巧。在虚与实、空与灵、有限与无限的追寻中,艺术传达了对人生世相的返照,体现了意理情趣与意象的融合,给人以无限的审美快适与心灵体验。对艺术有限与无限的意义与关联的思考,可以加深对艺术表现及审美经验的感悟。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认真分析曲义、准确把握情绪以及抓住主体风格三方面,分析了如何正确把握声乐作品的思想感情.  相似文献   

17.
在西方哲学中,情感和理性的关系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对理性关注的起源与对情感关注的起源并不是同步的,也不是同等的。理性产生之初的地位、含义和功能都预示了理性是本原的、永恒的、普遍的实体和法则,它是世界赖以存在的基础,主宰着人类世界。神话中有情感的宣泄,详细探讨情感的是亚里士多德,提出完整的情感理论的是斯多噶学派。情感与理性的对立来自于相对主义与绝对主义的对立,二分法导致情感不可避免地与欲望相连。  相似文献   

18.
色彩是影视作品构成中重要的元素,是一种不可或缺的艺术表现手法.色彩本身是没有喜怒哀乐的,是因为人的人身阅历的烙印,才使得人们对色彩有了喜与悲的比较,色彩的表现含义也变得丰富起来.  相似文献   

19.
中国画从本质上看都是写意的。相对于西方写实绘画,中国画更注重“神似”,注意“象外之象”。中国画不受时空限制,大胆取舍,任意剪载,自由表现,看重事物的“常理”而不拘于“常形”,追求情感的抒发,吸收诗词歌赋借景抒情、借物言志的表现手法,将书法用笔的节奏和抽象的线条美融入写意画中,使作品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其思想内涵和审美价值远远超出所描绘的客观形象本身。  相似文献   

20.
当代的艺术教育,必须始终以受教者的美感成长和爱的教育为根本内容。在美感体验中,艺术作品一旦进入个体的审美视角,作品所表达的情感便被激活,成了与欣赏者对话、交流的对象,并向欣赏者展示其生命运动的深层价值。爱的教育实质上就是情感教育。这种情感教育在艺术教育中显得尤其鲜明强烈和独特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