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无论在日语还是在汉语中,都有大量的年轻人用语,年轻人用语已经成为年轻人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它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笔者从汉语和日语中年轻人用语的词形、特征以及产生背景方面作了比较,探讨日本年轻人用语对中国年轻人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
现就此展开分析,从高度消费社会条件下,年轻人价值观,年轻人文化以及年轻人用语三者的关系入手,旨在阐明社会环境对于语言发展的制约。  相似文献   

3.
李颖 《金秋科苑》2013,(22):36-37
近日,创新工场CE0李开复患淋巴癌的消息成为广大网友议论的热点。对于淋巴癌,公众应该并不陌生。2008年7月原央视《新闻联播》著名主播罗京被确诊为淋巴癌,2009年6月5日,48岁的罗京永远离开了观众;2009年3月14日,年仅32岁的大陆女演员李钰,不幸因患淋巴癌医治无效在北京病逝;2009年4月6日,34岁的台湾女歌手阿桑,因淋巴癌转移至乳腺而病逝于台北……现在李开复的患病更引起人们对淋巴癌的热烈讨论。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人们"交流"的语言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利用谐音进行造词的现象随处可见。广告用语中普遍存在谐音及其利用谐音进行造词的文化现象,大量灰色谐音广告用语侵蚀和污染人类心灵,营造了不良文化氛围,给祖国语言文字的健康发展形成阻碍,为人际交往等带来较多弊病,我们须谨慎对待。  相似文献   

5.
《科学生活》2011,(4):16-19
据中国老龄科研中心统计,在城市里,我国有65%以上的家庭存在“老养小”的现象,有30%左右的成年人依靠父母为其支出部分甚至全部生活费。  相似文献   

6.
施明敏 《科教文汇》2010,(17):162-162,180
女性用语作为语言的"变种",在日语中经常被使用。女性用语作为历史和社会的产物已经深深根植在日语中,生活的每个角落都能看到它的身影。本文将从发音、词汇、语法等方面,与男性用语比较的同时,研究现代日语中女性用语的特征。其次,探究女性用语是如何产生的,即女性用语的社会性,并推测其未来的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7.
张文捷 《科教文汇》2012,(13):149-150
语言是社会的产物,既是一种社会现象,同时也反映着社会。男女社会分工的不同,使其所使用的语言具有各自的特点。独特的社会文化和心理特征也塑造了男女用语的不同特色。日语中女性用语是日本社会人文文化与语言文化的双重反映。本文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出发,探讨了日本女性用语的特点及语言性别差异产生的根源。  相似文献   

8.
随着国际化进程的深入,中医药也越来越得到国外的认可。在中药进入国际市场的进程中,为了使我国中药能够更好地进入国际市场,并更好地被国外人士所认可和接收,中药说明书的英译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中药说明书中的功能用语又是消费者了解药品是否适用和选用药品的关键部分。本文通过对33份中药说明书功能用语的观察,分析出功能用语中文的语言特点、目前已采用的翻译方法及其中发现的翻译问题,以期探讨出用于中药说明书中功能用语翻译较为规范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9.
李继东 《今日科苑》2009,(20):176-177
随着中日关系的全面发展、两国交流的日益深入,我们迫切需要了解彼此的需求。新闻作为一种大众化的、普及程度高的信息载体和文化交流的桥梁被人们广泛接受。在信息获取手段多元化的当今社会,包括新闻在内的各种信息良莠不齐,因此,我们更需要严谨的新闻信息。本文围绕专业用语、新闻结构、新闻翻译特点对新闻翻译(中译日)的严谨性进行分析,希望可以为日语翻译工作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过年了,无论城市乡村,家家户户都在大门上贴一张用大红纸写的"福"字,还特意倒着贴。一些正式印刷发行的年画,也将"福"字印倒,左右两角由两个财神童子搀着。不言而喻,取谐音"福到"之意。春节贴"福"字,此乃我国由来已久的传统节日习俗,盛行于全国各地。据《梦梁录》记载:"岁旦在迩……土庶家不论大小,俱洒扫门闾,去灾秽,净庭户,换门神,挂钟馗,钉桃符,贴春牌,祭祀祖  相似文献   

11.
张超 《金秋科苑》2009,(13):25-27
眼下,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背着笔记本电脑出差的白领,或者扛着电脑机箱前去维修的年轻人。短短十多年时间,电脑迅速普及,成为许多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2.
“すふません”是日本人广泛使用的道歉用语。它不仅用于道歉时,表示感谢等其他场合下也可以使用。并且这种广泛性不是偶然的,是有深刻的文化背景在内的。是日本人“不给人添麻烦”文化心理作用的结果。也是日本人重视发展和谐人际关系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黄亚蕾 《科教文汇》2011,(35):172-173
谚语是一个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是语言的精华,是一个国家历史文化沉淀的结果,有民族文化的"活化石"之称。它负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中日一衣带水,语言文化交流有着悠久的历史。但是由于所处环境、历史背景、文化背景、宗教信仰、生活习惯以及思维方式的不同,两国谚语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本文试图通过对中日谚语的含义、结构和作用等多方面进行比较,从而对中日文化的发展有更进一步的了解。  相似文献   

14.
儒教发源于中国,对于整个中国历史、文化的发展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古事记》记载,中国儒学传入日本始于公元5世纪初日本应神天皇16年,百济大王仁将《论语》携入日本。然而,日本儒学不是中国儒学的翻版,而是经日本文化改造带有了本民族的某些特质。本文即试图通过比较中国儒学与日本儒学的异同,阐释日本儒学的特色,借以说明日本文化的某些特性。  相似文献   

15.
儒教发源于中国,对于整个中国历史、文化的发展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古事记》记载,中国儒学传入日本始于公元5世纪初日本应神天皇16年,百济大王仁将《论语》携入日本.然而,日本儒学不是中国儒学的翻版,而是经日本文化改造带有了本民族的某些特质.本文即试图通过比较中国儒学与日本儒学的异同,阐释日本儒学的特色,借以说明日本文化的某些特性.  相似文献   

16.
今年春天,《科学时报》的朋友给我送来一本新书:《科学春天里的年轻人》,书中诸多作者以亲身经历,记述了自1978年3月科学大会以来,在科研岗位上取得的成绩和感受,  相似文献   

17.
《聊斋志异》里讲过这么一个故事:有个姓王的年轻人,到崂山求仙,师傅传授他一穿墙术,能毫无阻挡地穿越墙壁。师傅告诫他,穿墙前可不能有私心杂念,否则要失灵的。这位年轻人唯唯称是,可回去后就把师傅的告诫忘在了一边,向妻子吹嘘起来。妻子不信,叫他试试。他便在离墙几尺远处,猛地一下往墙上冲,结果一头撞到墙上,额头起了一个大包,在妻子面前出了洋相。  相似文献   

18.
丁玲 《科教文汇》2011,(14):77-77,106
课文的背景知识学习是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许多教师都将它安排在第一堂课。本文通过背景知识的学习原则,分析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学习背景知识。  相似文献   

19.
杨姗姗 《科教文汇》2012,(1):87-87,203
"居然"和"竟然"是现代汉语中常用的两个评价副词,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两个词语可以相互替换使用,来表达出乎意料的意思。但是,在特定的语境下,两者还是有区别的,有的情况两个词不能相互替换使用,可能所要表达的词的含义不同,可能词的语义会有所改变。因此,本文将从几个方面简单谈谈我对这两个副词使用规律的看法。  相似文献   

20.
为了提高对在作者提供稿件电子版的基础上进行计算机排版后"校异同"重要性的认识,分析了科技论文编辑、排版过程中,隐性差错产生的规律及原因,提出必须有重点地认真进行校异同,应重点核查易出现隐性差错的地方,从而保证校对质量,并减少工作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