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在教师授课过程中,教师反馈语是教师组织学生学习的重要手段。教师反馈语的研究包括语言反应和非语言反应这两个方面。起初,大家注重分析教师反馈语的特点,而在后来的研究中,越来越多的人将关注点转移到教师反馈语在使用中的具体作用,即教师反馈语在教学互动和教学语言进步过程中使用的方式方法。本文意在探讨教师反馈语在大学英语课堂中教师教学过程中的实际使用情况,以及教师反馈语的特点和应用方法,并借此为大学教学工作者开拓教师反馈语应用方式。  相似文献   

2.
教师语言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以及学习质量具有直接影响。因此,多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均会仔细研究日常所用语言。本文以纠正反馈语作为研究核心,英语教学课堂作为研究背景,分三部分对英语教学中教师纠正反馈语进行论述。首先,文章对纠正反馈语的基本类别进行简单介绍。其次,文章对英语教学中教师纠正反馈语的应用差异展开论述。最后,文章对纠正反馈语的应用策略进行简单分析。望文中内容,可为各个英语教师以及研究者们,提供些许高质量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3.
《考试周刊》2016,(11):84-85
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双方互动交流的过程,教师的课堂反馈语在其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文章通过对8名英语专业课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观察和录音,辅以访谈法,探讨英语专业不同年龄段教师课堂反馈语的使用类型,以及教师、学生对课堂反馈语的理解和期望,并就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4.
课堂上的师生交流、互动是教师经验与学生经验碰撞的过程,也是教师将学生经验引向目标经验的过程.教师在课堂上的反馈言语对学生来说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与影响:及时且恰当的反馈语不仅体现了师生平等的对话方式,凸显了教师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尊重,更彰显了教师的语言智慧、教学智慧.因而,对语文课堂中的教师反馈言语进行剖析,有助于教师尤其新人职教师对师生课堂互动的认识与理解,进而可以达到语文课堂的有效发展.  相似文献   

5.
在概述了教师反馈语定义、类型和功能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英语教师存在反馈语知识素养不足、反馈语使用能力欠缺、“以学生为本”理念体现不充分的问题,并提出了提高教师反馈语知识素养、提升反馈语使用能力、体现“以学生为本”理念的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6.
该文将综述国内外有关反馈语的研究,分析今后研究方向,并针对反馈的形式和功能提出二语习得课堂教师反馈应遵循的原则。  相似文献   

7.
该文将综述国内外有关反馈语的研究,分析今后研究方向,并针对反馈的形式和功能提出二语习得课堂教师反馈应遵循的原则.  相似文献   

8.
教师反馈语作为教师话语研究的一部分,在英语课堂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教师话语的质与量、话语运用的时机等直接关系到师生互动能否顺利进行,也关系到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作者通过录音和问卷,分析了教师反馈语在高职院校中的使用情况和存在问题,为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兴趣,提高语言交际的能力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9.
反馈语在对外汉语课堂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反馈语可以是书面反馈语、口语反馈语,也可以是体态语,而反馈语又分为积极反馈和消极反馈。在课堂中,学生犯错是不可避免的,老师不当的消极反馈会挫伤学生的自信心,降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本文将对对外汉语课堂中的消极反馈展开研究,对比四位教师课堂中的消极反馈,并提出改善建议。  相似文献   

10.
在英语课堂教学的特定语境中,教师因社会地位、知识水平、权力分配特别是目的语的权威性而在师生关系中占据强势并形成与学生之间的等级差距。从教学实践出发,分析了礼貌原则的赞扬准则、赞同准则、谦虚准则、宽宏准则、同情准则、策略准则等六个准则在教师口头反馈语中的体现和运用,说明在英语课堂上应当科学合理地、针对性地把礼貌原则同教师话语结合起来开展教学活动。  相似文献   

11.
现代汉语词义存在大量的"专化现象",现有的词典和教材对此缺乏必要的注释,对外汉语课堂教学对此也有所忽视,以致在跨文化交际和外国人的汉语习得中出现许多误解和误用。鉴于此,我们应该加强对外汉语教学中"专化"问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从汉字教学看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本位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汉字教学为出发点,通过对汉语教学本位问题的缘起、发展及其影响的历史回顾与理性思考,探讨对外汉语教学领域中词本位教学法和字本位教学法的实质。在此基础上,笔者认为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应当遵循汉字、语素和词汇并重的基本原则,建立有别于西方第二语言教学的对外汉语教学模式。
Abstract:
This paper discusses word-based and character-based teaching methods in teaching Chinese characters.It also makes a historical review and rational reflection of the origin,development and influence of base study in teaching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The writer thinks that in teaching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we should follow the important principle of attaching importance to Chinese characters,morphemes and vocabularies and set up a model of teaching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 which is different from the western model of second language teaching.  相似文献   

13.
汉字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和重点,但相当一段时间内都没有得到汉语学习者和研究者的重视,结果造成汉语学习者听、说、读、写能力的极度不平衡。随着对外汉语教学的蓬勃发展,汉字教学应该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发展。特别是应通过分析造成外国学生学写汉字难的原因,从中能找到改善汉字教学的一些途径。  相似文献   

14.
论词语搭配与对外汉语教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第二语言习得的特点,在对外汉语教学如词汇教学、口语、听力、阅读教学中应重视词语搭配现象以增强学习学好汉语的效果,提高表达、理解汉语的能力。通过分析学生在词语搭配上的偏误,发现其学习策略和产生错误的原因,并从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两个角度提出针对性的策略和方法。  相似文献   

15.
多样性是第二语言教学的核心特征之一,学习者、教师、学习环境以及教学方法等都具有这一特征。这是构建第二语言教学理论时必须面对的现实和挑战。遗憾的是,对外汉语教学界还没有充分认识到多样性问题及其在理论上的意义。本文以多样性和教学法以及教材编写的关系为例说明,对多样性的深刻理解,有助于解决理论建设当中有争议的问题,有助于推动学科研究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第二语言(汉语)教学中的汉文化教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就第二语言汉语教学中文化的涵义、交际文化因素的内容及范围、汉文化教学的原则和教学法等几方面作了较全面的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17.
亲属称谓词是主要用于亲属之间表示称谓的词。汉语的亲属称谓词系统相较于其他语言,非常复杂,同时还存在着拟亲属称谓以及亲属称谓词的泛化现象,是外国人学汉语的难点之一。教学时,在重点讲解常用称谓词的基础上,应加强不同语言间称谓词的对比,同时可进行偏误预警。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汉语疑问句系统作为研究对象,考察了6部对外汉语语法参考书中的疑问句系统,描写了现有对外汉语教学语法疑问句系统的面貌,指出了其中的不足之处,并结合汉语口语语料疑问句使用频率的统计结果和疑问句的二语习得研究成果,从框架设置方面提出了对外汉语教学语法疑问句系统可以尝试的新分类法,即共分6类:一、疑问词疑问句;二、"吗"疑问句;三、"X不X"疑问句;四、附加疑问句;五、"还是"疑问句;六、"呢"疑问句.  相似文献   

19.
民族语二语教学中的词汇教学与母语教学和外语教学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的地方。与外语教学和对外汉语教学一样,民族语二语教学也可以分为初、中、高三个阶段。不同阶段有各自的教学目标和任务。在民族语二语教学中,从词汇角度入手进行文化导入,有利于学生加深对词汇的理解,同时了解不同民族文化的差异。这部分学习属于中级阶段以后的词汇学习任务。  相似文献   

20.
中国汉语水平考试对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反拨效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是对中国汉语水平考试(HSK)反拨效应的一次探索性研究的阶段性成果。文章首先介绍了反拨效应的相关概念和理论,指出了语言测试和语言教学密不可分的关系,应该重视语言测试对语言教学的反拨效应;其次,从目标、内容和方法三个方面着重探讨了语言测试是怎样影响语言教师的教学活动,分析了语言测试产生负面反拨效应的主客观原因;最后,通过调查问卷的方法,深入调查HSK对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活动的正面反拨效应和负面反拨效应,进而根据相关文献和本次调查研究结果,对如何提高语言测试的正面反拨效应、减少负面反拨效应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