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旅游景区外宣翻译是旅游文化传播的重要表现方式,其影响是很直观的。规范的旅游景区外宣翻译能够促进地方旅游文化传播,并推进旅游业的发展。本文首先分析旅游景区外宣翻译和旅游文化传播之间的关系,然后阐述旅游景区外宣翻译应遵循的原则,最后提出基于旅游文化传播的旅游景区翻译的策略。  相似文献   

2.
文化是旅游景区发展的灵魂。针对目前诸多景区不注重文化资源深度开发的现状,以绍兴沈园风景区为例,对旅游景区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提出四点建议:深入挖掘景区文化内涵,拓展景区文化产业链,进行有效的文化传播和营销,构建景区文化旅游品牌。  相似文献   

3.
高校校园兼具文化与自然双重属性,与旅游景区具有高度的相似性。将校园类比为景区,创新地提出"校景合一"理念,并用该理念指导高校文化与旅游文化的互动耦合。由于文化载体自身特质不同,二者耦合的程度自然不同,归纳总结了高校文化与旅游文化的三种耦合演化模式,分别为"文化对称——相融共生"、"文化为核——旅游外化"、"文化汲取——旅游内化",力求形成两大文化系统的良性互动,从而实现文化传承创新、旅游专业实践教育、高校旅游行为文明的多赢效应。  相似文献   

4.
关公文化赋予新的时代内容后更加丰富且具体,现代价值也更突出。洛阳关公文化旅游品牌的塑造和关林景区的深度开发及可持续发展既要合理引导关公的民间信仰,又要发挥好关公文化现代涵义的价值。鉴于关林景区所存问题和优势条件,关林景区应以关公文化全面展现为核心,谋划新的战略定位,拓宽旅游空间,实施文化营销新策略,打造"关公文化之旅"品牌,开发"关公"品牌系列文化旅游产品,从而使洛阳关公文化旅游品牌享有声誉、富有价值。  相似文献   

5.
随着旅游的信息化和网络化,网络宣传已成为影响游客信息获取、旅游决策的重要途径.基于对旅游者需求和景区宣传需求调查,分析当前旅游文化网络传播现状,找出新媒体视角下有效的旅游文化网络传播平台对策,进而构建秦皇岛旅游文化网络传播平台.  相似文献   

6.
《商洛学院学报》2015,(5):12-17
商於古道是连接"古丝绸之路"的节点,素有中国"诗歌之路""商业之路"的美誉。建设商於古道文化旅游景区,对提升"秦岭最美是商洛"品牌内涵,促进文化和旅游的深度融合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对商於古道文化旅游景区建设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加大互联网宣传力度、提高旅游管理人员的素质、优化旅游服务、加快文化旅游管理体制改革等对策,促进商於古道文化旅游业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7.
遵义海龙屯遗址土司历史文化丰富,具有较高的旅游开发、对外宣传价值。文章探讨了海龙屯遗址景区外宣翻译和传播现状,认为目前景区外宣翻译存在文献理论研究尚未起步、外宣资料较少、景区翻译缺乏专业性和系统性的问题,并提出建议,以期切实提高海龙屯外宣翻译质量,传播遵义土司文化,树立海龙屯遗址景区良好的国际形象。  相似文献   

8.
文化与自然结合型景区兼有自然和人文两种类型的旅游资源,往往景区资源中包含着山水审美意象、信仰体系中的廉政约束、文化中的廉政传统、廉政文艺等廉政文化内容。为充分利用廉政文化资源以有效提升景区产品价值,本文提出了以下对策:注重景区现有产品调研;深度挖掘景区廉政文化内涵;培育含廉政文化内涵的精品旅游产品;山水为形、文化为魂营造自然与人文景观和谐统一的廉政文化氛围;利用丰富载体,有效传播廉政文化。  相似文献   

9.
三亚南山旅游文化景区是建国以来中央政府批准兴建的最大的佛教文化主题旅游区,是国家首批5A 景区。采用个案分析法,在对三亚南山旅游文化景区信息化运用程度调研的基础上分析其不足之处,提出三亚南山景区信息化建设构想,以期为利用信息技术发展旅游文化景区方面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九十九泉坐落在今天的乌兰察布市察右中旗、察右前旗、卓资县交界地带。现已被开辟为内蒙古中西部最大的草原旅游景区—辉腾锡勒草原旅游景区。在景区开发过程中出现文化上的肤浅化现象和相互雷同现象,长期困扰景区的正常发展。其实此景区的文化旅游资源非常之丰富,以中国北方游牧民族先民匈奴为例,九十九泉曾是匈奴大单于避暑、办公的单于台。  相似文献   

11.
扬州文化旅游开发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扬州地理位置优越,旅游资源尤其是文化旅游资源相当丰富,然而,扬州目前在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上还存在对盐商文化开发程度不够、园林文化开发形式单一、运河文化开发不够全面、工艺文化开发不够系统、休闲文化未被充分利用、古城文化未能彰显扬州特色等问题。要想解决这些问题必须通盘考虑,从全局出发,加强品牌建设,打造文化旅游"扬州模式";保护和挖掘扬州传统文化,突出扬州文化特色;加大对老街巷的开发和建设,重现古扬州风貌;所有景区联动,打造大景区模式;统筹管理传统工艺,将其发扬光大;统一宣传路径,提升扬州旅游吸引力。  相似文献   

12.
历史名人文化是旅游景区的灵魂。挖掘和利用历史名人文化,有助于打造具有特色鲜明的旅游品牌,有助于提高旅游景区的综合竞争力。  相似文献   

13.
红旗渠红色文化资源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色文化资源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和建设时期形成的一种独特的文化资源。红旗渠位于河南省林州市(原林县),地处太行山东麓的晋、冀、豫三省交界处,红色文化资源丰富,具有重要的内在价值和开发价值。本文从红旗渠精神、红旗渠文化资源的开发、红旗渠与地方文化、红旗渠资料的充实完善等方面对红旗渠红色文化资源的研究状况进行总结,并指出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4.
文化自信理论对地方旅游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大庾岭是江西省级风景名胜区,虽为文化名山,景区发展亦呈现地方景区发展之诸多问题,核心问题为旅游开发各个环节文化的缺失。然而大庾岭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内陆交通要道,唐宋时期许多文人墨客曾在此留下诗文,这些诗文是景区发展建设的宝贵资源。大庾岭旅游开发,可以从文化自信理论出发,循着自觉、自信、自强的发展路径,用文学来充实景区内涵、丰富景观层次,提升游客体验价值和精神享受。  相似文献   

15.
文化是旅游景区发展的灵魂。针对目前诸多景区不注重文化资源深度开发的现状,文章以常熟尚湖风景区为例,对旅游景区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提出四点建议:深入挖掘景区文化内涵、建设人文景观体系、构建旅游活动体系、打造景区文化旅游品牌,以期为同类景区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6.
历史名人文化是旅游景区的灵魂.挖掘和利用历史名人文化,有助于打造具有特色鲜明的旅游品牌,有助于提高旅游景区的综合竞争力.  相似文献   

17.
丰富多元的区域文化资源在旅游开发建设中需要进一步整合,梓潼七曲山景区则为文化旅游产业的整合开发提供了一个案例。七曲山景区文化旅游开发可以分为文昌信仰的旅游开发、文昌文化的旅游开发和蜀道文化的旅游开发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18.
在十八大"推动现代服务业发展壮大"号召的推动下,游客逐渐选择历史文化街区等有着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景区。2015年,我国公布了30个历史文化街区,然而这些旅游圣地同时也存在犯罪频发的问题。从历史文化街区犯罪现象出发,探究旅游安全模式建立,对预防打击景区内犯罪现象、维护旅游业健康发展无疑是一种创新与补充。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十堰旅游产业发展迅速,但也存在武当一山独秀、特色彰显不够、整合联动不够、进出不够快捷等隐忧。根据"满天繁星不如一轮明月"的旅游景区开发特点,文章提出打造"武当山"、"桃花源"两大核心旅游品牌,用以整合十堰旅游资源形成两大旅游圈,并就挖掘生态文化资源、彰显景区特色、创建自驾游示范区等方面进行了粗略探讨。本篇主要从打造道教文化、太极文化、汉水文化等核心旅游产品,和郧阳文化、东风文化、七夕文化等特色旅游产品方面阐述了武当山太极养生旅游圈的开发设想。  相似文献   

20.
名人资源作为一类重要的文化资源,拥有巨大的旅游开发潜力。以南安郑成功文化旅游资源为例,在分析其利用与开发可行性的基础上,提出南安郑成功文化旅游的开发策略。强化政府主导作用,加大政策资金扶持;完善景区建设,凸显成功文化内涵;增加游客体验,构建特色旅游产品体系;加大产品营销力度,推进成功品牌建设。以期对南安旅游景区吸引力和竞争力的提升及城市经济文化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