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公元前二○九年七月,在祖国东南大地,卷起了革命的狂飙,陈胜、吴广领导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从大泽乡开始了。这次起义不仅揭开了中国农民战争史的序幕,而且以它光辉的业绩彪炳于史册,永为后世景仰。陈胜在号召群众起义时,响亮地提出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句话。许多同志在研究这次农民起义时都注意到了,并把它作为起义的口号。尽管他们对这一口号革命性的估计有  相似文献   

2.
十七世纪三十至四十年代,李自成所领导的农民大起义,是中国封建社会末期一场轰轰烈烈的革命战争。这次起义的内容和形式都有新的创举,把中国封建社会农民斗争推到最高峰。起义军所提出的“均田”、“免赋”、及“平买平卖”等口号,就是这次起义的特点。李自成起义军提出这些口号,正是反映了中国封建社会末期土地高度集中;劳役赋税之繁重;尤其反映了明末资本主义萌芽的高度发展。关于李自成起义军“均田”问题,很多同志认为“均田”是用来动员农民、组织农民有力的革命口号,  相似文献   

3.
南宋初年,洞庭湖畔爆发的钟相、杨幺领导的农民起义,是北宋末年以来社会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全面激化的必然结果.这次起义从1130年到1135年,前后历时将近六年.革命初起之日,起义英雄们就建立了国号为"楚"的农民政权,在反动势力四面包围之中坚持武装斗争.这次起义的活动范围虽然局限在洞庭湖地区,但在纲领口号、斗争组织形式和作战方式上,都具有显著的特点.它在中国农民战争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4.
一八五四年至一八七二年间,贵州爆发了一次各族人民反抗清王朝暴虐统治的大起义。作为当时全国反清革命大风暴的一个组成部份,这次起义与其它地区农民起义有一些共性。但是,由于贵州社会经济状况独特和社会矛盾复杂,这次起义又表现出它的特殊性。分析贵州各族人民起义的特点,不仅有助于我们对这次起义作出正确地评价,也有助于我们总结历史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5.
1851年12月,法国农村曾爆发过一次大规模的反波拿巴农民起义。惯于以巴黎为中心研究法国近代史的法国史学家们称之为“1851年外省起义”①。这次起义是如何组织和发动的?它有哪些特点?法国农民为什么会反对号称“农民皇帝”的波拿巴?应如何评价这次起义的性质?弄清这些问题,对于我们正确认识波拿巴帝国与农民的关系及农民在法国近代化中的地位与作用,均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本文试就有关问题作一探讨。一、起义的组织与发动关于起义的组织与发动问题,法国史学界观点不一,有的学者认为起义是自发的,有的学者则认为是有组…  相似文献   

6.
一九二七年七月中旬,我党一些负责同志曾在庐山举行秘密会议。这是关于南昌起义的准备会议,它处于起义的发动阶段,具有重要意义,在南昌起义史上,它占有不可忽视的地位。但是,长期以来,史学界关于南昌起义的研究几乎都未提及这次“庐山会议”。本文试根据笔者现能见到的历史资料,对这次会议作些探讨,并与论及这次会议的张侠同志(见《近代史研究》1979年第2期《关于南昌起义决定问题的考证》,以下简称《考证》)商榷。本文错误之处,望识者指正。  相似文献   

7.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这是东汉灵帝中平元年(公元184年)黄巾起义提出的政治口号。据《后汉书·皇甫嵩传》,这次起义原先“约以三月五日内外俱起”,后因叛徒告密提前于二月间发动。所谓“岁在甲子”,就是说这一年是甲子年,这是古代用干支纪年的一个实  相似文献   

8.
试论辛亥广州起义与武昌起义之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辛亥武昌起义,是当时全国革命形势发展的必然结果,而四川的铁路风潮则是促成这次起义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时,武昌起义又是湖北革命党人长期艰苦工作的结果,而革命党人在新军中的有效活动更是这次起义能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那么,辛亥广州起义与武昌起义是否是两件无甚关联的事件呢?黄兴早在1912年黄花岗周年纪念会的讲词中曾这样说过:“鄂省8月之起义,由广东之原动力。”他是把这两次起义联系在一起,且是把辛亥广州起义当作武昌起义之“原动力”的。黄兴的这种论断,固然不很准确,但这两次起义有密切的关系,也是事实。这应是研究辛亥革命的同志不应忽视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9.
试论萍浏醴起义的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九○六年十二月初至二九○七年一月底,在萍乡、浏阳、醴陵三县交界地爆发了一次起义,波及到江西宜春、万载、义宁(今修水)和湖南平江,史称“萍浏醴起义”。关于这次起义的性质,有的认为,是“同盟会领导的”,“成为资产阶级领导的民主革命的一部分”。这是值得商榷的。我认为,这次起义仍然是一次旧式会党起义,不具有“资产阶级领导的民主革命的”特性。  相似文献   

10.
北宋初年,王小波、李顺在四川的起义,是我国农民战爭史上的一件大事,这次起义所提出的“均貧富”的口号,及其对赵宋封建政权和封建地主阶級的打击,在我国农民战爭史上也具有重要的地位和意义。这次起义的发生是赵宋政权和封建地主阶級对农民进行残酷的經济剝削和政治压迫所引起的。宋太祖赵匡胤做了皇帝以后,为了巩固赵家政权,劝部下“释去兵权,择便好田宅市之,为子孙立永久之业,多置歌儿舞女,日飲酒相欢,以終其  相似文献   

11.
德里的起义     
研究1857-1859年印度民族大起义的具体事件和具体进程,对于了解这次起义的性质具有头等重要意义.在目前我们所能接触到的这方面的材料还不多,对于起义的完整的叙述还很缺乏,因而对于起义性质一些结论也是缺乏说服力的.这次起义经历了三个不同的时期.第一时期以米勒特起义为始,以起义者在德里建立政权为止.这是起义的开始时期.在米勒特起义前还有一个酝酿过程.第二时期从德里起义政权建立到德里不幸陷落,它包括了许多重大事件.这是起义最重要和到达高潮时期.第三时期是起义者由  相似文献   

12.
本篇是法国著名诗人亨利希·海涅写的诗歌。学习这首诗歌,可以采用评点的方法进行,先弄清背景,其次反复吟诵,再理解全诗,然后分步评点。一、背景简介一八四四年,法国东部的西里西亚山(现属波兰领土)是法国纺织工业最发达的地区。纺织工人受工场主和包买商人的剥削,还要向地主缴纳很重的赋税,生活极为悲惨,都恨透了资本家和地主,六月四日爆发了反对资本家和封建势力的起义,遭到了残酷镇压。对于这次起义,马克思给予很高评价,它标志着法国工人的觉醒和工人运动的开始。同时,这次起义也引起了海涅的注意,他以这次起  相似文献   

13.
一八六四年新疆各族人民反清起义,由于受当时历史条件的影响,起义是由民族宗教上层和封建主在伊斯兰教的旗帜下,领导各族人民进行的一场反剥削反压迫的斗争。笔者先就这次反清起义暴发的历史条件,做简略分析: 一、新疆各族人民,要求打碎严重束缚生产力发展的农奴制,是促进这次起义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4.
1831年11月和1834年4月,法国的里昂丝织工人为了摆脱贫困反对他们的直接剥削者,举行了起义。这是法国工人运动史上一个新的阶段,是一次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工作不能生活,毋宁斗争而死!”这是当时里昂工人写在自己战斗旗帜上的一句豪迈的口号。可是,当时工人们还没有什么纲领,缺乏组织和正确的革命理论指导,当时的社会主义的理论家,只不过是圣西门的信徒和布朗基主义者,当时虽然也出现了工人的团体,但这些团体组织得很不健全,而且相互之间没有什么联系。当时虽然也有工人阶级的活动家,而这些活动家都很接近于手工业者,以为无产阶级只要组织生产合作社就能自我解放。这就使这次起义终归失败。  相似文献   

15.
西北回民起义是史学界近年来研究较少的一个课题,其中许多问题,特别是回汉关系问题、马化龙的评价问题,存在着原则性的分歧,需要深入研究.《历史教学》1963年3月号发表了吴万善同志的《1862-1873年的西北回民起义》一文,其中许多论点都是正确的,但对回汉关系和马化龙的评价这两个问题的观点则是错误的.本文想简单申述一下自己对这两个问题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汉堡起义是德国共产党在1923年秋天进行的一次夺取政权的武装斗争。国内史学界在解放以后一直沿袭传统的说法,把这次起义视为1923年德国革命的主要内容,甚至是唯一的内容,评价都非常高,甚至誉之为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光辉典范。起义最终失败了,分析其原因,具有代表性的一种说法是:“由于窃踞党中央领导的布兰德勒不发动其他地区的工人配  相似文献   

17.
“国防文学”和“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这两个口号的论争,发生于一九三六年,距今已有四十二年了。四十多年来对这次论争的评价,经历过几个阶段,大体说来,一九五七年反右派斗争以前,多数人认为这是革命文艺界内部的一次论争。两个口号都是革命的,论争的双方都有缺点,但鲁迅的意见是正确的。一九五七年反右派斗争以后,发生了根本变  相似文献   

18.
1927年9月9日毛泽东同志领导的湘赣边秋收起义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一次重大历史事件。多年来已有许多论著对这次起义作过详细的研究和评述,这对我们了解这次起义的具体过程及其历史意义有很大的帮助。但由于历史事件的复杂性,我在南下江西等地进行社会调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封建社会中,曾经掀起过大小数百次的农民起义,来反对黑暗的封建统治,反对地主阶级的残酷剥削和压迫。从秦末陈胜吴广起义开始,历经东汉末黄巾起义,隋末王薄、窦建德起义,唐末王仙芝黄巢起义,北宋王小波、方腊起义,南宋初钟相杨幺起义,元末韩山童起义,明中叶邓茂七起义,直至明李自成起义,在起义发生前后,都曾提出起义的口号或号召,以发动农民群众。这里想就一些重要的起义口号或号召略作分析,揭示出农民革命战争反对封建制度的实质。  相似文献   

20.
自波黄巾起义,是东汉末年由张角领导的在并州(今山西)爆发的又一次农民起义。这次起义同其他各地的农民起义一样,是公元184年大起义的延续,是在客观形势不断发生变化的情况下进行的。起义时间达十年之久;影响范围,自黄河流域延伸到江淮间。这次起义与同期的几次相比,更具有斗争复杂的特点。探讨研究这次农民起义,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