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们从金庸先生的武侠世界里,归纳出剑客练剑的三重境界:其一为手中有剑,心中亦有剑;其二为手中无剑,心中有剑;第三重境界为手中无剑,心中亦无剑。手中之剑在乎于工具与招式,心中之剑在乎于意念与调控。在第一重境界中,我们看到的是剑客意念控制下的有招有式的剑术;在第二重境界中,[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学校管理有三重境界:一重境界是人治,靠权威;二重境界是科学管理,靠制度;三重境界是文化管理,靠熏陶.学校教育是一个奠定人的学力与人格发展的基础性工程,必须走文化发展之路.学校文化的构建是一种传承、内化、创新、发展,长期积淀、生生不息的过程.在甄别、筛选的基础上传承学校文化,关键在于践行和浸润.  相似文献   

3.
为师三境界     
清末王国维曾提出做大事业、大学问的三种境界,我认为,做教师也有三种境界:一是职业境界。所谓职业,就是谋生饭碗、赚钱手段。你雇我,我干事。你给多少钱,我干多少事。能混则混,能蒙则蒙。一本教案守5年10年不换,一套教法历百课千课不易。重知识,轻能力;重学习结果,轻学习过程。只求课堂有序,只要学生听话。墨守成规,不思进取。惟参考书是从,惟领导命是听。有考试评比之忧,无进修科研之累。知识有余,才情不足;匠气有余,灵气不足,是为教书匠。有人坦言:“如果离开《教学参考书》,至少有80%的教师写不好教案,上不…  相似文献   

4.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合作者和参与者。”这一新课程理念已经确定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我们有些教师往往在课堂中对学生的关注不够.只按照预先设定的教案施教,“心中有案,行中无人”,导致课堂缺乏生命力。  相似文献   

5.
顶级智慧     
《初中生》2014,(31)
正问:什么是顶级智慧?答:看过《英雄》吗?讲到剑术的三重境界。第一重:手中有剑,心中无剑。第二重:手中有剑,心中有剑。第三重:手中无剑,心中无剑。问:嗯?答:智慧也是如此。第一重,有知识经验,但缺乏智慧。第二重,有丰富的知识与经验,有  相似文献   

6.
让教师成为课堂的有效管理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们从金庸先生的武侠世界里,归纳出剑客练剑的三重境界:第一重为手中有剑,心中亦有剑;第二重为手中无剑,心中有剑;第三重为手中无剑,  相似文献   

7.
课堂教学中素质教育运行机制的四个环节分别是:一、课堂教学要具有全方位的教案;二、焊死新旧结合点是课堂教学的重要一环;三、生命交互影响是课堂教学中素质教育的关键;四、审美教学是课堂教学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8.
许德美 《成才之路》2014,(33):27-28
正几年前,我参加了一次语文研究课活动,认真地进行了选课、备课,然后集思广益进行修改,并抓紧时间记熟了教案。但在上课时,虽然课堂环节顺利实施,课堂却始终平平淡淡,学生的思维不够活跃,未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课后,一位听课教师问我:"你上课的时候脑子里想着什么?""想每一步教案的实施啊!""那你的眼中有学生吗?"我愕然。是啊,我一心想着教案的实施,一味地按之前的预设走,过分拘泥于教案,完全忽视了眼前这一群鲜活的学生的表现,他们的学习热  相似文献   

9.
人生有三重境界,这三重境界可以用一段充满禅机的话来说明: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相似文献   

10.
<正>学生不仅是学习的主体,是课程目标实施的对象,而且是我们教学的资源,课堂教学的共同创造者。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应该以学生的学习为出发点和归宿。但是在目前的课堂教学中,许多教师很少利用课堂中来自学生的资源,往往按预先的"教案"施教,"心中有案,行中无人",导致课堂教学缺失生命力。那么,教师应该如何挖掘和利用学生资源,让课堂实施执行教案走向动态生成呢?  相似文献   

11.
<正>的三个阶段既是教案的"三重境界",也反映了教师专业成长的"三重境界"。第一重境界是"以纲为纲,以本为本"。初为人师,一切都是新的。虽然当了十多年的学生,对学校的一切并不陌生,但由学习课本到讲授课本有很大的差别。这一时期,任何的小心谨慎和严格要求都是必需的。为了不致出错,课本、教参、考纲都成了教师的法宝。书上是这样说的,考纲上是这样要求的,真题是这样考的,成了教师常挂在嘴边的话。教案要写得  相似文献   

12.
备课写教案是教师的主要工作任务,是课堂教学的基础,教师上课要遵循备课所写出的教案。这个备课的教案用新理念产生的新名词说就是预设。但这种预设是否就一层不变照本宣科呢?我想,这关系到心中是否有学生。如果心中有学生,它就不是定稿的“剧本”,只是上课的遵循、依据、导向;如果心中没有学生,那它就成了教师上课的台词了。  相似文献   

13.
兰晶 《江苏教育》2023,(6):73-75
<正>备课与上课是一名教师教学生涯中不可避免的两件事。成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已有六年,“备课”给我留下了太多难忘的记忆。不堪回首:照搬优质教案,走流程从2016年8月正式入职起,约有两年时间,我的备课方式基本是“二看二熟悉”:看课文,看教参;熟悉年级组其他教师分享的优质教案,熟悉和教案配套的课件。难道不会“二备”吗?会,比如改改教案中的错别字,增删内容使课件与教案无缝衔接。其实这是“伪二备”,因为我看每一篇优质教案都是极好的:教学思路清晰,环节设计流畅,学习活动有趣,评价语言丰富。  相似文献   

14.
人生三境界     
池莉 《教师》2011,(1):124-124
人生有三重境界。这三重境界可以用一段充满禅机的语言来说明,这段语言便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相似文献   

15.
为什么要创业?这可归结为三重境界:第一重境界是为了生存,赚钱是为了养家糊口;第二重境界是为赚钱,获取利润是为了增加自己的财富;第三重境界是为自我实现,获取利润是为了实现自身更多的社会价值。很多毕业生在最初创业时,往往都有这样一个想法,  相似文献   

16.
清末王国维曾有做大学问、大事业的“三境界”说,我以为当老师的也有三种境界。一、职业境界所谓职业,就是谋生饭碗,赚钱手段。你雇我,我干事;你给我多少钱,我做多少事。一本教案守五年十年不变,一套教法历百课千课常新。重知识,轻能力;重学习结果,轻学习过程。只求课堂有序,只要学生听话;唯参考书是从,唯领导命是听。有考试评比之忧,无进修科研之累。墨守成规,熟炼、顺当;不思进取,封闭、呆板。匠气有余,而灵气不足,是为教师匠也。教师如果离开《教学参考书》便写不好教案、上不好课;离开《课堂同步练习》便出不好练习…  相似文献   

17.
没有研究过佛学,但参禅的三重境界却让我在很多方面茅塞顿开。第一重,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第二重,看山不是那山,看水不是那水;第三重,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最初对这句话的理解源自年少时观赏风景的体验:初看山水,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山就是山,水就是水;走入山水,因为一丝清凉抑或感动,  相似文献   

18.
刘琳 《四川教育》2013,(4):33-34
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老师论语文课的境界时,提出“人课合一”是语文课的最高境界,他说:“一堂好的语文课,存在三种境界——人在课中、课在人中,这是第一重佳境;人如其课、课如其人,这是第二重佳境;人即是课、课即是人,这是第三重佳境。境界越高,课的痕迹越淡,终至无痕。因此,课的最高境界乃是无课。”  相似文献   

19.
人生有三重境界,一是功能境界,即满足人的暖饱休眠:二是精神境界,满足人暖饱之上的艺术、情思的要求;三是宗教境界,只有极少数人才能窥见一二。对于景观建筑也有三重境界,而且宗教境界亦是最难以表述的一层,可遇而不可求。本文从造型、空间和总体布局入手,浅显的探讨了建筑中体现的宗教情怀。三者相辅相成,难以分割,分而述之,难免顾此失彼。不过作为一次尝试性的初探,我希望把设计与文脉相结合,保留和延续中国的文化底蕴。  相似文献   

20.
初撰写教案的年轻教师,往往心中没谱,不知自己即将定稿的教案是否“过得去”,去请教别人么,有时又有诸多不便,这就需要一种自省力。在此提出“小学语文教案撰写十自问”与诸君商榷。一问:大致符合该文体的“教法”了没有?二问:符合大纲“教学总要求”了没有?三问:找准了该课文的“重难点”没有?四问:突出该年段“训练重点”了没有?五问:穿插了灵活而求实效的“读”没有?六问:注意“听、说、读、写”等能力培养没有?七问:贯彻了“精讲”、“巧练”原则了没有?八问:注重“教法”与“学法”了没有?九问:寓“思想教育”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