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本文主要对"不X不Y"和"没X没Y"格式的句法功能进行比较分析."不X不Y"和"没X没Y"在句中都可以作主语、谓语、定语、状语和补语等句法成分.但是两者又有一些差异:"不X不Y"格式在句中主要作谓语和补语,其次是作定语和状语,作主语的情况很少.  相似文献   

2.
广义“同形典故词语”指典形相同词语的集合,主要包括同形同源同义、同形同源异义、同形异源同义和同形异源异义四类。学界有关这类词语的研究多从典源和典义两个角度出发分析其源、义之异同,而对典源、典形、典义三者之间动态对应关系及词语同形机制等研究较为薄弱。以古代墓志同形涉典词语和典故词为对象,探析其典源、典义错位对应现象背后的机制和动因,从而弥补汉语同形典故词语本体研究之不足,旨在为汉语词汇史研究提供理论借鉴和材料实例,亦为辞书修订与编纂、碑刻文献校释等实际应用提供实证依据。  相似文献   

3.
本文所说的雅致类形容词是指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中级教学中出现的一些双音节形容词。这类词语存在教师解释难、学生理解难的问题。为此,笔者以雅致、高雅、优雅、高洁、清高五个词为例,尝试从语义、句法、教学策略等方面探索如何更加科学合理地在汉语课堂上解释这类形容词。  相似文献   

4.
程度副词"太"的否定格式在现代汉语中的使用频率非常高.主要有"太不VP"和"不太VP".它们的句法结构看似简单,实则非常复杂.学者们对"不太VP"的句法结构的看法存在差异.通过其句法结构的比较分析,揭示其内部存在的不对称现象.  相似文献   

5.
专书词汇研究是汉语历史词汇学和大型历时辞书编纂的基础。挑选一部专书为样本,对其词汇进行穷尽性的共时调查与研究则是诸如《汉语大词典》等大型辞书收词释义的重点。《北梦琐言》是唐五代一部内容丰富、词汇多样的笔记小说集,其中不少词语为《汉语大词典》漏收,为增强《汉语大词典》的权威性,也为使用该词典辅助阅读的读者更好地理解古文意义,《汉语大词典》理应补充这些漏收的词语。同时,《汉语大词典》还存在一些释义不全不确和例证选择失当的问题,也有修订完善的必要。  相似文献   

6.
汉语关联词语是连句成篇的重要语法手段,如何正确使用关联词语是外国学生学习汉语的难点之一。文章通过具体的语料,归纳出关联词语错用、错位、多余、缺少四种中级阶段越南留学生关联词语错用的偏误现象,并从母语干扰、学习策略使用过度、教材编写失误、教师教学失误等四个方面探讨了产生偏误的原因。最后,对对外汉语关联词语教学和研究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汉语南方方言在表达性别标记时,无论用词、语序,还是语法性质上都有很大差异,而北方方言在一定程度上有很大相似性。本文主要以河东方言作为参考点对南北方言词语中的性别标记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8.
当代汉语新词语的音节形式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新华新词语词典》的 2 2 0 0个词语统计后 ,发现有 4 3.5 %的多音节词语 ,这个比例 ,破坏了双音节占绝对优势的汉语词语音节形式 ,明显预示着多音节词语增加的趋势。通过对产生的原因及汉语词语音节形式是否会多音化的具体分析 ,证明多音词的增多并不会对双音词为主的汉语词语格局产生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打”在中古汉语乃至现代汉语中使用灵活,词义众多.六盘水方言中有90多条独具方言特色的“打”字词语,参照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普通话,对六盘水方言“打”字词语的构词方式、表义特点等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敦煌愿文是指敦煌遗书中保存下来的用于表达祈福禳灾及兼表颂赞的各种文章,其中保留了丰富的原始语言材料,有许多反映当时口语或俗语的词语,具有较高的汉语词汇史研究价值。本文选取13个词语略加考释,可补《汉语大词典》在收词、释义以及始见书证等方面的不足。  相似文献   

11.
外来词,又称之为"借词"或"外来语",是一种语言从其他语言中吸收的词语。外来词是语言接触的一种结果,然而语言接触又以文化交流、文化接触为前提,为共生物。外来词是在各种语言中都普遍存在的词汇成分。外来词对于汉语汉字的影响是极大的,极大地丰富了现代汉语词汇;促进汉语词语的多音节化;增加了新的语素从而推动汉语成分的语义上的发展;增强了词语结构的能产性以及词语理据的复杂性;不仅增加了汉语词内部结构的复杂性,同时增强了汉语词语结构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12.
"X不X"正反问构式不是世界语言普遍使用的疑问结构类型,只有汉语及受汉语影响的部分亲邻语言才有,"X不X"正反问构式是一种源自汉语的独特句法结构。通过少数民族语言的跨语言比较,探询汉语"X不X"正反问句与周边语言接触的轨迹、影响,揭示汉语"X不X"正反问句的类型学特征。汉语"X不X"正反问构式在世界语言疑问句的大框架中应有一定的地位。  相似文献   

13.
随着语言文化的发展 ,中文与英文中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一些新词汇 ,其中包括外来词汇。英语借用汉语词语数量不多 ,大部分以英语形式通过音译或意译进行词化 ,而内容上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主。同时 ,英语作为世界流行语言对汉语也有着较大的影响。在借用过程中 ,影响汉语语义的因素有很多 ,其中主要有英汉词义不完全对应和英语词义变化  相似文献   

14.
不"和"无",是汉语中词性不同但使用时又有相同点的两个实词。拟从根源上对其进行探究,以便更充分地认识它们,更准确地使用它们。  相似文献   

15.
以否定副词和动量词组成的"不数合"、"不数里"等句式,在《三国演义》中经常用在前后具有连续性或关联性的两个行为动作之间,充当主句的时间状语,具有体词谓语性质。"不数合"或"不数里"等结构的肯定式"V数合"或"V数里"补出了在否定式中没有出现的行为动词。否定式"V不数合"或"V不数里"的补语部分,有时出现趋向动词而成为"V不到数合"或"V不到数里"。"V不到数里"省略动词后的结构"不到数里",如"不到三里"和《战国策》中的"未至百里"结构相比,两者在表达时间的方式上存在很大的差别。"未至百里"这类结构被认为是时间短语叠合式"未VP之前"的源头之一,同样蕴含时间义的"不到三里"句式的产生则是汉语发展过程中,为适应情境表达的需要而不断丰富同义句式的一种结果。  相似文献   

16.
格式塔心理学自从诞生后就在很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在认知语言学、翻译学等领域的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也逐步得到显现。典故性成语隐喻性强,可用格式塔意象的形式表现出来。本文在格式塔心理学的视野下,运用格式塔理论的三大重要原则对汉语典故性成语翻译的隐喻性建构进行了探究,试图为汉语典故性成语的翻译提供全新的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17.
英语词语的文化内涵及其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文化内涵的差异,英语词语在翻译成汉语的过程中存在着很多有趣现象。研究这些现象,会促使我们进一步做好英汉词语的翻译。  相似文献   

18.
祁县方言中有不少意义特别的实词与虚词,它们的存在对于研究祁县方言中的特征词以及句式、语法都有很重要的作用.结合现代汉语中的一些理论着重分析祁县方言中几个常用的有特点的词语,揭示这些词语的意义以及语法作用.  相似文献   

19.
《汉语大词典》是一部比较权威的汉语词典。尽管如此,仍有部分释义存在不准确之处。对列举出的几条古代刑罚词语,利用文献史料,对词条释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补正,以使其更为准确严密。  相似文献   

20.
英语和汉语分别属于两个不同的语系,各有自己语言的特点,词语存在不同的对应关系。本文从语言学角度对英汉词语对应关系进行研究分析,探讨英汉词汇互译的情况,以期为句子、语篇翻译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