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试图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待社会课程的发展。章从社会化的定义入手,阐述社会课程与人的社会化的关系,揭示出现在社会课本所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提出自己几点粗浅的建议,以供社会课程的研制参考。  相似文献   

2.
基于社会化网络社区的开放课程已经逐渐改变了人们的学习环境和学习习惯,成为信息社会获得知识的重要渠道。本文对社会化网络社区、开放课程进行了概念的解析,就如何基于社会化网络社区进行开放课程建设提出了建立以开放课程和视频课例为基础的“资源中心”,初步构建以开放课程与视频课例为核心的资源中心的建设模式和中小学教师基于开放课程与视频课例的社会化学习模式,同时就如何利用社会化网络社区进行社会化学习和培训等方面提供了可行性实践案例。  相似文献   

3.
社区教育是向全社区开放,鼓励全社区参与,以实现“教育社会化,社会教育化”为理念的教育。社区教育课程是实现社区教育目标的重要手段,是社区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的核心问题。本文从社区教育课程设置原则、社区教育课程的目标和作用以及社区教育课程模式等方面入手,对社区教育课程设置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4.
校本课程开发的文化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课程是一种观念形态的化,校本课程开发是社会化由一元到多元推动的结果,它适应青少年多元价值追求和个性发展的需要,是社会化变迁在学校课程领域的反映。从本质上讲校本课程开发是一种化开发,它对校园化、社区化乃至区域现代化都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考试周刊》2019,(97):1-2
各民族传统文化传承类课程的开发过程中,课程的社会化价值取向,实际上是课程开发过程所涉课程基础理论中最重要的基石。从社会学角度考察,开发少数民族优秀文化遗产资源成为课程,课程的社会化价值取向应具有统一性特征。以中华民族多元一体、五个认同、四个自信为核心的课程社会化价值取向,符合国家与民族的根本利益。  相似文献   

6.
《考试周刊》2019,(96):11-12
课程的定义制约着课程编制的全过程。根据现代社会学考察课程的侧重点,从分析课程的社会价值入手,以定义民族文化传承类的课程。定义"社会化课程"和"课程社会化",为传承民族文化类课程的开发与编制打下基础。以课程的社会价值取向为基点,将"课程内容即学习活动"和"课程内容即学习经验"这两种取向相互融合来进行课程设计。  相似文献   

7.
学生管理制度也是一门课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把学生管理制度和课程联系起来,主要缘自对课程本质的理解和对管理制度功能的理解。虽然,目前对课程概念的理解还是一个开放、动态的发展过程,但从本质上说,课程是一个让学生学习什么的问题,或者说是一个知识论的问题。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学生管理制度也应该成为一门课程,因为制度也在隐性地对学生进行着教育。制度是隐性课程在人们的概念中,制度往往是约束人、控制人的工具或手段。其实,制度也是“人类相互交往的规则”①,因而也具有教育功能,并对人的社会化过程具有促进作用。在学校教育中,一个好的学生管理制度,可以帮助学生…  相似文献   

8.
姚国辉  张莉 《早期教育》2006,(11):11-13
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的《学前教育课程》在其总序中指出:“为早期儿童提供教育的看法.世界各国的学们会由于社会化、学术视角等方面的不同而存在差异.这些差异可以让研究学前教育的人们去比较,去思考,去对话.去回应;可以让他们更全面、更深刻、更辩证、更理性地去理解学前教育的意义。”钟启泉教授在其所编的《现代课程论》中也指出:现代课程发展的方向是统整与开放、  相似文献   

9.
隐性课程是课程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但由于种种原因,成人教育中的隐性课程问题一直为人们所忽视。鉴于此,本文试就成人教育隐性课程的研究意义及开发实施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课程改革的历史使命在于培养与造就未来社会的创造与开拓。但作为化传承工具的传统课程,却行使着维持社会化他律性的功能,从而导致课程化主体性的缺失和教育的非人化。因此,展开对课程与化的自我批判与反思,进行课程化的重建就成为深化课程改革的必然。只有树立现代课  相似文献   

11.
本从化特征与课程内容、化交流与课程变迁、化变革与课程发展三个方面,论述了化与课程之间的紧密联系,并在此基础上阐明了课程是社会化的价值选择。  相似文献   

12.
在深化和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中,课程问题引起人们极大的关注,旧课程的弊端更为突出,要求改革旧课程的呼声越来越高。在此背景下,国家教育部正式启动了基础教育的第二轮课程改革。课程的体系结构,是涉及课程领域各方面的关键,是这次课程改革的最实质的部分。课程结构问题突出地表现为三个问题:1.综合课程的问题综合课程的目标在于学生知情意行的全面发展,在内容上重视学科的综合,打破原有的学科体系和学科界限。它既有利于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发展,又有利于减少课程门类,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  相似文献   

13.
学科课程理论形态的确立——要素主义课程述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要素主义课程使学科课程思想从经验化转向了理论化,确立了学科课程的理论形态,它注重社会化的传递和理智的训练,主张高标准,严要求,它在课程理论的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4.
工科课程结构模块的研究王沛民一、引言习惯上人们把工科课程区分为理论环节和实践环节两大部分,分别选择相应的科目和活动,再配置在统一的计划中。这个两分法至少有以下问题:(1)切断了统一的知识、技能、品性目标的内在联系。由于学科课程重于知,活动课程重于行,...  相似文献   

15.
世纪之交,在经济全球化、信息社会化的喧嚣之外,另一种景象也扑面而来,那就是:全球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浪潮汹涌澎湃,涤荡着地球村的角角落落。我国基础教育领域也正在经历着一场史无前例的整体性课程改革,这次改革无论从深度还是广度上都超过了前几次改革,人们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关注课程改革的进展。我国当前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有着特定的时代精神背景和社会经济文化背景,只有认清其背景,才能认识其意义,明确其方向。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时代精神背景在世纪之交,教育界掀起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大讨论,这种融合是…  相似文献   

16.
学生的德、智、体美等各项素质的培养和发展,都要落实在课程上,课程建设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出来。可以说,课程改革成为当前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课程问题是学校教育的关键。课程理论是人们关于课程问题的基本观点、思想。历史上,课程论类型多样,各种认识纷繁复杂,且局限性非常明显。各类课程论都与社会、人和知识三个方面有密切联系。而且,有什么样的课程理论,就会有什么样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及课程评价等。本文基于对各类课程论所进行地科学的梳理和反思,提出了课程论的纵横整合模式。  相似文献   

17.
唐盛昌 《宁夏教育》2006,(10):39-39,41
1.校本课程的开发应妥善处理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关系,对国家和地方课程在许可权范围内进行补充、发展、提升。国家课程是从宏观层面上把握学生在发展过程中应具有的知识、技能、态度与方法;地方课程考虑到地区的差异,从中观层面对学生发展提出要求,两者更多地关注学生社会化进程。  相似文献   

18.
浅谈后现代主义思潮对我国教育改革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世纪之交,我国基础教育体系面临着一次史无前例的变革,强调三级课程体系,开发综合性课程和社会实践课程,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那么这些深刻变革的理论基础是什么?我认为是后现代理论思潮。一、后现代社会的特征及其对教育的影响后现代主义社会是一个以信息技术、知识经济和学习社会化等为特征的社会。电脑科学技术、多媒体技术及互联网络的飞速发展使人们进入了“信息时代”。以智力资源的占有、配置并以科学技术为主的知识生产、分配和使用(消费)为重要特征的经济时代已经到来,知识已作为资源和经济。人们面对几乎无限的信息,…  相似文献   

19.
研究型课程开发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型课程是上海市中小学第二期课程改革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在全国中小学课程改革中,它以“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形式出现在新的课程体系中,虽然两者在课程形态上有所不同,但就其课程的具体实施来说,都面临着一些共同性的困难,其中,课程的开发是一个有待人们深入探讨与研究的共同问题。本文试从研究型课程的特点入手,寻找较为合理的开发方式,并对研究性课程开发中的各种要素进行分析,为学校有效地开发研究性课程提供借鉴。   一、关于研究型课程开发范式的选择   课程的开发模式主要有:目标模式和过程模式。泰勒的“目标模式”…  相似文献   

20.
地方院校大学生社会实践课程具有实践性、开放性、区域性、能动性、多样性等特点,包含研究性实践课程、教化性实践课程和服务性实践课程三类。地方院校大学生社会实践课程在建设过程中.应以学习者为核心安排内容。应重视目标的完整性和课程的整体功能,着力于大学生的社会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