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新闻舆论监督和其他权力一样需要进行规范,对其进行有效的规范、制约和监督,否则,就会造成新闻舆论监督的“越位”,导致新闻对舆论监督自身监督的“缺位”,这种“越位”和“缺位”使得新闻舆论监督权力的绝对化,以至权力被滥用,滋生腐败。  相似文献   

2.
舆论监督是近年来众多学者经常探讨的话题,关于舆论监督,艾丰做得多,说得少。做的方面,家喻户晓“中国质量万里行”开创了90年代大规模强声势舆论监督的先河,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说的方面,他在担任全国政协委员后,曾两次上交提案,强调舆论监督,其主要观点见于其新著《一个中国人的世纪宏论》之中。笔者结合艾丰“做”和“说”两个方面,试对艾丰的舆论监督思想作些探析: 一、“舆论监督是一个法宝” 在《一个中国人的世纪宏论》之中,艾丰提出“舆论监督是一个法宝”,这是在总结我国新闻改革二十年的经验,并深刻领会…  相似文献   

3.
任兵 《新闻采编》2005,(4):18-19
“舆论监督、群众喉舌、政府镜鉴、改革尖兵”。这是朱镕基视察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时对舆论监督所做的定位,其中足见新闻媒体舆论监督责任的重大。  相似文献   

4.
喻华钢 《军事记者》2002,(12):32-34
舆论监督已成为新世纪社会的热门话题之一,人们对舆论监督的社会效应的期望值越来越高。发挥好舆论监督的作用,是时代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我们应该多角度探索舆论监督优化发展的可能性,从而引导我们少走误区,积极发挥舆论监督的优势。舆论监督的历史渊源和前景“舆论”,是指普通老百姓的议论。古代汉语中,我们不难找到“舆”的本意。“舆”,即“车”;“舆人”,即车夫、吏卒,引申为普通人。《左传·僖公二十八年》介绍晋文公“听舆人之谋”,设计取得胜利;“听舆人之诵”,增加了忧虑。《晋书·王沉传》:“自古圣贤,乐…  相似文献   

5.
影响舆论监督效果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从传播学的角度看,舆论监督效果的好坏取决于执行舆论监督的新闻工作者能否与受众相协调。达到这种协调,需要新闻工作者付出努力。舆论监督是实现党的监督、群众监督的有效途径,新闻工作者是党和人民群众的“代言人”,是舆论监督工作的具体执行者,真正的监督者是党和人民群众。新闻工作者要强化“代言人”意识,既是“把关人”,又是“代言人”。 舆论监督必须在内容上有所选择。解决舆论监督监督什么的问题,需要认真处理好上与下、一般与个别、现象与本质的关系。 要使舆论监督取得良好的效果,应当处理好人与事、情与理、主观与客观、及时与时机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对从事舆论监督工作的记来说,舆论监督作品是其思想境界、职业道德、采访作风、字功底、新闻素养以及党性原则、政策法律意识等方面的综合反映。舆论监督采访工作细致与否,舆论监督效果好坏,自身的新闻素质高低,最终都会通过记的作品体现出来。这即古人说的“以载道”,“如其人”。舆论监督作品是舆论监督记工作的最终和惟一展现,前期所有劳动都凝结作品中。因此,不能不重视和研究舆论监督作品的写作及其风问题。这一问题之所以重要,还在于舆论监督是一项非常严肃的工作。作品见之于报端,公之于世,就形成巨大的社会影响和力量,作为一柄“双刃剑”,一旦误伤别人,也就连累自己,会带来新闻官司等想象不到的后果,不可不慎重为之。  相似文献   

7.
2002年我国新闻媒体舆论监督回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保卫 《新闻界》2003,(1):23-26
党的十六大政治报告关于《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部分,在谈到“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时提出,要“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这是自党的十三大以来,连续第四次党代会的政治报告中提到“舆论监督”问题,可见“舆论监督”在党和政府工作中地位的重要性。近些年来,我国新闻媒体在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的过程中努力提高舆论监督的质量和水平,使舆论监督工作取得不断进展。2002年我国媒体的新闻舆论监督又度过了不平常的一年。从年初众媒体对起于2001年的足球黑哨事件当事人处理的追踪报道,到5、6月间一些媒体对山西河津市富源…  相似文献   

8.
曾几何时,山西长治日报社的舆论监督备受全国关注,成为我国新闻界舆论监督的“一道风景”,诸多新闻单位去考察学习,许多学者去探讨研究,被称为“长治日报现象”,这种现象的出现与原任长治市委书记的吕日周有着直接的联系,没有吕日周对舆论监督的重视也难有“长治日报现象”的出现。如今,吕日周同志已调离长治数年,长治日报社的舆论监督还能继续下去吗?本文所述的就是长治日报社坚持“瞭望哨”不撤,“啄木鸟”不走,紧紧抓住新任市委书记张兵生继续重视舆论监督的大好机遇,将舆论监督经常化、深入化、规范化,并为此采取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誓将舆论监督进行到底,,其做法具体、经验丰富、可资借鉴。  相似文献   

9.
江泽民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对我们进一步做好党报舆论监督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当前,能否做好舆论监督工作,能否真正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也是衡量我们对“三个代表”思想学习得如何、实践得如何的重要方面。党的机关报应该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积极探索新时期党报舆论监督的有效方式和方法,进一步增强党报的权威性、指导性、战斗性,为反腐倡廉、改进作风、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做出新的贡献。舆论监督是公众通过新闻媒体对社会生活施行的监督,是广泛的社会监督的一部分,体现了人民群众对国家和社会的管…  相似文献   

10.
韩宁 《记者摇篮》2004,(1):24-25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并指出:“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和方法之一。舆论监督是我国监督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各种形式的监督机制中,舆论监督具有有效、快捷的特点。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离不开舆论监督。近些年来,与一些重要新闻媒体舆论监督报道力度不断加大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一些地  相似文献   

11.
新闻舆论监督,就是传媒运用新闻报道的小形式,通过在新闻媒体上公开曝光的途径,对人们的不良言行进行监督。它是人民监督的一种媒体形式。舆论监督有其自身优势:辐射宽,影响大,干预强。“不怕你通报,就怕你见报”,就是人们对舆论监督作用的一种形容。所谓:“言及乘舆,则天子动容;事关廊庙,则宰相待罪”,就是舆论监督的力量。目前,对新闻传媒来说,舆论监督的现状如何?该采取什么对策加强舆论监督,提高舆论监督质量?的确是一个值得认真思考的课题。  相似文献   

12.
网络媒体的有效舆论监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舆论监督,亦称新闻舆论监督,是党和人民群众通过新闻舆论表达社会普遍性意见,并以此对各级党政机关的工作及其他工作人员、对社会事务实行监督。网络舆论监督即广大公众利用网络空间发表言论、表达意见、实现监督。网络传播的出现彻底地打破了“子弹论”、“皮下注射论”,网络媒体作为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出现的“第四媒体”已经发挥了不可小觑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何本昌 《新闻界》2001,(1):28-29
在开展新闻舆论监督中,不时碰到一种现象,即某些单位的个别人,一旦被媒体曝光了,受到批评,便一触即跳,或抓住批评报道中个别字句与新闻单位纠缠不休,或开口就以“名誉侵权”、“打官司”相威胁。每每如此,一些新闻单位的负责人和采编人员便大发感慨:“舆论监督何其难 !”“舆论监督的社会环境太差了 !”   毋庸置疑,舆论监督的顺利实施,以及舆论监督要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离不开良好的社会氛围。但是,良好的舆论监督环境是等不来的。面对舆论监督普遍难这一情势,我们新闻工作者应该以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为己任,依…  相似文献   

14.
舆论监督在新闻传播中的影响力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有人称其为“法宝”、“关键”。最近,中共中央颁发的《党内监督条例(试行)》特别单列一节“舆论监督”,突出党内外监督相结合。在党内法规这个层面上,专门就舆论监督作出规定,这在我党历史上还是第一次。同时,也表明中共中央对舆论监督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期待。  相似文献   

15.
曹登松 《现代传播》2001,(3):132-134
江泽民总书记多次对新闻工作发展讲话,倡导舆论监督。他在党的十四大、十五大报告中都强调要“重视传播媒介的舆论监督”,“把党内监督、法律监督、群众监督结合起来,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朱 基总理在1998年10月视察中央电视台时,与《焦点访谈》节目的记者、编辑座谈,并以“舆论监督,群众喉舌,政府镜鉴,改革尖兵”的题词,加以勉励。 无数实践告诉我们,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指导下的正确的舆论监督,是一项意义重大的得人心、稳人心、暖人心的工作。它不但不会扰乱社会安定,引发动乱;而且具有强大的凝聚力…  相似文献   

16.
找准切入点,敢于实施监督 舆论监督是党报权威地位的重要基础。如果一张地方党报对所在地区存在的社会问题不敢解剖、对不正之风不敢批判、对腐败行为不敢正视,就会逐步削弱甚至丧失对读者的影响力和吸引力。为此,《甘孜日报》从有利于维护党和政府的形象和威望、维护全州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维护广大各族群众的根本利益的大局出发,不断创新舆论监督方式和手段,不断拓展舆论监督视野,切实开辟了“康巴短议”、“曝光台”、“回音壁”等舆论监督栏目,以积极稳妥的姿态揭示矛盾、暴露问题,并有效地促进了问题的解决,做到了“鼓劲不泄气、帮忙不添乱、疏导不点火”。  相似文献   

17.
刘旭 《新闻界》2001,(5):56-56
新闻舆论监督难,地方党报开展新闻舆论监督更难。难就难在新闻舆论监督是一柄威力巨大的“双刃剑”,操作难度很大。那么,地方党报就放弃这一重要阵地?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江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把党内监督、法律监督、群众监督结合起来,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新闻舆论监督是新闻媒体的一项重要职能,是党和人民赋予我们新闻工作者的光荣使命。地方党报面向基层、贴近实际、接近群众,处在舆论监督的前沿阵地,更应该不辱使命,肩负起开展新闻舆论监督的重任,迎难而上,积极探索有效的运作方法,力求有所突破。把握时…  相似文献   

18.
最近,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工作的意见》,中宣部下发了《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工作的实施办法》。8月9日至8月16日,中宣部、中国记协在北京联合举办了一期“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专题研讨班”,中宣部副部长李东生、国家广电总局副局长胡占凡等领导和专家、学作了主题发言,来自中央新闻单位和全国各地媒体的82位同志就如何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报道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讨。大家形成的一个共识是:中央非常重视舆论监督。当前,对舆论监督不是简单的“收”还是“放”的问题,而是要研究如何进一步提高质量,把着力点放在改进上,在改进中更好地加强舆论监督,不断提高舆论监督的水平和效果,更加有力地维护社会稳定,推动民主建设和政治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而舆论监督在其中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但在采访中经常听基层干部讲“舆论监督增加了基层工作难度,给基层工作带来很多不便”,这种说法在基层还比较普遍。在他们看来,舆论监督激化了群众与基层干部的矛盾,容易引发事端,增加了社会不安定因素,认为舆论监督不是帮畦,而是“添乱”。这种认识显然是肤浅的,不正确的。“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要达到这个目标,舆论监督的作用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0.
在进行舆论监督时,我们要善于摸准“三点”选好题材,即选择那些能够体现事物发展规律和本质,带有普遍性、倾向性、苗头性的问题作为舆论监督的重点,特别是要将促进问题的解决、实现政府和群众上下“两头”满意作为舆论监督的出发点,将党委、政府正设法解决的问题、当前工作的着力点作为舆论监督的着力点,力求使舆论监督取得好的监督效果和社会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