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实际观察,建立振动的概念,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知道摩擦、弹拨、敲击、吹气等可以使物体振动而发出声音.  相似文献   

2.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实际观察,建立振动的概念,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2.知道摩擦、弹拨、敲击、吹气等可以使物体振动而发出声音。  相似文献   

3.
教材简析: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情况,我对本教材作了如下调整:在知识目标上,没有把课本中“我们能‘看见’声音吗?”这个问题单独提出来认识,而是把物体振动时发出的声音融入到学生的第二次实验中,通过让学生再次亲手实践,体验振动与声音产生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一、教学目标 1.把搜集到的资料整理出有用的成分。 2.以各种形式或方法归纳出天气变化与人类生活和生产之间的关系。 3.通过分析整理资料,意识到保护大气环境的重要性。 4.愿意把自己收集到的天气与人类关系的资料和图片与同学交流。  相似文献   

5.
通过情境的创设,学生的思考变得积极主动了,他们通过观察空气传声实验,联系生活实际,轻松地获得了声音能在空气中传播的知识。  相似文献   

6.
一、导入 师:前面我们认识了很多种力,你能向大家介绍一下吗? 生:我知道有扭力、弹力、压力、浮力。 生:我知道有重力、地球引力、磁力、风力。  相似文献   

7.
我在三(1)班上了一堂科学课,内容是《蚯蚓》,这一课是在学生寻找身边的动植物的基础上,选择一种小动物仔细观察,通过感官和借助工具观察蚯蚓,使学生体验到使用工具比单纯使用感官更有效。从观察蚯蚓的外部特征和运动方式到观察蚯蚓喜欢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通过提问、猜想、观察,整理观察到的信息、根据实验结果修正自己的猜想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体验探究学习的基本过程。  相似文献   

8.
本课是指导学生寻找声音,理解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认识物体传声这一现象。闫教师把本课教学的重点放在学生的探究上,她想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对身边一些熟悉的物体进行探究,从而知道声音可能通过气体、液体、固体传播。为了帮助  相似文献   

9.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引志学生利用这些网络资源进行探究学习。利用互联网资源进行探究教学,与传统教学效果相比有以下优点:  相似文献   

10.
一、感知各种声音 师:同学们,我们生活在一个声音的世界,现在请同学们闭上眼睛,仔细听一听,看你能听到什么? 生:我听到了学校放眼保健操的声音。  相似文献   

11.
能说出声音的大小、高低与物体的振动有什么关系。  相似文献   

12.
1.初步掌握观察、记录和用直尺测量降雨量的技能。2.通过推测哪种云预示着下雨,哪种云不会下雨,做及时防雨的活动,意识到科学可以改善我们的生活。3.理解区分晴天、多云和阴天的标准;知道哪种云预示着下雨,哪种云不会下雨。  相似文献   

13.
师:同学们好!今天有机会跟大家一起学习,老师感到非常高兴。相信同学们上课的表现,一定会让老师更加高兴的,你们说是吗?为了感谢同学们的支持,这节课老师带来了一份特殊的礼物送给大家。(出示课件,播放音乐《老鼠爱大米》)。  相似文献   

14.
15.
老师先让学生运用自己最熟悉的方法辨别物体的性质,回忆学过的知识,然后转入对液体更多的性质的探讨,从而达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并转入对“液体更多的性质”的探究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17.
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科学》教材在我市进行了将近一年的教学实践。有很多教师都有一个共同的认识,那就是新教材编写新颖灵活,版式设计精巧。但若想真正吃透教材,把握好教材,准确无误地完成教学总目标确实存在一定的难度。对教师的综合素质要求特别高,如果再利用传统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8.
一、问题导入,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你们都坐过汽车吗? 生:坐过。 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坐在行驶的汽车里观察车外的景物,曾经发现过什么现象呢? 生:我发现道路两旁的树都在往后退。  相似文献   

19.
20.
一、教学分析 《倾听声音》是《声音》单元的第一课时,主要任务是启发学生提出问题,帮助学生发现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本课设计了“寻找声音”和“观察物体发声时的现象”两个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