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创新管理体系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关键,其水平高低及成效好坏将直接决定教育质量的优劣。目前,高职教育管理体制还存在一些难以适应高职教育快速发展的问题,由此对创新高职教育管理体系提出了客观要求。通过开放办学、人本管理、内涵发展的理念创新,产权制度、运营制度、管理制度等制度创新,组织结构、中心工作、内部分工的组织创新,教育内容现代化、培养手段技能化、教学管理弹性化的方法创新,以及外在动力机制、内部发展环境、全面质量管理的环境创新,建立、创新和优化高职教育管理体系,强化、推进和实现高职教育的科学化、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2.
研究高等职业教育管理模式的创新,旨在提升高职教育管理质量,促进高职教育管理工作发展。创新高职教育管理模式,需要高职院校正确认识教育管理模式创新的必要性,深入剖析高职教育管理模式创新的阻碍问题,以问题为突破口,实施革新管理理念、完善管理结构、加强过程管理等策略,创新高职教育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3.
高职开展创新教育中存在以下四个问题:忽视构建高职创新教育体系,高职创新教育效果不显著;忽视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高职创新教育重点不突出;忽视针对创新人才培养的高职课堂改革,高职创新教育主渠道不主要;忽视对高职创新教育教学方法的开发,高职创新教育效率有待提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四点对策:充分考虑影响创新的各类因素,构建高职创新教育体系;强调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水平;加快高职课堂改革,提升课堂教学的创新性效果;改进传统的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方法的针对性和适应性。  相似文献   

4.
高职院校“分级递进式”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构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国家大背景下,高职院校如何系统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创新创业人才已成为当前高职院校教育改革的当务之急。基于国家对创新创业型人才的迫切需求,高职院校应优化整合教育资源,积极探索符合国情、行情和校情新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根据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和普遍存在的突出问题,构建"分级递进式"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主要包括通识教育体系、专业教育体系、实践教育体系和创业服务体系,并对该教育体系的实施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徐辉 《文教资料》2010,(12):230-231
当前国内对高职教育管理改革与创新的讨论和实践已全面开展,以期通过改革与创新,促进高职教育持续健康的发展。本文从创新意识的基本内涵出发,阐述了在新形势下,高职教育管理者应具备创新意识,包括市场化意识、品牌意识、服务意识和信息化意识等,以推动高职教育管理的改革与创新。  相似文献   

6.
创新创业教育是高职园艺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高职园艺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市场需求、专业自身发展和培养学生创业能力的需要。高职园艺学生创业教育存在一定的特殊性,通过构建和完善高职园艺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核心体系,旨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更新传统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7.
高职学院要在就业创业教育中进一步探索高职创新创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首先要全面更新高职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创新创业教育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内驱力,弘扬创新创业精神、营造创业文化氛围,宣传国家创业政策、提高学生创业意识;其次要完善高职创新创业教育机制:组建一支专门创业教育教师队伍,革新"理论+实践"教育理念方法,创业教育课程考核方式弹性管理,加强创业训练、推进实践环节;最后要形成高职创新创业教育合力: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和专业职业教育融会贯通,建立并努力开拓创新创业实训实践基地,利用社会经济资源实现对接,加强和创业成功人士联系。  相似文献   

8.
师乐  胡平 《职教通讯》2023,(5):65-71
“大思政”理念下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体系的构建,既是加快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战略需要,也是推进高职院校育人改革的基本需要,更是指导高职大学生就业的现实需要。通过厘清“大思政”与创新创业教育的内在耦合,剖析“大思政”与创新创业教育在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对象的统一性,构建“大思政”理念下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目标体系、课程内容体系和师资保障体系,以期实现高职院校创新创业课程的高质量创新发展,从而助推构建高职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9.
创新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是解决目前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和社会脱节问题的必然选择。本文分析了高职教育的特点,从而归纳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创新的基本理念,以期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提供一个理论思路。  相似文献   

10.
马田 《考试周刊》2013,(94):99-100
高职英语教学的创新教育是培养高职学生创新思维和提高高职学生英语职业能力的需要,代表高职英语教学的新的发展方向。本文针对高职英语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的难点与特点,探讨高职英语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创新创业教育已成为推进职业教育综合改革的突破口,是当前高职院校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和抓手,更是教育教学理念和范式的创新。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需要理性审视教育目的,明确教育对象,创新教育方法,构建具有创新特征和高职特色的教育环境和教育体系。基于计划行为理论(TPB)构建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3334"模式,把创新创业教育作为培养创新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抓手,以专业创新和创业教育为重点,以"创业带动学业,提升就业能力"为引领,实现"面向全体、结合专业、分类施教、强化实践"的创新创业教育。  相似文献   

12.
创新创业教育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然而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出现思政功能差、重视表面形式、教育理念滞后、教育方法单一、课程体系不科学和缺乏专业化师资队伍的问题.为增强创新创业教育的育人效能,国家应完善创新创业教育顶层设计,社会应营造重视高职创新创业教育的氛围,高职院校应转变办学理念、完善创新创业教育支撑载体.  相似文献   

13.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创新创业教育是以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为目的的一种新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活动.高职院校要科学有效地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就要结合高等职业教育的规律和特点,结合大学生的特点和实际,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明确目标、准确定位,开设针对性强、有高职特点的创新创业教育特色课程,建设有高职特色的教师队伍,构建创新创业的教育体系,探索出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方向与途径.  相似文献   

14.
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规律、党的教育方针及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经验是确立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创新原则的主要依据。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创新的原则主要有以人为本原则、实事求是原则和与时俱进原则。只有坚持以人为本,才能增强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创新的时代性和科学性;只有坚持实事求是,才能真正创新出体现高职特色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只有坚持与时俱进,才能真正推进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创新。  相似文献   

15.
"互联网+"视域下的创新创业教育给高职学生的创业活动带来了机遇,而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职思政课中,既是近年来政府所倡导的提升高职学生综合素质和就业率的既定导向与必然趋势,也是提升高职思政教育实效性的需要。"互联网+"视域下创新创业教育将给高职思政课带来教育观念、教学方式、教育内容的转变。而其融入路径主要包括:打造创新创业教育为导向的高职思政课模式、建立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政教育融合后的实践平台、为创新创业意识向实践成果的转化建构完整的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6.
教师队伍是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活动中最为活跃、最为积极的因素。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阐述了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面临的新任务,讨论了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情况,分析了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和成因,提出了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17.
高职院校创业教育是我国职业教育的重要发展趋向,也是优化职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渠道。因教育制度缺陷、保障体系缺乏和高职生自身观念、素质能力欠缺等制约因素,高职院校创业教育举步维艰。由此,就创新和创业相依相存的关系,采取制度创新、文化创新、理念创新和方法创新的有效策略,通过人才培养制度、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模式和人才培养方法创新来提高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成效。  相似文献   

18.
王卫东 《家教世界》2013,(10):274-275
高职院校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方兴未艾,开展高职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和高职学生自主创业工作,不仅是深化高职教育改革,提升高职教育服务社会能力的教育问题,转变经济生产方式、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科技成果转化的经济问题,更是保障和改善民生,发挥以创业带动就业倍增效应和建设创新型国家,提升民族创新力的战略问题,伊春职业学院以构建高职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为依托,开展了高职学生创新创业工作的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9.
徐莹 《职教通讯》2012,(26):28-29
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教育阶段是专门人才和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阶段,高职教育现代化的目的是实现人的现代化。通过对高职教育现代化和创新教育内涵的分析,提出创新教育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创新创业教育是高职园艺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高职园艺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市场需求、专业自身发展和培养学生创业能力的需要。高职园艺学生创业教育存在一定的特殊性,通过构建和完善高职园艺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核心体系,旨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更新传统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