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是实践着的社会存在物。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人的主体性不断得以显现,人由此逐渐确证自我的主体地位和价值。这个过程本质地体现为人的发展,发展是人存在的必然诉求。人的教育和人的发展是不可分割的两个问题,教育作为一种人的实践活动,必须指向人的主体价值的实现,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的教育",这是主体教育价值取向的根本体现。  相似文献   

2.
人性未善,待教而为善,这是董仲舒思考教化何以可能的逻辑起点。在他看来,"未善"的人性是个"质朴的东西",它包含着潜在的"善质"和"恶质"。教化在潜在的"善质"和"恶质"向现实之善恶的转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它一方面使潜在的善质转变为现实之善,另一方面抑制潜在的恶质转变为现实之恶。而这个"未善"的人性对应的是广大的"中民之性",教化好这一部分人,对于大一统王朝的长治久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主体间性德育是师生主体间在生活世界里为达到共同遵守道德规范和实施道德行为所展开的交互共在、协同互动的交往过程。道德教育源于生活,回归并融入生活世界的德育,它建构了主体间精神活动的过程,成为主体间性德育的基础;师生主体间在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认同的基础上,从而形成一种以"互交主体"为中心的师生主体间协同互助的融合,成为主体间性德育的本质所在。  相似文献   

4.
基于从事小学语文启蒙教育工作20年的深度实践,以“生命·实践”教育学、情感教育、具身教育为理论基础,形成“甜甜的教育”的教育风格,师生在教育旅程中共享“美好的体验”。语文启蒙教育以儿童在场为实践逻辑,指向资源开发的潜在性介入、指向课堂教学的情境性过程、指向学科教育的综合性育人,为儿童创造“潜在”“亲在”“共在”的美好教育。  相似文献   

5.
"天人合一"是一种人与自然万物和融的道德境界追求,"天人合一"的契合点一直被探寻。朱熹以"心之德、爱之理"释"仁",把标示情感之"仁"提升为道德本体,唯"仁"能承载沟通"天、人"的重任;以"仁者天地生物之心",扩展了"仁"的主体指向为人和天地,凸显"仁"是"天、人"的终极价值表现;以"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彰显求"仁"为贯通万物的过程,践"仁"为"天人合一"的实现路径。朱熹的"仁"成为"天人合一"价值意义上的最佳契合点。  相似文献   

6.
吴存明 《江苏教育》2022,(57):43-45
指向深度理解的小学数学“让学课堂”是基于“学习的本质是学习者的活动”这个核心理念,通过“入学”“探学”“联学”和“用学”这四个核心板块开展课堂教学,并聚焦敏锐的观察、主动的提问、严密的推理、自觉的关联、多元的表征与灵活的应用这六个理解性学习的目标,实现师生共同参与的课堂样态。  相似文献   

7.
“人”的发展和主体性在新课程的理念和实践的架构中均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和彰显,教师和学生都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与“主体间性”也是有着内在联系的。民主平等是实现师生主体间互动的前提和基础,合作互动是师生主体间互动交往的核心,相互理解是师生主体间互动交往的条件,对话是师生主体间互动交往的可行途径,共识与共享是师生主体间互动交往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主体间性教育对个人主体性教育的超越   总被引:61,自引:0,他引:61  
从个人主体性到主体间性是现代社会对人性发展的要求 ,也是主体性发展的必然。教育作为促进人的自我建构的实践活动 ,也必将实现主体间性教育对个人主体性教育的超越。主体间性教育在教育目的上表现为主体共同体主义 ;教育过程是师生间以教育资料为中介的交往活动 ;课程设置上呈现“人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经济体制是相对于主体的价值客体,它的创设内含着主体的价值意向、价值设定与价值目标,追求人发展的全面性是其最终的价值指向。本文旨在从个体价值的实现、个体的生存样式和主体性的实现与发展三个维度,对计划经济体制和市场经济体制之价值性进行比较,其目的在于透视经济体制在作为人的价值客体时,能从何种程度上促进主体价值性的实现和主体性的发展,从而把经济体制纳入到的人的价值生存空间中来。  相似文献   

10.
教育活动中,教师主体与学生主体之间是一对相互依存,统一于一体的关系。师生双主体论把培养和发挥师生主体作用看成教育的基本规律和根本目标,把教与学的对立关系转化为师生互动关系,实现教与学的有机统一。重视师与生主体共同发展是现代教育的观念,是教育规律的集中体现。促进师生双主体的共同发展,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建立起真正的、平等的“人”与“人”的关系,进一步增强发展学生主体地位的自觉性,重视教与学的可持续发展,积极推进“名学校、名校长、名教师”建设工程。  相似文献   

11.
"主体间性"这个哲学概念虽然是西方哲学话语,但是中国传统文化在关注人、关注人的生存意义的同时也对"主体间性"有着深入的探究。在儒家文化中,"主体间性"既存在于主体当下的纯然心性中,又将其同生生不息的天地大道相联系,并且在主体心性自觉和自觉行道的过程中得以彰显和实现。这些思想对于人的自我实现、人际间的和谐建设以及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而言都具有积极的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主体性和主体间性都是有关主体属性的哲学认识,由主体性向主体间性转变体现了教育主体观的深刻嬗变,推动着师生关系由对象化领域向交往领域挺进。其中,“类主体”思想奠定了新型教育主体观,“主体间交往”提供了师生沟通的实践机制,“我一你”世界勾勒出师生沟通的现代取向。为了突破对象化语境,迈入“我一你”世界的殿堂,教育主体需要彰显沟通德性、调整沟通姿态、拓展沟通疆域:共树“师道”和“学道”两种尊严,将工具沟通姿态升华为心灵沟通姿态,由片面的知识传授扩展为完整的“生活世界”。  相似文献   

13.
主体性是人的最本质属性。从学生的维度看,"主体性"体现在五个方面,即目的主体性、责任主体性、人格主体性、活动主体性、发展主体性。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实践性和主体意识是学生主体性英语教学的基本特征。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在学生观上做到心中有"人",在教师观上科学定位教师角色,在教学内容上以主体的需求为依据,在教学质量观上发挥教学评价的导向性和激励性功能,在教学价值观上,树立为"学"而"教",以"学"论"教"的思想,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是学生主体性英语教学的基石。  相似文献   

14.
"开大会、听报告"以及泛政治化、泛道德化和运动化的师德建设,脱离教师实际生活和真实教育场景,很难引起教师内心的共鸣。师德建设必须回到教师立场,回归教育本真。作为师德建设重要路径的师德培训,应当遵循教师职业发展与道德发展的规律,聚焦课程建设,整体架构,常态实施。师德培训课程必须着眼于教师的"关系圈",植根于开放的、真实的教育现场中,以问题为中心,以案例为载体,以价值澄清为指向,构建基于问题解决的互动式培训模式,凸显教师的"主体性",使师德培训从"模化"走向"鲜活",从"培训"走向"研修",从"外加"走向"内生"。坚持从"人"出发,从"人"的现实关系和发展需求出发。师德培训课程实施,将推动师德建设从"理想"回归"现实",进而推动师德从"现实"再向"理想"进发。  相似文献   

15.
写作心理学认为,写作水平的提高很大程度上有赖于主体的自我积淀和自我完善,写作主体的情感体验和自主表达贯穿始终。显然,作为一种精神活动,写作是学生内在精神和独特个性的自主表达,作文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关于培养和发展学生主体性的主体性作文教学也就应运而生。随着作文教学的主体从“学生单主体”发展到“师生双主体”又转换到“师生交互主体”,主体性作文教学从学生主体性逐步完善到主体间性。主体间性视域中的作文教学是教师引导学生自主作文,即作文教学活动的落脚点是学生,教师是以学生为主的作文教学实施过程的引导力量。教师通过定标、点拨、示范等引导学生自主拟题、自由表达、自我修改,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主体能力和主体人格。[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人的形象假设是教育思想产生和发展的前提和思想根源,人们从事教育活动就是以"人的形象"作为前提的。教育哲学是教育思想的前提反思,它对"抽象的人"中的"君子"、"宗教人"、"自然人"、"工具人"、"理性人"、"文化人"等不同表现形态的"抽象的人"形象进行了批判,其研究路向也转化到"具体个人",具体表现为教育研究和实践转向生命的主体的人,使教育活动指向个人生活世界,使教育本质的认识走向主体间指导学习,促进个体知识建构。  相似文献   

17.
师生交流是新课程改革的中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交流、共同发展","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交流方式的变革。"强调在人的交往中学习,强调在教学活动中让课堂真正地"动"起来,这个"动"不是教师或学生单方面的"动",而是一种"交流"...  相似文献   

18.
"揍性"是京津冀一带的方言词,"揍"只是个表音字,本字应该是"做",这个词也就是"做性"。"做性"犹言"做派"、"做作"。  相似文献   

19.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被视为不断生成与建构的“文本”,而不是封闭的、稳定的、从外部即可加以研究的意义系统.师生关系不是主客二分的关系,是“我—你”的生活关系,是主体间性的关系.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既是人的生存方式也是教育方式的根本变革.在师生主体间性范式下,师生在交互的基础上双向理解,教育的意义是通过师生主体间性交往而得以建立,教育关注的是师生教学生活本身,是师生个体生命的成长.  相似文献   

20.
课堂教学是一种师生共同参与的活动过程,每一个学生都是课堂上主动求知、探索的主体;而教师是这个活动过程的设计者、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是为学生服务的。在教学过程中,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提高课堂45分钟效率,我的体会是——精心的进行合理、有效的教学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