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部编版新教材核心价值观体系的建立是遵循个体与自我、个体与自然、个体与社会这一主线的。新编语文教材注重传统文化的渗透,尤其是在文言文的选择上,契合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一标准,遵循中国传统人才培养的基本理念。  相似文献   

2.
儒家的思想流传至今,其中的精髓值得我们进一步学习和运用。例如,儒家经典《大学》里有句名言:“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大意是说:古代那些要使美德彰明于天下的人,  相似文献   

3.
修身,一是修德,二是修智,德艺双馨,便是修身理想的结果。修德是修身的首要任务。孔子把恭、宽、信、敏、惠五德作为读书人追求的标准,孟子则以人人皆可为尧舜来激励读书人修德。爱岗敬业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教师的事业成就和价值实现,不仅依靠知识水平和教育才能,更重要的是取决于教师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忠诚。很难想象一个见异思迁、心猿意马,不热爱教育工作的教师能倾尽全力  相似文献   

4.
苏晓丽 《文教资料》2006,(30):172-173
本文对儒家的修身理论进行深入思考,认为它蕴含两重目的。一是向上、向内寻求道德终极价值和信仰。二是向外、向人世谋求道德秩序或说是治国平天下。由其向上向内的寻求,获得德性的根据,也就获得“穷则独善其身”的内心安宁与幸福,同时,也就获得“达则兼济天下”、由内圣开出外王的资格与能力。所以,在这两重目的中,前者是更基本更重要的目的。但,这个目的往往只被视为手段,是为了达到外王的手段而已。这样的理解,削弱了儒家修身理论对今日社会道德生活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古人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是基础。那么,作为一名现代校长,又该如何养气修身呢?笔者认为,应该根治“六气”,涵养“六气”。  相似文献   

6.
本文分为倭仁的生平与著述、倭仁的中庸思想、倭仁的政教思想、结论等四个部分简单介绍了清代理学家倭仁其人,并较详细地论述了在《倭文端公遗书》中所表现的倭仁的伦理思想及其渊源。  相似文献   

7.
由洪晓 《成才之路》2010,(22):I0002-I0002
学校发展得好坏,关乎人才培养,关乎学生一生的发展。甚至关乎一个家庭的幸福,这些自不用多言。古人所谓“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正是把这种对知识、态度、观念方面的追求。放在了具体推进的事业之前。这一古道始终有其可鉴之处。作为校长.专事教育管理的人,更要在提升个人素质上下番工夫。  相似文献   

8.
王青松 《现代语文》2006,(12):37-37
儒家的核心观念是“仁”,仁的具体含义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9.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统儒家"修身"思想强调个人提升道德上的自我修养和人格上的自我完善,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旨不谋而合。借鉴儒家"修身"思想,有助于拓宽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途径,破解核心价值观建设面临的外部压力和内部困境。  相似文献   

10.
儒家“修身为本”思想的现代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儒家十分重视个人道德修养,把修身作为人从事其他活动的前提和基础,故“自天予以至庶人是皆以修身为本”。儒家“修身为本”的主要内容是“修己以敬”、“父子笃、兄弟睦、夫妇和,家之肥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即包含修炼自己、修炼家庭伦理关系、修炼与他人相处之道三个方面。儒家“修身为本”思想在现代社会仍然有其独特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在庄子看来,孔子注重修身,认为修身应修心(或修内),内心应无机巧,应忘却仁义礼智,让功名利禄及生死不入于心,做到“心斋”与“坐忘”,以虚静之心与道相合。孔子还认为修身应处理好心、物之关系,即修己而顺物;修己,进而化人;化人而达到治天下。且以修心为本,修心乃顺物、化人、治理天下之前提;修心之目的为处好己与物、天下之关系(或修外)。孔子还谈到修内与修外之关系,他以为应该以无心的态度中立于修内与修外之间,不偏重于任何一方。但庄子以为至人无须修心,则更无修心之目的。至人无心而任自然之性,逍遥于道德之乡。至人更无须修外。  相似文献   

12.
党政“一把手”要积极参加“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率先“严以修身”,进一步加强党性修养。应始终坚持“心中有党”:做到心中有党的理想信念、奋斗目标和党的事业;要自觉维护党中央的权威,政治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坚决贯彻落实“四个全面”。应始终坚持“心中有民”: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坚持执政为民,“要有担当”,正确处理权力与利益的关系。应始终坚持“心中有责”:坚持科学发展观,善于把握大局,坚持不断改善民生,重视社会文化事业的发展,努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应始终坚持“心中有戒”:严格遵守工作纪律,树立良好的工作作风;要模范遵守中央八项规定,始终保持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  相似文献   

13.
回溯我国古代博大精深的修身思想,重提修身为本,不仅是出于承继和弘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的需要,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有选择地借鉴与吸收我国传统修身思想的精髓,以符合新时代形势的道德观要求自己,不断完善自我,这是实现社会和谐以及个体真正幸福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以孔子思想为代表的儒家优秀传统思想与现代教育思想的融合,是提高学校德育成效的重要途径。要达到融合,除了通达古今之外还需在此基础上尽力寻找两者的相融点。文章立足于“修身”的具体内容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从知情意信行五个维度分别得出相应的现代德育启示,即以古释今、返回经典、启发自觉、探寻载体和知行统一,作为两者相融点的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5.
16.
简论儒家“修身”的目标和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说的核心是伦理学。其思想体系围绕“修身、养性、治国平天下”这个总纲.以“修身”为本.以“仁爱”为核心内容,积极主张人应当具备完美的人格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倡导人们在道德方面不断地自我完善,最终达到忘我境界,成为大公无私的完人,即孔子所谓的圣人、君子之类。本文作者从儒家“修身”学说的本体,认识、方法几大层面,概要而简明地论述了儒家“修身”伦理思想的基本观点和立论基础,并对其中涉及的某些基本范畴发表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7.
王金萍  马野 《文教资料》2012,(5):114-115
本文从德育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地位、道德践履、人格养成教育及德育教育模式四个方面阐述了高校德育工作者对孔子"修身"思想的借鉴。  相似文献   

18.
修身与求索     
《中文自修》2008,(7):115
这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人生一路,杀那芳华,或柳絮桃花,或浅草闲人,或红炉沽酒,或银树寒霜…… 生命之悟,或如禅者般灵感偶得,或如贤人般孜孜以求。所谓“道”,虽如镜花水用般不可捉摸,但人们不断追寻的脚步却是如此真实。  相似文献   

19.
一、修身修心 孟子把“修其身”看作是治天下的开始,在孟子看来,要解决任何问题,都从事物的内部寻求原因,内部原因解决了,其余问题便可迎刃而解。孟子所谓“修身”主要是指道德主体的修为,是提高和完善自我价值的一种个体的主观能动行为,这一行为包括修心、修行两个方面。先有“心”之所思,而后有具体之行为,故修身之要重在“修心”,修身又是齐家、治国的根本。  相似文献   

20.
高校大学生“文明修身”教育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当前青年大学生的社会公德、传统道德等基础明的整体水平不容乐观,提高青年大学生的基本明道德素质,是高校政治思想教育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高校根据时代的要求,结合自身的实际,通过树正面典型,抓反面曝光等一系列活动,全方位地培养大学生的集体主义思想,并对其进行行之有效的“明修身”教育,对培养新世纪需要的人才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