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一直伴随着黄振宇老师的教育人生。  相似文献   

2.
顾书明 《江苏教育》2022,(18):77-78
本真教育注重学校改革发展的整体科学规划,以理论为引领,致力于对学校教育本真的追寻,并在整体架构中逐步完善实践路径。本真教育凸显了文化特色,着力于师生发展,以适切的教育评价提升成效。  相似文献   

3.
课堂教学需要一些模式,但教学行为又有即时性,教学生成随时发生,教无定法才是现实。因此,语文课堂教学不能为模式所固化。在教学环节设计时,要追求简约;在教学过程中,要讲究扎实,强调细节,避免"花架子""面子工程"泛滥。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相似文献   

4.
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对当前中小学的教育教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无论是教师的教学理念还是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新课程改革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果。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各种教学流派或课堂模式应运而生,使得英语课堂教学一时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形势,教师在大流中忙得晕头转向,颇有云里雾里之朦胧感,学生配合着教师忙得不亦乐乎,而自身的成长和进步却微乎其微。我们的英语课堂到底是怎么了?英语教改之路到底又该怎么走?笔者认为,唯有扣住英语课堂教学的实质,追寻其本真之美,才能确保英语教改之路顺利前行!  相似文献   

5.
认识颜嘉逸老师已经有好多年了。初次认识她,是1999年的初秋,我接到祁连山最东段乌稍岭脚下的古浪县教育局的邀请,准备带几位兰州的老师去参加他们组织的教研活动。随后的一天下午,我为选拔去古浪县上课的老师,在城关区教研室教研员的陪同下走进了秦安路小学,听了一节六年级数学课"圆锥的体积",上课的就是年轻的女教师颜嘉逸。  相似文献   

6.
为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把美术课堂教学推向更高的境界,教师要用自己的教学艺术引导学生去解读美、发现美、感受美,构建灵动、简约、高效的美术课堂。提高美术素养,形成我们所追求的真正有实效的美术本真课堂。  相似文献   

7.
沦陷的童年     
《教师博览》2009,(10):34-34
一小学生做值H时,与一女同学发生纠纷,踢了女同学一脚,受到老师批评。这名小学生与老师顶撞,说女同学把水洒到了他身上,应该挨踢。老师很生气。放学回家的路上,另一小学生对这名小学生说:“你不该顶撞老师。老师就是领导,  相似文献   

8.
顾冬梅 《小学生》2010,(3):34-35
什么是本真的评价?许多先进的理论为我们的课堂评价语言设计提供了依据:多元智能理论,阐明了通过评价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途径;人本主义理论,提出了评价时应该做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9.
萧红的乡土小说十分尊重自己内心的本真感悟。她凭着对家园故土、东北黑土地文化及家乡“子民们”生存困境的本真描绘和在创造中自由自在的艺术追求,在众多乡土作家中独树一帜。可以说,故土情结玉成了萧红小说的成就,而她的成就又构建于她写家乡人的生存状态与生命挣扎。她自觉秉承鲁迅的现实主义创作风格,但与鲁迅又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10.
日前,胡锦涛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要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毋须质疑,育人是学校办学最根本的目标。多年来,汉川市实验小学积极践行汉川市教育局提出的小事德育工程等发展规划,始终坚持将育人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向世人传达着这样一个观念:德育,是学校各项工作的灵魂。要让德育工作充满魅力,就必须——  相似文献   

11.
杜叶华 《班主任》2007,(8):47-48
童年生活是否幸福会影响孩子的一生。本文作者非常无奈地发现,现在的孩子,缺少应有的幸福感。只是,面对孩子这一句"老师,你们的童年才真的幸福",我们该如何作答?究竟什么样的童年才是真的幸福?在现实面前,我们该如何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幸福观?欢迎广大读者来稿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  相似文献   

12.
任丽芳 《辅导员》2010,(24):26-27
当前很多语文教学流派在"语文"之前加前缀,提出各种语文教学的主张,体现了对语文本质的思考和独特表达。如果审视这些主张,会发现它们大多是对语文学科本身特性的描述,缺少了对语文教学的对象——学生(小学语文的教学对象则是儿童)的观照。21世纪是儿童的世纪,教育有必要发现儿童。  相似文献   

13.
以教材、高考化学试题、考试说明为依据,对一道化学高考试题进行多维度分析研究,回归本真思考,提倡本真教学。  相似文献   

14.
从五四起始的现代乡土童年书写,追怀作家童年时代的生命经验与人事见闻,对已逝的童年乐园的忆念多源于现实中成年人生的困境.从鲁迅童年的“百草园”到萧红童年的“后花园”的记忆书写中,寄寓了作家的生命理想,也蕴藏其“失乐园”的沉痛.萧红在表现的深广度上体现了与鲁迅相接的精神底蕴,不仅传递着“励己”及“立人”的渴望,而且对个体生存和整个人类命运之荒凉底色有着深邃的洞察.现代作家的乡土童年书写大多体现了对“失乐园”的清醒意识和力求振拔的内心挣扎.  相似文献   

15.
陈洁 《生活教育》2014,(7):85-88
本文基于寻觅“教育本真”的视角,运用行动记录的方式,再现并反思综合实践活动展开过程中的“意外”与“冲突”,重新回归并审视了在践行中教育者需要关注的核心要素——儿童立场,并力图做出客观细致的视点分析与评价,以指导其再行动。藉此开拓综合实践活动中儿童因素的研究视域,最终实现综合实践活动理论与实践研究的多元发展。  相似文献   

16.
闫涛 《新读写》2012,(5):12-13
有很多美好的往事值得回味。普通的向日葵见证了作者的童年时代,当时的生活尽管很清贫,可是清贫背后却隐藏着最真挚的情感。经过岁月沉淀下来的记忆,永远都是精华,本文中的向日葵便是回忆的一个情结所在。  相似文献   

17.
南京市赤壁路小学以"追寻童年精神"为价值追求,科研强校,特色兴校、文化立校,在"一主融三足"童心课程的基础上,以"国际理解教育"为课程开发新纬度,建构"追寻童年精神的国际理解教育"课程的途径与策略。  相似文献   

18.
幸福的童年     
韩灵画 《家庭教育》2011,(6):F0002-F0002
是放声歌唱的小鸟是园中红艳的花朵是河边垂柳的嫩芽是绚烂美丽的梦幻是人生值得口味的美酒是一首清闲的乐曲是父母掌心的亲亲宝贝是老师心中多彩的希望更是祖国未来的栋梁幸福的童年能为一生的幸福、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等待》这部小说被认为是美籍华人作家哈金最成功的作品之一。他在《等待》中表达了与存在主义哲学一致的主题与内容。本文尝试运用萨特和加缪的存在主义理论解读主人公孔林一等再等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孔林十八年的等待是荒诞的外部世界的产物,他的第一次的等待是活在自我欺骗当中。而孔林的第二次等待反映了他真正的存在和对本真的追求。通过把读者带到主人公孔林的内心世界,哈金鼓励他们反思自己的生存状况和寻找通向本真和幸福之路。  相似文献   

20.
王世凤  杨之 《湖南教育》2007,(11):12-13
在《教学与管理》杂志中,曾刊登过江苏刘正平老师的《缺失诚信的课堂》一文,里面记录了一位学生在一次公开课后的习作。笔者摘录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