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育家办学有三种时态:过去时,是后人对前辈教育家的办学热情、理想、精神、思路、胸怀等方面的高度概括;现在时,是对当下办学者精神与业绩的阶段性的肯定性评价;未来时,则是社会对学校发展方式的一种积极的期待与提倡。现在时和未来时的教育家办学也可以理解为像教育家那样办学,其内涵既可以无限铺展,也可以收缩为奉献精神这一内核。教育家办学是近几年提出的口号,但它作为一种现象已有了几千年历史,其丰富积淀为今天教育家办学提供了弥足珍贵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Wish后面的that从句是一种虚拟语气的结构,一般用以表达不能实现或没有把握实现的愿望。这种愿望是“不真实的”。that从句可以是和现在,也可以是和过去相反的情况。因此wish后面的that从句不用现在时或将来时。 1.与现在相反的事实用过去时表示与现在相反的事实。  相似文献   

3.
быть是个常用词,现结合中学课本将其主要意义和用法归纳如下:一、作助动词,其将来时人称形式与未完成体动词的不定式构成动词的复合将来时。如:Онабудетпомогатьтебе.Явсегдабудупомнитьсловаучителя.二、作独立动词,在句中作简单谓语,其基本意义有二:1.表示“在”意义时,现在时一般省略不用。如:Папасейчасвшколе.Гдеонибыливчера?否定“存在”时,现在时用нет,过去时用небыло,将来时用небудет,被否定的事物用第二格表示。如:Мат…  相似文献   

4.
<正>习近平总书记凝练的教育家精神以及对弘扬教育家精神的阐释,具有战略意义和深远影响。这既是一个操作性很强的实践问题,又是一个充满学理性的理论问题。只有探寻其科学性,并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才能实现弘扬教育家精神的根本目的,真正引领教师的深度发展,为建设教育强国提供人才支撑。一、教育家精神所蕴含的教育原理性探讨弘扬教育家精神,可以为教师队伍建设和教育改革发展提供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因而提供了基本保证。这可以称得上是具有“第一性原理”的重大命题。所谓“第一性原理”指的是一个理性系统构建中处于前提与基石的理论,它具有在先性。弘扬教育家精神正是具有这种重要的价值与功能,即为教育改革提供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对此,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视角进行讨论。其一,从教育家存在的意义看。教育家是一种极高的荣耀,但教育家不只是意味着自己。  相似文献   

5.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家精神的论述,高度凝练和概括了当代中国教育家和优秀教师所具有的精神风貌,既为教育实践者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他们的日常言行确立了准则,与此同时也启发了教育理论研究者对教育家精神的深入思考。从习近平总书记的论述出发,继续思考教育家精神这一问题,可以发现精神性是教育家的自性;教育家精神即人格化的教育精神。因受中国文化的熏陶,中国教育家具有独特的精神品质和追求,具体表现为至诚报国之情、弘道成人之志、必仁且智之心、为师为范之态,它们共同构成以“情志”和“心态”为核心成分的“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  相似文献   

6.
教育改革的成功需要教育家群体的大量涌现,需要教育家办学成为一种常态。良好制度环境是教育家办学局面形成的必要条件。建立现代学校制度,可以为教育家办学提供自主空间;完善学校内部民主管理机制,可以为教育家办学谋求专业底蕴;创新学校利益机制,可以为教育家办学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优化校长管理制度,有助于教育家型校长成才、成家有效激励机制的构建。  相似文献   

7.
办学办的是一种精神,一种文化,这种精神文化的特质就是学校的办学特色。几年来,结合学校自身发展,我们提出了“开展自主教育,铸造华一精神”的长远构想,并对其内涵、个性和内容加以诠释,将“自主教育”理念内化为教师的自觉行为,落实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一、构建“自主教育”办学特色的理性思考所谓自主教育,是一种通过教育教学过程、教与学问互动,发掘师生健康的主体意识,反思内求,培养独立精神和创造精神,使师生在各自的领域不断由“客我”向“主我”转化,以积极主动的姿态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负责、学会追求的一种素质教育模式。(一)实践基础’溯诸世界教育历史,成功的教育都十分重视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自主发展的积极性。孔子在自己的教学生涯中特别赞赏颜渊的自主发展,称道:“吾见其进也,未见其止也”;孟子则发展为自求自得的教学原则,认为:“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教育家陶行知不仅指出了新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培养‘自主’、‘自立’和‘自动’的共和国民”,而且提出重视培养学生自主发展的能力;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能够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古今中外的教育实践使我们坚定了走“自主教育”的办学之路。  相似文献   

8.
师范校训是一种赋予师范学校以生命、品格与范型并深刻体现其办学旨归、治学传统、文化底蕴、团体精神、社会责任和学校个性化特色的校园精神文化形态。作为一种文化符号,校训是学校文化传统的浓缩与办学理念的凝练与沉淀;作为一种精神追求,校训是学校办学理念与灵魂的具体化;作为一种办学目标,校训是师生共同愿景的精炼概括;作为一种“座右铭”,校训是师生共同的精神规范与价值取向。因此,了解师范校训,就可以触摸其核心的灵魂和特质;解读师范校训,就是打开师范学校办学理念与传统特色研究之门的钥匙。  相似文献   

9.
倡导和推动“教育家办学”,是时代发展的现实诉求,是适应教育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国家从遵循教育规律的角度出发,把教育还给真正懂教育、了解人的发展的专家。当前,我国推行“教育家办学”面临诸多现实困境,如身份定位的尴尬、“官本位”的制度障碍、办学理念与目标错位、缺少落到实处的制度保障等。化解当前“教育家办学”的困境,首先应积极倡导“教育家办学”的理念;办学者怀揣一颗教育家的心,从认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提高办学的专业水平出发,不断探索办学的新思维和新思路;国家层面制定相关教育政策,打破官本位的桎梏。  相似文献   

10.
对“教育家”,我们有一种挥之不去的情结。 2007年6月,中国长三角校长高峰论坛在古城南京举行,论坛的主题是:教育家办学。一年之后,中国长三角校长高峰论坛移师杭州,话题依然落在“教育家”身上:和谐社会建设与教育家办学。  相似文献   

11.
“走向‘教育家办学’的校长培训”是“十二五”校长培训的重要特质趋向。“教育家办学”既是“十二五”校长培训的重要的“标志性”表现,也是“十二五”校长培训的现实的“实质性”工作。教育改革发展的新背景:21世纪走向“素质教育”的中国新教育必须由“教育家办学”引领;校长角色修养的新需要:校长在今天教育发展中的使命与角色必需基于“教育家办学”;校长培训进步的新选择:校长专业化的高水平实现——“教育家办学”必是校长培训工作提升发展的趋势与追求。  相似文献   

12.
<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家精神的重要指示,全面阐释了教育家精神的时代要求与深刻内涵,为新时代教师队伍投身教育强国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课堂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主阵地,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渠道,也是教育家精神转化落地的关键场域。每一位教师都在自己的课堂“教书育人”“播种未来”,课堂孕育着一个又一个面向未来的教育家。从行动逻辑看,培养“从课堂里走出的教育家”是对以教育家精神涵养大国良师的实践要求。  相似文献   

13.
教育家精神能引领教师成长,为教师高质量发展赋能。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精神需要理论表明,人的卓越成长与自我价值实现是其高阶的精神需求。教师以教育家精神为指引,在职业生涯中不断成长提升,有助于实现自我价值,获得高阶精神需求的满足。教育家精神与教师成长的终极目标契合、价值取向一致,与其职业实践路径同向。教育家精神通过对教师的信念引领、道德磨砺、学识涵养以及仁爱唤醒,为教师成长与发展走向最佳境界领航。教育家精神引领教师成长的实现路径是:以教育家精神引领教师思政课程建设,拓宽教师信念格局;以教育家精神标定教师道德准线,提升师德“公信度”;以教育家精神升华教师教学诗意生命感,丰富教师育人智识;以教育家精神重构教师成长“微环境”,“爱”润教师成长。  相似文献   

14.
张嵘  孙方 《天津教育》2014,(15):36-37
请您谈一谈对“教育家”的认识。2003年教师节,温家宝总理在会见教师代表时提出:“要培养一支德才兼备的教师队伍,造就一批杰出的教育家。”在之后连续几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都谈到了“教育家办学”的问题,提出“要大张旗鼓地讲教育家,宣传教育家,中国得有成千上万的杰出的教育家来办学”。“教育家办学”已经成为关系国家教育发展的重大问题,上升为国家战略。  相似文献   

15.
我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认为 ,第一流的教育家必须具备以下两个条件之一 ,即“敢探未发明的新理”或“敢入未开化的边疆”① 。蔡元培作为近代中国文化的卓越先驱者 ,就具有“敢探未发明的新理”的精神。他任北京大学校长时提出的“兼容并包”的思想 ,不仅成为他主持北大教育工作的重要指导思想 ,同时也是他的办学原则。此思想提出后 ,一批具有新文化、新思想的代表人物进入北大 ,北大因此而成为中国思想活跃、学术兴盛的最高学府。因此 ,“兼容并包”思想在接纳新文化、反对封建文化方面起了积极作用。兼容并包的办学思想的产生并…  相似文献   

16.
大学校长具有构建办学理念的使命和义务。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和大学校长缺乏教育家精神两种交互因素共同导致了我国大学办学理念的缺失,而“合法性”机制能对此作出较为合理的解释。大学校长构建办学理念需要积累和调动教育家精神,主要包括使命感、价值领导力、谦卑等。  相似文献   

17.
быть的用法 :1 .表示“有” ,现在时为есть ,нет是其否定形式。如 :Уменяесть (нет)друг (друга) .(我有 (没有 )朋友。)过去时肯定形式有性、数的区别 ,要与主语保持性、数一致 ,否定形式为небыло。如 :Унегобыл (небыло)брат (брата) .(他曾经有 (没有 )兄弟。)将来时形式为будет ,небудет。如 :Унеёбудет (небудет) ручка ( ручки) .(她 (不 )会有一支钢笔。)2 .表示“在 ,出席” ,现在时形式есть通常省略。如 :Он (Егон…  相似文献   

18.
在日语中与「来た」对应的、表示"将来"的场合,我们自然会用「来る」来表示.如在「田中をんは来る」中,无论田中什么时候来,即便用「今来る」也不表示现在时,表示的依然是「すぐ来る」将来时.但如果就此说日语中的「来る」的「る」表示将来时的话,那么在「山が見える」中则一般表示现在时,而在「もぅすぐ山が見える」中,又变成了表示将来时.由此可以看出,我们是不能以「る」(包括其它活用动词)来区别日语的现在时和将来时,因为日语中没有如英语"过去一现在一将来"的表达形式,即日语中没有将来时.本文在这种情况下分析日语为何没有将来时.  相似文献   

19.
习近平总书记对教育家精神的高度凝练是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说中国化时代化的又一理论创新,是中华优秀传统教育思想的时代结晶,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在教育领域的最新赓续,既符合时代特征又具有中国特性。分析中国历史时期具有典型意义的几代教育家,其精神品质大致经历了“以人为本”“开宗立派”“经世致用”“救亡图存”“教育强国”的历史演进过程。要从继承传统与发展创新的演变逻辑、聚焦“变”与“不变”的辩证逻辑、体现共性与个性的关系逻辑三方面来深刻理解,准确把握新时代教育家精神。政府层面要在制度设计中注重对教育家精神的贯通,学校层面要在文化构建中注重对教育家精神的融通,个人层面要在自我修炼中注重对教育家精神的联通,通过三方面践行与领悟,助力更多教师养成教育家精神,成长为新时代的教育家。  相似文献   

20.
一流教育家的四个标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洪宇 《师道》2004,(10):17-17
陶行知先生在他的《一流的教育家》中指出:有三种教育家,第一种是“政客教育家”;第二种是“书生教育家”,纯粹搞理论,不懂实际;第三种“盲行盲动的教育家”。他认为这三种都不是好的教育家。什么是真正的教育家?有两种精神,一种是创造的精神,一种是开辟的精神。创造的精神就是说发明新理,创造新说。开辟的精神是指教育没有到的地域,像内蒙、云南等我们教育家不去的地方,他要到那里去开辟;在学术里面、教育里面很多没有涉及的领域要去开辟。他说只有具有这两种精神的教育家,才是真正的教育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