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永磁旋转磁场加快运动后血乳酸消除速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永磁旋转磁场对人体剧烈运动后恢复期血乳酸消除速度以及肌肉抗疲劳和无氧运动能力的影响。方法:14名男性健康志愿者,分别完成3次Wingate无氧功率负荷试验,30min恢复期内分别在有磁(实验组)与无磁(对照组)干预条件下保持静态休息。检测恢复期血乳酸浓度、Wingate无氧功率和股外肌表面肌电平均功率频率下降率的恢复。结果:双因素方差分析表明,磁处理和恢复时间对恢复期血乳酸浓度变化的主效应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磁处理因素F=8.34,P=0.005;恢复期时间因素F=16.05,P=0.000);t检验结果表明,恢复期实验组(0.40±0.10)和对照组(0.32±0.13)血乳酸消除率具有明显统计学差异(t=2.95,P=0.011);但两组受试者Wingate无氧功率测试的评价参数PP、MP和△P和恢复期30min后Wingate无氧功率试验过程中股外肌表面肌电平均功率频率下降率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永磁旋转磁场能够明显加快剧烈运动后血乳酸消除速度,但对于以股外肌表面肌电平均功率频率下降斜率表示的肌肉抗疲劳能力以及以PP、MP和△P表示的机体无氧运动能力的恢复却无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2.
剧烈运动对人体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运动与机体代谢的研究,着重探讨了剧烈运动时对机体代谢的影响。提出适度的体育运动可促进机体代谢,增进机体健康,剧烈的体育运动可使机体代谢失调、功能紊乱,对人体健康有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3.
不同强度的运动训练及剧烈运动对血液载氧各参数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二种不同的运动强度对受试者进行为期六周的身体训练,并在训练的不同阶段进行4×400m间歇性剧烈运动,测定剧烈运动前后血液载氧能力各参数的变化。结果表明,运动训练在增加血容量的同时,降低了Hb浓度及Her,但机体VO_2max仍然明显提高。剧烈运动后Hb及Hct均明显升高,PV减少,显示运动对血液系统产生浓缩作用。由于酸性代谢产物的积累及机械损伤作用,血液中老化红细胞增多。  相似文献   

4.
水代谢与人体的运动能力有着密切的关系。剧烈运动会使机体脱水,严重影响运动能力。所以,运动前、中、后都应该正确合理地补充水分。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对此问题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孙强  郜叶红 《辽宁体育科技》2008,30(1):22-22,28
对女子散打运动员一次大强度训练后IgG变化情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运动员在剧烈运动后IgG显著下降,导致机体免疫力降低,并增加机体感染的敏感性。从而为科学训练及赛后如何服用补充剂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剧烈运动对人体血浆脂质过氧化物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测定15名运动员在功率自行车上进行逐级递增负荷至力竭运动前、后的血浆过氧化脂质(LPO)、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RBC-SOD)、血浆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维生素E,发现运动后5分钟LPO、RBC-OD含量显著增高,提示剧烈运动不仅引起机体自由基产生增加,脂质过氧化作用加强,而且也动员了机体抗氧化防御系统功能。但以更能体现机体抗氧化防御功能的SOD/LPO和GSH-PX/LPO为指标进行观察,发现运动后机体的抗氧化防御系统功能实际上是下降的。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12名国家级男子皮艇运动员。服NaHCO_3对4分钟最大输出功率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同时也对血液PH值、BE、HCO_3 ̄-和LA指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运动员口服NaHCO_3后,4分钟最大输出功率显著提高,运动后血液PH值、BE、HCO_3 ̄-和LA明显增加,提示药物代谢性碱中毒可缓解剧烈运动导致机体发生的内环境变化,从而有利于机体运动能力的发挥。  相似文献   

8.
剧烈运动后恢复划内耗氧量增加传统的被认为是用以偿回运动过程中的氧分,即通常称为氧债。运动后耗氧量的恢复曲线可以分为明显的快速恢复时相和更长持续时间的缓慢恢复时相(图一)。长期以来认为,运动后恢复期耗氧量的快恢复时相代表偿回非乳酸性的氧债,而缓慢恢复时相则代表偿回乳酸性的氧债。这种经典的氧债学说受到了许多实验研  相似文献   

9.
运动源性自由基对肝线粒体的氧化损伤及中药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急性剧烈运动后,机体内增多的自由基必然对脏器的结构和功能产生影响。综述了运动源性自由基对肝脏主要是肝线粒体的氧化损伤及中药对其防治这方面的研究现状,为今后这方面做进一步的研究提供方向。  相似文献   

10.
美国在目前针对非典的预防工作中总结出一系列的措施,其中有一项建议很值得我们重视。许多人做运动喜欢达到一定强度和进行足够长的时间,认为动得越多越容易达到预想的效果,其实不然。运动固然是件好事,而且在非典流行的这段时间里提倡做一些有益提高机体免疫力的活动,不过根据美国发表的一项医学研究指出,在一个人感到疲劳的情况下,免疫力会受到很大的影响。由于剧烈运动时,人的心跳会加快,毛细血管扩张,血液流动加快,使人的情绪发生较大的变化,机体的免疫调节能力也会随之下降,同时,剧烈运动也会使肌肉活动与内脏器官的活动…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主要对气功师发功前安静状态,发功进入气功态6分钟,10分钟以及停功后恢复期的心电图进行了测试,功前、功中、功后对照分析,探讨气功对人体心电活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水代谢与人体的运动能力有着密切的关系.剧烈运动会使机体脱水,严重影响运动能力.所以,运动前、中、后都应该正确合理地补充水分.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对此问题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GDM对红细胞变形能力和Hb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实验对比的方法,对服用GDM饮料能否提高运动能力等问题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对象服用GDM一个月后,在安静状态、剧烈运动3分钟和恢复期第15分钟的红细胞变形能力,比服用前明显改善;安静状态的血红蛋白(Hb)也有不同程度的上升。而对照组对象在服用单味橙汁饮料一个月后,其红细胞变性能力和血红蛋白没有明显改变。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讨HBO对力竭性运动后机体氧自由基代谢的影响,让20名体育系男大学生在自行车功率计上运动至力竭,然后随机分成HBO组和对照组,他们分别在HBO和自然状态下恢复约120Min。在运动前、运动后和运动后2小时(恢复期)测定血清LPO含量和SOD活力。实验结果表明:短时间的力竭性运动使机体氧自由基的产生和清除处于一种高水平状态,并不破坏其平衡;适当的HBO可以提高机体清除氧自由基的能力,有利于运动疲劳的恢复。  相似文献   

15.
身体活动的抗氧化作用及其对健康寿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量科学研究表明,规律性的身体活动能促进人体健康,延长寿命。身体活动有助于健康寿命的一种可能性机制是,可增加机体的抗氧化能力。本的目的是,综述身体活动、抗氧化剂与健康寿命有关的研究成果。这些研究成果表明,许多抗氧化剂都与死亡率呈负相关。一次性适宜运动可增加一些抗氧化酶和辅酶的活性,经常规律性的身体活动可增强机体抗氧化系统,而急性剧烈运动则会降低机体抗氧化能力。这表明,在身体活动对健康寿命的积极影响方面,抗氧化剂起一种媒介作用。  相似文献   

16.
锻炼需要科学的指导,就拿最简单的跑来说,其中就有锻炼时间的知识、无氧代谢和有氧代谢的知识、锻炼营养的知识、锻炼服装的知识、道路选择的知识等。所以说,没有科学的指导,不但收不到锻炼的实效,反而有害于自身的健康。为此,谨将常见的健身误区分析如下:1.晨间剧烈运动晨起时人体各脏器功能尚处于较低水平,难以适应变化的外界环境,需要有一个逐步调整的过程,以利于生理功能活跃起来。所以起床后应稍息片刻,然后再进行晨练,且不宜进行剧烈运动。2.课间剧烈运动剧烈运动后心跳必然明显加速,往往健身运动由一般每分钟70次左右增…  相似文献   

17.
剧烈运动对几种血清酶活性和T 细胞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通过对大学生剧烈运动时血清酶活性和剧烈运动及中等强度运动时外周血中T细胞总数变化的观察,发现:剧烈运动后血清磷酸肌酸激酶、磷酸肌酸同工酶、乳酸脱氢酶、α-羟丁酸脱氢酶的活性均显著升高,3h后恢复。外周血中T细胞总数百分率剧烈运动后2h显著下降,12h后基本恢复。中等强度运动后则无明显变化。结果提示:剧烈运动可导致骨骼肌和心肌细胞的损伤及细胞免疫功能下降。由此说明健身运动的最大心率不宜超过180~195次/min。  相似文献   

18.
一、运动中氧债的出现与乳酸(LA)的生成剧烈运动中,由于体内吸氧量小于需氧量,故体内处于缺 O_2状态,此时的能量供应形式有很大一部分是通过无氧酵介产生的,因此血液中出现乳酸堆积。Margaria 详细分析了运动结束后的血乳酸浓度与吸 O_2量的关系,发现恢复期开始的吸 O_2量特别大,然后迅速地减少并持续较长的时间。于是他提出了“非 LA 性氧  相似文献   

19.
运动、免疫和感染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长时间剧烈运动可抑制免疫系统的功能,使运动员上呼吸道感染。本文简单叙述了剧烈运动及过度训练运动员免疫系统抑制的生化机制。  相似文献   

20.
低性腺类固醇水平是AMi的重要特征之一.为了探讨低性激素环境下ER(雌激素受体)、PR(孕激素受体)的变化特点及激素与受体间的相互影响作用关系,并探讨其在运动性月经失调中的作用机制,本研究对递增负荷运动过程中及4个恢复期后,大鼠子宫和卵巢ER、PR及血清E2、P水平的变化进行了连续监测.结果显示,血清E2、P随运动负荷量的加大而逐渐降低,组织ER、PR水平随运动负荷量的加大呈渐进性升高.受体水平在停训后的恢复期内随着E2、P水平的回升,逐渐回落.结果表明,运动中受体水平的变化可能为非激素依赖性升高,这种升高或许是机体对长期运动训练造成的低性激素环境的一种适应性反应,可能是AMI病理机制过程的重要一环.恢复期受体水平的恢复与E2水平的升高具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