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财商教育,高财商者忽悠人! 《深圳商报》报道,近日,记者在深圳书城一家儿童财商训练营了解到,该培训机构开设初、中、高级班;课时为五天半;学费4800元。其中初级班课程包括“打开孩子的国际理财视野”、“各种投资工具及操作概念”、“小小银行家”等,培训分别从理财和品格两方面进行教学训练。  相似文献   

2.
最近有两条关于学生理财的新闻比较引人注目:一条是沈阳市某小学开设的财商课,包括股票、债券等投资内容;另一条是上海市二期课改中“彩票中奖概率问题”作为教学内容被列入其中。看完新闻,我不禁为这两地的学生能较早的接受“理财课”而叫好。据了解,在美国,财商教育被称为“从三岁开始实现的幸福人生计划”。那么.我国中职学校是不是应该给学生补上“财商教育”这一课呢?  相似文献   

3.
若尘 《教育文汇》2013,(9):21-21
据《成都商报》报道,成都一家财商培训机构,去年8月左右开张,人称“儿童商学院”。目前已有40名。他们是一群7岁到11岁的娃娃,大多是亿万富翁的继承人。他们每周上课3小时,学习如何驾驭金钱,学费最高一年3万元。  相似文献   

4.
在生活中,我们几乎每天都要花钱.就算什么东西也不买,每天用掉的电、水、煤气……也是需要付费的.有理财观念的人会记账,然后以星期或是月份、年份为周期进行统计,再来个分析比较.以前,这些事都是六人的专利,现在,在“儿童财商”观念的引导下,越来越多的孩子也开始学习理财了.  相似文献   

5.
齐宝清 《山东教育》2005,(23):123-123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炔提高,孩子的压岁钱也随之水涨船高,孩子过年有一大笔收入,很多家长都想行使一些监护人的权力来监管,而孩子们则对家长任意插手自己的“财物”感到不满,这么多钱孩子如何花呢?究竟如何教会孩子们打理自己的“小金库”,老师认为家长应在把握好给孩子压岁钱数量的同时,对孩子的花钱方式进行指导。用压岁钱学理财、学做人,是家长培养教育孩子的一个极好机会。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幼儿园大班的小朋友专门开展了别开生面的“我是理财小能手”的活动,  相似文献   

6.
夏保罗,这位为世界各国培养出1000多名CEO的教育家说,美国许多家长在如何对孩子进行教育的问题上有一个共同的认识:在孩子IQ(智商)、FQ(财商)、EQ(情商)的教育培养中,FQ(财商)的教育培养最重要,要想子女成材,就一定要从他们小的时候开始进行理财教育.  相似文献   

7.
《企业幼儿园幼儿安全自护能力培养的研究》是我园承担的湖北省教育学会学前教育专业委员会的“十二五”立项课题,本课题自2013年3月立项并开题,历时近三年。在“发展孩子,成就老师,服务家长,服务企业”的办园理念下,在专家的引领下,我们课题组认真贯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等精神,  相似文献   

8.
幼儿园是孩子正式接受教育的开始,这个教育不同于小学、初中教学。据我了解,现如今幼儿园的孩子基本都是3-5岁左右,在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玩乐是他们的天性。结合幼儿的特点,游戏化教学是幼儿教学的不二之选,将游戏与幼儿园课程相结合,融入幼儿园的课程教学中,不仅能增进幼儿园老师与孩子之间的关系,而且能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老师所要做的就是提倡游戏精神,促进幼儿课程改革,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在这种游戏化教学模式下,对于幼儿的性格塑造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学前教育》2006,(5):34-35
我园是一所国际幼儿园。中方老师设计了一个钓鱼活动,鱼竿是自制的,在小竹竿上用绳子系上小块儿磁石。游戏开始,孩子非常兴奋,纷纷放下鱼线开始钓鱼。不一会儿,两个孩子叫了起来:“老师,老师!”原来两个钓鱼竿的鱼线,绕在了一起。因为是细线,缠在一起已经不可能解开,于是老师剪断了一根鱼线,并把这个孩子带到一边重新做钓鱼竿,其他孩子继续。  相似文献   

10.
曾经在《报刊文摘》上看过这样一篇文章:一个三岁的美国小姑娘有一天指着一只包装盒子对妈妈说:“我认识上面的这个字母,这是O。”妈妈很惊讶:“谁告诉你的?”“是幼儿园的韦拉老师。”妈妈表扬了孩子,但是随即就把这家幼儿园告上了法庭。孩子的妈妈在法庭上陈述,以前她的孩子不认识字母“O”的时候,可能会把它想象成太阳、汉堡包、鸡蛋。可是幼儿园过早地教了孩子这些,她的孩子就再也不会这样去想象了,是幼儿园扼杀了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最后,这位家长胜诉了。这个故事对我的触动很大。我开始反思自己对儿子是否实施了过度教育,是不是…  相似文献   

11.
智商、情商、财商被称为现代社会三大不可或缺的素质。财商教育对一个人事业的成功和家庭幸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试想一个孩子成人后不会理财,财商指数低下,想在市场经济的现代社会中生存立足和开创一番事业,简直是不可想象的。财商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让人们自主、高效地发挥和利用拥有的财富资源,创造更多财富,让人们生活得更幸福。这种能力的培养应该从孩子的幼儿阶段开始。  相似文献   

12.
《家教指南》2006,(3):38-39
《当代家庭教育报》报道,很多幼儿园老师说,有的小朋友天天愁眉苦脸,喊着“烦得很”、“没意思”,上课时总是说“我对这些没兴趣”。这类孩子心理压力特别大,对一切事物都抱消极态度,学习也缺少创造力和积极性。老师们经过家访发现,这些孩子家长多是比较繁忙的上班族,他们对自己的现状不满意,平时爱发牢骚。一位家长介绍,5岁多的儿子总好说:“你烦不烦啊?”那口气和神态就和他妈妈非常相似。另一位6岁孩子的母亲则反映,她的孩子口头语是“生活像一锅没味儿的白菜汤”等等,这也是孩子爸爸绎常说的。  相似文献   

13.
随着《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推行,一个越来越响亮的声音开始被更多人关注:关注幼儿的情感、兴趣、态度和个性。“快乐”、“愉悦”等等正面的、积极的情感体验,开始成为幼教界关注的焦点。我们到底应该给孩子,特别是0—3岁的孩子带来什么?情感在早教中的意义和价值究竟何在,下面这篇文章,或许可以给大家——特别是奋斗在早教一线的老师们,一点启发。  相似文献   

14.
5岁男孩患癌被幼儿园拒收 据《成都晚报》报道,今年5岁半的杨杨,家住四川省成都市双林北横街。在他1岁零两个月的时候,被确诊患有“神经母细胞瘤晚期”。通过化疗等方法,两年后,孩子的病性奇迹般地平稳下来。  相似文献   

15.
林宇 《中国德育》2017,(21):41-44
《个人理财》教材在内容上,着重体现财商教育的三个理念:一是希望年幼的孩子学会区分作为民生必需品的“需要”和非民生必需品的“想要”之间的不同。二是养成消费习惯,规范消费行为。三是了解借钱和还钱对个人信用的影响,懂得信用的可贵。  相似文献   

16.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具有早期性、长期性.而幼儿园的教育则负担了全面系统地培养幼儿的重任,具有权威性、系统性、科学性、规范性。《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幼儿园必须注意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有机结合,实施同步教育,使之产生1+1〉2的教育效果。那么,如何与家长合作?我结合教育实践.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7.
我们三明师范附小幼儿园,与小学老师联系密切。前些年,为了严格执行教育部颁发的《幼儿园教育纲要》(试行草案),没有在幼儿园里进行过认字教学。据小学一年级老师反映,一年级拼音、认字教学任务较重,幼儿升入小学后,需要一段较长时间的适应期。为此,我们专门跟小学老师一起讨论了如何衔接的问题,以减缓孩子入小学后的学习坡度,拟在完成《纲要》规定的各科教学任务的同时,在幼儿园大班(特别是下学期)教学中适当增加一些认字教学内容。通过一年多的探索,我认为,大班幼儿(5~6岁)形象知觉、图象识别能力都有很大提高,抽象逻辑思维也开始萌芽,并有了一定的口语表达能力和主动看书、  相似文献   

18.
“卖”粥     
幼儿园有时安排的点心是稀粥,我班有的孩子不喜欢吃粥,任凭我多次劝说也无济于事。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我想,何不从这一特点出发去想办法呢?分粥时,我模仿卖早点服务员的样子开始叫卖:“卖粥哟,又香又甜的白米莲子粥哟!”经我这么一吆喝,孩子们顿时活跃起来,粥桶前围满了小顾客:“老师,我要买又香又甜的白米莲子粥。”“老师,我也要一碗。”连平时几个最不喜欢吃粥的孩子也跟着来买。于是,我又趁机教育孩子买东西要排队。  相似文献   

19.
陈一凡 《教育》2015,(4):80
2014年,一组"德国孩子教育清单"在互联网走红。该清单内容涵盖了家务事、幼儿园活动、认知世界等。其所列举的诸如"参观警察局、学习如何报警""跟老师去超市买东西,学习付钱和选货"等项目,深得家长赞赏。家务事清单在幼儿阶段,德国的家长往往会给自己的孩子布置一串类似的家务事:两岁至三岁的孩子要帮助铺床、把玩具和儿童读物从地上捡起来、饭前把纸餐巾放到桌上、帮助准备宠物饲料、  相似文献   

20.
我听到这样一个故事:某教授到某幼儿园作一个抽样调查,幼儿园老师找来了一个能干的小朋友作被试。教授问这个年仅5岁的小女孩“你长大了想干什么?”小女孩回答“嫁人!”教授吃了一惊,问道:“你想嫁给谁呢?”“嫁给最有钱的男人。”教授问“为什么要嫁给有钱的男人呢?”“嫁给他,我就有了许多许多的钱,就可以出国去玩了!还可以买许多许多好看的裙子!”教授沉默了。幼儿园的老师追问考查结果,教授写下了“100+0=50”这道算式。老师不解其意,教授解释说:“100分是幼儿园的教育,0分是家庭的教育。假设老师的教育已经达到最高的水平了,并且假设孩子在幼儿园也完全接受了老师的教育,但是,如果父母对孩子的教育不正确,那么,孩子最终受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