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处理共点力平衡问题的思路是首先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再列平衡方程求解.由于研究对象和已知条件不同,解答方法也不同;有的同一题有多种解法,但其繁简程度不同.1 整体法与隔离法选取研究对象是解题的首要环节,对于2个或2个以上物体组成的系统处于平衡状态的情况,一般用整体法求系统的外力,用隔离法求内力.  相似文献   

2.
静力学是动力学的基础,也是高考的重点。解答静力学问题的基本思路是先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再利用物体的平衡条件判断求解。但由于题意与题型的不同,选择的具体解法也有差异,本文就此分类说明。1从研究对象看有整体法与隔离法研究对象的选取是解题的首要环节。在平衡问题中,若研究对象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组成求内的力系。统,应用整体法求系统的外力,用隔离法例1(1998年上海物理卷考题)如图1所示,有一个直角支架AOB,AO水平放置,表面粗糙,OB竖直向下,表面光滑。AO上套有小环P,OB上套有小环Q,两环质量均为m,两环间由一根质量可忽略,…  相似文献   

3.
对于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物体所组成的系统的动力学问题,用牛顿第二定律求解时所用的分析方法常有两种:一种是隔离法;另一种是整体法.在平时解题时学生往往习惯于隔离法,偶尔也使用整体法,但只局限于几个物体加速度相同的情况.事实上,大多数系统中各物体加速度不同的问题同样可以用整体法求解.其基本思路是:先把几个物体组成的系统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受力分析,再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列出F=ma方程,其中F为整个系统所受的合外力,m是系统中具有加速度a的物体的质量.这种方法由于避开了系统内部物体间相互  相似文献   

4.
司友甫 《考试》2003,(3):50-51
隔离法和整体法既是两种解题方法同时又是两种思维方式,一般情况下,解题者习惯于把研究对象从整体中隔离出来分析,但是对于复杂的系统而言,用隔离法解决某些物理问题显得较为繁琐,若应用整体法求解不但能减少对系统间内力的分析还能避开繁琐的多步运算从而使解题过程十分快捷简明。本文从研究对象整体法和物理过程整体法两方面谈谈对解题的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5.
1 整体法与隔离法 当研究对象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组成的系统时,应对系统由整体法列式,对单个物体由隔离法列式.  相似文献   

6.
方法一:"整体法"和"隔离法"的选用求各部分加速度相同的连接体中的加速度或合外力时,优先考虑"整体法";如果还要求物体间的作用力,再用"隔离法",且一定要从要求作用的那个物体面将物体隔离。1.隔离法:若连接体内(即系统内)各物体加速度的  相似文献   

7.
两个或两个以上物体相互连接参与运动的系统称为连接体.以平衡态或非平衡态下的连接体问题拟题屡次在高考中呈现,是考生备考的难点之一.在用整体法与隔离法处理连接体问题时,所研究的问题涉及的是多个物体组成的系统:系统中各物体的加速度相同时,可以把系统中的所有物体看成一个整体,用牛顿第二定律求加速度,这种思维方法叫整体法;为了研究问题方便,常把某个物体从系统中“隔离”出来,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情况,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列出方程求出答案,这种思维方法被称为隔离法。  相似文献   

8.
一、整体法与隔离法所谓整体法就是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组成的系统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研究的方法.而隔离法是将所研究的对象从整体中隔离出来,进行分析研究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一、动力学两类基本问题(1)已知物体的受力情况,要求物体的运动情况.如物体运动的位移、速度及时间等.(2)已知物体的运动情况,要求物体的受力情况(求力的大小和方向).两类动力学基本问题的解题思路图解如图1所示:由图1可见,不论求解那一类问题,求解加速度是解题的桥梁和纽带,是顺利求解的关键.二、整体法、隔离法1.整体法.在研究物理问题时,把所研究的对象作为一个整体来处理的方法称为整体法.采用整体法时不仅可以把几个物体作为整体,也可以把几个物理过程作为一个整体,采  相似文献   

10.
求解物体平衡问题常用以下方法: 1.从研究对象上看,有整体法与隔离体法 在解答物体平衡问题时,若遇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连接体时,若不涉及物体间相互作用的内力,应首先考虑整体法.但对有的平衡问题,应采用整体法与隔离法相结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一、整体法和隔离法当我们所研究的问题是涉及多个物体组成的系统,系统中各物体的加速度相同时,可以把系统中的所有物体看成一个整体,用牛顿第二定律求加速度,这种思维方法叫整体法,为了研究问题方便,常把某个物体从系统中“隔离”出来,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情况,应用牛顿第  相似文献   

12.
整体法和隔离法是解决力学问题的两大法宝.它们在静力学、动力学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在动力学的应用相对难懂,兹通过数例谈谈它们的应用,特别是整体法的用法.设有一个由n个质点组成的力学系统,运用隔离法对每个质点建立牛顿第二定律的方程  相似文献   

13.
牛顿第二定律是解决力学问题最基本、最重要的定律.在中学物理习题中常常遇到系统内两个物体之间存在相对加速度运动的现象.常规的处理方法是隔离法.隔离法思路清楚,学生也容易掌握,但用这种方法解题有时是很繁冗的.如果不求系统内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内力),仅求外界对系统的作用力或系统内某个物体的加速度,我们可用系统的方法求解.  相似文献   

14.
受力分析贯穿于整个高中物理知识的学习过程,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本文谈谈受力分析的常用方法。1从研究对象的选择方面看,受力分析要整体法与隔离法相结合选择对象是受力分析的首要环节,在很多情况下,研究对象的选择方案不是唯一的,研究对象选取方法不同会直接影响受力分析的难易程度。对于多个物体组成的系统,受力分析一般从整体法入手,若分析系统内某一物体的受力情况,则要用隔离法,故很多情况下都是整体法与隔离法联合使用。  相似文献   

15.
用整体法巧解物理习题的四种类型江苏省姜堰中学李环生用整体法巧解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物体的物理习题,通常有以下4种类型:一、对整体(系统)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对由两个物体组成的系统,若系统所受的合外力为F,则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对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物体组成...  相似文献   

16.
整体法与隔离法看似是对立的,但其本质却是统一的,既能将几个物体当做是整体,又能将其与周围环境隔离.因此,高中物理的课堂教学中,教师需注重整体法与隔离法的解题思想渗透,以实现解题思想与方法优化的同时,促进学生自身形象思维发展与提高.  相似文献   

17.
正一、传统中应用牛顿第二定律解题的局限性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是物体加速度的大小跟作用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与作用力方向相同,写成表达式为F=ma.通常情况下只针对一个物体或两个相对静止的物体整体应用牛顿第二定律,而在解决两个具有相对运动的物体系统受力问题时,由于缺乏一定的理论支撑,常采用隔离法分别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在具体解题过程中显得比较麻烦,而且容易出错.二、牛顿第二定律内容的拓展通过教学过程中不断摸索、分析,总结.结合牛顿第二定律  相似文献   

18.
在运用牛顿第二定律解题时 ,通常是在系统内的物体加速度相同时采用整体法 ,如果系统内的物体加速度不同时 ,则采用隔离法 ,笔者对牛顿第二定律作分析 ,导出其拓展公式 ,运用该拓展公式 ,则不论系统内各物体的加速度是否相同都能用整体法求解 .1 .拓展公式的推导设有两个质量为m1 、m2 的物体 ,分别受到外力F1 、F2 的作用 ,相互间的作用力为F2 1 和F1 2 ,加速度为a1 、a2 ,则 :对m1 有F1 +F2 1 =m1 a1 对m2 有F2 +F1 2 =m2 a2∴F1 +F2 +F1 2 +F2 1 =m1 a1 +m2 a2式中F1 +F2 是两物体所受外力的矢量和 ,记为 ∑F .由牛顿第三定律得 :…  相似文献   

19.
选择研究对象是解决物理问题的首要环节.在很多物理问题中,研究对象的选择方案是多样的,研究对象的选取方法不同会影响求解的繁简程度.合理选择研究对象会使问题简化,反之,会使问题复杂化,甚至使问题无法解决.隔离法与整体法都是物理解题的基本方法.隔离法就是将研究对象从其周围的环境中隔离出来单独进行研究,这个研究对象可以是一个物体,也可以是物体的一  相似文献   

20.
概念自主学习 要点精析 1.整体法与隔离法 在进行受力分析时,第一步就是选取研究对象,选取的研究对象可以是一个物体,也可以是由几个物体组成的整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