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龚平 《文教资料》2012,(12):25-26
余华在中国当代先锋派作家中独树一帜,对苦难的叙述一直是其小说创作的重大母题。在余华看来.苦难可以折射出人性的两面:丑恶与美善。他的八十年代的小说主要表现苦难中的人性之丑恶,而九十年代后主要表现苦难中的人性之美善,前后期的创作出现了转型。余华认为苦难永远是人类不可超越的生存状态,呼唤人性中的美善是他现在也是以后小说创作的选择。  相似文献   

2.
描述苦难以记述乡民的生存,叙写冥想以显示乡民精神上的达观与略带无奈的精神自乐是陈占敏小说创作的重要特色。陈占敏的小说贴近农村,审视农村,关注农民在历史中的艰难生存。他的写作徘徊于苦难生存与悠然生活、悲情底蕴与诙谐叙事之间,他总是借助细节推进故事,丰盈人物,以言语构建想象空间,这不仅成就了他笔下的世界,而且于苦难中时见灵动,这使他的小说具有着别样的神采。  相似文献   

3.
对梦的偏爱是中国近代小说中一道独特的风景 ,中国近代小说中所显示出的大量的梦幻内容与梦幻形式在某种程度上生动地折射出了中国近代文人的人生体验和理想追求。强烈的浮生若梦的人生体验和由于现实的不如人意所直接促成的对梦的强烈需求不仅使中国近代小说在内容上与梦结下了不解之缘 ,还在形式上形成了一种鲜明的“梦幻叙事”。  相似文献   

4.
对梦的偏爱是中国近代小说中一道独特的风景,中国近代小说所显示出的大量的梦幻内容与梦幻形式在某种程度上生动地折射出了中国近代人的人生体验和理想追求。强烈的浮生若梦的人生体验和由于现实的不如人意所直接促成的对梦的强烈需求不仅使中国近代小说在内容上与梦结下了不解之缘,还在形式上形成了一种鲜明的“梦幻叙事”。  相似文献   

5.
凌可新的长篇小说处女作《梦的门》透过对情爱的描写,体现了对人生的思索。文中的女性形象是他情爱观的确证。文本中建立在纯粹生命本能意义上的爱欲是作者情爱意识的翻腾与沉淀。  相似文献   

6.
作为后现代鼻祖的博尔赫斯,其作品打破了传统小说模式,构筑了学创作的新格局。从他的作品来看,博尔赫斯始终在实践着这样一种创作观念:小说即游戏,从而剥掉了传统小说作为认识本体论的神圣外衣,从小说包孕的哲理、结构、幻想三个层面娱己娱人;在小说与现实的关系上,他说小说无非是梦的引导,从而消解了现实与虚构的对立关系。同时对传统小说主人公概念内涵也进行了置换,时间、空间和事理孤傲而鲜明地取代了人物作为主人公的地位。  相似文献   

7.
作为后现代鼻祖的博尔赫斯,其作品打破了传统小说模式,构筑了学创作的新格局。从他的作品来看,博尔赫斯始终在实践着这样一种创作观念:小说即游戏,从而剥掉了传统小说作为认识本体论的神圣外衣,从小说包孕的哲理、结构、幻想三个层面娱己娱人;在小说与现实的关系上,他说小说无非是梦的引导,从而消解了现实与虚构的对立关系。同时对传统小说主人公概念内涵也进行了置换,时间、空间和事理孤傲而鲜明地取代了人物作为主人公的地位。  相似文献   

8.
王小波的写作是一种自我抗争的写作,他以此表达并实践他对于人生的理解.那就是要独立地、有意义地度过一生,在最后的时刻可以如此告慰自己:活过,爱过,写作过。在这个立足点上,他的写作包含了对于一切与之相悖的东西的抗争:向虚无的抗争,向现实的抗争,向文坛话语圈的抗争。他的身影和他的创造在我们贫乏的生活上打开了希望的窗。《我在荒岛上迎接黎明》是他写作最初的宣言书,也是他一生的精神写照。  相似文献   

9.
“乌托邦”在这里有两层意义,一是我个人写作的“乌托邦”,另一个是中国历史与现实的“乌托邦”。前者是指我通过写作实现梦想和希冀,在小说中创造自己的理想之物:后者是指我们从一个“乌托邦”醒来又跌入了另一个“乌托邦”。而我的写作,我的语言、结构、叙述、故事、人物、形式,还有我对现实的认识等等,正是笼罩在这两种“乌托邦”下的个人书写。  相似文献   

10.
莱辛小说《最甜蜜的梦》是一部关注女性命运及成长的小说,小说通过现实主义笔法对小说中女性展开很深入地探析和塑造,在现实与理性的冲突中,在社会伦理和社会秩序的矛盾中,莱辛为我们塑造了一个个鲜明的女性形象,她们在面对社会的打击和命运的蹂躏时,没有变的颓废,而是更加坚强地面对。她们在命运的打击面前,选择的不是退缩,而是迎难而上,她们在一步步地成长和蜕变。总体而言,小说《最甜蜜的梦》中莱辛为我们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作者的写作功力和写作技巧在这部小说中格外凸显,无论是作品的内容还是写作能力,都显示出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本文将围绕着小说《最甜蜜的梦》来重点研究莱辛小说的成长主题。  相似文献   

11.
虽然塞万提斯在《堂吉诃德》序言中声明写作此书的目的就是为了反对骑士小说,但我认为他对骑士小说的态度非常复杂:一方面通过戏拟和反讽手法批判骑士小说的一些弊端;另一方面又借助骑士小说的文体特点广泛反映西班牙的社会现实,并借助骑士小说中的骑士道精神来表达新的人文观念,体现了一个伟大作家深切的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12.
安庆是一位来自豫北山区的纯情歌者,他从写散文诗开始,就一直关注着家乡这方沉重的土地上"底层"乡民的艰窘生活。近年来,他转向小说创作,一发而不可收,成为被国内文坛关注的小说新锐。他的小说走着叙事的边锋,有故事,有诗情,而且重在人物的内心刻画,在温婉与悲情之中,挖掘着人物至深的"原欲"世界,体现着对一种新的写作体式的执著与认真。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从叙事学的角度入手,着重分析了张洁小说写作在叙事学意义上的特点,即张洁的小说写作常运用女性的叙事视角观察,同时借用男性的叙事声音讲述,并从社会现实和作家写作,作家的生活经历与写作理想等方面探讨了张洁小说具有该特点的原因,指出这些特点是张洁小说文本中一道独特而亮丽的风景线.  相似文献   

14.
卡夫卡与《聊斋志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卡夫卡在创作中驾轻就熟地掌握了一种变成小动物的方法,中国学中最能体现这一方法特征的是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卡夫卡恰巧读过这部小说的德译本,他的创作有意无意地受到过这部小说的影响。卡夫卡的孤独与蒲松龄的孤愤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但他们创作的差异又决定了他们创作观念和创作方法的差异。卡夫卡选择了寓言作为他的写作方式和表达方式;蒲松龄则选择了隐喻作为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表现方式。卡夫卡是以荒诞变形的手法来表现现实生活中人的异化问题;蒲松龄则是通过志怪变形将现实诗化,以寄托作自己的志趣和理想。卡夫卡将小说当作生活本身,追求最高的真实、梦幻般的真实;蒲松龄则将小说当作诗来写,通过小说叙事来言志抒情,并为小说创作开拓出一片新的艺术表现天地。  相似文献   

15.
梦的世界与梦幻叙述——米兰·昆德拉小说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文学作品中,梦的描写或叙述是作家构建作品的一个重要手段。在米兰·昆德拉的小说中,梦的情境经常出现,他对于梦的描写或叙述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从叙述形式来看,梦是小说情节的一个独立部分,它组成了小说的复调结构,同样为阐释小说主题服务;从梦的意义来看,梦的世界是现实世界之外的另一种可能世界。它是最不受拘束的想象,同时也是向现实投去的最清醒的目光。  相似文献   

16.
崔艳霞 《考试周刊》2010,(22):26-27
《伟大的盖茨比》是美国著名作家菲茨杰拉德的一部反映美国梦开始与破灭的小说。盖茨比是渴望实现美国梦的典型.他希望通过物质成功来赢得爱情和社会地位。由于他的梦想是建立在虚幻而非现实的基础上,这就注定了他的梦想的幻灭。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也意味着美国梦本身的破灭。  相似文献   

17.
文学与梦从一起始就难解难分,人类的文学历程在一定意义上就是梦与诗交织的过程。诗给世界允诺了意义,给人类生存精神允诺了家园,可家园的难以回归却使人类精神成为无家可归四处漂零的幽灵,于是诗人便做了梦,让疲惫的心灵精神得以短暂的歇息。吴大康的小说就是这种梦的编织,他以梦的编织来拒诉诗人在现实面前因无力与苍白而形成的焦虑。  相似文献   

18.
作品简介:《根鸟》是一部迷人的、梦幻般的小说。一个少女到悬崖上采花,掉进了峡谷,她出现在一个叫根鸟的少年的梦里。根鸟成长在现实与梦幻之间.度过他的成长、流浪阶段。根鸟决心去寻找属于自己的梦,他出发了,菊坡、青塔、鬼谷、米溪、莺店,一个个场景奇异而美妙。他在痛苦中品尝着快乐.在前行中不断成长……  相似文献   

19.
我一直认为,鲁迅是伟大的思想家,而后才是作家。读鲁迅的散文诗、小说、杂文,我们油然生起一种关于人生的立体的感觉与体验。我认为,鲁迅这三个方面的作品解剖了三种不同层面、不同状态的人生本质。杂文直指现实,散文诗则是表达一种人生的理想,小说介于现实与理想之...  相似文献   

20.
黄昏作为中国文化传统的一个特定意象,代表了走向家园的特定心理内容。废名喜欢黄昏,他的田园小说都是对“仍有价值”的当然乡土的精神回归,他的小说写作就当然地实践着一种精神还乡:首先表现出回归自然的倾向;其次废名在家因视阈下追求的是抽象的精神意义上的真实。在废名看来,乡土不是一种物质存在,而是被对象化的、对抗着存在于传统或现实肌体中一切理性或非理性之病症的理想结晶,是人类赖以诗意地栖居的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