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范仲淹在政治上、军事上建立了彪炳史册的功业,在文学方面,他也是北宋一颗璀璨的明珠.诗、词、文、赋、碑、铭、书、表,范仲淹都颇为擅长.然而长期以来,除范氏后人等少数学者外,多数人侧重于其政治和军事上的研究,相对忽视了他的文学成就,没能给予他在文学史上应有的地位.本文以范仲淹的文学作品为基础,分析范仲淹文学的独特之处和对当时及后世至深至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伟大的教育家范仲淹》一书 ,是董平先生的力著 ,2 0 0 0年 7月由西安地图出版社出版。该著作是对范仲淹研究的丛书之一 ,详细记述了范仲淹的教育实践 ,深刻阐发了范仲淹的教育理论 ,全面展现了范仲淹重视教育、进行教育改革所产生的良好社会效益。《伟大的教育家范仲淹》注重对范仲淹的教育实践的记述。范仲淹的教育实践活动是多方面的 ,该书以翔实的资料对其作了多侧面多角度的反映。这主要是 :其一 ,范仲淹曾躬亲执教。在宋仁宗天圣五年 (公元 10 2 7年 ) ,范仲淹 39岁 ,因守母丧而居家 ,应晏殊之请 ,掌学应天府。他克尽职责 ,勤勉恭谨 …  相似文献   

3.
文学艺术大厦千门万户 ,包罗万象 ,特别是中国古代文学更是文史哲不分 ,富于广泛的文化蕴涵。长期致力于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和研究的董平先生 ,披沙拣金、艰苦卓绝地出版了二十多万字的学术著作《伟大的教育家范仲淹》 ,这是蓄谋已久的系列著作之一。著作精辟而生动地描述了以范仲淹为中心的行状编年史 ,由一个人展示一个时代 ;从范仲淹的政治、文艺、军事、教育论著到诗、词、赋 ,触及到范仲淹的喜怒哀乐、荣辱高下的心路历程 ,显示一位古代伟大教育家的人品风貌。这是一部具有独特个性的耐人寻味的范仲淹灵魂的历史。  一、历史性与实践性…  相似文献   

4.
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和军事家范仲淹及其庆历新政,学术界历来十分关注。近年来学界对范仲淹及庆历新政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研究的领域已经遍及到了范仲淹的方方面面,并有向深度和广度扩展的趋势。具体到范仲淹思想的研究,学界前人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范仲淹民本思想、改革思想、儒学思想三个角度,对学界在这一领域取得的成就作一简要概述,以期有所收获。  相似文献   

5.
范仲淹与应天府(今河南商丘)有着特殊关系:应天书院的苦读,成就了范仲淹,范仲淹的执教,又振兴了应天书院;他在应天府的诗文创作奠定了他的文学地位;他的夫人李氏,出身于应天府世家,其庞大的世系和家族成员的贤达,给予了孤寒的范仲淹以温暖和无穷的力量;在应天府的交游,奠定了范仲淹的影响和地位,使他成为京东一带的文人领袖.可以说,应天府影响范仲淹的,是这里历史悠久、人文荟萃的文化氛围,而范仲淹影响应天府的,则是一种精神的感召力.这种人杰地灵的双向互动,显示了中华文明的厚重.  相似文献   

6.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溢号文正公。祖居州(今陕西彬县),后因战乱南渡长江,居苏州,遂为苏州吴县人。范仲淹一生,可谓少年多磨难,仕途多坎坷。据《宋人轶事集编》,“范文正以育事三黜”。第一次是天圣七年(1029)。仁宗年已20岁,本该系政,刘太后不但不还政六宗。而且要他在这个冬至日率百官为她up头庆寿。范仲淹认为这“亏君体、报生威,非所以垂法后世也”①,并上书批评这一做法,以至令举荐他的晏殊非常恐惧。范仲淹一如既往,不久又上书要求太后还政仁宗。朝廷降诏令,贬他任河中府(今山西永济县一带)通判。第二次…  相似文献   

7.
在今天的江苏泰州,有一座久负盛名的沿海御潮防灾堤坝--范公堤,是当地群众为纪念北宋名臣范仲淹而命名的.据说范仲淹入仕之初就心忧天下,立志为国家兴利除弊.宋真宗天禧五年(公元1021年),范仲淹到泰州(今江苏泰州市)任西溪镇盐仓监官,掌管盐税.泰州和附近的楚州、通州等地区,北濒淮水,东临黄海,每季潮水肆虐,沿海各州往往阡陌荡尽,桑田遭劫,庐舍漂泊,人畜丧亡.  相似文献   

8.
北宋名臣范仲淹的名作<岳阳楼记>,以其立意高远、抒情真切、写景雄奇而传诵千古,"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句,几乎是有文化的中国人都能背诵,而且激励着历代仁人志士孜孜以求,成为取之不竭的精神源泉.然而,尚有一些问题,众说纷纭,争论不休.特别时值今日,湖南岳阳籍青年作家张一一撰文声称:"<岳阳楼记>作者并非范仲淹!"并骂范仲淹欺世盗名,引起一场波浪翻滚的争论.为此,本文以事实为依据,用史料作佐证,还历史之本真.即从写作背景、文本,范仲淹生活道路与人生的矛盾性进行分析,从写作缘由等方面来进行辨证.  相似文献   

9.
董平先生是我校中文系的离休教师.近年来他志于对我国北宋时期的改革家、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范仲淹的研究,撰写了系列论文.以前本刊对此已经有所披露.尤为难能可贵的是,他在研究中勇于探索创新,在对文史资料的发掘中,进而发现范仲淹更是一位难得的教育家,不仅有言论,而且有实绩.董平先生由此提出范仲淹在中国封建教育发展史上,是地位仅次于孔子的伟大教育家的观点.就我们所知,这个论点的提出尚属首创.为了说明他的这一新论,本刊特节选转发了他撰写的《范仲淹教育言论选注》.该文共十七段,我们发表了其一至九,分上、下两次刊出,以飨读者,并就教于方家.我们认为,董平先生有如老骥伏枥,立志于学.他积一生之学,于晚年专注于一点,深挖细筛,不及黄泉,不辍刀笔,敢于畅叙独家之言.这种治学精神和方法,不仅是应当受到嘉许的,而且是后学者足资效法的.  相似文献   

10.
苏州学校文化印象建于范仲淹义庄旧址的苏州景范中学,在全面整修飨殿、古木石桌等古代建筑和景点的基础上,建立了范仲淹史迹陈列馆,增  相似文献   

11.
范仲淹民本思想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范仲淹颇为丰富的思想体系中,究竟有无民本思想,学术界多数人持肯定态度,仅有少数人意见相左.本文不去妄自评判争论的谁是谁非,仅从中国古代思想发展史的角度,重点解析范仲淹民本思想的渊源、民本思想的内涵与实质,借以评述范仲淹民本思想的时代特征与历史高度.偏颇与舛误之处,冀期方家斧正.  相似文献   

12.
学术动态     
范仲淹的名字是颇为世人所熟知的,但对于这样一位著名的历史人物,据《八十年来史学书目》,却只有一部台湾学者所撰写的传记,这未免是学术界的缺憾。程应镠教授所著的《范仲淹新传》的问世,弥补了这一不足。《新传》置范仲淹于特定的历史时代,在文化发展的纵向考察中,融严谨的史学研究与优美的文学传记于一体,全面勾画与研究了范仲淹的一生及其思想和事业。  相似文献   

13.
导语范仲淹的一篇《岳阳楼记》,让岳阳楼名扬天下,也让范仲淹、滕子京等人声名远播。那么,在这篇文章的背后,都有哪些不为人知的故事呢?下面这三篇文章,能帮你更好地阅读《岳阳楼记》,"阅读"范仲淹、滕子京。  相似文献   

14.
《易义》是范仲淹专门解说《周易》的文字,是研究范仲淹易学思想的直接史料;《易义》诠释《周易》的方法主要有三种:专阐儒理、参证史事、对比见义;从易学的演变历史来看,这三种方法奠定了范仲淹在宋代易学中的开创性地位。  相似文献   

15.
范仲淹何许人也 ?一般人对其所知不多 ,多数人倒知道有这样两句名言“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而要询及这两句名言出自何处 ?出自谁人手笔 ?知其一的已属不错 ,知其二的 ,已属优秀了。再询及范仲淹是哪个朝代的人 ?做人做事有些什么功德事业 ?大多对其不甚了了。这仅是小范围间的随意扯谈 ,一孔之见 ,不作全豹之论。“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出自北宋名臣范仲淹的千古名篇《岳阳楼记》 ,那么范仲淹究竟何许人呢 ?为什么要读点范仲淹 ,学点范仲淹。历史都一笔笔清楚地记载着他的功德事业 ,我先录出些许 ,以供初步了解。…  相似文献   

16.
宋代全国书院兴起,作为四大书院之首的应天府书院对北宋的教育产生了极深远的影响,而师从于此又执教于此的范仲淹对书院有开创奠基之功.后人为纪念范仲淹在掌应天府书院和教学中的巨大贡献,自宋、元、明、清各代,归德府(今河南商丘)均保留着他当年的书院讲堂,办起了"范文正公讲院",并立有<宋范文正公讲院碑记>,建有藏书楼.由此范仲淹与应天府书院的不解之缘也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17.
整体把握 "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一篇《岳阳楼记》,让岳阳一楼闻名遐迩,跻身于江南三大名楼;一篇360字的小文,让范仲淹名垂千古,让世人津津乐道.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这篇脍炙人口的美文,赏湖光山色之美景,触摸范仲淹忧乐为民的博大胸襟. 资料助读 作者简介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谥"文正",世称"范文正公".苏州吴县人,北宋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他两岁丧父,但少有大志,刻苦自励,发奋苦读,26岁登进士第.他为政清廉,体恤民情,刚直不阿,力主改革,屡遭奸佞诬谤,数度被贬,终年64岁.范仲淹诗词散文俱佳,作品中常充溢着矢志不渝地追求自己人生理想和政治主张的信念,深受当世和后人称道.有《范文正公文集》传世.  相似文献   

18.
宋朝的俞文豹在<清夜录>中记载,宋代范仲淹镇守杭州时,他的僚属官兵都得到他的推荐与任用.只有一个名叫苏麟的僚属,作一个小小的巡检,因公外出,未得到范仲淹的重用.苏麟回来后,心里很不是滋味,于是向范仲淹进诗一首,其中有两句是"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范仲淹看了,知道他在发牢骚,就重新给他安排了满意的职位.成语"向阳花木"就是从这桩事引出来的,它和"近水楼台"一样,都被人用来比喻由于地位或关系近而优先得到利益或便利.  相似文献   

19.
19.范仲淹教子俭办婚事范仲淹,苏州吴县人。进士出身,官至参知政事。在诗词、散文领域也颇有造诣,著有《范文正公集》,是我国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范仲淹从小有大志,常以天下为己任。"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言就是他在《岳阳楼记》一文中写的。他任地方官时,每  相似文献   

20.
《莆田学院学报》2018,(1):49-54
阐述李贽以独特的风格评断历史人物,对于范仲淹德行做出别具一格的褒贬:既有很高的评价,肯定其军事业绩,推崇其用人之方和处世之道,称赞其恤民思想及良好家风,同时也提出了激烈的批评。认为褒贬交集反映了李贽思想的复杂性,李贽对范仲淹所作的毁誉交加的评论,为认识范仲淹提供了一个不同的视角,丰富了范仲淹研究的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