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明代文人画大师董其昌以禅入画,以画喻禅,画与禅在他的画里没有了界限,已完全融为一体.文章以禅学的眼光审视董其昌的绘画美学,并从思想的妙悟性、现实的超越性、表现的简洁性、精神的写意性、境界的空灵性、意趣的平淡性、形式的抽象性、绘画的圆融性等8个方面探求禅宗美学对董其昌山水画所产生的深层影响,进而探讨了禅学与画理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2.
<正>皮朝纲教授的"禅宗美学三书"相继面世,其中的《墨海禅迹听新声:禅宗书学著述解读》(简称《书学解读》)和《丹青妙香叩禅心:禅宗画学著述研究》(简称《画学研究》),既有对禅宗书学思想与画学思想的理论概括,构建了禅宗书学与画学的理论框架;又有禅宗书学著述与画学著述的文献荟要,辑录了  相似文献   

3.
<正>皮朝纲先生长期致力于中国美学研究,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在中国古典美学理论研究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尤其是在90年代以来,他从禅宗美学思想史的梳理,到禅宗美学思想发展轨迹的探索,到禅宗各宗派、各名家美学思想的研究,都精当而深入,奠定了他在禅宗美学研究领域的学术地位。退休后的皮先生更是笔耕不缀,不断拓展其研究领域。近年来,又开辟了禅宗美学新的研究领域——禅宗书画美学思想研究。从2009年开始,皮先生致力于禅宗画学与书学文献史料的发掘、整理和研究,先后完成  相似文献   

4.
<正>我校文学院皮朝纲教授的"禅宗美学三书"———《丹青妙香叩禅心:禅宗画学著述研究》、《墨海禅迹听新声:禅宗书学著述解读》和《中国禅宗书画美学思想史纲》,已分别由商印书馆、上海三联书店和四川美术出版社出版。前两书,主要是为中国美学史(含中国绘画美学史、中国书法美学史)研究,特别是禅宗美学史研究提供文献资料;同时,试图对禅宗画学思想、禅宗书学思想做横向的理论概括,并勾划出它们的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5.
有感于禅宗文献,特别是书画文献的匮乏,皮朝纲先生翻检《大正新修大藏经》、《新编卍续藏经》、《嘉兴大藏经》、《大藏经补编》、《禅宗全书》、《禅门逸书》等所收录的100多种禅宗典籍,汇集近60万字的禅宗书画文献,通过对这些文献所涉及的思想、观念、范畴、命题及某些具体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成就《丹青妙香叩禅心:禅宗画学著述研究》、《墨海禅迹听心声:禅宗书学著述解读》、《中国禅宗书画美学思想史纲》这"禅宗美学三书"。皮先生辑录的禅宗书画文献有其自身特征,其努力创建的中国美学文献学,是他在研究中国美学过程中,为创新求变而做出的重要理论贡献。  相似文献   

6.
皮朝纲教授不仅是务实尚学的学者典范,更是一位求真创新的思想大家,他因在中国美学上的不懈探索和自成一派的理论创造而享誉学界。出于再奠基并推进中国美学学科深入发展的深思,他首倡建立中国美学文献学新学科,并以创著禅宗美学四书这一具体研究践行了他建立中国美学文献学学科的构想。  相似文献   

7.
董其昌是明代著名画家、理论家 ,他提出了山水画中南北宗之说。南宗画用笔文 ,北宗画用笔硬 ,并确立了南宗画在艺术史上的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8.
中国画的道风禅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尤 《文教资料》2009,(13):44-46
中国画与道家文化和禅宗素有密切联系。禅宗是佛教与本土道家文化相结合的中国化的佛教教派之一。在长期的绘画演变发展中,道家文化和禅宗思想对中国画产生了重要的内在作用。本文旨在分析道家文化和禅宗对我国国画艺术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宗教与艺术有着一种天然的血缘关系。本主要从三个方面较为深刻地阐述了禅宗美学思想对中国人画审美表现的巨大影响,即禅宗通向审美;禅宗的艺术化倾向;淡泊高远的人画。  相似文献   

10.
董其昌是明代名画家、理论家,他提出了山水画中南北宗之说。南宗画用笔,北宗画用笔硬,并确立了南宗画在艺术史上的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11.
武强年画是在燕赵文化大背景下发展出的一种木版年画类型,其中的戏曲年画是年画艺人将年画与戏曲相结合而创造的融空间与时间艺术于一体的智慧结晶,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通过研究戏曲年画,探索戏曲与年画关系,将对戏曲艺术在民间的流传与接受产生重大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唐代隐士以庄子的自由精神为隐居不仕的基本理念,借鉴其相对主义的思想,坦然看待荣辱穷达,快意乐观的生活,以文化活动来充实其隐逸生活和自由心灵,从而使生命价值文明化。三教合一的社会风气,统治者对庄子的倡导,使禅宗也自觉吸收庄子的学说,以传播其思想。  相似文献   

13.
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新儒学成为思想界的热点,但是由于新儒家在思维上太过于依赖传统,并且对于传统和西方文化存在某种程度的误读,加之社会参与性差,儒学的现代化并没有取得应有的成功,反而面临着种种困境。  相似文献   

14.
废名的长篇小说《桥》是其影响最大,最能标显其个性的诗化小说的代表作。《桥》不仅营建了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田园梦,更以其特有的禅意成为废名的“特创”,这浓浓的禅意除了研究者们所提出的跳跃式、简洁而空灵的语言特点及静寂的禅境外,还有来自于语言自身所承载的佛禅信息。这里,笔者将从《桥》里意象的选择、生死观、辨证思想三方面阐释其佛禅意蕴,从而更好地展现废名小说特有的禅意。  相似文献   

15.
董仲舒与公孙弘之间的冲突不是由于学术流别的不同 ,也不能简单地归之于个体道德品质的优劣、精神境界的高下 ,而是因为道之不同 :董仲舒奉行师道 ,而公孙弘践履臣道。先秦儒学先天就固有一对矛盾 :一方面要实现自己的理想 ,就不得不依靠于君权 ;另一方面要保持自己的理想 ,又不能迁就于君权。君权对待儒学的态度也是矛盾的 :既要利用儒学来缘饰文法吏事 ,又不希望听命于儒家的说教。因缘合和促成了儒生的分化 ,儒学潜在的矛盾凸现出来 ,董仲舒与公孙弘的冲突是这一矛盾的典型表现  相似文献   

16.
中国画的发展,是在儒、道、佛三家哲学思想的影响下,崇尚“天人合一”。历史上,中国画家尤其是山水画家一向注重深入生活捕捉美,亲身体悟自然,创造出无愧于时代的作品。因而,我们需要很好的继承和弘扬这种精神,以发展和推动我们的美术创作。  相似文献   

17.
汉代董仲舒向汉武帝建议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道德教育成为正统,其道德教育体系中所要求的遵纪守法、廉洁刚正、以身作则和言行一致与我国社会主义职业道德规范要求具有一致性。我国社会职业道德教育可以充分借鉴,促进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18.
关于禅宗和书法关系的研究,一般从禅宗和书法的相互影响去切入。本文尝试从另外一种角度,即禅宗美学的特质和中国书法艺术的内在理路的相通之处去研究。禅宗美学主要有四个特质:自由之美、空寂之美、圆融之美和顿悟之美,而这些在书法(无论是创作还是理论)的理路中都能找到。  相似文献   

19.
北凉属于天梯山壁画艺术初创时期,由于佛教初传我国,佛教壁画基本保持其原貌,笨拙欲坠的飞天、虔诚胡跪的供养菩萨都是古印度人的形象。色彩的凹凸晕染法、线描的健陀罗样式均体现出印度佛教壁画的样式,深受儒学浸染和中国绘画传统影响的凉州画家,有意无意地在佛画中体现出他们的人文理念和绘画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