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生物学教学》2007,32(2):76-79
[古生物]我国宁夏灵武市出土七具属梁龙类恐龙的分支叉背恐龙化石据2006年8月29日《新民晚报》消息,自去年开始发掘以来,宁夏灵武市宁东镇南磁湾“灵武恐龙化石遗迹”所在地共出土了7具恐龙化石。经专家鉴定证实,这是北半球首次发现的恐龙新物种化石———梁龙类的分支叉背恐龙  相似文献   

2.
《少年科学》2014,(10):22-23
<正>在自贡恐龙博物馆研究部工作的李飞,每天都在和恐龙打交道:挖掘恐龙化石、制作恐龙模型、装配恐龙骨架,当然还有研究地球上各种恐龙的资料和文献,以及给其他恐龙迷讲恐龙和恐龙化石的故事。你最喜欢这个工作的哪个部分?野外化石考察和发掘。我们每年都会有几个月时间在野外,虽然非常辛苦,但偶然发现化石的惊喜让人陶醉。那些地点通常比较偏僻,充满了探险的意味。十多年前,我们在自贡荣县地区考察时,发现大量的恐龙化石集中埋葬。只发掘了一小部分,就在不到60平方米范围内找到200多块恐龙  相似文献   

3.
河南西峡,一个鲜为人知的小县,因为在这里发掘出土了数目可观的恐龙蛋化石而震动了世界。之后,在恐龙蛋发掘地又发现了一批恐龙骨骼化石,并在西峡恐龙蛋化石中找到了恐龙基因和胚胎。由此西峡恐龙蛋化石群被誉为第二个兵马俑。  相似文献   

4.
[古生物 ]我国重庆发现距今 1.5亿年的大型恐龙化石群据东方网 2 0 0 3年 4月 14日消息 ,一个距今 1.5亿年的大型恐龙“墓地”在重庆北碚同尖镇建设村被发现。发掘恐龙工作已经进行了一年多 ,共发现了 5 0 0~ 6 0 0块化石 ,属于3~ 4具恐龙的遗骸。 2 0世纪 80年代初 ,曾在同一地点发掘到 3具大型蜥脚类素食恐龙的少量骸骨 ,当时只对出露的化石进行了发掘。这次发现的化石的出土地点距 2 0年前化石出土处最近的仅数米 ,所以专家估计两次发掘到的化石可能都属于 3~ 4具恐龙的遗骸。重庆北碚三溪口———合川碳坝一带是国际公认的中生代标准…  相似文献   

5.
8月26日,新疆奇台县恐龙沟,这个曾被称为恐龙家乡的地方,又一次成了世界的焦点,“亚洲第一龙”在这里隆重登场,引来了世界羡慕的目光。央视科教频道直播了新疆、宁夏的恐龙化石发掘过程,数亿观众通过荧屏目睹了挖掘实况。这可是我们国家第一次直播恐龙的发掘现场。泡泡龙不仅去发掘现场拍摄了许多珍贵的图片,还为许多恐龙的粉丝准备了有关恐龙的资料,快来看看吧。8月26日,震惊世界的三大发现第一大发现:脖子最长的恐龙新疆恐龙考古专家确认,当天在新疆奇台县恐龙沟挖出的这具恐龙化石为马门溪龙,经测量,其体长达35米,仅脖子就长15米,是世界…  相似文献   

6.
河南省西峡县是一个鲜为人知的小县,因为在这里发掘出土了数目可观的恐龙蛋化石,并在其恐龙蛋化石中发现了恐龙基因和胚胎而震动了世界。之后,又在恐龙蛋发掘地发现了一批恐龙骨骼化石。这一切犹如平地里冒出的“白垩纪公园”,引起了国内外有关专家学者和世人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7.
[古生物]美国科学家发现新种有角恐龙化石据2007年3月6日《新民晚报》援引新华社华盛顿2007年3月5日电,美国新一期《古生物学杂志》报道了美国克利夫兰自然历史博物馆研究人员瑞安于6年前在加拿大艾伯塔南部发掘到的恐龙化石,并确认这是一种新种有角恐龙化石。这种恐龙眉骨上方  相似文献   

8.
《生物学教学》2008,(12):70-70
据2008年6月22日《新民晚报》报道,我国云南绿丰县这个“中国恐龙原乡”的川街老长箐村,从1995年6月发现的植食、肉食恐龙大型混合“墓地”共发掘出了28具恐龙骨骼化石。目前发掘面积为3000多平方米,中美科学家判断,这一地点附近八九千平方米以上的区域内,估计会有上百条恐龙化石。  相似文献   

9.
<正>一、背景介绍有研究者认为6500万年前一颗小行星撞上了地球,导致恐龙因为无法适应地球上的气候环境变化,最终在此后的百万年时间里,逐渐从地球上消失了,也有观点认为,鸟类等一些动物的祖先就是恐龙。经国家古生物化石专家委员会鉴定,重庆市云阳县普安乡发现的恐龙化石群为世界级恐龙化石群。通过抢救性发掘,已形成长150米,宽2~4米,高6~8米的“恐龙化石墙”,墙体面积达1155平方米,含17个化石富集小区。据探测,墙下仍有大量恐龙化石,埋藏深度至少20米。重庆恐龙化石资源丰富。  相似文献   

10.
恐龙化石是恐龙留给我们的一笔珍贵的"遗产".   恐龙化石有多种,其中最主要的是骨骼化石.与恐龙的骨骼化石相比,它的脚印化石可就少多了.不过,在世界上还是发现了不少.对我们认识恐龙而言,脚印化石自有它的独特意义,那是骨骼化石所代替不了的.   ……  相似文献   

11.
恐龙的发掘     
《家教世界》2014,(9):36-36
世界上没有任何人看见过活着的恐龙。因为早在人类出现以前的几百万年前,恐龙就已经灭绝了。人们是从世界各地发现的恐龙化石了解到恐龙曾经在地球上生活过的。化石是古代生物的残骸埋藏在地下变成的跟石头一样的东西。骨骼和牙齿化石是最常见的恐龙化石,此外人们还发现过许多恐龙粪便化石、恐龙蛋化石、恐龙脚印化石、恐龙皮肤花纹化石等等。大多数化石是研究史前生命的古生物学家发现的,他们把恐龙的各种化石拼在一起的,以便尽可能多地了解恐龙。  相似文献   

12.
《红领巾》2014,(2)
正2013年,在北美洲的西南部,一些恐龙化石出土了。随后,科学家们惊喜万分地发现,这些化石来自一种从未被发现过的恐龙。这种恐龙并不高大,但是,它却是残暴的暴龙(霸王龙)家族的一个分支,甚至可能比暴龙更加危险和凶猛!此外,这种恐龙生活的年代比暴龙还早了1000万年!科学家给这种恐龙起了一个威风凛凛的名字——"西南风血王龙",意思是"在(北美洲)西南地区发现的血腥(xing)残暴之王"。  相似文献   

13.
徐燕 《大学生》2022,(2):80-81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逸夫博物馆里有9具恐龙化石、3件恐龙足迹化石。在中国发现的第一具恐龙化石是黑龙江省的嘉萌县龙骨山,它的嘴巴扁阔,和鸭子嘴十分相似。这条"龙"是—类大型的鸭嘴龙,生活在6600万年前的白垩纪末期。该恐龙属素食性恐龙,牙齿小而多,前肢细小而后肢粗壮,嘴巴像鸭子是其最大的特征。  相似文献   

14.
75枝恐龙足迹化石不久前在河北省滦平县境内被发现。经中日两国科学家现场鉴定,这些恐龙足迹化石距今已有1.3亿余年,分食肉恐龙和食植恐龙两种。其中禽龙足迹为亚洲首次发现。这些恐龙足迹化石是在滦平县平坊乡的一块200平方米的岩石上发现的。参加实地考察鉴定...  相似文献   

15.
龚莉娜 《成才之路》2013,(21):78-78
一、介绍自己了解的恐龙(1)出示一个恐龙模型,提问:这是什么?(2)提问:哪位同学愿意来介绍一下你了解的信息?(学生介绍)(3)恐龙都已经灭绝那么多年了,这些模型、图片是根据什么复制出来的呢?(4)(出示化石标本)随着对恐龙化石的不断发掘和科学家们  相似文献   

16.
化石争夺战     
正这是一场关于恐龙化石的战争,历史上又称"骨头大战"。1842年,在研究几块类似蜥蜴骨头的化石时,英国科学家理查德·欧文认为它们是某种史前动物留下的,并命名为"恐龙"(Dinosaur,意为"可怕的蜥蜴")。这一伟大的发现得以让亿万年前的生物重现人间,为此,欧文和工匠霍金斯更是一起建造完善了恐龙模型公园——水晶宫公园,吸引了世人目光。  相似文献   

17.
列车驶过祖国辽阔的北疆——内蒙古大草原,到达美丽的边城二连浩特市的时候,我意外地得知那里曾是庞然大物恐龙的世界,世界著名的恐龙化石宝库。 原来,中外古生物科学家,对二连地区的占生物考察至今已有一个多世纪的历史,其间大量的珍贵化石被发掘出土。为让人们了解和学习生物进化过程,“中国二连恐龙博物馆”应运而生。这是当今世界著名的恐龙  相似文献   

18.
2006年8月26日,一个值得纪念和骄傲的日子:在距离新疆奇台县370公里的恐龙沟,考古工作者发掘出一具新的蜥脚类食草恐龙化石。这块恐龙化石的脖子长达15米,专家以此推算,这条恐龙总长应该在35米以上,超过了1987年在恐龙沟出土的26米长的中加马门溪龙,成为新的亚洲第一龙。1987年,中国和加拿大合作考察队在距离这块恐龙化石100多米的山上,发现了多块恐龙化石,其中有一块蜥脚类食草恐龙化石。根据这块化石颈肋长1.4米推断,这条恐龙身长约30米、高约10米、重约50吨。当时,这条恐龙被确定为亚洲第一大恐龙,被命名为中加马门溪龙。它现藏于北京自…  相似文献   

19.
据2012年4月6日《参考消息》援引法新社巴黎4月4日电,中国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徐星等在英国《自然》杂志上报告说,在东北辽宁义县组发现了一种奇特的、长羽毛的巨型恐龙化石,化石共有3具,近乎完整,出土的化石包括部分尾部和最有研究价值的头骨,出土地的地质年代为1.25亿年前至白垩纪中期,当时恐龙横行地球。新发现的恐龙已经被命名为"华丽羽王龙"。研究报告发表于新一期英国《自然》杂志。  相似文献   

20.
芳芳 《中学科技》2014,(7):20-20
在人们脑海中,恐龙都是高大凶猛的巨型生物,但近来古生物学家们却在阿拉斯加的北极圈附近寻觅到了一块小型暴龙的生物化石,袖珍的体型堪称恐龙世界中的“侏儒”恐龙。 新型恐龙化石是在白垩纪晚期的沉积物中发现的,距今已有7000万年的历史。考古学家在将其与暴龙科恐龙化石比对后,发现其与同属暴龙科中的“明星恐龙”霸王龙之间存在密切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