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年轻的意义     
王磊 《围棋天地》2008,(23):41-48
日本棋坛更新换代的速度,明显慢于中韩。或许是因为缺少新鲜血液的补充,日本棋界在这段时期显得暮气沉沉。多年人气的积累,也就井山裕太叫得出名号。因此这位年轻人初次登上七番胜负的大舞台,不仅对他自己,也对日本棋界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2.
进入2013年,随着周睿羊、时越、范廷钰在世界棋战中全面爆发,国内棋界九零后棋手已经完全抢占了滩头阵地。而在井山裕太和朴廷桓领衔的日本棋界和韩国棋界,也呈现日益年轻化的格局。  相似文献   

3.
孔令文 《围棋天地》2010,(19):105-112
近年以来,在中韩棋手的强烈冲击之下,日本棋手在国际赛场上的表现江河日下,不但令棋界感到难为情,更引发了爱好者的强烈不满。与此同时,诸如棋院经营不力、围棋人口缺乏新鲜血液等日本棋界固有的问题也依然少有改善的迹象,日本围棋可谓内忧外患,正处于近几十年最大的变局之中。如何解决这些内部和外部的问题?日本棋界的有识之士并没有须臾停止过思索和尝试。  相似文献   

4.
《围棋天地》2010,(3):60-61
世界棋坛,仅为中韩争锋,是一种欠缺。20岁的井山裕太突起,或许不只是日本棋界的惊喜。张栩,仍然手握几个日本冠军,其自由善战的棋风,仍然可以成为日本棋界的某种标杆。  相似文献   

5.
《围棋天地》2007,(15):20-20
九段,曾经是一个至高无上的荣誉。在古代的日本,一个时代只能有一个九段,一位终生君临整个棋界之上的名人。在有些年代当中,有些棋手即便攀登到了棋界的巅峰,但是也未必能够得到这一荣誉,因为,九段是宁缺勿滥的。  相似文献   

6.
顶上对决     
棋圣战是日本棋界最重要的比赛,历来就有得棋圣者得天下的说法,因此日本棋手对于棋圣战的重视程度,绝不亚于任何一个世界大赛。  相似文献   

7.
AI时代的世界棋坛依稀呈现出多年前中日韩"三国演弈"的影子,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了解日韩棋界的现状和动向是中国围棋在国际竞争中不可或缺的课题。"找借口安靜"棋友留学日本多年,对日本棋界了解颇深。从2020年第1期开始,他将作为我们的特约作者不定期地通过"安静说"这个栏目独家介绍日本棋坛的人、棋和事。  相似文献   

8.
蜀中王位战     
5月25日,韩国第41届王位战决赛首局在中国成都举行。对日韩两国棋界来说,将本国比赛放在国外举行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了。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起,日本棋界就把重要的头衔战决赛放到欧美,巡回表演,志向于西方传播围棋,至今还保持着优良的传统。  相似文献   

9.
2013午10月16、17日,随着日本第38届名人战挑战赛第5局的结束,随着井山裕太九段夺得“名人”,日本棋界一项新的纪录诞生:继赵治勋九段之后,井山裕太九段成为“大三冠”。而这一“大三冠”,是日本棋界本土棋手的第一次。  相似文献   

10.
《围棋天地》2005,(9):60-60
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日本名誉棋圣藤泽秀行钦点未来棋界的天才:曹薰铉第一,马晓春第一。  相似文献   

11.
丰田杯故事     
《围棋天地》2008,(18):2-3
说起丰田杯世界围棋王座战,人们很难不为东道主日本棋界叹一声气。2002年,在全球经济气候并非十分理想且日本棋手国际比赛成绩不佳的情况之下,丰田公司和日本棋界推出了丰田杯,他们的热情令人钦佩。可是,几届丰田杯比赛下来,颗粒无收的现实不能不让他们感到尴尬。  相似文献   

12.
名誉头衔     
《围棋天地》2011,(1):113-113
名誉头衔制为日本棋界一种特殊的惯例,专为表彰在各旗战中表现优异的棋手而设。  相似文献   

13.
一生求道     
《围棋天地》2006,(12):13-13
第19届富士通杯8强赛期间,中国棋界的老朋友,81岁高龄的日本名誉棋圣藤泽秀行先生又一次来到中国。  相似文献   

14.
张大勇 《围棋天地》2004,(10):35-36
“本因坊”是江户时代四大围棋师家之一,世袭制的本因坊位从古至今延续了二十一世,历代本因坊在棋坛享誉很高。“名人”在古代即棋坛第一人者,日本历史上由争夺“名人棋所”而引发的争斗颇为惨烈。日本棋界推举的名人共10人:算砂、道硕、算知、道策、4世因硕、道知、察元、丈和、秀荣、秀哉。进入20世纪,“本因坊”、“名人”相继成为日本棋界的七番胜负头衔战,在它们不断缔造时代霸者的同时,两大头衔拥有者火星撞地球般的激战也应运而生。迄今,日本棋界已经出现了17次名人与本因坊七番胜负的决战。4月5日,日本第59期本因坊战循环圈加赛,依田纪基名人2目半战胜三村智保九段获得挑战权。这次依田名人VS张栩本因坊的七番胜负备受瞩目,这将是日本围棋史上的第18次名人与本因坊的对决。而且,戏剧性的是,在目前正在进行的第29期名人战循环圈中,张栩本因坊以5胜1败遥遥领先,依田名人也可能面临本因坊的挑战。  相似文献   

15.
瑰丽的世界     
雕虫 《围棋天地》2011,(1):108-109
2009年,藤泽秀行九段辞世,在中国棋界和爱好者当中引起了极为强烈的反响,悼念活动声势之浩大,甚至令日本人颇为吃惊。  相似文献   

16.
名局猜想     
十三 《围棋天地》2011,(23):M0001-M0001
“名局”之词起源于日本棋界.就连中国古谱范西屏与施襄夏的当湖十局在历史文献上也只称为“妙绝古今”。名局之说出现之后.棋界一直没有评判名局的固定标准。  相似文献   

17.
王元 《围棋天地》2014,(12):48-53
请看看日本的棋。本来,若说做这事,应选日本顶级赛事的棋。不过,今天的日本棋界,七大赛事中,有七分之六,主角都是一位——井山裕太九段,而井山九段,本刊之前的日本棋局介绍里,已出现许多回。所以我想,还是换换口味吧。  相似文献   

18.
老大靠边站     
引子:老大靠边站?别误会,这不是德尼罗主演的那部搞笑黑帮片,而是棋界的最新流行方程式。 几乎是不约而同地,三国开始了打击旧秩序,引领时尚的小李最先开始了逼宫,中国最后一个棋界大佬马晓春很识时务地将名人出让。保守的日本棋坛能跟上潮流吗? 我们的担心是多余的,因为还有山下敬吾在。日本棋  相似文献   

19.
张大勇 《围棋天地》2007,(23):63-71
我们总在渴望杀棋名局。 在残酷的胜负世界,任何名局的诞生,除去它足以传承后世的精彩外,无不与历史背景以及对局者的身份相关。八十余年前,本因坊秀哉对雁金准一的“杀棋之名局”之所以名满天下,是它恰恰诞生于日本棋院与棋正社殊死对抗的时期,对局者又是居于棋界巅峰、本因坊秀荣门下因继位之争而势不两立的两位杰出弟子所致。  相似文献   

20.
变化的时代     
到80年代为止,日本棋界可以说是世界棋坛的中心。小时候在国少队学棋时,每年的日本《围棋年鉴》都是大家争先恐后必看的。那时候僧多粥少,轮不着看今年的年鉴,就会去翻以前日本各路名家的打棋集。从吴清源先生、坂田荣男先生、藤泽秀行先生等叱咤风云的宗师,到拥有独特构思的栀原武雄九段以及现在年轻棋手们都不曾听到过的日本高手,他们的棋谱都是学习的对象。在信息、资料匮乏的年代,国家队图书室为我们提供了知识的源泉。每周一次的借阅时间.大家都异常珍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