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殷代和西周在中国社会发展史上,是处在奴隶制社会的阶段。奴隶社会的产生,是人类社会划分为统治与被统治两大阶级的开始,因而也就产生了国家制度。为着对内巩固统治,对外进行掠夺,作为国家统治主要力量的武力,自有加强的必要。 在殷代,以首都大邑商为中心,在其东、西、南、北各地区,存在着与之有血缘关系或非血缘关系的无数大小方国。没有坚强的武力,就无法加以统治。周人灭殷而后,以一个人数极少的民族,统治着庞大的殷族和殷的联盟民族,除了经营新都成周,把抵抗最顽强的殷“顽民”,迁到这里予以直接统治外,并且大封同姓诸侯,把整个殷族和其同盟民族,化整为零,分而治之。封鲁公于鲁,予以殷民六族;封康叔于卫,予以殷民七族,“皆启以商政,疆以周索”(这就是说,一切人的关系照旧,但必须根据周人的法律办事)。情势如此,除了加强本身和封国的武力外,同样也就无法加以统治。  相似文献   

2.
钻研《左传》和《楚词章句》,参阅各家注解,得益不少。对词义的解释偶有不能同意的地方。谨择其要者以商榷之。 一长勺与殷民居地无关。 “长勺”与“长勺氏”先后出现于《春秋左传》。前者是鲁国地名,鲁庄公十年曾败齐师于此;后者是复姓,是鲁定公四年所载周初分给鲁国的股民六族的一族。谨慎的词典编者虽把他们列在同一词条之下,但分别作了不同的注解,没有把他们联系起来。自《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根据《春秋汇纂》说长勺是殷民长勺氏的居地,以后采用其说的颇不乏入。尽管《春秋汇纂》引《路史》为据,但是《路史》也没有提供什么好材料,只是想当然而已。我认为这样的说法站不住脚。  相似文献   

3.
一《左传》昭公七年,楚芋尹无宇曰:“周文王之法,有亡,荒阅。”有亡,谓奴隶之有逃亡者,荒,大也,阅,犹今言搜索。可知从文王时代起,周人已开始使用奴隶。这一事实反映,后来成为西周国人主体的周族,早就有了内部分化。因为“并不是每个人都能使用奴隶服役。为了能使用奴隶,必须掌握两种东西:第一,奴隶劳动所需的工具和对象;第二,维持奴隶困苦生活所需的资料。”这就“先要在生产上达到一定的阶段,并在分配的不平等上达到一定的程度”,如果同一氏族内部的财产差别没有把共同利益变为氏族成员之间的对  相似文献   

4.
帝挚、帝尧及殷、周先公先王同根于帝喾 ,所统宗族同祖 ;大禹奉命治水 ,殷祖契、周祖后稷鼎力相辅 ;夏初 ,契、稷同朝为官 ;殷一统后 ,文王受封西伯 ,号令西部诸侯。周朝创建 ,武庚、微子、箕子先后受封为君 ,亡殷旧贵田产经营依旧 ,并可自由经商贸易。周公东征凯旋 ,归服的淮夷诸国与王室建立的是正常的君臣关系 ;分遣鲁卫诸国的殷民在所遣国立有社坛祖庙 ;西迁殷民可入伍周师 ,成为西周军队的重要构成 ,立功受奖 ,可委以重职 ,甚至可擢官“天庭”。西周并非种族奴隶制王朝 ,夏、殷亦然。三代实行的都是战俘奴隶制  相似文献   

5.
“青霉素”是用来给人治病的一种抗菌素,特别是对那些因细菌感染而发烧的病人,特别有效。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由科学家发现并提取成功,当时不知拯救了多少反法西斯战士的生命,因为这些战士负伤流血,伤口化脓、败血症、昏迷、高烧,而青霉素简直像“神药”一样,把一个个生命垂危的伤员救活了。那么,土壤里又怎么能长出“青霉素”呢?它到底是何物?原来是指“大蒜”。这还得从六千年以前谈起。古埃及人修建金字塔时,奴隶们在艰苦环境下劳动,又加上卫生状况极差,一个个病倒了,并大批大批死去。奴隶主十分惊慌,有人建议,给这些奴隶们吃大蒜,可以…  相似文献   

6.
本文就林于教授近著《中国古代北方民族史新论》一书中关于蔡文姬在匈奴的身份为“奴隶”说进行讨论。作者对《新论》中提出的两个主要论据,即一个是“没于左贤王”,一个是“赎”进行了分析,认为蔡文姬为“奴隶”说难以成立。  相似文献   

7.
一般认为,《诗经.周颂》反映了周人对祖先歌功颂德和祈神降福的思想。但从《诗经.周颂》的《闵予小子》、《访落》、《小毖》三诗所反映的历史内容看,它还表达了成王“未堪家多难”的感慨。这说明周人的宗祖观念较之殷人更加丰富,不仅把祖先看作有神异特征的鬼神来崇拜敬畏,而且融入更多情感内容。周人的宗祖感情更人性化。  相似文献   

8.
《国语·晋语一》载:“吾观君夫人也,若为乱,其犹隶农也。虽获沃田而勤易之,将不克飨,为人而已。”按先秦典籍中“隶农”二字连言,仅此一见。现代学者多把“隶农”理解为一种阶级身份。有人说这是一种农业奴隶,也有人说这是一种依附农民,或者是有奴隶色彩的农奴。其实这都是误解。首先从语法上看,《国语》中的“隶农”不是一个名词,而是一个主谓结构。“农”在这里是一个动词,意为“耕作”,“隶农”就是“隶从事耕作”。上引《国语》原文是一个比喻,译为今语当为:“我  相似文献   

9.
杨伯威老师在《童区寄传》篇的教案(载《语文教学论丛》初中语文单册新篇目教案专辑)里谈到区寄的身份时,认为是奴隶。我以为这是可以讨论的。《童区寄传》是一篇人物传记。文章开头就交代了主人公区寄的身份以及住址和年龄特征,“童寄者,郴州荛牧儿也。”已交代出区寄是一个放牛打柴的孩子。放牛打柴的孩子是否就是奴隶呢?所谓奴隶是指任奴隶主杀戮、买卖,完全失去人身自由的人,和  相似文献   

10.
问题解答     
问:殷商为什么屡次迁都?(安徽路华青)答:关于殷商迁都的问题,史记殷本纪记载自汤至盘庚“乃五迁无定处”。同时还记载到殷王盘庚时,盘庚又要迁都,殷民便都不愿迁徙了,“殷民咨胥,皆怨不欲徙”。同书也记载着自商的远祖契到汤曾八次迁都。至于迁徙的原因,过去史学家往往简单的归因于“水災’,说洪水为患,使殷民不能安居,才不得不常常迁徙。这种将迁徙原因完全归之于社会以外的原因的看法,其根据是不十分巩固的。上古黄河流域的  相似文献   

11.
周族的主神和西周神系夏族的主神是社神,殷族的主神是天帝,周族的主神是什么呢?社神之粑自夏朝建立,殷商沿袭无有更变,周朝起初也是~仍其旧,说明周没有固有的社神。对于天帝,周人似颇茫然,不知所以。(史记·周本纪》:“武王已克殷,后二年,问箕子股所以亡。箕子不忍言殷恶,以存亡国宜告。武王亦丑,放问以天道。”可知周久的天道那一套是从殷人那里学来的。但周族不可能没有自己的主神,它的主神不是社神,不是天帝,而是稷神。稷粑不见于卜辞,说明它是周族制度。社稷混称,这是自周代开始的。社与稷本有明显的区别,~位是土…  相似文献   

12.
据《大盂鼎铭》记载,周康王曾授大量民人与大臣盂,关于“授民”身份问题,史学界争议颇大,概言之,持奴隶身份说者占大多数。笔者认为,“授民”的身份既非奴隶,亦非自耕农,而是以宗法血缘秩序连系在一起的人们。与此相应,商周时代的社会制度应当是宗法血缘制。  相似文献   

13.
影片《被解放的姜戈》戏虐而巧妙地书写了美国奴隶制时期的黑人身份,其中依次出场的男性有五类:待售奴隶、自由人、奴隶贩子、曼丁哥、管家,而他们的身份位移区间分别为:待售奴隶一自由人,途径:白人购买;自由人一奴隶贩子,途径:在白人面前压迫本族裔;曼丁哥一胜者,途径:在主人面前打死对手;管家一准白人,途径:对主人忠心不二,对族裔摧残至极。女性则共有三个等级的身份:性奴一农奴一家奴,影响这些等级变迁的关键因素是其容貌和谈吐,而衡量这两种因素是否达标的终极决定者则是买卖她们的白人。由此可见,在白人宰制的语境中,黑人在“存在大链条”上的身份位移不过是一种本族裔内有关阶级变迁的伪位移。  相似文献   

14.
高中语文第三册《教师教学用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6月第1版。2005年6月第2次印刷)认为鲁迅《灯下漫笔》一文中的“这一个小玩艺”是指“我们极容易变成奴隶,而且变了之后,还万分喜欢”;也指后文所说的强盗官兵反复争夺天下,历史总陷入“一治一乱”的循环怪圈之中。老百姓总是在“奴隶”和“下于奴隶”两种命运之间反复挣扎。  相似文献   

15.
公元前十一世纪中叶,周武工率领周族军队,并联合了庸、蜀、羌等八个四方小国,发动了志在灭商的东伐战争。结果,商周双方在南郊牧野展开了一场规模空前的大战。战役以商纣王帝辛的身死国亡和周武王的彻底胜利而告终。发生在这次大战中的商师“前徒倒戈”做为导致商败周胜的一个关键性事件也因此被载入史册,成为沿用至今的历史典故。本文试就倒戈事件发生的原因、实质、作用等对其真相做一些尝试性的探究。“前徒倒戈”一词最早见于《尚书·武成》中。目前,史学界对这一事件的共同看法是认为武王伐纣时,由于商朝的主力军还远在东南战场,纣王只好把大批的奴隶和从东夷抓来的俘虏匆忙武装起来,驱上了牧野战场。结果,在激烈的战斗中,商军中的奴隶和战俘纷纷起义,调转矛头,配合周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古代文学观念虽滥觞于“观乎天文”,文学从内容到形式都是为巫觋们的“通天”事务服务的,但周灭殷之后,在总结殷所以亡和周所以兴的历史经验中,周人用“行为史观”代替了殷人的“神权史观”,认识到“天不可信”、“天命靡常”,只有“敬德”、“保民”,国家才能长治久安,从而为社会文化的转型奠定了思想基础。而周公“制礼作乐”,将“以史为鉴”和“以民为鉴”作为进行制度文化建设的主要视点,“纳上下于道德”,则实现了从“观乎天文”到“观乎人文”的视角转换,这种视角转换体现在当时社会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可以在传为周公等人所作的周初诰令(《尚书》八诰)和《诗经》的部分《周颂》以及大、小《雅》中得到有力证明。  相似文献   

17.
商周之际,本地区的戎族与邠、雍以东从事农耕的周人已有往来。因为戎族“地少五谷,以产牧为业”,在与“农桑地著”之称的周人交往中,已有物物交换的原始贸易。在固原县中河乡孙家庄,曾发掘出西周早期(穆王以前)一座车马坑和墓葬,出土有陶、铜、骨、玉器等文物20余种,蚌(515枚)、贝(195枚)。车马坑的发掘,可以征明当时当地的交通状况,出土的玉器特别是蚌、贝之类,为货币的原始形态,值得重视。据《盐铁论》云:“币与世易,夏后以玄(黑色)贝,周人以紫石,后世或金钱刀布”。贝以朋为单位,  相似文献   

18.
自从上了小学,我就盼望着有一台电脑,不久前这个愿望终于实现了。电脑游戏真是太好玩了,一有时间我就坐在它面前。从电脑游戏中我获得了无穷无尽的乐趣。我最爱玩的是《英雄无敌IV》,总共有六个种族,相互成敌对关系:秩序族对混乱族,生命族对死亡族,自然族对力量族。每个种族都有最厉害的生物。如自然族有仙女龙、凤凰,死亡族有恶魔、骨龙……玩起来十分有趣。有一次,我是自然族,对方是力量我方英雄出去打怪物,一边玩着我口中还一边唱着:“我左打、右打,上打、下打,我打得你屁滚尿流找门牙!”不知不觉一个小时过去了。这下,我再也不害怕星期…  相似文献   

19.
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美国著名黑人女作家托妮。莫里森于2008年发表的第九部小说《慈悲》讲述了在1680年前后的北美新殖民地一群超越种族和性别的奴隶们的故事,重现了美国的蓄奴制历史,尤其是女性在当时社会对自我身份的认知,对自由的追寻和摸索。书中的佛罗伦萨、莉娜、“悲伤”、瑞贝卡等女性在雅各布的农场追忆着自己的出生和过往,更是在新的环境中渴求塑造一个新的自我,全书故事的叙述无不展示着这一群女性直面残酷现实对自我身份的解构和重塑之旅。  相似文献   

20.
莫里森通过《宠儿》这部复调式的小说,向我们揭示了在奴隶制语境中,奴隶们被强奸的历史和记忆带给他们“无法言说的”精神创伤。作者借用哥特式的叙事技巧,使“强奸”的隐喻意义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达。种族至上的强势话语无疑是“强奸”隐喻的指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